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之歌(增订版)

厨房之歌(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做得一手好菜,无论在哪一种日子中都会带来真正的愉快,
  所以,我总是悠然地在厨房里轻哼快乐曲调。
  那些生活中的歌,是「手」与「心」的合声;
  是母亲与我、我与女儿家事传承的重唱。
 
  这几年,透过多本畅销书籍、演讲、媒体专访,蔡颖卿的教养理念逐渐为大众知晓,她也成为许多身处沉重竞争压力的父母请益的对象。然而她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天天积累而成的力量与影响,她不是「教养专家」,也无法归纳出明确的方法,但她愿意再次分享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力量。
  
  厨事,是蔡颖卿从小的迷恋。和母亲一起在厨房工作,聆听母亲的殷殷叮咛,是她领受教诲最多的时候;而这些幸福的叮咛,在蔡颖卿建立自己的家庭,走入厨房之后,也以她自己的嗓音,喃喃低吟在与女儿们的生活之间。所以这本《厨房之歌》,是蔡颖卿与母亲、与女儿家事传承的重唱。书中,蔡颖卿以一道道自成一派的料理,与许多围绕着料理的小故事,编织出她所珍爱的生活面貌,也传达出她所信仰的家庭爱。
  
  细细品味,自能从中看出「方法」,得到「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颖卿


  1961年生于台东县成功镇,成大中文系毕业。目前专事于生活工作的教学与分享,期待能透过书籍、专栏、部落格及习作,与大家共创安静、稳定的生活,并从中探寻工作与生命成长的美好连结。另着有:《妈妈是最初的老师》、《我的工作是母亲》、《漫步生活--我的女权领悟》、《从收获问耕耘,脚踏实地谈教育》(与洪兰合着)等书。

图书目录

序 藏在锅底的功课 邓美玲 
自序 爱的合声
增订版序   

1.厨房之歌 
2.奶奶的大餐盘 
3.寿司与我

食谱:寿司卷  食谱:蒜头蒸鱼
4.果园里的家宴  食谱:香橙鸡翼  食谱:奇异果牛小排
5.异国的「家乡厨房」

食谱:海鲜珠宝盒 
食谱:红白萝卜猪小排
6.旭蟹  食谱:蕃茄牛肉杯
7.飞来的种子会开花——我与食谱  食谱:蚵醋 
8. 我的餐具  食谱:生鲑亲子丼
9.生病了更要好好吃饭  食谱:咸鱼蒸鲜鱼  食谱:蒟蒻甘露煮  食谱:蜂蜜山药 
10.五月粽
11.帝国饭店与我  12.从吃饭到开餐厅
 
食谱:萝卜鱼 
13走过「味自慢」  食谱:中卷奶油饭  食谱:鸡丝沙拉 
14. 餐桌的故事
15.料理的感性与理性 食谱:鳗鱼蛋豆腐 
16.厨房里的耶诞味  食谱:松露巧克力树
17.市场见闻录  食谱:紫苏饭团 
18.东方饭店  食谱:泰式炒牛肉  食谱:香茅贻贝 
19.香甜酸辣话「宋丹」 食谱:宋丹

食谱:葡萄柚鲜虾杯 
20.记一场儿童餐会  食谱:南瓜卡布汤  食谱:迷迭香大饼 
21.胡椒米  食谱:迷迭香蜂蜜鸡 
22.说牛舌  食谱:洋葱牛舌汤  食谱:翠玉苦瓜牛小排 
23.义大利美食Polenta
 
食谱:羊排玉米饼 
24.超级侍者  食谱:茄子细面 
25.韩国泡菜的故事  食谱:泡菜炒苦瓜  食谱:韩式可丽饼 
26.台东龙虾  食谱:泰式咖哩龙虾  食谱:鲜虾杂炊 
27.洗碗乐
28.宝宝蛤蜊粥  食谱:宝宝蛤蜊粥  食谱:豆腐汉堡 
29.马铃薯,爱跳舞 
30.孩子与食物  食谱:炸乳酪馄饨 
31.永远开张的亲子厨房  食谱:鲑鱼莲子饭  食谱:虾如何
32. 在厨房里轻哼的食物岁时歌


后记  食谱:纳豆烤年糕 
增订版后记

图书序言

五月粽
 
五月底,工作室上完「厨房之歌」课后,有位学员问我可不可以教他们包粽子,她特别提到,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材料,所需的材料又该做哪些前置处理才对。我看着其他人也有同感,对我来说都像小妹妹或女儿一样的困惑脸庞,想起这几年来,学员们虽总宣称他们的年龄并没有比我小很多,但如果以平均年龄差一轮来看,真正的差别也许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支持或认同这改变背后大幅扭转的价值观。
 
我曾不只一次告诉学员们说,家事这件事真奇怪,你得一直做到其中的工法与工序都变成身体的记忆才能停止日常的练习;就像游泳、骑脚踏车、开车或打球,还没有心领神会到得心应手之前,绝不能停。可喜的是,只要肯练习到足以掌握,也许一生也不会忘记了!
 
在四、五十年前,遇年节而外买食品应节的,是家境小康但自己不会做,又没有帮佣可以代劳,只好以买代做。离现在更近一点的二、三十年前,外卖锁定的消费群已更为广众了。不会做的仍是一大部份,没有时间做、不想做,与相信自己做的没有商家做的来得美味的,也足佔其半。这些改变使生活中饮食制作的技艺传承越来越难得,日常生活的参与变成体验。而包粽子又是应节食品中相较更难的一项,于是更集中到商业的供应路线去。
 
以食物应景,原本有季节、地理与社会人文的几个要素在其中,但商业制作取代家制之后,许多食物失去合时应节的意义,只剩下某些重视自家风味的家庭,珍惜不厌麻烦也可以是一种爱的价值。
 
我母亲是旗山人,旗山有月桃,所以我们从小就喜欢吃、也学母亲做月桃叶白米粽。米浸泡过后沥干只调上一点点的盐,咸味要淡到不引起任何注意,只不让米与馅的味道有太大的反差,口舌和缓。母亲承袭外公外婆的饮食习惯,喜好由烹饪而产生的香味,许多人以为这是以油爆炒而来的香,但以更科学的角度来说,留得住的香味,多半是在适当温度之下转化而成,因此,我们家的馅是靠卤与慢炒来的。卤的是猪的三层肉,同炒的则有红葱头、虾米与干鱿鱼。馅中还有从生咸蛋中去蛋清取出的蛋黄。不用现成的蛋黄,不只怕用到再制品,也怕蛋黄因此质地干燥,而且吸收了库存冰箱的各种杂味。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