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主张年代:设计思考X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业模式的获利核心

价值主张年代:设计思考X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业模式的获利核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lex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Greg Bernarda, Alan Smith, Trish Papadakos
图书标签:
  • 设计思考
  • 价值主张
  • 商业模式
  • 顾客需求
  • 创新
  • 战略
  • 营销
  • 创业
  • 产品设计
  • 增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马逊Amazon商业、策略、行销畅销书
  ☆读者4.5颗星热读推荐!18种语言译本!


  《获利世代》未能详尽,却绝不可或缺的关键思考工具
  「你需要『价值主张』去创造目标客户的价值,
  也需要『商业模式』为你的企业创造获利,两者缺一不可。」
  -奥斯瓦尔德Alex Osterwalder

  全球百万畅销书《获利世代》作者 奥斯瓦尔德Alex Osterwalder最新着作,
  深入策略核心的必备规划工具。
  3张图帮你看清环境关系、找到顾客迫切需要、企业又能获利的创新

  生产过剩、差不多的替代品不断涌现,唯有独特明确的价值主张,才是抓住顾客的关键。

  「价值主张」 X「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不是静态的企划书,尤其需要先找到瞄准目标顾客的价值主张,两者反覆交互验证。

  在百万畅销书《获利世代》之后,作者奥斯瓦尔德Alex Osterwalder发现,许多企业组织用「商业模式图」找顾客价值主张,经常碰壁,因为那不是挖掘价值主张的工具。他因而发展出「价值主张图」的思考架构,化繁为简的图像式策略工具,解答每个成功商业模式都必须先回答的关键问题:我到底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

  你可以在《价值主张年代》中学到:

  了解价值创造的模式:协助你针对顾客最重要的任务(jobs)、痛点(pains)、获益(gains),找出适切对应的价值主张,并设计出可获利的商业模式。

  避免浪费时间在不可行的构想上,降低失误风险:严格测试最重要的假设,以降低失败风险,即使进行大胆的构想也不会耗尽资源,也补强既有流程,帮助运作顺利。

  让好点子发展成获利的好生意:配合书中丰富的实际案例练习,协助你改善产品、服务或新的经营概念。

本书特色

  视觉化思考+系统化!创新你的思维!

  化繁为简的图像思考工具
  逻辑、理论图像化,加速理解
  线下阅读,线上扩充应用
  购书读者独享网路线上影音、图表工具下载
  Step by Step 带领思考与设计的流程
  犹如顾问在旁、步步提醒,测试你的构想与假设

  无论你选择新创公司或在组织内创新,无论你期盼改善产品、服务或流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套简单明确的工具,协助聚焦创新最重要的工作、持续推进。

导读推荐

  台大国际企业学系教授、创意与创业中心与学程主任 李吉仁  

好评推荐

  远传电信网路暨电子商务事业群执行副总经理、时间轴科技董事长 洪小玲
  联合报系总管理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联合线上公司总经理 李彦甫
  《创业》作者、AppWorks 创办 林之晨
  UNT亚卡西雅公司总经理 简士杰
  Business Models Inc.方略管理顾问执行长 林志垚  

读者试读
好评回馈    

  讨论商业模式获利核心 不再隔靴搔痒!
  而本书用一个更完整的概念,清楚阐述订定价值主张时会遇到的节点与能使用的工具与指标,不再隔靴搔痒,推荐给创造不凡的您。
  -华硕电脑数位行销部专案经理 王宛如

  商业模式中的超强外挂工具!
  《价值主张年代》就是这困境的最棒解答啊!对「商业模式图」还有疑惑与期待的读者,这绝对是一本超强"外挂辅助工具"!
  -关键数位行销Tools & Research Associate Director吴天元

  化繁为简的商业必胜工具
  《价值主张年代》将发现价值到实践价值的复杂过程化繁为简,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在读者心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品/服务开发流程与轮廓。
  -104人力银行使用者经验研究员 李思嫺

