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要好好吃饭: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美食
  • 人生
  • 哲学
  • 生活
  • 治愈
  • 散文
  • 随笔
  • 饮食文化
  • 幸福
  • 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香港2016年健康生活畅销书TOP1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轰动大陆,年度畅销书。

  ◎最厉害的福建炒面不在福建,最厉害的潮州菜居然也不在潮州?
  ◎有了它,任何食物都变成了佳餚。什么东西这么神奇?让蔡澜可以边吃边跟服务生调情?
  ◎为什么这位大才子不爱台湾川湘菜?在他眼中,什么才是正宗的台菜?
  ◎有种食材,笨蛋来煮也不会失败?而什么料理最简单,却又最难烧?

  怎么样才可以吃遍世界美食?
  让大半生都在研究吃吃喝喝的蔡澜来告诉你。

  蔡澜,是知名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
  跟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他一辈子的职业就是爱好吃吃喝喝、到处旅行、与人闲谈、写书写字。
  金庸曾说,他是全世界最潇洒的人,
  因为他人生观超简单,就是: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把心养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很多喜欢的东西!

  ‧面痴,只要有面吃就行
  猪肺、猪肝乱切一通,这菜名叫什么?台湾本土的切仔面就得搭配这一味。
  最好吃的乌油油福建炒面不在中、港、台,在吉隆坡。
  还有一种面,只要配叉烧和猪油渣,蔡澜居然可以连吃三盘。这是什么面?

  ‧老饕们寻觅的天下美味正是羊肉
  涮羊肉得点鱼露,原来,「鲜」这个字就是这样来。
  为什么羊肉是没有模煳地带的食物?你嫌羊肉羶?爱吃鬼蔡澜却说:
  「羊肉不羶」就跟「女人不骚」一样没味!
    
  ‧第一食肆就藏在大排档
  卤肉饭、蚵仔面线、猪血汤……哪个地方的街头小吃,让蔡澜的太太
  愿意丢下台湾主人的豪门大宴,宁可自己去这地方找食趣。

  广东的水蛇粥无比鲜甜,炒排骨香脆软熟,但哪个城市的花样最多?
  答案是香港。别的城市最多给你吃一个月就都吃遍了,在香港,你需要半年。

  ‧妈妈的菜最好吃,朋友一起吃的都是好菜
  广东人的煲汤最经典,包薄饼是福建家庭的拿手好戏,
  顺德人都说,妈妈做的鱼皮饺天下最好。
  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分享食材,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吃东西时别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
  最不起眼的豆芽,配了什么食材,居然变身银芽?
  哪个牌子的台湾酱油、新竹米粉让蔡澜赞不绝口,愿意移民到台湾?
  只要有钱就吃得起龙虾,但怎么吃才显出气派?
  
  还有,金瓜米粉、生拌乌贼、烤番薯,别小看这些平民食物,
  都是这位美食家眼中,让人又甜又爱、备感幸福的疗癒食材。

  蔡澜眼中,想吃完全世界美食,十辈子也不够。
  「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

名人推荐

  饮食旅游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人/叶怡兰
  美食评论家、广播节目主持人/王瑞瑶
  美食观察家/Liz  高琹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澜


  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大学时期留学日本,并开始投身电影业。曾居住过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国和澳洲,交游广阔,爱好品尝各地美食。目前定居香港,身兼电影人、美食家、作家、主持人等多重身分。

  从90年代专栏《未能食素》开始撰写食经,至今出版多本饮食着作。曾推出「暴暴茶」等自创食品、主持多档饮食节目,并担任日本电视节目评审。2012年担任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跟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说他是真正潇洒的人,是世界第一等风流人物。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读蔡澜,彷彿与之同桌吃饭把盏夜话
蔡澜语录
蔡澜自问自答一:想吃完全世界美食,十辈子也不够
蔡澜自问自答二: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
蔡澜自问自答三:茶是平民的饮品,我是平民
蔡澜自问自答四:喝够即止,是喝酒的人
蔡澜自问自答五:关于想做的事?太多了

