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迪奇效应》是我所读过关于创新的书中最好的一本!」 ——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创新的两难》作者
★本书已译为20种语言,畅销全球! ★2006年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科技管理十大好书」
谢文宪/知名讲师、作家、主持人 温肇东/东方广告董事长、创河塾塾长、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兼任教授 Teresa M. Amabile/哈佛商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Gil Amelio/苹果与国家半导体前总裁 Susan Cain/《安静,就是力量》作者 Clayton M. Christensen/《创新的两难》作者 Tom Freston/MTV频道前总裁暨执行长 James Garvin/美国太空总署科学与探索执行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Gary Moore/思科系统前总裁 Daniel H. Pink/《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一致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序)
约翰森把交会点所发生的新构想层出不穷现象,称为「梅迪奇效应」(The Medici Effect)——这个名词源自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义大利,经营银行业的梅迪奇家族架构了一个有利各种活动进行的平台,促成创意勃发的现象。他在这本令人神往的书里,说明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交会点,把我们找到的构想变成突破性的创新。约翰森认为,有三种动力——人口流动、科学学门整合以及电脑计算能力的跃进——使我们所能碰到的交会点数量和型态日益增多。
法兰斯‧约翰森Frans Johansson 约翰森是梅迪奇集团(The Medici Group)创办人暨执行长,担任全球大型企业(包括「财星百大企业」中的三十家)高阶主管、新创公司、创投公司、政府单位与多所大学的顾问。他也是《梅迪奇效应》与《比努力更关键的运气创造法则》两书的作者,其中《梅迪奇效应》已译为二十种语言,畅销全球。 在瑞典长大,父亲是瑞典人,母亲是印第安血统的非裔美籍人士,约翰森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异场域碰撞」(intersection)结晶。他在布朗大学取得环境科学学士学位,并获哈佛大学企管硕士学位。
不同领域当然不是第一次这样汇聚在一起,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跨域观念交会的倡导者,当时艺术家、科学家与商人一起形成异场域碰撞,产生了欧洲艺术、文化与科学最有创意的爆炸。但是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知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学科变得更零碎,我们把世界划分成更小、更专业的片段。然而,今天零碎化的情势正在逆转,影响遍及每个地方的众多领域。《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傅利曼(Tom Friedman)在《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一书中,评论今日世界日渐紧密的关系:「今天比以前都明显的是,政治、文化、科技、财政、国家安全与生态的传统界线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