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你的情绪界线:沟通减压法十招,让人际关系不再左右为难、疾病不上身

守卫你的情绪界线:沟通减压法十招,让人际关系不再左右为难、疾病不上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情绪管理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心理健康
  • 减压
  • 自我成长
  • 情绪界线
  • 亲密关系
  • 健康心理学
  • 情绪疗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饮食正常完美,健康却仍状况百出?
  •为什么替他人着想,是一种越界?
  •如何有效对抗家人的情绪勒索?
  •怎么样对骚扰和霸凌说No?
  •为什么人会记仇、喜欢翻旧帐?当伴侣翻旧帐时,我该怎么办?
  •如何能保有亲密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界线不被侵犯呢?

  超人气营养治疗师赖宇凡,面对无数读者的健康与生命课题,
  毅然回到心理谘商本行,从有效沟通出发,
  带你守卫自己的「情绪界线」,提供身心平衡的最佳良方!


  ★附〈防贱狼绝招:如何完美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沟通减压法应用篇和「避免十大沟通地雷」影片

  「情绪界线」的第一本书!

  人的情绪和压力会影响身体,因为人的身心从来没有分离过。
  而你的情绪,就是你的界线。只有守住你的情绪界线,
  才能拒绝情感绑架与勒索,远离人际关系所带来的身心疾病!


  心理谘商是我的本行。

  在研究所念完心理谘商后,我获得美国国会傅尔布莱特奖学金去中国做研究,在中国,我接触了传统的饮食,吃肉吃油却瘦了下来。回到美国后,我在私人门诊中不经意的发现,我最重症的忧郁症病患都是吃全素的,这引领我发现了饮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最终跨入了营养的行列,受训成为美国自然医学NTA认证的营养治疗师。

  出了六本有关饮食与健康的书籍,这些年有许多人来找我谘商,多数人都是因为生理有症状,但是我发现,如果心理压力不解除,生理健康很难回到平衡,而多数的心理压力,是来自于关系里的紧张和冲突。

  在谘商门诊中,我遇过肾上腺疲倦、濒临糖尿病边缘的病患,原因出在同事一直踩她的线,让她承受巨大压力;遇过常常腹泻的先生,压力来自总爱挑起争端的太太。从心理谘商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都出在大家没有好好守卫自己的「情绪界线」,无法拒绝别人的情绪勒索,或是自己也侵犯和绑架了别人的情绪,而发现原因、有效的沟通,正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本书中的沟通减压法,能教你学会轻松沟通,避免沟通地雷,根本的改善你与他人的互动,真正纾解你的情绪和压力,让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与平衡。

  书末所附的〈防贱狼绝招:如何完美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则更进一步的解放你的深层焦虑和恐惧,解答多数人一直以来的关系疑问:「为什么他会这样对我?」

——赖宇凡

  防贱狼绝招:如何完美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

  方法一:反情绪勒索和绑架
  先接纳、肯定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再把狼的情绪和感觉还给他。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界线才可能理清楚,也才不会反反覆覆的在关系里被当成要胁的工具。

  方法二:反孤立
  克服恐惧,走出家门去结交新朋友。好朋友不会越你的界,不会审判你,只会支援你。

  方法三:反打压
  面对狼的打压、贬低、嘲笑,你可以开玩笑、讽刺、或牛头不对马尾的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就是不可以去争辩、解释。

  方法四:反乡愿
  乡愿的人聚集能把人逼回狼的霸凌循环中,所以必须肯定自己的界线,清楚平静表达自己的情绪,请乡愿的人退出你的界线。

  方法五:反排序
  让大脑和小脑合作,给小脑空间去跟狼对抗,有策略的调整自己的排序,耐心等待关系中的排序翻转。

本书特色

  ★第一本最完整、最清楚地解释情绪界线与实战沟通技巧

  ★附〈防贱狼绝招:如何完美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教你如何实际运用沟通减压法的应用篇和「避免十大沟通地雷」影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宇凡


  美国NTA认证自然医学营养治疗师,美国加州大学学校心理谘商硕士,美国傅尔布莱特学者(Fulbright Fellow),家庭主妇、母亲。

  出生于台湾,原本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曾任职美国加州大学心理谘商讲师,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特约心理谘商师及讲师。曾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调养的过程里,发现了血糖与身心健康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任职心理谘商师期间,也发现心理及情绪问题与食物有紧密的关连,因而转换跑道投入自然医学领域,成为美国仅有二千名的NTP自然医学营养治疗师。

