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食物,在任何时代都是心灵的安抚。
每个妈妈亲手做的菜,背后都有可说的故事
说到油几汤匙的热烈情感,说到加盐少许的生活挫败
就是故事起锅之时——
「如果你想感谢一个人,又无法表达,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对我来说,用一桌亲自做的菜款待对方,比其他礼物更有意义。」
初学者的必备食谱/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拿得出手的宴客招牌/注重食物的鲜甜原味/选用随手可得的食材/超下饭的常备家常菜
黄丽群:
我妈对食物富有各式各样机敏的先觉,那是灵机忽动的一撮花椒,心有所感的多沸三秒,那是创造性。依着这样的先觉,我家烹调不放味精,炖汤值得走盐,东坡肉绝无勾芡,但这一切无关健康考虑。不需要而已。
前阵子有人辟谣,说味精对身体并没有什么祸害,电视新闻也报。我妈坐在那儿,看半天,讲话了:「不加味精,是做菜人的自尊问题,不是健康问题。就是自拍不要用美图秀秀的意思。大家弄错重点。」
我以为她颇英明。
桌上宾推荐 傅月庵 专序
柯裕棻、纪大伟、卢慧心
黄妈妈做菜特别好吃。材料是真的家常,滋味实在绝好。我们时常吃一道,问一道,这是怎么做的呀,答案总是简单的道理中另有别裁。肉有肉的基础,蔬菜各有特性,鱼或蛋,盐或油,律中有易,完全是经验与天赋的融合。
所谓「料理」二字,既是饮食,也是日常家务的整顿,一户人家的生活教养哲学大抵能从饮食上看出来。黄妈妈的料理贯彻了「料的道理」,食材搭配的规则与变格经她一解释,豁然清楚。如此做来,家常饮食也能简易而丰足。
——作家 柯裕棻 黄妈妈的好菜总是庆贺过年一般的丰饶,但是吃起来都让我感觉单纯扎实的抚慰。
——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纪大伟 认识丽群后我有幸在黄家吃过几次饭,每次都是吃到心满意足、贪恋不舍,狮子头、海鲜煲、四季时蔬、自制小点、甜汤等,变魔术似的从黄家洁净小巧的厨房端出来,想到就是一阵馋。持家度日的人都知道,再简便的一顿饭菜,都得从採买、烹调一路做到餐后收拾、洗濯碗碟、兜出厨余为止。黄妈妈却从繁难的琐事出发,直抵高手境界,化入精妙,即是热锅摊一个蛋都好吃。客人吃得香,黄妈妈也满心欢喜,有时俏皮考问我们,猜猜菜里有些什么,看似豆豉的其实是化核应子,酒酿汤圆里藏着橙香,在黄妈妈手上,烧饭做菜有做母亲的贴心温煦,也有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书里谈的是菜,也是人与人的情意,黄妈妈说饮食可以抚慰人,黄妈妈的菜是做给心爱的人吃的。
——编剧 卢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