药师在你家:让药师告诉你如何正确用药

药师在你家:让药师告诉你如何正确用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用药指导
  • 药物咨询
  • 家庭用药
  • 药师建议
  • 健康科普
  • 药品安全
  • 疾病预防
  • 常见病
  • 用药误区
  • 健康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针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唿吸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等各方面疾病,精选49篇民众关心且经常谘询的疾病用药主题,由专业药师提供疾病介绍、致病原因、症状、药物治疗及自我照护等专业知识,让每个人在家就可以享受专业药师的服务,让药师成为全家的最佳健康伙伴。

本书有以下优点:

  ●让您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既能友善、实惠地增强本身的医药知识,又能提供家人、朋友健康观念,自助助人。

  ●透过系统性进行各种疾病成因说明、药物治疗之介绍及相关副作用的提醒,更能有效提升民众正确用药之认知及建立自我照护的观念。

  ●正确妥善运用本书,彷彿药师就在身旁,随时谘询,进而减少错误的用药观念和不正确的服药方式。

  ●拥有此书,彷彿请了专业药师群来到自己家中,可直接帮助读者了解「为何用药」,不仅对己身或家人用药能「知」,还能知的更多,知的更正确。
《生命之光的守望者:现代健康与预防医学的深度探索》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具体药物的使用指南或药师的日常工作流程,而是将视角提升至宏观的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层面,深入剖析现代社会中影响个体生命质量的复杂因素。我们探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系统性的生活方式干预、环境因素管理以及前沿的生物医学知识,构建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从而最大限度地推迟或避免慢性病的发生,实现真正的“未病先防”。 第一章:环境压力与人体适应机制的博弈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驱动下,我们所处的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本章首先审视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加剧的空气污染(包括PM2.5、臭氧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我们不仅描述了这些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更着重分析了人体细胞层面对这些“无形杀手”的应激反应路径,例如氧化应激的启动和线粒体功能的受损。 其次,本书深入探讨了“内环境毒素”的来源。这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化学中毒,而是关注我们日常饮食中可能存在的微量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累积效应,以及塑料制品(如双酚A类物质)对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我们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阐明了这些低剂量、长期暴露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体激素平衡和代谢效率。 第二章:营养基因组学:定制你的生命蓝图 抛弃“一刀切”的营养建议,本章带领读者进入个性化营养学的核心领域——营养基因组学(Nutrigenomics)。我们详细介绍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如何影响个体对特定营养素的吸收、代谢和利用效率。例如,某些人群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上存在变异,需要比常人更高的日照或补充剂量才能维持血清浓度;某些个体在叶酸代谢通路中存在MTHFR基因突变,对合成关键神经递质和DNA修复产生影响。 本书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以理解如何解读自身的基因信息(非遗传风险预测,而是代谢偏好),从而指导日常膳食的结构优化。我们讨论了“功能性食物”背后的生物学原理,例如多酚类化合物如何通过影响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如NF-κB通路)来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膳食纤维如何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来影响宿主的能量稳态。 第三章:睡眠、昼夜节律与慢性炎症的连锁反应 睡眠不再被视为被动的休息状态,而是被重新定义为人体重要的主动修复和记忆固化的时期。本章详细阐述了睡眠剥夺(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如何直接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导致皮质醇分泌失衡,进而激活全身性的低度慢性炎症。 我们利用最新的睡眠医学研究,解释了褪黑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内源性激素在24小时节律中的精确调控机制。随后,本书将焦点转向“炎症”——现代医学公认的许多慢性病(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2型糖尿病)的共同驱动因素。我们分析了炎症标记物(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并提出了基于改善睡眠结构(如增加深度睡眠和REM睡眠比例)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非药物干预策略。 第四章:心理韧性与神经可塑性:大脑如何塑造健康 心理压力是现代生活的常态,但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机制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本章深入探讨了“心身医学”的最新进展。我们解释了慢性焦虑和抑郁状态下,持续升高的应激激素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如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重编程”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其倾向于促炎状态。 重点在于“神经可塑性”——大脑改变和适应的能力。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基于科学证据的、旨在增强心理韧性的方法,例如:正念冥想(Mindfulness)对杏仁核活动的影响、规律性有氧运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释放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交联系质量对长寿基因(如端粒长度)的保护效应。目标是提供一套实用的工具箱,帮助读者从生理和心理层面构建起强大的抗压能力。 第五章:未雨绸缪:健康数据的解读与风险管理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个性化健康监测技术的普及,个体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生物数据。本章旨在赋能读者,使其能有效解读这些数据,而非被数据淹没。我们指导读者如何理解基础血液检测指标(如肝肾功能、血脂谱)背后的深层生理意义,以及如何看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趋势。 本书强调的是“风险预测和管理”,而非疾病诊断。我们讨论了如何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年龄、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多个维度)来量化未来患特定慢性病的概率,并据此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健康投资计划。这包括对特定年龄段推荐的筛查时间表,以及如何与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更有效、更具建设性的沟通,以推动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实施。 结语:重塑健康观——从治疗到持续的生命工程 全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读者完成一次根本性的健康观念转变:将健康视为一项需要长期、积极投入和精细管理的“生命工程”,而非仅仅在疾病发生后寻求“修复”。我们相信,通过对环境、营养、睡眠、心理和自我监测的全面理解与主动管理,个体可以极大地拓宽其健康寿命(Healthspan),实现更高质量的生命全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编着