  已着有六本畅销书:《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身体平衡,就有好情绪!》《吃出天生烧油好体质》及《瘦孕、顺产,让宝宝吃赢在起跑点》《【超图解】慢卡路里让你瘦》《28天超便利根治饮食法》。

  于2015年、2016年荣登博客来年度百大华人畅销作家第二名、第五名。

  每本书一出版即刻空降博客来、诚品、金石堂健康类排行榜。

  YouTube单支影片更高达点阅四百万人次以上的佳绩。

  赖宇凡的官方网站及YouTube频道「Sara的健康自己来」,是她把取得健康的力量回馈给读者的园地,在这里能问问题、找到她与客座作家所撰写的文章、观赏她所制作的教学影片,并认识解决问题的产品。

图书目录

〈自序〉情绪、压力确实能左右你的身心健康

第一招:用感觉画界线 
「界线」是什么? 
「情绪」被你妖魔化了吗?
用感觉和情绪画界线,有益身心健康
该怎么做才能「用感觉画界线」?
【功课】情绪日记

第二招: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你在意的事,在你的界线内吗?
越他人的界,就是侵犯和绑架
该怎么做才能让「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功课】用情绪日记判断

第三招:只说我的,不动你的
越他人的界,你就输定了
该怎么做才能「只说我的,不动你的」呢?
【功课】“I” message

第四招:用别人听得到、听得懂的方法说
不说,越界的只会越踩越深
隐忍,常导致关系破裂
别期待他人猜中你的心意
该怎么做才能「用别人听得到、听得懂的方法说」呢?
【功课】想讲的话,写下来!

第五招:把别人错在哪讲清楚  
讲清楚,才能避免再次犯错
人看不到自己做错的样子
该怎么做才能把「别人错在哪讲清楚」呢?

第六招:把别人该怎么做才对讲清楚
给出解决的办法
该怎么做才能「把别人该怎么做才对讲清楚」呢?

第七招:抓别人做对的时候
转被动为主动,从应该变想要
斩断不甘不愿的恶性循环
该怎么做才能「抓别人做对的时候」呢?
【功课】对事记录

第八招:别人做对时,大大的鼓励
鼓励,是行为改变最大的动力
奖励,要说到做到
感谢,是最有效的鼓励方式
该怎么做才能「别人做对时,大大的鼓励」呢?
【功课】对事记录与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九招:让大脑和小脑合作
伤人的话,是用小脑说的
该怎么做才能「让大脑和小脑合作」呢?
【功课】埋葬以前的你

第十招:给自己自由,放他人自由
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他人核准
做自己就好,把审判的权利还给他人
【功课】「你今天做对了什么?」日记

防贱狼绝招:如何完美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
排序与狼
怎么知道他是人还是狼 ?
不知道狼制约人的技俩,就亏大了!
如何破解狼的技俩?
排序真的比你大的怎么办?
狼,不是这么可怕

应用篇
该怎么跟伴侣沟通?
当父母、家人情绪勒索……
这样算是不孝吗?
该怎么拒绝性骚扰?
很想纠正对方的观念或行为……
当对方不愿好好沟通……
当对方越界了,该如何不破坏关系,也不容许对方侵门踏户
虽然明知道逃避不好,冷处理也是一种沟通吧……
我无法抗拒外在权威(主管、老师)……
该怎么面对不适任的下属、找我麻烦的猪队友?
如何与未成年的孩子沟通?
沟通过后,对方恼羞成怒/不予理会
我一不小心也会失控
职场是否真的没友谊?
其他

〈后记〉沟通减压法,为自己改运

图书序言

自序

  在出了六本有关饮食与健康的书后,终于有机会写这本书了。这本书说明了保健中最常被忽略的,那就是心理压力对身体健康巨大的影响,同时提供解决对策,即沟通减压工具,而这其实才是我的老本行——心理谘商。

