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输在不会表达:话说对了,事就成了。公司里该怎么说话?麻烦就没了。

99%的人输在不会表达:话说对了,事就成了。公司里该怎么说话?麻烦就没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沟通技巧
  • 职场沟通
  • 人际关系
  • 表达技巧
  • 情绪管理
  • 影响力
  • 说服力
  • 职场技能
  • 高效沟通
  • 情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亚马逊畅销书,上榜长销21个月

  ◎不想被人唿来唤去,要怎么不留痕迹的设界线?
  ◎你的建议被打枪,怎么绕圈子说服?反驳上司,怎么说不惹毛人?
  ◎忘了对方名字、说了蠢话、见了面会尴尬……这些场面你怎么化解?
  ◎「不知道、你问别人吧、我不行耶、这么一点事也……、完了完了……」
  
  职场里有八句话会害惨你,你要怎么换个说法?

  作者李劲是资深企划编辑,工作就是花大把时间跟人说话,
  逼得他必须热衷于心理学与人际交往。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终于搞懂: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剩下的85%来自人际沟通,
  但99%的人输在不会表达。
      
  他在书中详细解释各种说话技巧,涵盖职场、商务谈判、开会,以及与
  家人、朋友、伴侣之间的沟通,你将学会:
  如何能话说三分,但分量十足;何时该主动充分表达,否则冤沉海底。

            
  ◎你的内涵与能力,不能输在不会表达。

  .放大音量,胆子会跟着大起来。

  对方主要是想听内容,你是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所以,与其担心讲错话而小声说,倒不如专注于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先练习眼神接触,而非说话技术。
  这个微妙的动作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放松的,是有自信的,精神是集中的。
  不习惯眼神接触怎么办?先找家人或朋友练习。
   
  ◎先阅人,然后说到对方心里去。

  .说话速度加快或变慢,洩露哪种心思变化:

  心有不满的人,说话速度会不自觉放慢;那说话速度突然变快?声音突然变小呢?  
  对方如果夸张的点头,别以为他非常赞同,其实他是听不下去了……。

  .从他的话题,听出他的为人:
  有人喜爱聊自己、有人则老爱探人隐私,这分别代表何种性格?
  爱谈金钱和爱谈学问的人,差别在哪里?

  ◎话说三分,点到为止更有分量。

  .提出异议但不惹毛对方的方式:
  先不要马上说出反对意见,只要你表现出很犹豫、很迟疑、很为难,
  对方反而会主动让你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懂得赞美人。但是,赞美的话说太长,就矫情了:
  最好的赞美是传递别人说过的话:「她说你做事超有纪律,非常欣赏你。」
  赞美之词不能太长,怎么用四个字、三个字,甚至两个字就让对方开心?

  ◎公司里,怎么说话的?

  .会做不如会说,所以,以下这些事你要主动说:

   及时告知主管自己的工作进度,该承担的责任不推託、不该承担的责任不沉默,
   还有,当同事当众批评你时,怎么办?

  作者还要告诉你,在职场里有八句话会害惨你,像是:
  「这个阿,我可不行」、「不知道,你问别人吧」、「真笨,我都说三次了」…….。
  
无论是职场老鸟或菜鸟,这些话都会影响你的发展,你得换个说法。

推荐者
  
  世纪奥美公关创办人 丁菱娟
  知名讲师、作家、主持人 谢文宪
  亚洲第一激励达人 郑匡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劲

 
  畅销书作者,资深企划编辑,走心文案人。

  一个喜欢研究生活琐碎细节的作者,特别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热衷于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探索,也热爱交际和写作。

  其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志在让人获得信心、勇气和尊严。
    
  着有畅销书《拒绝力》、《提问的艺术》、《自制力》、《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本书在中国亚马逊畅销榜长销21个月。

图书目录

前言 

让谈吐彰显你,世界必不负你


第一章 你的内涵与能力,不能输在不会表达
1.世上最动听的话──微笑
2.人多的场合我就不自在,怎么办?
3.让自己有话可说。不难
4.形象决定价值,让穿着替你说话
5.放大音量,胆子会跟着大起来
6.先练习眼神接触,而非说话技术
7.经常说话。怕出丑的人才被当庸才
8.心直口快不是优点,是教养欠佳

第二章 先阅人,然后说到对方心里去
1.要去谁的山头,先学唱谁的歌
2.声音会洩露一个人的底
3.听明白不等于听懂,多咀嚼一下
4.速度加快或变慢,洩露哪种心思变化
5.说话声音突然变小,重点就来了
6.夸张的点头,其实是没耐性听下去
7.从他的话题,听出他的为人