  随身商管教练,一书搞定
  这是一本替读者着想的书。但我强烈建议不要去读它,而得去做它!有这么好的老师带领,会有一段充满新发现的旅程。
  -深击设计管理设计总监 卓致远

  「价值主张」领你往专业者路上前行
  「价值主张设计」是一本协助釐清并打捞出沈在顾客(所欲服务的对象)以及自身(服务提供者)心海中,重要且影响决策的那根细针,很棒的方法工具书。
  -图资公司数位内容服务经理人 金鱼

  挖掘顾客的Job to be done!
  以「人本」为核心思维外,找出顾客真正待完成工作(Job to be done),可直指问题核心,而价值主张设计就是解决此项问题的一把利刃,从人的感知下手,精准找出问题缺口,聚焦「achieve Fit」,让使用者成为最后的赢家。
  -林事务所服务设计师 林承毅

  解决顾客迫切需求 让客户微笑买单
  「需求!需求!需求!」,每天都照三餐思考的就是如何解决「消费者需求」。继《获利世代》全球热销后,这是再次打中我需求的好书,诚挚推荐给您!
  -苍蝇头.小资家

  翻转世代,创新者的设计思考
  没有艰涩难懂的商业理论,却扎实的含括企业各个可能接触的层面,如果你想了解为何企业正处于一个跨域的翻转时期,知道商业模式却不得其门而入的读者们,欢迎从本书一窥堂奥。
  -台大智活中心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组副研究员 郭惠姗

  建立洞察习惯的最佳读物
  这是一本让我建立洞察习惯的好书!练习,是贯穿整本书的重要活动。借由本书中网址,可结合线上导引,也可下载表格范本等,来满足实作时所需要的议程与相关资料。
  -荷商派立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 陈俊翰

  可操作性的工具,掌握对的价值主张!
  一个对的价值主张,必须包含挑选对的目标顾客、了解目标顾客顾求、与竞争对手差异化三大条件。《价值主张年代》帮您成功吸引顾客!
  -MeKak(勉觉)创新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刘基钦

  获利时代的终极解码机!
  若用程式设计来形容,《价值主张年代》就像是将《获利世代》最复杂的两段程式码分割出来并逐段拆解,使其更容易被吸收理解。能帮创业者、高阶主管更精准去摸索、打造出真正能解决顾客问题的产品。
  -身体智慧行销长 赖建源

  谢天谢地,它帮我釐清了规划新事业时最重要的问题!
  「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的灵魂,从产生到演进,本书有丰富的问句和工具,帮助你带领团队讨论时能更聚焦、更有效率,更全面,彷彿请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顾问随侍在旁。
  -游戏公司策略长 戴士杰