  我原本任职美国加州电话公司的业务主管,在小女儿出生后,就辞职成为家庭主妇与全职妈妈。大女儿上学后,由于社区里新移民的增加,学校问我愿不愿意做校区的翻译义工。我想想,中国孩子在校表现都很优异,除了从国外带来的成绩单外,应该没有什么需要翻译的,就勾选了愿意。没想到,从此以后我就常常被请到学校谘商室去做翻译,但我翻译的并不是文件,而是翻译孩子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有谘商这种行业,坐在谘商室里为谘商过程翻译,我才知道有个工作竟是与情绪为伍的,我为之深深的着迷。就这样过了几年,谘商师跟我熟透了,由于我会说中文,很多时候中国家长都只对着我讲话,谘商师就开始离开谘商室,留我单独面对学生和家长。有一天,我不知自己说了什么话,触动了孩子,她冲出了谘商室和学校,等她被带回来时,上了救护车。我吓坏了,我跟谘商师说,往后他们不能再随意离开谘商室放我一个人。谘商师表示他们都觉得我有很高的谘商天份,所以才敢放手。我跟他们说,有天份却没有专业训练,还是不一样。谘商师就跟我说,方圆五十哩内没有会说中文的心理谘商师,他们建议我去拿谘商师证照,等我回来后,校区里有个位子会等着我。就这样,我揹起书包进了研究所。

  我本性是很喜欢跟人相处的,但因为很敏感,所以很容易受伤,也因此开始害怕人。我进研究所念心理谘商时,生活其实是处于一片混乱。由于我去上学,公婆便搬来与我们同住帮忙,敏感的我加上文化不同的他们,让我们的关系不时陷入危机中。再加上没有方法的我,不知要如何掌控孩子的行为,每天与他们相处都是一件苦差事。想沟通但不会沟通的我,跟相爱无比的先生,变得每天总有吵不完的架。习惯忍让、不表达自己不满的我,开始发现,我连在超市买东西,都会有人敢对我不礼貌。后来,我的血压就开始高升不降。

  在研究所中,我为心理学着迷。别人念书是为考试,我念书是为取得秘笈宝典,解决自己关系里的紧张和压力。研究所念完时,我的生活已经开始转向,我不再害怕跟人相处,只因为我了解了该如何有效沟通。我的压力大大的减低了,高血压不药而癒。

  念完研究所时,我获得美国国会傅尔布莱特奖学金去中国做研究,在中国,我接触了传统的饮食,吃肉吃油却瘦了下来。回到美国后在自己的私人门诊中,不经意的发现了我最重症的忧郁症病患都是吃全素的,这个事件引领了我发现饮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最终跨入了营养的行列,受训成为美国自然医学NTA认证的营养治疗师。在NTA受训期间,我开了一个中英对照的部落格,介绍我台湾的家人与美国病患,有关我在自己家庭里所掀起的饮食革命。就这样,出版社找到了我,我开始写有关饮食与健康的书。一写,就没停过。

  现在多数来找我的人,都是因为生理有症状,但是我发现,如果心理压力不解除,生理健康很难回到平衡。然后我也发现,就跟我以往的情况一样,多数的心理压力,是来自于关系里的紧张和冲突。 

  我有一个病人,吃完美的均衡饮食(根治饮食)多年,她从不震盪自己的血糖,但是,她的糖化血色素(血糖指标)却一直不停的往上攀升,眼看着她就快要到糖尿病边缘了。她来找我,一开始我有点丈二金钢摸不着头绪,因为她的根治震幅血糖纪录像模范生一般,她几乎都已不碰任何糖份。血糖除了受饮食影响外,还大大的被荷尔蒙影响,因此我要求她做了一个唾液荷尔蒙检测。检测报告回来时,我惊呆了,一个从不吃糖的人,肾上腺却是疲倦不已。

  多数的人肾上腺疲倦是来自于血糖震盪,但是另外一个能让肾上腺大大受伤的,就是压力,因为肾上腺就是分泌压力荷尔蒙的地方。仔细一问,这才知道认真负责的她在与人相处时,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工作上,由于她不懂得说NO,总是承担了要把工作赶完的责任,在家中,她又一个人承担了照顾啰嗦老人的工作。最大的问题是,她早已麻木到感受不到这些压力,所以身体把她的压力完全吸收入体内了。要能真正扭转她的肾上腺疲倦,改善她的健康,她就必定要学会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别人才不会一直踩她的线,让她不断的受压力袭击。

  另一个病人美玲,因为骨骼与肌肉问题来看我,我分析她的症状,觉得跟荷尔蒙有很大的关连,所以我就帮她做了一次唾液荷尔蒙检测。发现病患的肾上腺远远高过一般人,处于亢进状态。我检查过她的饮食,发现她的饮食很均衡,没有太大的问题,很明显地肾上腺会如此亢进,必定跟压力有关。所以那天我拿着这个报告问她:「你在被什么追?为什么你的肾上腺是这个样子?」她才说那段期间正在考虑与她习于家暴的前夫复合。病患的前夫并不是一个懂得尊重她界线的人,美玲不懂得保护自己,跟他靠近只会受伤。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美玲虽然有心复合,但是她的身体却很清楚她是危险的。果然,复合不久,前夫就又恢复他的本性了。

