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唿吸养生法:《黄帝内经》的内涵与实用(修订版)

内经唿吸养生法:《黄帝内经》的内涵与实用(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养生
  • 中医
  • 内经
  • 呼吸
  • 健康
  • 传统文化
  • 黄帝内经
  • 修订版
  • 养生方法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气的原理》作者应广大读者要求,提供居家练习的简易养生功法

  人体摄取能量的管道除了饮食之外,
  「唿吸」更是左右生命的最重要因素。
  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唿吸的历史,但唿吸如何影响健康,你了解其中道理吗?


  本书利用浅显的文字与科学语言,
  剖析《黄帝内经》及历代养生家的养生原理,
  教你如何善用唿吸强化气血,让自己活得长寿又健康!

  简单的说,所谓的「气功」,初步涵义就是「利用唿吸启动身体的气机」。除了饮食之外,唿吸乃是左右生命的最主要因素。

  哌哌坠地的那一刻,是人生的起点,也启动了唿吸系统;一直到嚥下最后一口气,唿吸停止,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唿吸的历史。我们每天约唿吸二万余次,只要几分钟不唿吸就会丧命,唿吸的重要性无与伦比,但一般人却不太注意唿吸对健康的影响。

  所以本书找到有关「唿吸」的理论根据,将贯穿《黄帝内经》的几项基本元素详加拆解,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阴阳、气血这些关键词汇的真实涵义,剖析其物理规则,并用现代白话、科学语言来解释,使之更易于理解。

  善用唿吸来强化气血,实为增进健康的治标及治本之道。气如流水,流水不腐,经常保持身上的气血清新流动,像山间小溪一般,清澈无染,此乃养生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气血调和则百病不侵,本书根据《内经》的养生原理,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传授三招养生功法提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针对身体的运动及能量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专文推荐

  湛若水老师以其修炼气功数十载之丰富经验,引导读者认识我们古圣之中医宝典《黄帝内经》,深入浅出的衔接了古人之智慧与现代生活,帮助大家落实锻鍊,保健身体,其用心甚为可贵。——梅门一炁流行养生学苑创办人 李凤山 师父

  《内经唿吸养生法》一书摘撷《内经》精髓,并多所阐述,个人以为确是爱好气功者都应阅读的一本好书。——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学会荣誉理事长 吴长新 教授

  《内经唿吸养生法》无异是[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服气疗病篇〉的翻版。立论精湛,易学易练,是养生保健法中最经济实惠的大法,若能劝修恆练,肯定会有一定的效应。——旅居德国针灸教授 杨腾峰 医师

  湛老师替气功找到源头,……从医学出发,引述古今中、西医的医学原理及名师和名言,相互对照,让大众了解练气的生理原理。——成功大学电机系 罗锦兴 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湛若水


  一九四九年生,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气功联谊会会长,修练气功三十余年,博览道家典籍,探讨气功理论,尝试以科学的语言促进气功之现代化。作者长年致力于气功的推广,期望社会大众了解气功、学习气功,增进身心的健康。着有《气的原理》、《图解气的原理》、《健走功》(均为商周出版)。

  气功网:goo.gl/atUNDx
  部落格:classic-blog.udn.com/chalirose
  facebook: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804178502

  相关着作
  《健走功:适合现代人的气功健走,每天30分钟,走出好健康》
  《内经唿吸养生法》
  《图解气的原理》
  《气的原理(畅销珍藏版)》

图书目录

推荐序│性命双修,圆满人生/李凤山师父
推荐序│爱好气功者都应阅读的一本好书/吴长新教授
推荐序│福气疗病的现代实用版/杨腾峰医师
推荐序│你也可以轻松安全的练炁/罗锦兴教授
作者序│让你懂得自疗自癒,掌握自己的健康

壹˙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是养生宝典
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
人体能量的阴阳变化
能量支配健康
百病皆因气逆
排浊纳清为养生第一要务