第三章 好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以上
1.把握遇到的三十秒,胜过聊三十分钟
2.寒暄可以破冷场,但深入了就白目
3.握手的力道?重点是眼神
4.别放任天生的声音,声调需要刻意练习
5.称谓错误,开始就是结束
6.见了会尴尬,我拿他怎么办?
7.聊他的兴趣,他会对你有兴趣
8.恭维不是违心之论,你不必贬低自尊

第四章 话说三分,点到为止更有分量
1.话说得太绝对,问题就变成你的
2.批评之前,先给他高帽子戴
3.有力的说服不能太用力
4.提出异议但不惹毛对方的方式
5.被打枪的提议,就绕圈子说
6.吵赢了,却疏远了关系
7.赞美的话说太长就矫情了

第五章 陌生变朋友的绝招
1.口才不是聊不停,而是聆听时观察
2.学会「不知道」,即便你知道
3.以认同包装否定
4.谁需要你有口才了?会问就行
5.话题没深度,如何保持热度?
6.五分钟就聊不下去,救救我
7.聊天的地雷区

第六章 化解尴尬和冷场
1.忘了对方名字,怎么救?
2.说了蠢话,承认能最快摆平
3.要「你来评评理」的时候……
4.如何回击刺探隐私的人
5.没兴趣的话题,要微笑别抢主导
6.喋喋不休的人不需要回应,需要台阶
7.自嘲可凸显智慧,多看书
8.对于背后非议别人的场合

第七章  说话的分寸
1.开玩笑,不能只有你笑对方不笑
2.赞美过头,听起来会像嘲笑
3.别人的自嘲,不是你可以参与的
4.口头禅会陷害你的形象
5.聊八卦可以得人缘,但有风险
6.畅所欲言的人不会自觉(惹人厌)
7.憋不住秘密不是心直口快,是品德低下
8.这种幽默不如沉默

第八章  公司里,怎么说话的?
1.会做不如会说,这些事你要主动说
2.你的倾诉,传开来就变成牢骚
3.听不懂的口头汇报,洩露个人组织能力
4.不想被人唿来唤去,就在话里划定界限
5.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
6.辩到赢的结果
7.就算你比较懂也别插嘴
8.这八句话会害惨你,换种说法吧

第九章  用对心机,巧妙改变别人的潜意识
1.电话不是想到就打、边说边想的任性工具
2.先听明白对方想要什么,不然白费唇舌
3.为自己争取利益,要站在对方的立场
4.让对方相信那是他的想法
5.没有你要的,但引导你喜欢我提供的
6.要获得认同,一开始就要诱导对方说「是」
7.学会处理「被拒绝」
8.六个引起反感的发语词

第十章  不着痕迹的抓住表现机会
1.开会的时候沉默,做到死没人在乎
2.开会有窍门,不留意会吃亏
3.会前会后反而是重点
4.如何处理会议杀手
5.别直来直往,加点调味,一点
6.你的热切要比内容更撩动人
7.当众说话要给个有力的结尾

第十一章  99%的人不懂如何和家人表达
1.你对同事客户说话都比对家人客气
2.相对无语?就引导他聊聊自己
3.一点一点分享感受,而非一次摊牌
4不谈期待要求,把耐心留给亲近的人
5.问点引人想像的问题
6.道歉最难,你可以换个说法
7.别让孩子跟上功课却丢下了你
8.只是想说,并非想解决

第十二章  谈完恋爱,谈什么
1.初次约会,谈生活别谈兴趣
2.一点点神秘,做个有故事的人
3.咄咄逼人的表达,要不到幸福
4.肯定你的爱人,才会出现理想的样子
5.吵架无可避免,热吵可以避免
6.「你总是」、「你每次都」千万别说

撒小谎
 

图书序言



让谈吐彰显你,世界必不负你

  很多时候,外表出色是一种竞争力。

  但是,如果一个人光有外表,却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口才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就算你外表出色,它也可以为你增添魅力。

  语言是最能展现个人魅力的工具,会说话就是一种本钱。
  
  一个人是否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是否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敲开机遇的大门;是否能在人际沟通中左右逢源,赢得大家的喜爱……这些都能在你的一番话语之中表现出来。
    
  正如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喜爱的那句话:「要有诱人的双脣,请说善意的言语。」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随和的人,那么就要说温和的话语;如果你尖酸刻薄,总是将别人说得一无是处,那么你展现出来的就不是优雅与度量,而是将自己的形象彻底损毁。
    
  一个人的魅力不仅来自外表,更来自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果不想让自己输在不会说话上,就一定要重视内心世界的经营,从谈吐中润泽、滋养自己,让自己由内而外的光彩焕发。口才好的人总是深谙说话之道,他们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应该说什么、怎么说。
    
  人生的舞台就是说出来的。

  你可以不漂亮、不帅气,但是你不可以「不会说话」。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及有效说话等软实力。会说话已成为一种竞争力,是影响生存、事业、感情的关键。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就一定要明白──比外表更重要的是你的口才。
    