  另外有一个病患来找我,主因是他很容易拉肚子,有时候他拉肚子时会忍耐不住大在裤子里。由于他的症状都是集中在消化道,因此我给他做了一个粪便检测,发现他的肠菌严重失衡。我分析的结果,发现跟他胃酸不足有很大的关连,因为他的屁和大便常常有腐尸的臭味。由于此病患食物组合和饮食顺序都是正确的,所以我问他:「你拉肚子都是在压力大的时候吗?」很显然的,他不是一个很了解自己情绪的人,他想了一下说:「好像都有一点关连。大概都是跟我太太吵架之后。会给我压力的只有我太太。」人一紧张,胃酸就生产不足,胃酸是分解蛋白质的主力,它一不足,蛋白质消化不完全,在温暖的肠道里就开始腐败,腐败的食物让他的粪便和屁有腐尸的味道,也造成了他的肠菌失衡,引发了肠壁发炎,导致腹泻。要扭转这个情况,他一定要开始了解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引导他,与太太适时的沟通,减低压力,不然,他这个肚子是拉不完的。最后,肠发炎久了,细胞就可能病变。

  你会问,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压力,它怎么可能影响身体和心理呢?人的情绪和压力会影响身体,是因为我们身心从没有分离过。在人的脑垂体/下视丘有一种细胞叫神经内分泌细胞,它可以把在神经系统里传导的电化学转成荷尔蒙,然后这个荷尔蒙就可以影响全身器官。可以说,这里就是身心的转换器。而我们的情绪,并不是我们想像出来的,其实它是神经系统制造出来,以电化学形态在神经系统里疾奔。

  这就是为什么当人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因为神经内分泌细胞能把紧张情绪转成压力荷尔蒙去影响心跳,这就是我们身心没有分离的明证。你的情绪、你的压力,能深切且真实的影响你的健康。所以中国古人的成语形容情绪极为贴切,伤心能影响到肝肠,因此我们称极度伤心为「肝肠寸断」;生气能影响肝脏,所以称极为生气为「大动肝火」;我们叫很紧张做「忐忑不安」,仔细看部首,它都跟心脏有关,你一紧张,心脏是真的会碰碰乱跳。当我们很激动时,成语形容为「血脉贲张」,因为人激动时血脉都会被影响。无庸置疑的是,你的感觉,能够直接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研究已证明,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下,免疫系统便会调降。免疫系统一调降,就等于减少兵力,这时不管是有外敌或内部产生病变,我们都无法有效抵御,人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也就是因为身心没有分离,所以你总是会看到有研究说压力会造成肥胖。而我就见过因为处于高压的婚姻生活中,而反覆患癌的案例。

  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压力好大,却很少仔细去想,这些压力到底从哪里来? 是报告赶着要交?是怕工作没有做好?是不理解要怎么做才对?如果我们仔细想,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我们可能会面对的情绪,不管那个情绪是失望、生气、不耐还是伤心,那就是我们的压力来源,我们很大的压力来源,是人与人相处产生的冲突。我们,都极度害怕冲突,但这些冲突却好像躲不掉,谁叫我们是社群动物呢?

  既然是社群动物,就会在乎别人的感觉,因为别人的感觉大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报告不交,老师失望不给好成绩。工作没做好,老板生气,等一下被炒鱿鱼。孩子闹着要买新手机,不买孩子就臭脸相待,买了就要把他宠坏。女朋友伤心,不知要怎么做才对?是安慰?是不回应?回应了她会不会哭得更大声?到底该怎么办?

  但是,如果这个情绪是我们被人家踩了自己的界线惹出来的,我们就更手足无措了。情绪来了,该怎么办?讲出来太可怕,还是跑去打坐、禅修。问题是,你不跟他讲,下次惹你的人还是要再惹你。用骂的?关系裂痕可能愈来愈大?好好讲?实在嚥不下这口气。到底该怎么办?