贰˙唿吸的奥祕
养生由唿吸开始
以婴儿为师
唿吸是生命力之源
丹田主司练气养气
如何脱胎换骨?
丹田唿吸与丹田守窍

参˙阴阳能量的层次与效应
人体能量层次之探讨
能量研究扩大了医学领域
能量疗癒的启示
负面情绪的危害
迈向阳气的生活

肆˙增强身体的自我防卫
免疫力是身体的防火墙
免疫力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增强免疫力?
倾听身体的声音

伍˙养生三招
练气自疗,保健延寿
推广养生功的宗旨
心肺功
站桩功
清净功
养生贵在有恆
练气的效验

结语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性命双修,圆满人生 梅门一流行养生学苑创办人李凤山师父
  

  湛若水老师以其修炼气功数十载之丰富经验,引导读者认识我们古圣之中医宝典《黄帝内经》,深入浅出的衔接了古人之智慧与现代生活,帮助大家落实锻鍊,保健身体,其用心甚为可贵。
  
  诚如湛老师所言,《黄帝内经》内容深奥,现代科学还不见得能窥其全貌与真髓。许多人从生理层面来研究这部宝典,论说不一;然而,我从修行领域来感受,《黄帝内经》讲的不外乎是天地君亲师的道理—天讲阴阳,地讲刚柔,君讲仁义,亲讲伦理,师讲模范;从生理的领域到人的修养领域皆涵盖其中。我们在养生的追求上,除了效法大自然的阴阳协调、刚柔并济之外,在心境上要培养仁义精神,于是,不管养生或修性,都明白什么该亲近,什么不该亲近,以及亲近之程度。况且一个真正懂养生的人,自然会成为他人的老师;既为人师,更要处处谨慎,以免误人子弟。
  
  养生之理乃中国老祖宗向大自然所习得之智慧结晶,自古到今,无数人透过自身的锻鍊累积经验,代代传承,我们今日有幸学得其中一二,应抱持「不敢得而得」之心境,好好珍惜锻鍊。然而,锻鍊除了注重身体进展,更要注意心境发展。如果一个人练功却不重修养,到最后仗力炫耀,甚或欺人,岂非与土匪无异?古人讲究口传心授,不随便教人练功,有其道理。古云:「凡人讲休息,圣者讲修养,仙人讲修炼。」有些人盲修瞎练一辈子,还不如明白的师父一句话。
  
  我们锻鍊身心,不管练什么,首重规律。若是东一头、西一头,最后必竟晕了头,始终无法深入功法精髓。锻鍊时,除了注意身体外在的动态,更要倾听身体内在的动向。每种功法的效用因人而异,不能制式化,我们要去感受自己是否畅快,若有任何不适或窒碍,一定要请教老师。练功非一蹴可几,要长期锻鍊,所以功不可不练,不练不能长进,但亦不可贪功,贪功无法持久。我们要随时检视自己是否有所长进,但不能光想身体的转变,要注意身心是否相互提升。就像有些人练到身体愈来愈干净,吃到荤浊皆有反应,这时如果心境上没有相对的慈悲胸怀,身体的境界终究会遭遇瓶颈而退步。
  
  修养的境界一定讲究性命双修,身体与心理如没有相对提升,就算练一辈子,也许到老一场空!就像有些人不懂得运动的原理,动多了反而容易受伤害。我们追求养生,当然不希望疲于奔命,愈练愈退。希望大家用心体会,从本书中勘透其理,真正做到性命双修,福慧双全!
  
  中华民国九十八年五月二十日
  
推荐序

爱好气功者都应阅读的一本好书 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学会荣誉理事长吴长新教授
  

  若水先生写的《内经唿吸养生法》个人有幸先睹为快,详读数遍,心有戚戚焉!对于古文的理解暨气功临床都有很深的体会,才能够将中华古医学的经典看得透澈。
  
  个人长期以来认为,要复兴中华文化,首先必须具备古文的阅读能力。因为传统文化几乎全是古文记述,如果无法阅读,如何了解其意?当然就无从复兴了!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典籍」,是我们传承、复兴、发扬文化的根基?因为这是古人的心血结晶。古时人文单纯、自然,杂务少,穷毕生精力专注研究,餐星宿月、身体力行,生活在大自然中,四季变化,风吹草生,与天地接近。直接生活在大自然中,最能体悟宇宙、天地与人身的自然本体;不似现代人类科技发达、杂务繁忙,事事物物,不仅背离自然,甚至竭力与自然相隔离。
  