  (以姓氏笔画排列)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书撰写的图书简介,详细描述了其核心内容,旨在吸引潜在读者: 《价值主张年代:设计思考X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业模式的获利核心》 内容简介 在商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仅仅拥有一个“好产品”已不足以保证企业的长青。市场瞬息万变,消费者需求日益挑剔,企业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构建和验证其商业模式,确保其核心价值主张能够真正触达并解决客户的痛点。本书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它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可操作的框架,将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的创新方法与对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Irresistible Customer Needs)的深刻洞察相结合,最终指向一个清晰、可执行的成功商业模式的获利核心。 本书并非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彻底转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战略布局。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既能为客户创造巨大价值,又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利润的独特价值网络。 第一部分:重塑认知——理解价值主张的本质 本书开篇即聚焦于价值主张的重新定义。我们探讨了传统上对“价值”的狭隘理解,并引入了更具穿透力的视角:真正的价值主张是客户愿意为之付费的“痛点解决方案”和“增益实现者”的组合。 我们将带领读者跳出内部视角,真正走进客户的“心智模型”。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系统性的观察、访谈和情境分析,挖掘出那些连客户自己都难以言明的深层需求。我们强调,“不可或缺”并非指功能上的冗余,而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你的产品或服务成为客户解决问题或实现抱负的唯一或最佳路径。读者将学会运用工具来绘制详细的客户画像(Persona)和客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 Map),从而清晰定位价值创造的切入点。 第二部分:设计思考赋能——系统化的创新路径 设计思考不仅仅是一种头脑风暴的技术,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哲学。本书深入讲解了设计思考的五个核心阶段——同理、定义、构思、原型和测试——并将其系统地融入到商业模式设计的流程中。 同理与定义: 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设计思考工具,超越表面的客户反馈,捕捉情感驱动力和潜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重点是如何将模糊的观察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设计挑战陈述。 构思与原型: 面对确定的核心需求,如何进行大规模的、跨学科的创意发散?本书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引导团队生成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详细介绍了“快速原型制作”的精髓——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将想法转化为可供检验的实体或服务模型。 测试与迭代: 价值主张的验证是商业成功的生命线。我们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测试方法论,确保每一次迭代都紧密围绕“我们是否真正解决了客户的不可或缺的需求?”这一核心问题。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失败的价值”,即通过快速、小规模的失败来避免未来大规模的战略失误。 第三部分:构建获利核心——连接价值与商业模式 价值主张的设计必须服务于商业模式的最终目标——可持续的盈利。本书的第三部分是连接创新与商业落地的关键桥梁。 我们引入了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的进阶应用,重点剖析了价值主张模块如何驱动其他八大模块的有效运作。本书强调: 1. 成本结构优化: 如何根据所识别的“不可或缺”的服务要素,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成本支出集中在价值交付的关键环节,避免无效开支。 2. 收入流设计: 匹配客户愿意为之付费的价值点,设计出最匹配客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定价策略和收入模式(如订阅制、一次性付费、使用付费等)。 3. 关键伙伴与渠道的战略选择: 价值的交付往往需要外部生态系统的支持。我们指导读者如何选择那些能够强化或扩展其核心价值主张的合作伙伴,以及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渠道直达目标客户群。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闭环系统:它不是孤立地谈论创新,也不是孤立地讨论财务模型,而是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展示了如何运用设计思考的敏捷性和同理心,去挖掘并精准锚定客户的“刚需”,从而铸造出一个“攻不破”的、自带利润引擎的商业模式。 无论您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渴望转型的企业高管,还是负责产品与创新战略的负责人,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实用的工具箱和思维模型,帮助您穿越市场迷雾,设计出真正能够长久占领用户心智和钱包的价值主张。 准备好,进入价值主张的全新纪元,将创新真正转化为可观的、可持续的商业回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奥斯瓦尔德Alex Osterwalder


  奥斯瓦尔德博士是全球畅销书《获利时代》的主要作者、热情洋溢的创业家,演讲邀约不断。他同时是软体公司Strategyzer的共同创办人,Strategyzer专精策略管理与创新相关的工具和内容。他发明策略管理工具「商业模式图」,用于设计、测试、建立和管理商业模式;採用商业模式的企业众多,例如可口可乐、奇异、宝侨家品、万事达卡、易利信、乐高和3M。奥斯瓦尔德博士经常往来各大公司和全球知名大学担任专题演讲人,包括史丹佛大学、柏克莱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伊夫‧比纽赫Yves Pigneur

  比纽赫博士是《获利时代》共同作者和洛桑大学资讯管理学教授。他也是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地大学的客座教授。比纽赫博士经常在各大学、大型企业、创业人士研讨会和国际会议上担任商业模式主题的演讲来宾。

葛瑞格‧柏纳达Greg Bernarda

  柏纳达是一个思想家、创作者,也是支援个人、团队和组织进行策略和创新专案的引导人。他承接的专案都是高露洁、福斯汽车、哈佛商学院和凯捷管理顾问公司(Capgemini)这一类夙负盛名的顾客。柏纳达经常演讲;他曾在北京共同举办以永续发展为题的系列活动;目前担任巴黎Utopies组织的顾问。在此之前,他在世界经济论坛(WEF)任职长达八年,为会员主办讨论全球议题的倡议。他拥有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企管硕士学位,是Strategyzer认证的商业模式教练。