  多数的我们无法独居,都有必要与其他人交集,彼此都需要对方。但是在人际关系之前,我们却有那么多的恐惧、不理解和不确定。在人际关系里,我们总是感到被老虎追着跑。这就是为什么学会有效沟通的招式,是现代生活里纾解压力最好的方法。报告虽要交,但是如果能跟老师好好沟通,可能有些宽限;工作没做好,如果能跟老板好好沟通,不但可能不会被骂,还可以学到很多;孩子吵着要买东西,如果能好好沟通,不但不会宠坏他,还能教育他;女朋友伤心了,如果可以好好沟通,爱情的路比较不坎坷。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书里我将详述沟通减压法十招。

  你会说:「但是,有些人就是不讲理,怎么好好沟通?」你可能也常常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或者你会觉得:「他怎么总是这么贱呀?我对他好,他就得寸进尺。」或者,为什么他对你总是会有双重标准?为什么他从不检讨自己,总是在检讨你?为什么他会对你照顾保护有加,却不尊重你?他会这样,是因为他是用小脑在与人相处的狼,而他觉得你的排序比他低。用大脑与人相处的人觉得人人平等,而他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的关系。但用小脑与人相处的人觉得,人与人之间有排序的高低,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排序。这是为什么,你一定要了解如何分辨谁是人、谁是狼,你更要知道狼惯用的技俩是什么,这样你才能够一一的破解,才不会受到狼的控制与霸凌。如果你不懂得这些,那你的身体就会像前述美玲一样,觉得在「被什么追」而有反应、会生病,美玲就是在被贱狼追赶而不自知。所以,书中的〈防贱狼绝招〉你一定要熟读。

  打坐、禅修能放松肌肉、整理自己的情绪和思绪,却无法改变他人如何跟你互动。但是,拿着这本书里教你的十招,你能够学会如何有效沟通、了解避免沟通地雷的方法。懂得如何分辨谁是人谁是狼,了解狼的运作方式,你能根治那些在人际关系中一直让你一头雾水的问题,也因此你的情绪能够得到真正的纾解,远离霸凌。只有如此, 你才可能移除刺激你神经内分泌细胞最根源的压力,取得真正的平静,让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与平衡。

  在我的谘商室中,我特别喜欢一张海报,上面写着: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会成为你的用字。
  注意你的用字,因为它会成为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会成为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会成为你的命运。

  我衷心期盼,你们能因为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而知道如何肯定自己的想法、如何用对字、如何採取有效的行动、如何建立良好的习惯,而能掌握自己的性格和命运,长保快乐和健康。

图书试读

第一招:用感觉画界线
「界线」是什么?
 
我们常常听到大家说,相处要有界线,但界线到底是什么?是你的底线?那又是什么?那是你决定的吗?
 
这些问题,是我在学校担任谘商师时一个小女生美晴问我的,她已经为了与同学的相处问题困扰很久了,那个困扰她的问题,只不过是同学常不说一声就拿她的橡皮擦。我总是跟她说,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有界线,有界线才有和平。有一天,声音细小、温柔体贴的她把两手朝天一举说:「我受够了!你老是说要有界线,但到底什么是界线?你告诉我!它到底是什么?」痛苦的表情布满了她的小脸蛋儿。
 
我心疼的看着她,心想:对呀,我学了那么久的心理学,怎么没学到这个咧?讲界线讲了半天,却从没有理论清楚的定义它。界线到底是什么?
 
平时我谘商时桌上一定放一张大大的白纸,我灵机一动,在纸上画了一个人,在那人的脚底画了一个圈。
 
我说,那个圈就是你的界线。本来没脾气的小孩听了,气唿唿的瞪着我。
 
我说:「你马上就会知道你的界线是什么了。」
 
美晴无助的看着那张图。
 
我问她:「你说说,当小莉不经你同意就拿你的橡皮擦去用,你的反应是什么?」
 
她想都不想的就说:「我很生气!」
 
我说:「BINGO!」
 
你的界线就是你的情绪,界线只要被跨越了,就是它发出警告,让你知道你被越界了。她直直的盯着图,喃喃自语的说:「原来我的感觉就是我的界线呀?!」
 
她的眼神里敌意尽褪,说:「原来你总是说情绪很重要,是这个意思,原来它是我们的警报器。」
 
我点点头:「是的,我们的情绪和感觉是用来保护我们用的,好像你的身体感觉一样,你会痛,是因为身体要警告你。」
 
她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我的情绪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因为我每次跟家人讲我的感觉,他们都说你不要多想就好啦。我就一直以为我努力不想它就好了。但它却一直回来,我有时很挫折,很想哭,觉得自己真的很难搞。」
 