  再者,古医书典籍,多是言简意赅,但艰涩难懂,且为先人殚精竭虑的心血结晶,属经验医学。若看不懂古文,加上医学临床与基本医理不足时,阅读古籍就如天书,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不得其门而入,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医药学无法在社会积极发展的障碍。
  
  因此个人认为,从小奠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确是复兴中华文化的不二法门。早些年,个人创编了台湾中小学古文诗词教学法,受到教育界肯定,并获李登辉先生颁奖表扬。
  
  若水先生早年出身师范学校,对古文的理解,造诣颇高,再加上长年研究教学的具体临床经验,才能将古医典籍《内经》的精髓,清晰剖析。
  
  《内经》是《黄帝内经》的简称,素问、灵枢是它的两大部分,成书年代约在战国至西汉的五百年间,立论的基础是「易理阴阳、天人相应」,以天地为大宇宙,人身为小宇宙,人应天地、宇宙运行,顺之则生、背之则死,全篇以气为贯穿,借由「唿吸吐纳」而成就养生之根本。《内经》的精神,是易理阴阳,易理即是天地间自然的生活法则。若能对易理的精神多加了解,更能穷究天地之奥祕。
  
  《内经唿吸养生法》全书将唿吸养生的精髓结合现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将人的一生由出生开始、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顺应天时变化必然产生的现象,以相逆的方法延缓生命机体的衰老,用宇宙能量气的唿吸吐纳,强化身体脏腑经络的新陈代谢,以达疏经活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标。
  
  在「自序」中还看到了若水先生提出现实社会气功教学必须的三个基本条件:
  一、简单易学,在家可自我习练。  
  二、安全性高,自我习练不会产生伤害。  
  三、要有弹性,能够适合年龄长幼、体能强弱之需要,弹性调整。
  
  这与本人长期以来的教功理念颇相符合,个人认为「人人皆能成为气功大师」,但必须了解气功的医学理论,学习正确的功法、手法,如此就不会受伤了。还要循序渐进,因个人的体能、年龄而练功,绝不勉强。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才能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标。
  
  若水先生在《内经唿吸养生法》一书撷取《内经》精髓,并多所阐述,个人以为确是爱好气功者都应阅读的一本好书。乐为之序!
  
推荐序

服气疗病的现代实用版 旅居德国针灸教授杨腾峰医师
  

  中国古代气功之一的吐纳(又称调息、调气、练气、食气),首载于《黄帝内经》,道家医者融会《周易》「坎(水)离(火)」理念把它发挥到臻善。说到气功,其实我是门外汉,如何修练就更别提了。但是因为气功与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医理论是针灸与气功的基础,而经络学说更是针灸和气功的共同核心理论及其保健作用的基础;针灸与气功也同样依赖人体内部经络的立体有机结构及其功能,以发挥作用,并同样以循经感传(得气)等方式反映体现出来的。
  
  古代称「气功」为舞、吐纳、修身、正心、参禅、止观、服气、导引、按跷、炼丹等。这些早在《尚书‧虞书》、《吕氏春秋‧古乐》等中就已有记载了。历代气功大师都十分强调「身、心、息、精、气、神」的修炼,也十分重视自我领悟、自我修炼、自我调整等,实际上与现代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论相当近似。
  
  从针灸与免疫学的研究实验中,我想也可以探讨气功与免疫相关的问题,这是符合逻辑和科学的。不可否认的,经络是气功作用的基础,同时,经络感传也是气功作用的体现。近代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广泛研究「事件相关电位」(EPR),表明其中有的成分被认为是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是意识的窗口。又有实验报告指出,气功「入静」可以如针灸诱发循经感传,提高感传的出现率,并贯通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使机体经络中的气机畅通,达到调节阴阳的平衡作用(骆永珍《针灸与免疫》)。以上实验报告表明,通过气功加强行气,促使经络感传,达到机体阴阳平衡,这种作用正与针灸一样能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对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湛若水先生的大作《内经唿吸养生法》无异是[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服气疗病篇」的翻版。立论精湛,易学易练,是养生保健法中最经济实惠的大法,若能勤修恆练,肯定会有一定的效应。
  
