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孩子的潜能,
不让孩子只成为你要的样子
因为,孩子比你想像的还优秀。
上哈佛、念剑桥!从来不是身为父亲的教育目标。
成为孩子的伯乐,却一直是开始做爸爸之后努力扮演好的角色。
从事艺术经纪、策展人,对作者来说,
最重要的终身职业是两个女儿的老爸!!
他是如何发掘孩子的长处,
不仅大女儿如愿上了剑桥,
小女儿也在运动手艺等领域活跃精彩
他一路陪伴,最终不只是老爸,更是女儿的超级粉丝!
作者要与读者分享的不是怎么教出名校高材生,
而是如何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本书特色 ◎名校不是唯一,尊重孩子性格,适性发展 大女儿资质聪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女儿活泼外向,运动手艺、活动策划表现出色。作者尊重孩子性格,鼓励适性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陪伴孩子,在申请欧日名校后同时获得入学资格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支持孩子,自我推荐,争取模拟联合国的参加资格,与世界各国优秀青年互相交流。
◎从孩子们身上学习人生课题 借由20年来教养两位女儿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曾经受到的教育与父母、家人的相处;透过信件、FB、微信与孩子沟通,也从孩子身上学习到的人生课题。
◎分享对两岸教育方式不同的领略 虽然长年移居中国,作者经常往来两岸,不仅从事艺术推广工作,也与台湾家人保持密切关系,也因为关心孩子的教育,对两岸、世界,及未来教育趋势持有高度关注,细腻观察及精辟领略。
─温馨推荐─ 宜兰县政府文化局长 李志勇
画廊协会资深顾问/艺术品拍卖官 陆洁民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 陈晓韵
亲职专栏作家 陈安仪
台大教授 叶丙成
亲子作家 彭菊仙
国际城市艺术专业设计谘询公司中国地区策展人 张颖韵
OTTO2 艺术美学董事长 詹秀葳
(按姓氏笔画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