亚伦‧史密斯Alan Smith

  史密斯热爱设计和商业。他是受过设计训练的创业家,曾历经电影、电视、印刷、行动电信和网际网路等产业。他共同创办的国际设计公司Movement,在伦敦、多伦多、日内瓦都设有办事处。史密斯协助奥斯瓦尔德和比纽赫创造商业模式图,这是《获利世代》的突破性设计。他同时也是Strategyzer的共同创办人,负责带领团队建立工具和内容;协助商业人士制作顾客想要的产品。

翠西‧帕帕达科斯Trish Papadakos

  帕帕达科斯是设计师、摄影师,也是创业家。她拥有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Central St. Martins)设计硕士学位,以及多伦多的约克大学/谢里丹学院联合艺术课程的设计学士学位。她在母校教设计,并和许多声誉优良的公司合作。她数度创业,目前正和Strategyzer团队进行第三次合作案。

译者简介

季晶晶


  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硕士,曾任加拿大RBC银行西温分行营运襄理,回台后转任编译,译有《从0到1》、《顾客大反击》、《一开口,就说不:谈判必胜14策略》、《经营成长策略》等书。
 

图书目录

第一部Canvas
价值主张图:设计、测试、建立与管理产品和服务的策略管理工具,可以与商业模式图充分整合
 
第二部Design
设计:协助设计价值主张的技术
 
第三部Test

测试:借着决定测试项目,降低新价值主张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并评量计划的进展
 
第四部Evolve
演进:随着组织不断演进,以价值主张图与商业模式图做为组织的共同语言,持续精进
 
第五部Afterword
后记:提供价值主张设计的相关名词说明,并介绍本书的制作过程
 

图书序言

导读    

有效缩短「从A到Z」的路径
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台大创意与创业中心与学程主任 李吉仁


  众所周知,新创公司的成功率极低,深究其原因,固然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运气都有关系,但诸多案例都告诉我们,关键可能都在于没能即时调整到对的商业模式。很多人都会同意,很少有(甚至是没有)创业团队一开始起步的商业企划书,就是最后能够存活的商业模式。因此,逐步探索与优化商业模式,几乎是每个新创团队必须学习的课题。难怪常有人会说,创业不仅是「从0到1」的过程,搞定商业模式更犹如「从A到Z」的历程。

  过去十五年来,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数位汇流(digital convergence)的实现,这使得商业交易条件中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得以分庭抗礼,供应链的端对端(end-to-end)速度加快,过往需要高成本才能提供的客制化服务、或小众市场需求,现在也都变得可行且亲民。创新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与商业模式,如线上线下整合模式(O2O)、平台模式(platform model)、双边或多边市场(double-sided or multi-sided markets)的概念与成功应用个案,将会更加层出不穷。如果,再加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愿景所衍生的服务与整合商机,未来创业能否成功,必然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性息息相关。

  本书系坊间流传甚广的「商业模式图」(Business Model Canvas,或称为商业模式九宫格)原创人,亚历山大‧奥斯瓦尔德(Alex Osterwalder),继《获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之后的同型作品,主要系针对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问题:如何建立目标客群(target audience, TA)与价值主张的适配(Fit),根据商业模式图的实际使用经验,提出更为细部、具体的导引问题与工具。

  基本上,本书认为有效的商业模式都需反覆历经「设计测试演进」的三阶段过程,而有意义的需求内涵,需充分掌握顾客待完成任务的「痛点」(pain)与「获益」(gains),而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主张便是要有效地解决顾客的痛点,并放大其获益。同时,本书亦提供详细的价值主张测试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让商业模式与日精进的方法。另外,本书也以开放的态度,广纳其他有用的商业模式设计逻辑与创业、策略规划工具,如哈佛商学院克里斯汀生(C. Christensen)教授的价值主张设计逻辑、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金伟灿(W. Chan Kim)教授的蓝海策略设计图、以及莱斯(Eric Rice)的精实创业与最简可行品概念等。整体而言,本书可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商业模式设计教战守则(playbook)。