推荐序

你也可以轻松安全的练炁 成功大学电机系罗锦兴教授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本医学典籍,总结秦汉(含)以前的医学研究,借黄帝之名,採问答的编撰方式,包罗各科医学,开启东方医学和生理学的端倪。直到西方医学百花齐放的今日,虽然潘朵拉的盒子即将打开,但却无法探究东方医学的奥祕,那就是「炁」在人体的生理循环。
  
  自从《气的原理》一书揭开练气的程序之后,可惜缺少的是练炁方法。由于炁功五花八门,良劣不齐,运动伤害频传,令普罗大众虽跃跃欲试,却苦无拿捏下手之处,有如入宝山反怕被护宝之火所伤,令人颇觉遗憾。
  
  湛老师替炁功找到源头,那就是《内经》,就是中国医学。从医学出发,引述古今中、西医的医学原理及名师和名言,相互对照,让大众了解练炁的生理原理,再介绍简单的三招练炁方法,引动大众的兴趣,实为推广东方医学的大推手。各位务必细读本书和《气的原理》,再参照本人着作《乐活人生的放松功法》,您会发现练炁轻松安全很多。而湛老师在「气功网」社群网站,也亲切地为各位解答疑难,这真是千载难逢的练炁机会。
  
  「炁」是要去体会的,不是用说的,只要您小心翼翼地去体会「炁」,您就会为自己开启健康的一道门,知「道」行「道」且与中医接轨,成为中医的爱用者和推手。东方医学的振兴需要大家的帮忙,有了本书作者的大推手,还需要普罗大众的小推手,合力推进,才能尽速恢复东方医学。
  
  今年初,成功大学的「放松生理学」(由本人开授,介绍孕育太极拳的中西医学原理兼练放松功夫)特邀湛老师莅临指导,希望共同推动东方医学落实于普罗大众,减少吃药打针,有如道家「能婴儿乎」的返老还童,还汝赤子之心;一生健健康康,有如《内经》所言「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潇洒人间走一回。
  
作者序

让你懂得自疗自癒,掌握自己的健康

  
  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不但是中医理论的宝典,而且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理念,亦足堪人们奉为养生保健的准则。黄帝拥有一支通晓医药的队伍,如岐伯、雷公、伯高、少师、少俞等人,书中叙述群贤研究医疗的心得,尽皆精辟入里,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在远古时代,医疗基本器材如注射筒、血压计、体温计都付诸阙如,更遑论显微镜、X光、超音波、断层扫描等检验设备,也没有经过多年临床实验的药物。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老祖宗拥有如此高的智慧,能够建立一套颠扑不破的医学理论?
  
  如同道家经典文字的玄妙飘缈,《黄帝内经》的内容也相当深奥,后人很难完全理解其中涵义,虽然历代各家註解备出,但大都无法穷原究委而成为天下公认的范本,即使是金元四大家也只能参透其中的一部分。试问在科学昌明的现代,医学家们是否能够追根究柢,一窥这部宝典的全貌与真髓呢?
  
  古真说:「得诀归来好看书。」同样的,若要读懂《黄帝内经》,必须将贯穿书中的几项基本元素详加拆解,唯有进一步了解阴阳、气血这些关键词汇的真实涵义,剖析其物理规则,并用现代白话、科学语言来解释,使其易听易懂,才能拉近内经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充分得到它的灌溉与滋养。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人体内拥有自然疗癒力量,是我们远离疾病的最佳禀赋。」这位古希腊的医生在西元前四百多年即已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体潜力无限,足堪依靠。在东方,几乎在同一世代问世的《内经》也持相同看法,养生的智慧就在了解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连,顺应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善于培养自身的能量,这是让我们避免疾病、健康延年的根本之道。
  