第一章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01. 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
02. 「担心」是身体的毒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03. 一桌家常菜,体会平凡生活的美好
04. 最原始的烹调方式,年轻人的最爱
05. 有了它,任何食物都变成了佳餚
06. 天天能吃到面,也是一种幸福
07. 有面的陪伴,寡淡的日子也变得温暖
08. 美好的一天,从一碗米粉开始
09. 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10. 在随兴中享受海鲜的精致与美味
11. 这样吃虾,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12. 猪油爆虾酱,那叫一个人间美味
13. 咖哩的十道烹饪,呈现不同味道
14. 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做出最完美的蛋
15.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要吃顿丰富的早餐
16. 吸骨髓,吃货才能体会到的美味
17. 羊肉膻味十足,那才是天下美味
18. 秋天,是吃鲤鱼的最好季节
19. 一边托住蟹的尊贵,一边享受它的美味
20. 金瓜米粉做得好,任何人都会爱你
21. 朴实却奢华的美食清单
22. 用素食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23. 百种人,百样米
24. 吃一碗美美的炒饭,便是世上最幸福
25. 变着花样吃羊肉,温暖整个冬天
26. 食在重庆,火辣辣
27. 羊痴们在寻觅与坚守中获取美味
28. 真是把臭味坚持到了骨子里
29. 美食之都的经典八餐
30. 找到老饕,才能吃到正宗的台湾菜
31. 一餐正宗的澳门菜,吃得心满意足
32. 经典潮州菜中土失传,美味求诸新加坡
33. 追求一碗牛肉河,看能否重温旧梦
34. 分享粽子,过一个温暖的端午节
35. 爱吃泡菜的人,一吃上就停不了
36. 平淡的日子里,最家常的味道

第二章 分享食材,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01. 宵夜泡面的最佳配角,葱
02. 猪油是天下最香的食物
03. 餐桌上传来一阵阵酱油香味
04. 醋,义大利人餐桌上的必备品
05. 一串胡椒粒换一个城市
06. 另一个麻辣饮食天地,花椒
07. 好的豆腐乳,入口前先闻其香
08. 来一口鲜甜美味的榨菜
09. 生菜是永不会失败的食材
10. 清高的菜心,料理的诀窍可不少
11. 料理萝卜,展现烹调的艺术
12. 受欢迎的天然健康食品,苦瓜
13. 大豆,甜味绝无味精可比
14. 品尝莴苣的甘中带苦
15. 最辣的辣椒,购买时要签生死状?
16. 最平凡也是最令人喜爱的食物
17. 大力水手的美味菠菜
18. 烤番薯甜到你心里
19. 细嚼上等芦笋,品味幽香
20. 生拌乌贼,天下美味
21. 天然的海苔最珍贵
22. 牛,人类最熟悉的肉类
23. 老饕的第一选择,羊
24. 蛋最普通,也最难烧得好
25. 龙虾只有当早餐时,才显出气派
26. 蟹,是仙人的食物
27. 吃蚝,怎么烹调都比不上生吃
28. 时值秋令鳜鱼肥
29. 僧人谓黄鱼为菩萨鱼,有斋食而啖之者
30. 日本人夏天吃鳗才够强壮
31. 鲍鱼,海味中天下第一
32. 南洋人将鸡肉发扬光大
33. 鸭,比鸡肉有个性得多
34. 王羲之爱鹅不爱鸭
35. 料理猪肚前要先「三洗三煮」
36. 生火腿要大量吃才过瘾
37. 法国大厨用蜜瓜化险为夷
38. 甜甜酸酸的山楂,是一流的零食
39. 只有芒果越吃越爱吃
40. 柠檬是最高级的醋
日本人的吉祥物,红豆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读蔡澜,彷彿与之同桌吃饭把盏夜话
饮食旅游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人/叶怡兰

 
  平常读书,文学、建筑之外,饮食是其中大宗。而多年来读得越多,发现口味渐有改变。
 
  早年,但凡文笔文境优美便欣欣然而读;慢慢的求知越渴,喜爱智识门道丰富的书写,尤其有关历史文化方法学问之作更是情有独钟。杂文散文虽因而相对少看了,但有那么一类却反而更加读得有滋有味──我暱称为「欧吉(巴)桑的碎念」,亦即走遍世界吃遍天下饱读群书看尽人事、甚至撰着无数后之漫谈阔论。
 
  这一类的文字,以其数十年深厚经历积累后的广见博闻为根底,信手拈来谈吃说吃,对人情世事食事往往自有一番不同平常的敏慧洞见;最重要是字里行间自然而然流露的纵情率意、爱憎分明,不讲情面不吊书袋、不装模作样卖弄高深亦或故做超然客观,遂而有时不免略显任性偏执……读来却是临场感十足,彷彿与之同桌吃饭真情直性把盏夜话,痛快淋漓。
 