  使命
  ‧ 运用药学知识进行社区教育与服务。
  ‧ 增进国人用药安全,减少不当的用药。
  ‧ 建立国人正确之医疗用药观念,协助政府降低健保财务负担。
  ‧ 推动药事照护,改善老人及高用药量民众用药安全及品质。
  ‧ 建构台湾为「安全用药 健康台湾」的环境。

  公会网址:www.taiwan-pharma.org.tw/

图书目录

PART1  消化系统篇
1.认识口角炎
2.鹅口疮(口腔念珠菌感染)
3.口腔疱疹
4.消化性溃疡
5.功能性消化不良
6.胃食道逆流疾病
7.大肠激躁症
8.便祕
9.成人克隆氏症
10.胃肠道疾病的小帮手──益生菌

PART2  皮肤科
11.异位性皮肤炎
12.接触性皮肤炎
13.干癣症
14.香港脚
15.青春痘
16.夏日防晒

PART3  循环系统
17.心绞痛
18.心律不整
19.心衰竭
20.缺血性中风
21.深部静脉栓塞(经济舱症候群)
22.间歇性跛行症
23.特殊族群高血压

PART4  唿吸系统
24.过敏性鼻炎
25.慢性鼻窦炎
26.社区型肺炎
27.气喘
28.慢性阻塞性肺病
29.戒菸

PART5  新陈代谢
30.代谢症候群
31.痛风
3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3.减重
34.不宁腿症候群

PART6  神经系统
35.紧张型头痛
36.偏头痛
37.眩晕症
38.帕金森氏症
39.阿兹海默症
40.癫痫

PART7  眼睛
41.干眼症与治疗
42.白内障
43.青光眼
44.老年性黄斑部病变
45.过敏性结膜炎

PART8  其他
46.感冒、流感
47.中耳炎
48.小儿发烧
49.药物过敏

图书序言



药师献身专业的最佳明证


  「健康城市 安全社区」是全民所追求的理想,《药师在你家》是保障全民「用药安全」的基本条件。医药分业推行多年,「看病找医师,用药找药师」的观念已普遍被民众接受;现今高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用药问题极其复杂。人口老化是当今世界各先进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老年人口预估在2025年将有五分之一是老人,老年人口比率直逼英国、法国及美国等已发展国家(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6;林万亿,2006),市民对家庭药师之需求更是重要。药师献身专业的最佳明证,药师必须善尽「用药安全」之把关重大职责。

  根据2001-2004年台湾健保资料库的研究显示,以65岁以上老人门诊就医情况分析发生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比例约占19.1%,且高达63.8%的老年人每年至少会服用一种潜在不适当处方用药。老年人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住院的案例占所有住院原因的10-30%,而这些因药物不良事件导致入院的老年人之死亡率、卧床率,以及医疗成本支出也同步上升。药师透过积极关怀与介入,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提供病人整合性用药评估,以达到降低各种用药风险之目的。

  (www.fma.org.tw/2010/E-11-4.html)

  《药师在你家──让药师告诉你如何正确用药》一书,让药师告诉你该如何正确用药,正是建立全民正确用药之基本常识及法宝。透过系统性进行各种疾病成因之说明、药物治疗之介绍及相关副作用之提醒,更能贴切提升国民正确用药之认知及建立自我照护的观念,进而确立全民之「用药安全」及迈向「健康城市 安全社区」的环境。药师公会全联会李蜀平理事长领导与《药师週刊》赵正睿社长等编辑群的专业用心与努力,成就「健康城市 安全社区」的理念得以实现,《药师在你家》的安全用药手册得以出版,令人振奋与激赏。

