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政策研究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政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留守儿童
  • 教育
  • 教育政策
  • 乡村教育
  • 社会问题
  • 儿童发展
  • 政策研究
  • 教育公平
  • 社会保障
  • 中国农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大陆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勐进与综合国力的兴起,学界对于大陆公共政策的研究,在理论面与应然面的探讨颇丰,但对于政策实务运作面的研究与了解却相当缺乏,诚为遗憾。为填补此一缺憾,本书特地借着留守儿童问题这一大陆1970年代末期以来开放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与后遗症,透过重庆市政府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政策过程之研究,清楚的论述分析重庆市政府之政策过程与运作,协助读者对于大陆地方政府之政策运作实务有深切的认识与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廖俊松

 
  现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副教授
  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公共政策分析博士
  经历: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副教授兼系主任(2003-2006)
  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地方政府、公私协力、社区营造

图书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目的/3
 第三节 研究方法/5
 第四节 本书章节概要/9

第二章 留守儿童的形成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经济奇蹟的背后/13
 第二节 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14
 第三节 留守儿童形成的根源/19 
 第四节 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与成长危机/25
 第五节 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影响分析/38
 第六节 留守儿童的治理展望/40

第三章 社会关注与政府作为
 第一节 留守儿童问题关注之缘起/49
 第二节 社会关注之情/50
 第三节 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之关切/53
 第四节 大陆政府政策作为分析/71
 第五节 大陆地方关爱行动的启动/88

第四章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之建构
 第一节 政策设计之意涵/93
 第二节 政策行动的路线选择/99
 第三节 政策理念之探讨/102
 第四节 教育目标与骨干活动之分析/106
 第五节 4+1培养模式的初期实验/109
 第六节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设计之审思/119
 第七节 新的希望/125

第五章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之执行
 第一节 政策执行的分析架构/133
 第二节 标的群体的特性/141
 第三节 4+1培养模式的教育内涵/147
 第四节 试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170
 第五节 顶新基金会的协力与培力/186
 第六节 政府部门的主导/199
 第七节 待检验的学习成效/204

第六章 留守儿童学习成效的评估
 第一节 研究设计/210
 第二节 基本资料分析/218
 第三节 4+1培养模式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分析/239
 第四节 4+1培养模式对非留守儿童行为的影响分析/253
 第五节 4+1培养模式对全体儿童的影响分析/267
 第六节 留守儿童的成长分析/272
 第七节 留守儿童的阳光笑靥/286

第七章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社会建构
 第一节 研究设计/293
 第二节 留守儿童学习成效的认知分析/298
 第三节 最美丽的教师/306
 第四节 学校创新经营管理能力的精进/321
 第五节 4+1培养模式的政策扩散效果/331
 第六节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社会建构/335

第八章 重庆梦与政策试验
 第一节 留守儿童的重庆梦/344
 第二节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政策价值/357
 第三节 留守儿童教育模式与政策试验/360
 第四节 结 语/370

参考文献/373

附 录
一、32间试验学校全名与简称/393
二、试验学校接受社会团体
  与爱心人士关爱捐赠一览表/395
三、4+1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问卷/403
四、4+1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老师问卷/409

图书序言

序言  

  过去数年在与大陆学界的交流过程,个人有感于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飞黄腾达之外,也期盼对于民间穷苦社会人民的生活情形有所认识与体会,并对大陆以党领政下的公共行政与政策运作实务有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可惜未能如愿。2010年9月接到朋友来电,告知说受聘参与重庆市一项有关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培养计画工作,与公部门有频繁的互动往来,并有机会深入民间,接触底层社会生活,令个人相当兴奋,便经朋友同意参与观察该项试验计画的进行,一举满足了解大陆以党领政下的公共行政与政策运作实务,以及底层人民社会生活情形的双重愿望。
  
  从参与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摸着石头过河」是大陆公共政策过程的一大特色。此一特色主要表现在对于新兴公共问题的解决,中央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政策试验,然后由点到面,将试验所得的经验回馈到国家起草的政策中。地方对于公共问题的解决则表现在反覆探索、不断试验、持续调整的政策设计与学习过程,允许执行机关有相当弹性的政策试误空间。重庆市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的推动就是在这种独具特色的政策环境脉络中积极探索、创新的试验性政策作为。
  
  公私部门间的协力关系也是一个令人感到有趣的观察点。重庆市(委)政府与顶新基金会间的合作关系完全建立在双方领导人口头上的承诺,没有任何书面文件的确认。推广阶段的行动,重庆市(委)政府几乎完全授权由顶新主导,鲜少过问,导致基层官员、社区人士、甚至学校教师都有普遍以为这是顶新方案,而非政府政策的错觉。真是一个完全迥异于台湾经验与观点的作法。
  
  由于经济发展区域上的失衡,弱势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益形严重。虽然大陆政府有不少关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出台,但基层的利害关系者几乎都会用「橱窗政策」,或者「展示品政策」这类字眼来加以形容,也就是完全没有实惠,享受不到相关政策利益之谓,点出大陆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社会建构与发展的政策执行失当。留守儿童教育模式若非由重庆市委领导起头,引进台湾专业协力的辅导支援模式,恐怕也会落于相同结局。
  
  在学术领域,政策执行的研究已经失落多年,主因乃是失败案例过多,成功经验不足,无法有创新性的积累。个人接触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初期,特别看到相关学校的推託敷衍之姿,更对此一政策试验行动不敢寄予厚望。没意料到,此一政策试验的效果却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实值得加以研究记载。因此决定将这样的一段见闻形之于文字,望能有利于学界相关研究的推进。
  
  最后,本书的完成要感谢时任顶新基金会的周淑祯副执行长之邀请与同意参与,何怡璇小姐提供的研究上协助,以及元照出版公司的大力帮忙。感恩!
  
  廖俊松谨识
  2015年1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