  已故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经说过:「生产并不是将工具应用到材料上,而是将逻辑应用到工作上;正确的逻辑运用得愈清楚、愈理性,生产所受的限制就愈少,机会就愈多。」在渐趋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产生创新商业模式需要的不只是神来一笔的创意,而是持续运用正确的商业逻辑检视模式的内在一致性,搭配精实的市场测试,建立外部一致性,从而完成价值适配,以有效的缩短「从A到Z」的路径;个人认为这是本书对于事业发展(BD)经理人或创业者的最大价值所在。

推荐序    

找出价值主张,全新投入
远传电信网路暨电子商务事业群执行副总经理、时间轴科技董事长 洪小玲


  这是畅销书《获利世代》「商业模式图」主要的两位作者再次推出的新书。
   
  《价值主张年代》说明「价值」和顾客的关系,并提供具体设计和发展「价值」的作法,书中说明价值与价值适配(Fit)的重要性,还有评估该价值带来的商业机会可能有多大,这对发展商业模式是个重要的开始。

  在这个「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时代中,亚马逊(Amazon.com)创办人暨执行长杰夫.贝佐斯的一个有关创新名言是:「专注未来十年不变的事物,全心全力投入。」我认为可以运用「价值主张设计」帮助找出这个不变的事物带给消费者的价值。在行动网路与应用快速发展的现在,有人认为消费者永远在寻求免费,或是最低价的商品或服务,也有人主张消费者愿意为更好或更快的服务付费,究竟那一种「顾客价值主张」能让企业在未来立于不败的地位?许多企业也都高喊「Mobile First」,什么样「Mobile First的价值主张」较有机会胜出呢?当下许多企业都在重新检视愿景与定位,这本书或许可以提供思考的角度与作法。

  我自己和企业内部与外部新创事业团队约在二年前开始利用《获利世代》的「商业模式图」作为讨论新业务的共同语言,它不仅让团队更有效率的发想与沟通,也协助大家问问题与更深入讨论。不论在新创企业或是在内部组织创业中,或是正考虑用想到的好点子开创新事业,还是在企业内希望改善产品、服务或流程,《价值主张年代》可能可以帮你看清楚目前的提供的价值和顾客的关系,或是协助你和团队用共同的语言一起为实现梦想快速前进。

推荐序    

价值主张是产品与服务的灵魂核心
联合报系总管理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联合线上公司总经理 李彦甫


  全球传统媒体都面临转型压力,一方面开创有效的数位传播途径,同时也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媒体人面对必须改变的浪潮,即使心态上能适应,但最缺乏的,却是「方法」:一种善于归纳、简单易懂、没有大堆专有名词的思考方法,而且最后会形成「共同的语言」。

  2014年,联合报系在「兴业人才」的训练课程中,引进Canvas商业模式图做为训练主轴,一年内有超过六十位上完课程、学做访查、画出心目中的商业模式图。然后在内部的创业竞赛中,开始採用新的思路,思考创新模式。重点并非结果,而是改变的过程。

  一切都从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做起:了解你的顾客(读者、观众、用户、客户都是)。如果无法清楚正在对谁说话,如何能确保我们说了正确的话?

  清楚顾客的轮廓、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找出他们重视的任务、痛点和获益,在反覆不断检视与讨论的思辨过程里,最重要的产出不是产品服务,而是找到「价值主张」,这是每一项产品与服务的灵魂核心。