总统府国策顾问   
林水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就覺得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畢竟,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生病的時候,而生病了,最離不開的就是「藥」。但「藥」這東西,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平常去醫院拿藥,醫師開的藥單,有時候看也看不懂,只能聽藥師簡單說明,但有時候藥師也很忙,只能匆匆帶過。這本書「藥師在你家」,聽起來就像是把這些專業知識,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特別希望書裡面能講到一些關於「藥物交互作用」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同時在吃好幾種藥,有的是醫師開的,有的是自己買的成藥,有的是保健食品,但卻不知道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面提供一些指引,那真的對我們這些「藥物大雜燴」的使用者太有幫助了。另外,我也很好奇,書裡會不會針對一些特殊族群,例如孕婦、哺乳期婦女,或是老年人,提供更為細緻的用藥建議?這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希望能從書中找到解答。

评分

家裡真的有個藥師駐點,感覺安心多了!以前生病都亂吃藥,有時候吃了沒效,有時候搞不清楚劑量,更別提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時候不能吃。這次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眼睛都亮了。「藥師在你家」,聽起來就好像隨時有人可以諮詢一樣,感覺好貼心。雖然我還沒真正深入翻閱,但光是看到這個概念,就覺得這本書一定很有價值。我常常覺得,我們對藥物的知識實在太少了,很多時候都只能聽藥房裡藥師的口頭說明,但那種東西有時候又記不全,或者遇到不同藥師說法又不一樣。有這本書,就像請到一位專業的顧問,隨時可以翻閱,確認自己對藥物的理解是不是正確的。我特別期待裡面能講到一些常見的感冒藥、止痛藥、腸胃藥的使用方法,還有一些長輩們常吃的慢性病藥物,像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到底該怎麼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又不會有太多副作用。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亂吃保健食品,書裡會不會也順便講一下,哪些保健食品跟藥物不能一起吃?這都是我很好奇的部分。總之,這本書的光環效益就已經很強大了,相信內容一定也會讓人受益匪淺。

评分

「藥師在你家:讓藥師告訴你如何正確用藥」,光聽書名就覺得超實用,而且很有親切感。我一直覺得,我們對「藥」的了解,真的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跟著醫師或藥師的指示走,但很少真正去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用藥。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把一位專業的藥師請到家裡,讓我們隨時可以諮詢,而且是以一種更全面、更系統的方式來學習。我特別期待書中能針對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像是失眠、咳嗽、過敏等等,提供詳細的用藥建議。還有,關於慢性病的照護,像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除了醫師開的藥物,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飲食、生活習慣上的注意事項,能幫助藥物發揮更好的效果,或是減少副作用?我個人也很好奇,書裡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用藥安全」的陷阱,像是買成藥時需要注意什麼,或是有些聽起來很不錯的「偏方」是不是真的有效,還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總之,這本書讓我覺得,用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知識,而是可以透過學習,讓自己和家人都變得更懂、更安心。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太有梗了,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平常買藥的時候,櫃檯的藥師都會很仔細地講解,但我有時候人太多、太匆忙,或是剛好遇到比較忙的藥師,有些細節就聽得模模糊糊。而且,就算當下聽懂了,過幾天可能就忘了。想想看,家裡有個「藥師」駐點,意思不就是說,我隨時都能找到關於用藥的正確資訊嗎?這對我這個常常需要跑醫院、拿藥的家庭主婦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最希望書裡能包含一些關於兒童用藥的安全知識。現在的小朋友,感冒發燒時,家長最頭痛的就是劑量和藥物的選擇。有時候會擔心給太多,有時候又怕給不夠,影響病情。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清晰、簡單易懂的兒童用藥指南,那真的就太棒了。另外,我個人也很好奇,關於一些比較常見的過敏藥、皮膚藥膏,到底該怎麼選,什麼情況下該用口服藥,什麼情況下擦藥膏就好,這類的實用資訊。我相信這本書應該會包含這些,讓我在面對家人的健康問題時,能更有自信、更知道怎麼做。

评分

家裡有小孩,所以「藥」的使用,一直是我非常在意的一塊。每次小孩生病,看到那些小小的藥丸、藥水,都覺得心裡有點毛毛的。雖然知道醫師和藥師都很專業,但總還是會擔心自己有沒有正確地給予劑量,或是會不會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副作用。這本書「藥師在你家:讓藥師告訴你如何正確用藥」,光是這個標題就讓我眼睛一亮。它給人一種「專業、隨時、可靠」的感覺。我非常期待書裡能有專門針對兒童用藥的章節,像是如何判斷哪些症狀需要用藥,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劑量該如何調整,還有哪些藥物對兒童比較安全,哪些需要避開。除此之外,我也對一些居家常備藥物的選擇和使用方式很感興趣。像是萬一不小心燙傷、跌倒,或是蚊蟲叮咬,到底該準備哪些藥膏、藥水,又該怎麼正確使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又能避免二次傷害。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提供了一個「用藥的 SOP」,讓我在面對家人的健康問題時,能少一點慌亂,多一點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