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法国、中国、土耳其料理分占「世界三大料理」宝座,
近年来,义大利、印度、泰国料理也纷纷抢进CNN介绍的「世界美食TOP 50」。
证明就算是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美食,也得求新求变,才能持续抓住饕客的心!
日本料理跻身「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今日,
是否能挤下土耳其,列名「新‧世界三大料理」之一?
本书从历史文化与世界观出发,深度介绍法、中、日三国料理,
带你了解「我吃故我在」的概念,反思每日餐桌上饭食的美好本质。
法国料理并不是只有蜗牛肉、肥鹅肝,其中有一道梦幻料理,「香浓有味,肉质柔软清甜」,却让人不得不「躲起来吃」,到底滋味有多么销魂?
中国菜厨师只需一把刀、一个锅子即可完成各种料理,其实是因为战乱频繁、随时要抱着两只鸡逃跑的关系?
为何日本料理如此极端,有重咸重口味的拉面,却又讲究清淡新鲜的生鱼片寿司?
四方对谈,以「美食」引领你了解各国「饮食美学」
日本第一位得到米其林星星的法国料理大厨中村胜宏
战后在日引领中菜新潮流的主厨山本丰
担任G8高峰会晚宴总监的日本料理大师辻芳树
三位料理人&美食评鑑者,与荣获报导文学「大宅壮一」赏肯定的纪实散文作家神山典士,四方深度对谈,从法、中、日料理的历史与文化,带你认识「新‧世界三大料理」的饮食美学!
※法国料理:就是要与「全世界」一起分享的华丽大餐 若说「战争的胜利」让法国登上「欧洲霸主」之位;那么,「战败」更让法式料理扬名国际。拿破崙败北之后,法国外交大使带着自家大厨,将领土谈判端上国际餐桌,觥筹交错之际,不仅将局势导向对法国有利的方向,甚至还得到新的殖民地。
从葡萄美酒的酿造、浓郁酱汁的炖煮,到充满庶民特色的野味料理,法国料理无一不伴随着风土民情与文化的醇厚滋味。当「薄酒莱新酒」、「米其林餐厅」成为全球食客竞相追逐的对象时,法国正在将她的美食与文化同时输出,进行侵略全球的「国家战略」……
※中国料理:融合天地精华与地方文化的多变面貌 「四只脚的,除了桌子都吃!」一句话点出中国人有多爱吃。中国菜食材五花八门,着名的「鲍参翅肚」之外,各地还有自己的特色菜餚──都遵循「以形补形」、「养身益气」的大原则。更因地广人多,有麻辣川菜、甜辣上海菜、结合西洋风味的广东菜,以及重咸的北京菜。与此相应的,是细致的刀工与火候技巧,怎么切、切多大都是门学问;就连下油锅几秒,都得精准控制。
对美食料理如此执着的中国人,却因为战乱频仍,人民往往揹起锅子当盔甲、抱着两只鸡就逃跑,再加以讲究私房菜、「偷吃步」,鲜少将食谱公诸于世。直到毛泽东一声令下,才得以揭开中国菜五千年历史的神祕面纱……
※日本料理:从「筷子文化」与「减法美学」孕育而出的「口中调味法」 虽然同为「筷子文化」,但相较于中国菜华丽的刀工火候调味技巧,日本人喜欢在自己「口中调味」,品尝食材的鲜甜原味;与细致华丽的法国料理相比之下,只以五色漆器及四季花草装饰的和食更显朴实素雅,甚至发展出「最后一口最好吃」的「减法美学」。
这种大和民族的讲究与独特性,正是日本料理于2013年得以名列「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原因之一,却也是日本料理继续蓬勃发展的最大阻碍。当各地「拉面店」、「日本料理店」一间开过一间时,「和食」的真滋味及饮食文化是否也能确实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汉堡薯条之外,我们还有更多选择
神山典士以流畅、富趣味性的文笔,娓娓道来法、中、日三国料理的特色及发展历程;更请来三位大厨监修,增添书中知识的可读性。诉说三国料理的风光荣耀之余,神山典士也唿吁大家,应尽力保存传统饮食精髓,抵挡「速食文化」的侵略,才能让各国料理美学持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