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食话

龙门食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美食
  • 文化
  • 历史
  • 龙门
  • 地方风味
  • 饮食文化
  • 民俗
  • 传统美食
  • 陕西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种食材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和其他食材混合成菜,如此一来,川菜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本书中所列出的食物,以四川地区为主,也有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代表性美食。既有汉族的传统美食,也有诸如彝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读者可以了解到每道美食的色香味形、制作过程,更可以了解到每道美食背后所蕴藏的风土人情。融美食美景美文于一体,这就是本书创作此类文章的目的。

本书特色

  作者致力于四川美食文化的蒐集与整理,将自己的心得陆续写成了一些文字,绝大部分都已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人间烟火最温馨,一瓢一饮都关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彭忠富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绵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集《有种幸福笑靥如花》及《吮指谈吃》饮食文化随笔集。一九九九年写作以来,先后在《大公报》、《澳门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新商报》、《饮食科学》、《医食参考》、《商业文化》、《美食》、《读者乡土人文版》、《烹调知识》、《四川烹饪》等报刊发表转载文章千余篇,其中美食旅游文章占大多数,是中国颇有名气的美食旅游作家。

图书目录

〈自序〉人间烟火最温馨

雅安花卷
阆中河粉
沉沦的酒徒
街子凉糕
川味锅盔
看酒识男人
遵义豆花面
河南烩面
山西刀削面
新疆烤馕
扬州炒饭
醉醪醩
吃亏是福
腊八粥
人生就是一场觅食
泸定:血花和肥肠的混搭
壤口纪行
张飞牛肉
广汉缠丝兔
油酥猫猫鱼
吃独食
鱼味无穷
孝泉果汁牛肉
平乐炸蟹
二月二炒蚂蚁
昭化蒸凉面
石头汤
德阳酱油
浪漫白鹿镇
岷山千里雪
饭吃八分饱
春卷
粗茶淡饭才是真
黄龙溪吃虫
白麻糖
梓潼片粉
大锅饭
天蚕土豆
九斗碗
鸡黍之约
映秀豆花饭
冬至饺子夏至面
饥来吃饭倦来眠
广吉瑶寨鱼米香
到绵竹过中国年
僰寨泡菜
排座次
羌乡银杏沟
南坝山韵
杀猪菜
洛带醒酒桩
茶马古道
汾酒情缘
越西吃酒
啤酒情结
青稞美酒天上来

〈附录〉大成都市井美食地图导航(部分)

图书序言

自序

人间烟火最温馨

 
  「读万卷书,吃万里路。」这是我的一个人生理想,现在只能说实现了一部分。按省分来说,我到过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江苏和安徽等,一路走一路吃,见识了许多的美味儿。对于我这样的好吃嘴儿,每到一个地方都去品尝当地酒店的高档菜是不可能的,住不起也吃不起,我能消费的就是那些平民化的食物。比如在成都总府路的龙抄手总店,三十多块钱(人民币)就能吃到一份四川名小吃套餐,两个人吃管饱,还能品尝各自的风味,店家真是想得周到。

  这些平民化的食物就来自于民间,就是千百年来各地老百姓利用本土食材所孕育出来的美味儿,就是真正的人间烟火。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也许存在,比如金庸笔下绝情谷里的公孙止等人,他们的一日三餐就是吃花瓣,但我等芸芸众生,怎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就好像我们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人间烟火,也许就是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烹饪出来的东西,滋养着我们的身体慢慢长大,它们在身上打下了故土深深的烙印。因此在异地他乡,如果能吃到一份正宗的故乡食物,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在品尝这份食物的同时,我们彷彿能见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能见到故乡的街长里短和田园农舍,一份怀旧思乡的情愫就在我们的心底酝酿出来。

  我永远记得,父亲在家里的八仙桌上做手擀面的场景。我们兄弟仨围着父亲,看着他把一堆白花花的面粉加进水后一阵搅拌,就变成柔软的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那面皮几乎覆盖了整张桌子,父亲再把面皮折叠起来,用菜刀切成手指宽的面条,然后放到沸水锅里去煮。

  一碗手擀面的诞生,父亲从和面到切条,起码要耽搁两个小时。也许父亲没意识到,这两个小时非常值得,父亲的两小时,让我们知道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仍然能够烹饪出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来,从而在我们心目中完成了他伟大形象的塑造。父亲在擀面的同时也没有闲着,问问我们的学习,讲讲自己的见闻,或者干脆给我们一人一块小面团,让我们搓着玩去。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副场景啊!现在还有哪个父亲,愿意花两个小时陪着孩子们擀面条呢。至少我是做不到了,因为楼下就有机制水面,口感跟手擀面差不多,我只需要下楼去买就行了。我们把制作食物的过程交给了别人,赢得了时间,但是却输掉了亲情,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