  正是因为「价值主张」如此重要,很开心看到天下杂志出版了中译版,让我们可以依照简洁的步骤、有趣的图表,重新面对自己、检视自己。

  更进一步地,这也是资讯乱世之中,做为一个努力转型及坚持理念的媒体,应该为「价值主张」去用力主张且实践价值。我们正在做,欢迎一起做。

推荐序    

产品与商业模式设计者的听诊器
《创业》作者、AppWorks 创办人 林之晨


  这本书中的工具,就像给产品与商业模式设计者的听诊器,帮助我们有效分析潜在用户需求,提出确实对应的解方。最终,产品真能满足客户,就是价值的创造。

推荐序
    
高成长公司的重要工具
UNT亚卡西雅公司总经理 简士杰


  我第一次接触到价值主张设计是方略管理顾问执行长林志垚(Steve)帮UNT主持了一场策略规划工作坊的时候。UNT跟很多网路界的公司一样,当思考未来发展时,面临非常多的可能性,觉得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可以做。在参加工作坊之前,让我困扰的其中一件事是,我们有那么多事情想做,内部累积那么多know-how,但是总是觉得缺乏一个大蓝图把所有的一切串在一起,让团队看未来看得更透彻。

  Steve引进了价值主张设计里面好几个图,这些图提供给经营团队一个很完整的架构,让团队重新检视UNT这个事业和目前正在筹备的大型计划。而所有的图串接起来,就可以引导经营团队一步步地回答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包含:

  ‧客人长什么样子?
  ‧我是谁?
  ‧我们今天的竞争力是否足够?
  ‧不足的话缺乏什么?
  ‧明天如何赢?

  在参加价值主张设计工作坊过程中,我们也考量了国内外大环境的市场变化,哪些可能会对UNT带来冲击。此外,经营团队如何看待在未来几年后的经营目标。整个工作坊从头到尾所勾勒出来的是一套很有逻辑、很清晰的大蓝图,把所有的想法紧密地拼凑在一起:未来该进行哪些计划、客户需求、内部强处与弱点、应该要紧盯的大环境变数、未来的愿景。

  工作坊结束后,我发现在会议中发展出来的图还可以作为对董事会和内部同事们很好的沟通工具,所有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未来的策略规划。透过价值主张设计的思维,像「美甲地图」和「美妆评鑑团」这样看起来短期无收入的计划立即就获得所有人都认同。

  我觉得价值主张设计对追求高成长的公司特别重要,因为这套工具可以帮公司集中注意力。当价值主张策略思维变成内部文化时,团队对专研市场需求就不会松懈,而且优先投资于对客户最有价值的点子。UNT也很幸运地能导入商业模式和价值主张设计,这真的是一套很棒、简单、又有效的工具。我衷心希望更多团队能有机会体验价值主张设计的思维。

推荐序    

设计价值主张的态度
Business Models Inc. 方略管理顾问 执行长 林志垚 & 设计总监 沈美君


  价值主张设计是对谁而言的价值?什么样的主张?要如何设计?我们觉得,这本书谈的不只是工具、方法,而是「态度」:更谦卑的同理使用者、更务实的诠释自己观点、更积极的面对市场、不断从反馈学习进步,并使价值产生意义 (sense making)。

  如果是用电影来形容这本书,奥斯瓦尔德和作者团队所使用的运镜手法,就像是美国设计师Charles & Ray Eames夫妻所拍摄的〈十的次方〉(Powers of Ten),让读者能从微观到巨观,从觉察与定义问题、测试与验证产品市场适配,到建立可规模化且获利的商业模式,并在这个往覆来回的过程中,从使用者与市场等不同面向,不断检视调整价值主张的定位与意义。

  创新创业大部份是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出发,进而去设计「认为对别人有用」,或是「很有市场潜力」的东西。但很多时候我们太专注于把东西做出来, 搞到最后,我们爱上的是「自己的绝佳点子」,而不是「别人还没被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解决这些困扰的关键在于「态度」。如何创造一个过程与环境,让大家去探索、观察、同理、换位,进而改变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工具才能发挥功效,创新与创意才有机会萌芽茁壮。

  这本新书在商业模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结合了人本思维、设计思考、与精实创业的精髓,清楚铺陈的架构,对于想要了解完整思维逻辑的人可以流畅的读下去;而想要解决自己急迫疑惑的人,也能从个别的章节得到启发,并试着落实书中所设计容易操作的练习。此外,这本书的文字与绘图浅入深出,让读者不需要具备高深的商业知识基础,也能轻松的领会,开始运用。