我大笑着说:「你不但没有难搞,而且还比其他人有更灵敏的警报器哦。」
 
她获得理解,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她擦了擦眼泪,又问:「老师,所以我们的情绪不是坏的,对吗?我有情绪,也不代表我不乖,是吗?」
 
这下换我掉眼泪了,我忍不住伸手搂住她,哽咽的说:「嗯,情绪并不坏,我们有情绪,并不表示我们不乖。有情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情绪的界线是可以主动去建立和维护的,而不是任由它被外界侵蚀。作者通过非常生动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解释了什么是情绪界线,为什么我们需要它,以及当情绪界线模糊时,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同情疲劳”的部分,我之前一直以为多关心别人是好事,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如果过度投入别人的情绪,不给自己留有余地,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这本书提供的方法不是教我们变得冷漠无情,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做到情感上的“有度”。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情绪管理”,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自主的人”的指南。我之前常常觉得自己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或者被他人的评价所裹挟,不敢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总担心别人怎么看。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疆域”,我们有权决定谁可以进入,可以进来多久,以及他们可以带走什么。这种“拥有感”和“掌控感”真的非常重要。我开始尝试着在一些小事情上设定自己的边界,比如规定自己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被工作随意侵占,或者在聚会中,适时地选择离开,而不是为了迎合而勉强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聊天。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每章结尾都会给出一些“实践小贴士”,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比如,关于如何应对“情绪勒索”,书里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应对句式和心理建设方法,让我觉得不再那么被动和无助。我常常会把一些书中的句子摘抄下来,贴在电脑旁或者手机备忘录里,时不时地提醒自己,当遇到困扰时,可以如何去应对。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习惯在人群中表达自己,尤其是在职场上,有时候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却因为缺乏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开口而错失机会。这本书的很多内容都让我有种“被理解”的感觉。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讲述那些不善言辞的人,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情绪。其中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理念,我之前也有所耳闻,但这本书结合实际场景,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和指导,让我明白,即使我们不擅长言辞,也可以通过更温和、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对方理解,而不是让矛盾升级。

评分

这本书真的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娓娓道来中,一点点地剥开我内心的困惑。我一直以为自己不太擅长沟通,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强势或者不愿意倾听的人时,总觉得难以启齿,或者说了也白说。这本书的“沟通减压法十招”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不像一些沟通技巧那样,显得生硬或者充满套路,而是从“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拒绝而不伤感情”、“如何处理冲突中的情绪”等更实际、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我尝试了其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尝试用“我感觉……”而不是“你总是……”,真的发现对方的反应也随之柔和了许多。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从理论铺垫到方法实践,循序渐进,让我能够慢慢地消化和吸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情绪泄洪”的场景时,那种细腻的笔触,仿佛能够看到自己曾经在那些时刻的无助和挣扎。但是,紧接着,作者就会给出一个明确的“桥梁”,连接到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种“看到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的模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不再只是停留在抱怨和沮丧中,而是能够积极地去寻找改变。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我当初就是被“守卫你的情绪界线”这几个字打动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容易被别人情绪影响的人,尤其是在工作中,同事或者上司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在我心里翻起巨浪,让我一整天都不得安宁。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的意思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脑海里会自动脑补出一堆负面情节,然后心情就跌到谷底。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睡眠质量也直线下降,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头痛、胃部不适的症状,真的像书名里说的“疾病不上身”一样,我的身体似乎在用各种方式提醒我,我需要改变了。

评分

我曾经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甚至一度让我对社交感到恐惧。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拒绝”或者“说不”,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连接”。原来,设立情绪界线并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建立更健康、更真诚的人际关系。当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界线时,我们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加顺畅和愉快。书中的很多案例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困扰,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减压”效果真的非常显著。我之前总是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或者害怕惹怒别人,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那些让我感到压力山大的情况,其实都源于我没有守好自己的情绪界线。当我开始学习如何在沟通中,用更自信、更坚定的方式表达自己,同时又保持礼貌和尊重时,我发现,外界对我的影响真的小了很多,我的内心也因此变得更加平静和舒展。

评分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沟通技巧,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让我明白,我们的情绪是我们自己的,不应该轻易地让别人来掌控。建立情绪界线,就像是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一道坚实的城墙,抵挡外界的纷扰,同时,也为自己留出了一个可以安心休憩、滋养成长的空间。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容易被情绪左右的“受害者”,逐渐转变为一个能够主动管理自己情绪、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