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瑜伽练习者都该知道的神话故事
最全面的瑜伽体位法学习手册
经典瑜伽体位法多源自印度神话故事
每个动作背后都有其代表的灵性意义
阅读26则神话故事,了解31式常见体位法的来源
能确实掌握这些体位法的精髓,将动作做得更好并有更多体会
同时扩展视野,深入到内在的灵性追寻
达到瑜伽体位法所追求的身心灵合一
古老印度瑜伽真正的探索之道,是由外在粗钝的色身,转化至内在精微的心灵状态。不仅要练好外在的表面动作,更要深入钻研其内在心灵的精髓。
以推广瑜伽为志业、多次赴印度研习的资深瑜伽老师──黄蓉与陈静娴,为了与大家分享瑜伽体位法的练习重点,特别归纳了湿婆、毗湿奴、奎师那、罗摩、哈努曼、圣哲及婆罗多族等,这些印度神话要角相关的体位法共31式,娓娓道来26则神话故事。透过这些故事,读者将能轻松了解古印度神明间的爱恨情仇及恩怨,进而深入领会各个体位法的内涵精髓与灵性哲理。
◎精彩内容举隅 ‧龟式:源自「搅拌乳海」的故事,保护神毗湿奴化身为龟王,将须弥山放在自己的背上,然后沉入海底,做爲搅拌乳海的支点。
龟式动作需要大腿后侧、内侧与髋关节的柔软度,否则背部会像「龟壳」一样拱得很高。因为这个动作很有挑战性,所以心会很安静。所以,当你在练习这个姿势时,会经验一种微妙的感觉;当你要将手脚不断地往外伸展时,注意力必须不断地往内,而当注意力向内时,感官不会对外在的环境起反应,大脑就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动而分心。因此,会感到宁静和集中,就像是乌龟缩到龟壳里头一样。
‧鱼式:这个故事与圣经的「诺亚方舟大洪水」故事雷同。世界将被洪水摧毁,一个正直的人必须救援重要的生物,以重建世界文明。
每一次练习鱼式,挺起胸膛做轻微的后弯动作,头顶着地,双眼平视后方,身体像鱼一样的柔软,会有舒服的感觉。后弯的动作能让心胸打开,带给我们积极乐观的感觉。
‧弓式:源自贾纳卡国王为女儿悉多举办的「神弓招亲大会」之故事。
弓式让全身呈完全反向伸展的操作,需搭配柔软的嵴椎延展。在弓式停留时,不需在乎嵴椎的弧度要多大,而是将意念放在紧绷处、痠痛处,透过唿吸的带领,去觉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去辨识不适感的产生,是与日常行住坐卧间的哪些不良姿势习惯有关。
本书特色 1.在每则故事之后,两位作者皆分享了在瑜伽垫内修练该体位法的体会及心得,以帮助读者练得更精确;同时,也从神话故事延伸出瑜伽垫外的相关生活哲思,希望有助于读者从外而内获得灵性方面的成长。
2.针对「吠陀」与「史诗」神话两部分,以年表方式整理相关印度神祇及经典,便于读者理解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关系。
3.搭配精美古典的印度神话绘画作品,让读者更能身历其境地感受故事,领会体位法的箇中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