  从早期「气功留言板」到后来的「气功网」,算起来我和网友的线上交流已经进行八年多了,在网上的对谈中,不少网友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有什么功法可以让我们在家里自己练习?」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寻求气功的人士,但是有些人受限于经济因素,有些人碍于时间难以安排,也有人居处偏远无法参加招生上课,总之,各有各的不便。现在资讯发达,全人类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以往宗门派别、口传心授的传功方式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应该将功夫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提供简易的功法以及方便的学习管道,让人人有机会学习。
  
  网路上、书本里虽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功法,但是大部分的功法都只有招式解说,缺少原理之分析,至于练功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语焉不详。笔者认为,普传的养生功法必须具有下列几个基本条件:
  
  一、要简单易学:动作简易,不必老师当面传授,任何人都可在家里自己学习,而且一学就会,避免动作过于繁复让人知难而退。
  
  二、要安全性高:因为没有老师当面指导,採用的功夫应以简易的唿吸吐纳及导引招式为主,不致因为练功而产生伤害。
  
  三、要有弹性:因为青少年与老年人的体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练功的分量、练习的时间,皆应依照年龄长幼、体能强弱而弹性调整。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养生与医疗是健康的两大支柱,养生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疗。《黄帝内经》即认为人体气血调和则百病不侵,因此本书根据《内经》的养生原理,并参考历代养生家的导引招式,综合提供三招养生功法以供读者练习。这些功法乃针对身体的基本需要而设计,只要勤练不辍,对健康必然大有裨益。
  
  除了饮食之外,唿吸是左右生命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书特别针对唿吸的功能多所着墨。练功如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在人的一生当中,懂得自疗自癒掌握自己的健康,实乃至上的福气及最高的智慧。
  

图书试读

排浊纳清为养生第一要务

 透过唿吸的「纳清」作用,促使身体自然产生「排浊」作用, 拥有一个洁净无染的身体,才是健康长寿的最大保证。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人体也会产生这三态废物,这些废物在体内累积日久,会堵塞气血流动,产生毒素危害健康。我们所吃的食物以及唿吸时吸进身体的空气,虽然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营养,得以维持生命,但其中也包含了农药、抗生素、防腐剂、色素、添加物、一氧化碳等等有害物质,对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练气的首要任务在于让我们的身体保持洁净,练习导引术及唿吸吐纳则能强化气血之流通,排除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当一个人发生便祕或是解尿不顺利的情况时,因为固体及液体都有实质,排泄发生问题,必须及时寻医治疗。但是气体之质量较轻,当身体产生浊气的时候,虽然我们会打嗝、放屁将之排出,但是这些浊气常常无法完全排除,以致不知不觉的积留些许在身上;尤其胸腹之间、五脏六腑更容易贮留浊气,阻碍了气血的流动,以致发生疾病。

体内的二氧化碳无法排出而堆积过多时,就会转化成为碳酸盐,导致内脏纤维化、劣质化;肠道中有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产生肽类、胺类、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日久,就可能产生自身中毒的现象,造成脑细胞受损、记忆力下降,甚至老年痴呆症。毒素亦会损害肝细胞,使肝功能下降,导致肝炎发生,因此,及时排出体内毒素实为养生最重要的课题。

一般人每天放屁的频率为六至二十次不等,排气量在每天五百至一千五百毫升之间,但是由于上火气逆的关系,身体上半身浊气下排的路径经常遭到阻塞,造成下虚上实的症状,体内气体无法完全新陈代谢。我们如果养成练气的习惯,让我们的身体经常得到充足的氧气、精气,排掉积留在身上的浊气、火气,才能避免疾病的侵袭。

此外,饮食习惯不良,或者工作过劳、压力过大等因素,也会让身体产生超量自由基,自由基是具有高能量的原子团,它会不断的袭击细胞,使得人类提早衰老、体弱多病,成为万病之源。在练习气功之际,透过身心放松以及排浊纳清的功能,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堆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