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移动富士山》畅销作家全新力作
在什么都可以搜寻到的时代,
我们永远无法Google到的一件事,
就是我们该Google什么!
低头时代,你更需要抬头才看得见的致胜关键
当熟背25000条道路的小黄司机,
遇上把GPS当唯一指标的Uber驾驶,
你,想成为哪一个?
云端大脑时代,我们以为自己越来越无所不知,
然而当Google断线的那一刻,储存在大脑记忆体里的还剩多少?
在什么都可以「滑」到的时代,
要比别人技高一筹的绝不是连线速度,而是:
◆20%的人相信错误的事,慎防达克效应 1995年的一桩银行抢案,抢匪以为在脸上涂了柠檬汁,
就可以让脸部在监视器里隐形!
「五分之一法则」认为,若是调查中提出某种光怪陆离的想法,
至少会有20%的人相信,包括:
─相信真的有女巫。
─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
─相信有外星人绑架案。
─相信欧巴马是穆斯林。
从新墨西哥在哪里,到1895年发生过什么事,
网路让我们更能查到各种似是而非的知识,
浸身在气味相投的「同温层」中,
反而更不易察觉自己错在哪里!
◆记得不起眼的小事,善用知识溢价 发音标准、略懂体育赛事、知道古巴在地图上的哪里,
竟然可以让收入高人一等?
最高法院有几位法官、太阳系最大的物体为何,
答对的人竟比答错的更健康?
比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更关键的致胜法则,
就在如何靠冷知识变身热门人才!
◆从刺猬变狐狸,应对文化盲社会 希腊诗人亚基罗古斯(Archilochus)说:
「狐狸所知甚多,刺猬只知道一件要事。」
许多人把药瓶上「一茶匙」当成「一汤匙」,
误解一盒哈根达斯上标示的热量,
看不懂保单上艰涩的条文与术语……,
懂得更多不仅能让你赚得更多,还能更健康与更幸福!
唯有博学多闻的人明白自己不懂的有多少,
知识就像不急着吃的棉花糖,
当下无法获得的满足,会在无法预期的时刻给你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