  在父母那里,我至少学会了做手擀面、包子、馒头、藿香鱼、饺子、汤圆、粽子、面疙瘩和锅毯子等,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列出很长的一个单子来。这些食物,或者说这些来自乡土的食物,正是川菜的一部分。川菜可谓博大精深,这跟四川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鸡鸭鹅兔、牛马猪羊这些动物,小麦、稻米、糯米、玉米这些粮食,还有那些诸如红苕、土豆、大豆、南瓜之类的杂粮,给川菜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食材。一种食材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和其他的食材混合成菜,如此一来,整个川菜当然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四川人好吃爱吃也会弄吃的,可是四川也不过是中国的一个省而已,全国的美食那就更加纷繁复杂了。好在现在各地人员流动频繁,人走到哪里,他们的饮食习惯就带到哪里。因此毫不奇怪,我就是只待在成都,也能吃到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各种美食来。在那些旅游区的美食一条街,你只要食量大,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吃到几十种名优小吃,这真是我们这些好吃嘴儿的口福啊!

  吃东西那得品味儿,酸甜苦辣麻咸甜,让自己的味蕾与食物好好地交流交流,然后说出个一二三来,这就是真正的好吃嘴儿了。要是囫囵吞枣,就跟猪八戒差不多,猪八戒在高家庄吃包子,简直是风卷残云,那纯粹就是填饱肚子,我们现在不是经常说「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吗?那就是要求我们吃东西还是得有所讲究吧!

  这些年来,我一有空闲就在四川及其邻近省分游走,增长见识,以文会友。我致力于美食文化的蒐集与整理,将自己的心得陆续写成了一些文字,绝大部分都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也得到了美食作家这样的虚名。美食作家这样的雅号,我觉得当之无愧,好吃爱吃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你吃了东西后,再写成文章记载下来或者与人交流,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如果要研究我们现在的风土人情,这些文章不就是很好的佐证吗?

  大文豪苏东坡不就是好吃嘴吗?他除了好吃还喜欢弄吃,发明了东坡肉这样的美食。清人袁枚不过一知县,有些政绩,四十岁就告老还乡,运作随园,不仅把自己的私人园林随园打造成了名园,还开发出《随园食单》,吸引了许多达官贵人来随园品尝美食,可见文人与美食搭边不是坏事,如果运作得当,还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呢!到了近现代,喜欢创作美食随笔的文人就更多了,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等,这些人不都是以美食美文见长么?

  我辈不才,半生只为吃行走,愿追随苏学士等人之后,游江山爱美食赏美人作美文。人间烟火最温馨,一瓢一饮都关情,如果关于美食的系列文章能得到读者诸君的青睐,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二○一五年七月于四川

图书试读

青稞美酒天上来
 
八月初在阿坝草原待了四天,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年年夏天上草原观光,这是我和草原的一个约定。川西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由于从盆地过渡到高原,一路上有数不完的崇山峻岭、崃谷险滩,植被变化非常明显,而且这里有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因此这里成了自驾游者心中的天堂。
 
尽管由于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加之入夏以来暴雨不断,到处都是坍方,但是去藏区的路上仍然车水马龙:旅游大巴、越野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背包族比比皆是,他们把沿途的酒店、旅馆都塞得满满的,以至于我们走在街上,看见的都是一些衣着光鲜的观光客,他们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那些本地的土着反而躲在了镜头后面。
 
八月的川西高原,牧草茂盛,牛羊成群,正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去红原、若尔盖看大草原,看那些在草原上缓缓移动的牦牛、藏马和绵羊,走进藏民的帐篷喝点酥油茶,品两口青稞酒,戴上藏民献上的哈达,听藏民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和你交流,或者骑马在草原上驰骋,那种兴奋是你在坝区永远体会不到的。
 
高原上群山环绕,满眼绿意,舒缓的曲线尽显女性似的妩媚。天空碧蓝如洗,纯澈明净,朵朵云彩悬浮在空中动也不动,那一刻彷彿时间也凝固了似的。在这一刻,不管你的镜头对着哪个方向,拍摄的照片都可以和大师媲美。这并不是你摄影技术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夏日草原到处都充满了画面感,而且具有那种强烈的油画写实效果。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上雄鹰,牠们在天空时而振翅飞扬,时而俯冲滑翔,尽显草原王者之气。奇怪的是,雄鹰往往只有一只,也许王者天生就与孤独相伴吧。有雄鹰的地方,往往就有舒缓流淌的河流。你站在河流边,都听不见它们流淌的声音。它们静默着,明镜似的,低调得让人诧异。草原上的河流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它们在草原上迂回徘徊,呈现出别样的柔情,这也许与草原的地势有关。不过这些河流一旦进入高山崃谷,就变得桀骜不驯起来,那震耳欲聋的流水声让人胆颤心惊,似乎瞬间就变得阳刚起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