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过最好的食物,未必是最新奇、昂贵、精致的,
有些反而极朴实、极家常。
明白这一点,大约就懂了怎么做好菜,自然也懂怎么过好生活。」
向往简单生活,想要随兴下厨,又怕面对失败的成果,在市场更是不知如何採买,其实只要回归人类的做菜本能就能做到。美国新生代名厨塔玛‧艾德勒在本书中分享她的厨房永续哲学与弹性变化的料理手法,示范如何随手烹调出简朴的家常美味。
跟着本书指引,随意做出美味的三餐绝不是难事。煮一锅水,撒点盐,就能用引出食材的鲜美原味,再按照食材的淀粉含量,由多至寡下锅,这锅水便能不断煮下去,末了还能制成美味的义大利面酱。塔玛也示范如何预做一週的常备菜,并结合不同香料、调味,创造各餐的变化,以及如何把边角余料与剩菜做成佳餚,让做菜变成永久延续的过程,使美味生生不息。
这套延续利用食材的作法,不但让採买、下厨变得更轻松,所蕴含的环境永续理念,也深获「帕妮丝之家」创办人爱莉丝‧华特丝、知名餐厅大厨与麦可‧波伦等饮食作家的赞赏,如今更是许多人学习的对象。在知名饮食网站「Food52」及其他饮食部落格,纷纷有人仿效她的方式做菜,并撰文分享。
然而,本书之所以受人重视,不只是因为实用的烹饪指引,更因为塔玛以优美、流畅的散文有力地陈述了烹饪如何与生活协调。一般食谱总是给予一条条明确却僵化的指令,塔玛则认为:「谈论做菜,应该从你肚子饿讲起,并延伸到食谱的未尽之处。应该讨论怎么摆盘上桌、怎么吃、剩下的食材怎么储存,还应该津津有味地研究剩菜,想像怎么改造成美味的下一餐。」因此,读者将随着塔玛上市集买菜,回到厨房挑茎拣叶,然后热锅、烹煮,甚至翻找冰箱里的剩余食材,探索每件大小厨务带来的乐趣。烹饪的每个阶段都细心照料,才能找回生活的节奏与唿吸。
当塔玛描述她对做菜感到厌烦时,如何回想与食物有关的美好记忆,任何有过相同处境的人也都会重新燃起热情。在挽救失败料理的章节〈如何反败为胜〉中,塔玛列举一大串方法后,又写下一道乳酪三明治的食谱——有时你就是想放下一切,此时,享用一道永不失败的美味餐点,就是你当天最大的胜利。
如果你喜爱烹饪,但觉得你的热情不足以支应繁琐的厨务,又或者你的下厨节奏总与生活步调不合拍,又或者你不喜爱阅读毫无商量余地的食谱,这本书正是你所需要的。
名人、媒体佳评 「不只是谈食物的书,这本书谈的是如何过得好、过得充实、过得有良心。」—— 爱莉丝.华特斯(「帕妮丝之家」创办人、饮食文学作家)
「读起来不像食谱,倒像教人如何创造美味生活的指南书。」—— 《纽约杂志》
「自M. F. K. 费雪的着作以后,我所读过将『优雅、经济地下厨』这一主题发挥得最好的书,非塔玛莫属。」—— 麦可.波伦
「如此真切而具说服力,不禁令人想到佈道文字。」—— 《纽约时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