  近来创新创业活动风起云涌,我们衷心的希望这本书可以给有志者一个务实的指引:要先爱上待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解决方案;也请不要爱上你的第一个方案,你需要把想法具象化、执行市场验证、持续修正。重新学习用脚底感觉地板存在的实践家精神,在对的阶段问对的问题,及早找到愿意拥抱你价值主张的客户!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这本书,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斥着商业案例分析的“干货”书,没想到它的内容比我预想的要更为抽象和哲学化。作者似乎在构建一个关于商业本质的宏大理论框架,将价值主张、顾客需求和商业模式这三个看似独立的概念,用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更多地引导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思考”。我反复咀嚼了关于“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的论述,这部分占据了书中相当大的篇幅,也让我觉得是最具挑战性但也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它要求我们跳出“产品导向”的思维定势,真正去理解顾客在特定场景下,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所面临的痛点、渴望和潜在需求。这种需求并非显而易见的,而是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访谈,甚至是从顾客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中去挖掘。我感觉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着我们走向发现答案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思考和顿悟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蓝色背景,配以银白色的字体,仿佛预示着一种深刻的洞察。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学术气息,却又巧妙地点出了商业的核心——价值主张、顾客需求,以及最终的成功商业模式。读完第一遍,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商业逻辑。作者似乎在告诉你,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竞争中步履维艰,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产品不够好,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营销不够强,而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没能真正理解,我们为谁创造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对他们而言究竟有多么不可或缺。这种“不可或缺”的提炼,需要极强的同理心和深入的洞察力,而这本书似乎就提供了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穿透表象,直抵顾客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设计思考”的论述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工具和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拥抱不确定性、持续迭代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概念应用到我自己的项目中,去验证这种“价值主张年代”的商业逻辑是否真的能带来我所期待的突破。

评分

我一直对创新和创业领域的新理论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当我翻开它,发现它确实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它不仅仅停留在“有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要有”以及“为什么会成功”。“价值主张年代”这个提法,本身就暗示了商业竞争的焦点正在发生转移,从过去的渠道、品牌、技术,转向了更核心的价值本身。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设计思考”的阐述,它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工具箱,而是一种鼓励探索、试错和迭代的思维模式。我曾多次尝试创业,但总是陷入“产品很好,但为什么卖不出去”的怪圈。读完这本书,我隐约觉得,问题可能就出在对“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的理解上。我们可能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的产品能满足需求,却忽略了顾客内心深处,那些他们自己可能都未曾清晰表达过的、真正让他们无法割舍的“不可或缺”。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方法论,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想法,去挖掘那种真正能触动人心的价值。

评分

我是一个对商业模式创新非常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标题无疑正中我的红心。虽然我才读了开头部分,但作者构建的“价值主张年代”这个概念,已经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它预示着商业竞争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过去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了以顾客为中心,更准确地说,是以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为中心。书中对“不可或缺”的强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提供的价值,是否真的达到了让顾客“不可或缺”的程度?还是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种“不可或缺”的识别,需要我们抛开固有的思维模式,运用“设计思考”的理念,深入到顾客的生活场景中去,去体会他们的痛点,去理解他们的渴望。我期待着在后续的章节中,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识别和构建这种“不可或缺”的价值主张的深入探讨,以及这些主张如何最终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本书让我觉得,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地发现并满足那些“不可或缺”。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它的语言风格不算特别通俗易懂,但恰恰是这种略带深度的表达,让我觉得作者在认真地思考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论点。书名中提到的“价值主张”、“顾客不可或缺的需求”以及“成功商业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书中得到了非常细致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顾客需求”简单化,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不可或缺”的高度,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他们的“不可或缺”到底是什么?是效率的提升?是情感的满足?还是某种社会认同?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挖掘和理解。而“设计思考”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论,贯穿了整个思考过程,它鼓励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去观察、去共情、去构思、去原型化、去测试。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在为商业人士搭建一个思考的“元框架”,让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