  不用说,《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读蔡澜先生多年,早期多为餐厅评论,后来有一阵子因同为香港《新假期》週刊专栏作者缘故,週週读他天南地北说人间事,趣味盎然。
 
  此书则是他天南地北说食里事,同样酣畅潇洒,却更引人垂涎。特别开头几篇〈蔡澜语录〉和〈自问自答〉,则则读来拍案叫绝、点头频频,深有共鸣。
 
  犹为惊喜新鲜还有,书中有极高比例篇幅谈做菜。身边厨艺高手朋友不少,长年吃下来,深觉家厨菜才是真正不世出之绝顶美味。原因不仅在于完全不计利润盈亏,遂从食材到工法皆超凡珍稀繁复精细;更因掌厨者往往广尝天下名餚珍馐,点滴尽入烹调里,当然远非市井餐厅菜可比。
 
  蔡澜先生说做菜,便是如此气势。他做菜给狂爱咖哩的朋友太太吃,从前菜、主菜到甜点共十道通通都是咖哩,却是旁征博引、印度南洋泰国香港各地素材技法思维均融会其中;举桌大嚼大乐,但他「我在一旁笑嘻嘻,一点咖哩也嚥不下去,光喝酒大醉,醒来全身咖哩味。」──说得帅气,只苦了读者,一篇阅罢饥渴难耐,满心尽是馋想。

蔡澜自问自答

想吃完全世界美食,十辈子也不够

 
  问:为什么对吃那么有兴趣,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凡是好奇心重的人,对任何事物都有兴趣。吃,是基本吧。大概是从吃奶时开始。
 
  问:你是哺乳,还是喝奶粉?
 
  答:吃煳。
 
  问:煳?
 
  答:生下来刚好是打仗,母亲营养不够,没有奶。家里虽然有奶妈,但是餵姐姐和哥哥的。战乱时哪里买得到什么Klim?只有一罐罐的米碎,用滚水一沖就变成浆煳状的东西,吃它长大的。还记得商标上有一只蝴蝶,这大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记忆。
 
  问:你提的Klim是什么?
 
  答:当年着名的奶粉(克宁奶粉),现在还可以找到。名字取得很好,把牛奶的英文字母翻过来用。
 
  问:会吃东西后,你最喜欢些什么?
 
  答:我小时候很偏食,肥猪肉当然怕怕,对鸡也没多大兴趣。回想起来,是豆芽吧,我对豆芽百食不厌,一大口一大口塞进嘴里,家父说我食态像担草入城门。
 
  问:你自己会烧菜吗?
 
  答:不会。
 
  问:电视上看过你动手,你不会烧菜?
 
  答:不,我不烧菜,我那叫创作。NO, I don't cook. I create.(笑)
 
  问:请你回答问题正经一点。
 
  答:我妈妈和我奶妈都是烹饪高手,我在厨房看看罢了。到了外国自己一个人生活,想起她们怎么煮,实习,失败,再实习,就那么学会的。
 
  问:你自己一个人动手是什么菜?
 
  答:红烧猪脚。当年在日本,猪脚是扔掉的,我向肉贩讨了几只,买一个大锅,把猪脚放进去,加酱油和糖,煮个一小时,香喷喷的上桌,家里没有冰箱,刚好是冬天,把吃剩的那锅东西放在窗外,隔天还有肉冻吃。
 
  问:最容易烧的是什么菜?
 
  答:龙虾。
 
  问:龙虾当早餐?
 
  答:是的。星期天一大早起身,到街市去买一只大龙虾,先把头卸下斩成两半,在炉上铺张钖纸,放在上面,撒些盐慢火烤。用剪刀把肉取出,直切几刀再横切薄片,扔进水中,即卷成花朵状。剁碎辣椒,中间芹菜和香菇,红、绿、黑的放在中间当花心,倒壶酱油点山葵吃。壳和头加豆腐、芥菜和两片姜去滚汤,这时你已闻到虾头膏的香味,用茶匙吃虾脑、刺身和汤。如果有瓶好香槟和贝多芬音乐陪伴,就接近完美。
 
  问:前后要花多少时间?
 
  答:快的话半小时,但可以懒懒慢慢的做。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一个人要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生活就充实。
 
  问:你已经尝遍天下美食?
 
  答:不可以那么狂妄,要吃完全世界的东西,十辈子也不够。
 
  问:哪一个都市的花样最多?
 