  这本书详细讲解在各种场合下最受欢迎的说话技巧。只要你掌握了这些技巧,那么面对任何人都能妙语如珠、恰如其分。
衷心期待所有阅读本书的朋友,都能练就左右逢源的社交口才,成为一个真正会表达的人。

推荐序

磨练自己的表达超能力

郑匡宇/亚洲第一激励达人


  这是我看过在说话这件事上,谈论的范畴最多元、论述最完整的一本书。

  因为出版过《一开口就掳获人心的说话术》这本书,我时常为关于「说话表达」这个领域的新书做推荐,甚至中国大陆的微课平台(以语音课程,将一个200分钟的课程,分拆成20段小课程,特别适合通勤时用手机听),也找上了我合作开课。

  从网路上留言的人数,以及询问的热情度来看,怎么好好说话这件事,的确是目前年轻人最迫切想了解的议题。

  本书作者李劲在书中有许多精辟、又符合时代的见解。

  例如第八章提到,「你的倾诉,传开来就变成牢骚」,我真的深感认同。很多年轻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现在网路世界与现实世界已经几乎毫无界线,你以为是自己「地盘」的脸书、Instagram或LINE故事、微信生活圈,根本就不存在所谓「隐私」这回事。它们就是你用来向外界展示与宣传的平台,也像是你的名片。

  不明就里的人,在「以为是自己的地盘」上发牢骚,抱怨老板、嘲笑主管、批评同事、嫌弃工作……还因为有人附和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很可能被老板、主管和客户看在眼里,默默的被标上记号、印象大坏,从此「黑掉」,甚至被逼着走人,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形。

  而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你在工作场合抱怨时,就算有人附和你,那些附和你的人也不是真心附和,只是不好意思在你面前直接「吐槽」罢了。

  大部分的人潜意识中都会觉得,举凡会发职场牢骚的,都是「能力不足」、「人缘不佳」、「情绪控管有问题」的人,即使很多人自己也会发牢骚,但「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他们「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只会觉得发牢骚的你「有问题」,默默对你留下负面的印象;更不要说未来有可能因为僧多粥少,有人为了怕你和他抢位子,偷偷录音或截图做纪录,在必要时给你致命一击的情形发生。

  于是,这本书中提点的许多观念和技巧,便显得格外重要。从告诉你「世上最动听的话──微笑」、「夸张的点头,其实是没耐性听下去」、到「吵赢了,却疏远了关系」、「赞美的话说太长就矫情了」,以及「没有你要的,但引导你喜欢我提供的」等,都能帮助你未来赢在表达、轻松成事、远离麻烦。表达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超能力。你准备好跟着作者的脚步,来磨练自己这种超能力了吗?


 

图书试读

让对方相信那是他的想法
 
如果你能把观点装到别人的脑袋里,就能把机会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可是,如果你不能得到老板或者客户的支持和信任,那么即使你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再出色也没用。
 
当你的观点明明是正确的,却怎么也说服不了对方时,不妨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个想法装到对方的脑子里,让他产生兴趣,进而去探索。
 
如果你能把观点装到别人的脑袋里,就能把机会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威廉是一家服装图样设计公司的销售,在他工作的前三年里,几乎每个週末,他都会去纽约找某家公司的A老板。
 
威廉说:「虽然A老板每次都见我,但他从来没有买过我的图样。」
 
在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之后,威廉决定研究如何影响别人的行为,以及如何让别人接受他的设计理念。之后,威廉想出了一个方法。
 
威廉拿了几张设计师还没有完成的图样,来到A老板的办公室,对他说:「先生,我这里有几张没有完成的图样,请您告诉我,怎么才能让它符合您的要求?」
 
A老板仔细的看过图样后,缓缓的说:「这样吧,你先把这几张图样放在我这里,我考虑一下,过几天,你再来找我。」
 
几天后,威廉又来到A老板那里,把图样拿了回去,并依照A老板的意思修改。果然,A老板接受了他的设计图样。
 
自从这笔生意成交后,A老板又陆续订了10张图样,威廉就这样赚了一笔金额不小的佣金。
 
之后,当威廉说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时,感慨的说:「后来,我终于知道自己过去失败的原因了。
 
因为我总是给客户我认为他需要的图样,却从未考虑过客户的真实想法。现在,我让客户提出他的意见,让他认为那些图样是他自己设计的。就算我不要求他买,他也会主动买的。」
 
让别人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往往很难,如果你想影响别人,让别人赞同你,就请遵循这条原则:让对方相信那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为此,你一定要有耐心,只要你慢慢做,你的想法就会很自然的出现在对方的头脑中。
 
你对自己观点的表达,远没有别人替你说出来更有效。
 
假如你想得到别人的赞同,就要引导别人跟你拥有相同的观点,而不是硬生生的将自己的观点塞进别人的脑袋里。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