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中医药的18堂课

初学中医药的18堂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入门
  • 中医药
  • 初学者
  • 养生
  • 健康
  • 传统文化
  • 医学科普
  • 中医基础
  • 家庭医学
  • 中医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林国华博士亲授,从理论到实用的18堂课。
  囊括各类学说、丰富案例、药方论析。
  深入浅出,带领初学者进入中医药殿堂。
 
  本书收录中医药入门的基础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药方,透过作者多年所学经验与教学精华,将繁杂的中医理论与运用变成简单明了的十八堂课,提供读者进入中医药殿堂的入门捷径。
  
  为了让初学者能够轻松进入中医药的世界,作者特别依照大学每学期18週,每週一堂课的模式,将本书分为18个章节,由浅至深,从基础理论、各门学说开始,让你了解中医药的「故事」,并搭配林国华博士自创口诀,帮助读者快速记忆中医里的常用药方,更收录人体经络的详尽解析,让你一次掌握针灸、推拿及刮痧的技巧与原理。
 
本书特色

  ◆十八堂课,轻松学习中医药入门
  内容将中医药入门分为十八堂课程,跟随林博士的脚步,轻松学习中医药入门。

  ◆林博士独创五行生克图,简单掌握五行学说
  透过林博士多年研究,独创研发的五行生克关系图,带你了解五行生克的奥妙,阴阳虚寒的变化。

  ◆收录林博士译文与自创记忆口诀
  收录林博士自创口诀精华,提供读者简单背诵,快速了解经络、穴位,轻松学习中医药的重要环节。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国华


  1951年6月2日生于台湾省南投县集集镇

  学历:
  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博士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教育管理硕士
  台湾首府大学 休闲管理硕士

  专长:
  精通脉学、擅长针灸推拿、熟知中医药理论

  现任:
  中国国学院大学 教授/博导
  台湾首府大学  讲师

  经历: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 教师
  佛光大学 讲师
  慈济技术学院 讲师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 讲师
  万能科技大学 讲师

图书目录

002缘起

007第一堂课-中医的理法方药

009第二堂课-中医的基础知识

013第三堂课-阴阳学说
014(壹)、阴阳学说的概念
014(贰)、阴阳学说的五大基本内容
016(参)、调整阴阳是中医治病总纲
017(肆)、阴阳失调就是偏盛或偏衰

019第四堂课:五行学说
020(壹)、中医的五行生克治病论
021(贰)、五行与难经藏象系统归类表
023(参)、五行生克关系模式图
024(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027第五堂课:藏象(脏腑)学说

031第六堂课:经络学说

037第七堂课:气血津液学说

043第八堂课:病因病机学说

047第九堂课:中药概论

053第十堂课:中药总药诀
054(壹)、作者中药总药诀
058(贰)、作者士临床用药精华录
060(参)、中药的四大治疗作用

065第十一堂课:中医精髓录
066(壹)、八纲辨证与治病八法
067(贰)、漫谈证型:以虚证举例说明
068(参)、中医百病临床辨证 

071第十二堂课:中医诊断方式
072以诊所侧记举例说明

075第十三堂课:方剂的组成
076以四君子汤为例说明方剂的组成原则

079第十四堂课:中医方剂的运用
080(壹)、古方今谈一:六味地黄丸
082(贰)、古方今谈二:蔘苓白朮散
083(参)、古方今用一:健胸丰乳有秘方
084(肆)、古方今用二:减肥消脂有秘方

087第十五堂课:传统草药疗法
088(壹)、免疫健康茶既保健又防病
088(贰)、男子白浊女子白带草药方
089(参)、中草药可根治摄护腺肥大症
090(肆)、中草药治肺癌有奇效

092第十六堂课:经络医学
094(壹)、十二正经
125(贰)、奇经八脉

131第十七堂课:经络医学的应用
132(壹)神奇的无痛刮痧治病术
137(贰)、飞经走穴拔罐法
139(参)、全身按摩技巧汇编

141第十八堂课:中医药验方集锦
142台湾首府大学‧中医药概论期末报告

151附录-林国华博士针灸专业特别介绍

157特别附录-林国华博士专业论文精选
157论文一:腹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165论文二:玉能量结合精油开经点穴保健手法

图书序言

作者序

  台湾地区的「中医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医及中草药。西医的发源地—欧美各国兴起学习中医针灸,世界卫生组织WHO并肯定针灸治疗42种病症,优于用药。目前台湾地区的各大医院都已经成立中医门诊部,各大学院校也开设与中医药相关的通识课程,可见研习中医药的风尚已成为新潮流。

  我个人基于三十年来与中医中药的结缘,在海崃两岸研习中医、中药、针灸及推拿,将经验汇整成结晶,并因缘际会走上中医药教学这条路,于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中药炮制与气功推拿)、佛光大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辨证学、中医治疗学、中医美容学、中医推拿学、经络治疗学、经络美容学及针灸推拿学)、台湾首府大学(中医药概论、传统疗法概论、医学概论、健康与疾病、经络养生、生理学、健康休闲导论、温泉与水疗、营养与美容、芳疗理论与实务…等),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气功养生),万能科技大学(推拿整复学)及花莲慈济技术学院(辅助与另类医学)等等大学院校任教;也应邀到公家机关、民间社团进行中医药专题演讲,并在相关的企业担任中医中药方面的专业培训讲师。另外,也在网路上开设部落格【中医药教学在台湾】,点阅人数高达数十多万人,并有数百人回应。

  很多从事西医药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林老师,其实我们很想了解中医药,也相信中医真的博大精深。听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核心,也是中医的入门,但是每次拿起中医药的书籍,看到「黄帝内经」例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灵枢‧阴阳系日月》曰:阴阳者,有名无形……本来偶有失眠的情形,但每次坚持不到两页就睡着了。」其实,学中医应从中医基础理论着手,而不是从黄帝内经入门,例如:中西医学都以人体的「五脏六腑」为核心,中医以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并将「五脏六腑」入五行,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联系关系。

  台湾因为以考试领导教学,中医检考不考中医基础理论,却考断章取义的「内经知要」,内容全都是医古文,因此扭曲了学习中医的路径。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知识」加上学习者的「思维」。中医药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也有学习捷径,俗话说得好:读千本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又不如名师开悟。我愿把毕生所学与体会,透过着作与实地十八週, 每週一堂课。这是写给选修「中医药概论」的学生,以及有意自学中医药者研读的一本好书,它是引导读者走入中医药堂奥的入门捷径。

图书试读

02中医的基础知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所以又称为实践医学,它是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壹>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体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性的观念有两大核心:

一、阴阳互为根本,互相约制,相辅相成。

二、五行木、火、土、金、水之相生相克。
 
<贰>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辨别证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例如:
 
一、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大证型。
 
二、脏腑辨证:
辨清病是在脏→肝、心(心包)脾、肺、肾;
或在腑→胆、小肠、三焦、胃、大肠、膀胱。
还有:经络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精辨证等。
 
「论治」又称施治,它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例如针对八纲辨证而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泻的治病八大法,方从法出,治法是根据中医理论来组药成方,因此理法方药环环相扣。
 
06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学说,研究经络治病的医学就称之为「经络医学」,它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