  答:香港。别的地方最多给你吃一个月就都吃遍了。在香港,你需要半年。
 
  问:你嘴那么刁,不怕阎罗王拔你的舌头?
 
  答:有一次我去吉隆坡,三个八婆请我吃大排档,我为了回忆小时候吃的菜,叫了很多东西,吃不完。八婆骂我:「你来世一定没有东西吃。」我摇头笑笑,说:「你们怎么不这么想想?我的前身,是饿死的。」
 
  问:谈到大排档,已经越来越少,东西也越来越不好吃了。
 
  答:所以大家在唿吁保护濒临绝种动物时,我大叫不如保护濒临绝种的菜式,这比较实在。
 
  问:你什么开始写食经?
 
  答:从《壹週刊》的专栏《未能食素》。
 
  问:未能食素,你不喜欢素菜?
 
  答:未能食素,还是想吃荤东西的意思,代表我欲望很强,达不到彼岸的平静。
 
  问:写餐厅批评,要什么条件?
 
  答:把自己的感想老实的记录下来就是。公正一点,别被人请客就一定要说好。有一次,我吃完了,甜品盘下有个红包,打开来看,是五千大洋。
 
  问:你收了没有?
 
  答:我想,要是拿了,下次别家餐厅给我四千九百九,我也会开口大骂的。
 
  问:很少读到你骂大排档式的食肆的文章。
 
  答:小店里,人家刻苦经营,试过不好吃的话,最多别写。大集团就不同了,哼哼。
 
  问:你描写食物时,怎会让人看得流口水?
 
  答:很简单,写稿写到天亮,最后一篇才写食经。那时候腹饥如鸣,写什么都觉得好吃。

图书试读

一桌家常菜,体会平凡生活的美好
 
在我的电视节目中,介绍过不少餐厅,贵的也有,便宜的也有,但都美味。
 
「你试过那么多,哪一间最好?」女主持问。「最好,」我说:「当然是妈妈烧的。」所以在最后一集的《蔡澜品味》中,我将访问四个家庭,让主妇为我们做几个家常菜,给不入厨的未婚女子做做参考,以这些资料,学习照顾她们的下一代。即使有家政助理,偶尔自己烧一烧,也会得到丈夫的赞许。
 
首先,我们会去上海友人的家,他妈妈将示范最基本、最传统的上海小菜:烤麸(编按:以生面筋为原料,经过发酵、高温蒸制而成的食材)。烤麸看起来容易,其实大有学问。扮相极为重要,第一眼要是看到那些麸是刀切的,一定不及格。烤麸的麸,非手掰不可。
 
葱烤鲫鱼也是媳妇的考牌菜,由怎么选葱开始教起。如果鲫鱼带卵当然更好,但无子时也能做出佳餚。可以热吃,也可以从冰箱拿出来,吃鲫鱼汁冻,非常美味。
 
友人的妈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只吃这些小菜,要另外表演红烧猪脚、虾脑豆腐和甜品酒酿丸子,当然乐意。
 
福建家庭做的,当然有他们的拿手好戏:包薄饼。可不能小看,至少得两三天准备,把蔬菜炒了又炒。各种配料,当中不能缺少的是虎苔,那是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紫菜。除了做法,还得教吃法。最古老的,是包薄饼时留下一个口,把蔬菜中的汤汁倒入。这一点,鲜为人知。吃完薄饼,在传统上得配白粥。
 
从白粥接到潮州家庭的糜(编按:浓稠的稀饭),和各类配糜的小菜。潮州人认为咸酸菜和韩国人的泡菜一样重要,外面买固然方便,但自己动手,又怎么做呢?教大家腌咸酸菜和橄榄菜。
 
买虾毛(小虾)回来,以盐水煮熟,成为鱼饭。做到兴起,来一道蚵仔煎,此菜家家制法不同,友人母亲做的是不下蛋的。我要求最爱吃的拜神肉,那是用一大块五花腩切成大条,再用高汤煮熟,待冷后,切成薄片,拿去煎蒜蓉。煎得略焦,是无上的美味。友人妈妈更不甘休,最后教我们怎么做猪肠灌糯米。
 
广东人的家庭,最典型的菜是煲汤了。煲汤也不是把各种材料扔进大锅那么简单,要有程序;如何观察火候,也是祕诀。煲给未来女婿喝,不可马虎。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