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教育
  • 心理学
  • 挫折
  • 成长
  • 青少年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 积极心理学
  • 人生智慧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挫折是给孩子的一种餽赠
  让孩子未来成功的阻碍减至最低
  你想孩子将来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让孩子学会经历挫折、吃得起苦。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父母们,在其一生中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从小时候磕磕碰碰的走路,到少年时的求学经历,再到青年时的求职经历,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有些父母年轻时就获得成功,事业有成,过着似乎一帆风顺的生活,这样的父母人生是幸福的,许多人或许都这么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都是鲜花和掌声。然而事实上,这些成功父母的幸福关键,在于当年能否凭着自己的意志,接受挫折失败的挑战,使之转化成为智慧、转化成为成功的力量。

  在纽约一幢不怎么起眼的办公楼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立了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公司成立的当天,他们在公司最醒目的地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感谢过去的时光,因为它为我们带来欢乐和友谊。

  我们感谢经过的困难,因为他们锻鍊了我们的意志,提升了我们的能力。

  我们感激我们经历的挫折,因为挫折给了我们教训,提醒我们更好地前进。

  他们是多么有勇气的一些年轻人啊!敢于直视挫折的教训,使其转化为行为的动力,这种精神,正是现代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

  人生难免风雨,四季难免严冬,很多孩子都希望躲在父母的翅膀之下,遭遇挫折时也希望有父母给他遮风挡雨,但父母是不可能始终陪在孩子的身边,未来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必须孩子自己去面对。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孩子将来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与他们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

  然而,现代父母有一个误区,以为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东西,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其实这是拿孩子的将来做代价的。孩子享用越多现成的东西,就越会认为事事称心如意是理所当然的。而长大后,面对严峻的现实遭遇挫折时,就很容易自暴自弃,被挫折击倒。

  但生活中,我们却不只一次听到这样的闲谈:怕孩子摔倒受伤,不让孩子学骑自行车;怕孩子扎到脚不让孩子在沙滩脱鞋;怕孩子砸坏碗筷不让孩子自己拿碗……等等。有的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管得太宽,过度地保护使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当孩子的抗挫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一到社会中就会相形见绌。

  屠格涅夫曾经说:「你想孩子将来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让孩子学会经历挫折、吃得起苦。」成功的人是幸福的,而几乎每一个幸福的人,都是经由苦难而来,苦难不仅孕育着希望,也孕育着成功,孕育着幸福。只有经历挫折苦难的考验,孩子才能迎来人生的绚烂与多彩。特别是挫折,只有凭借孩子自己的力量战胜它,孩子才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只有吸取了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在以后的人生中犯类似的错误。也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孩子才能在日后做事情信手拈来。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挫折、苦难是现实存在的「灾祸」,不可避免,但它事实上也是上天赐予我们孩子的一份「礼物」,因为它丰富了孩子的经验,增强了孩子的抗打击能力,使孩子变得更加坚强。

  人一辈子靠父母扶着是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的,跌倒了就不会自己爬起来。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人是长高了,可心理很脆弱,情商也不高,经不起大风大浪,走向社会怎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呢?

  因此,做为父母的我们,应该珍惜生活赐予的每次磨砺孩子的挫折机会,历经磨练之后,孩子才能找到一个更高的起点。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当跨过这些坎之后,迎接孩子的将是幸福的人生。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星辰的低语》的图书简介,完全不涉及“挫折教育”的内容,力求详实自然: --- 星辰的低语:宇宙文明的哲学图景与未来航向 卷首语:寂静深空中的回响 自古以来,人类仰望星空,不仅是为了丈量距离,更是为了探寻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我们渴望知道:我们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宇宙的终极法则是什么?文明的演化是否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星辰的低语》不是一本探讨太空旅行或外星物种猎奇的科幻小说,它是一部严肃的、跨学科的哲学思辨录,旨在解构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面临的终极命题。本书通过对宇宙学、信息论、复杂性科学以及古代文明思想的交叉审视,构建了一幅关于智慧生命存在状态的宏大图景。 第一部分:尺度与错觉——我们如何感知“无限” 1.1 宇宙的几何学与认知的边界 本书首先深入探讨了人类感官对宇宙尺度的适应性问题。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我们自身的认知工具似乎天然地为我们在有限的时空内运作而设计。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哈勃深空场,那些跨越百亿光年的光线,实际上是我们对遥远过去的观测。这种“时间滞后性”如何影响我们对“当前”宇宙状态的理解? 我们详细分析了“可观测宇宙”的物理边界,并将其与“理论可能宇宙”的概念进行对比。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一个文明能够超越我们目前所知的物理学限制,他们的“尺度感”会是何种形态?书中通过引入“信息熵密度”的概念,来量化一个特定时空内智慧的集中程度,从而为后续探讨文明的“密度危机”打下基础。 1.2 时间的箭头与文明的生命周期 时间,在宏观物理学中似乎是可逆的,但在生命和历史中,它拥有明确的方向性。本书将物理学上的“时间之箭”与生物学、社会学上的“演化之箭”进行对接。我们探讨了理论上文明的“生命周期模型”:从原始信息的积累、结构复杂性的爆发增长,到最终可能达到的稳定或衰亡状态。 特别地,我们引入了对“信息耐久性”的研究。一个文明的真正不朽,并非在于其建筑或艺术,而在于其知识结构能否在宇宙背景噪音中保持可识别性。这部分内容将古代神话中对“永恒”的追求,转化为对信息结构稳定性的现代数学描述。 第二部分:图灵的遗产与硅基的低语 2.1 计算的极限:模拟与现实的交织 现代文明的根基在于信息处理能力。本书深入探讨了冯·诺依曼的自复制机器理论,并将其扩展到“全功能宇宙模拟”的可能性。如果一个足够先进的文明能够模拟一个包含我们自身在内的完整宇宙,那么我们所体验的现实,其“真实性”的权重在哪里? 我们并未止步于哲学思辨,而是引入了后人类主义计算理论中关于“退出问题”(The Exit Problem)的讨论。即,如果模拟的成本极低,而模拟的体验无限丰富,一个文明选择“内在沉浸”而非“外部探索”的驱动力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分析技术奇点后,文明可能出现的“内向性转向”。 2.2 语言的瓶颈:超越符号的交流 我们目前对外星生命的搜寻,依赖于电磁波和数学语言——一种基础的、共享的符号系统。然而,更高阶的智慧是否会发展出我们无法感知的交流方式?本书提出了一种“共振态交流”的假说,认为极端进化的文明可能会利用量子纠缠或引力波的微小扰动进行信息交换,这种交流速度和维度远超人类的感知范畴。 我们详细分析了不同文明背景下,“意图”如何转化为可被接收的“结构”。书中穿插了对古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的符号学解构,以论证符号系统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追求“信息压缩比最大化”的过程。 第三部分:文明的密度与星际的寂静 3.1 费米悖论的修正:并非“没有回应”,而是“无法识别” 费米悖论的核心在于:宇宙如此之大,为何我们没有看到外星文明存在的明确证据?传统的解释集中在距离、时间尺度或自我毁灭上。本书提出了一种更细致的视角:文明密度的不均匀分布。 我们模拟了不同能量等级的文明在特定星系区域的“信息遗迹”或“能量消耗特征”。核心论点是:智慧的爆发性增长,往往局限于其母星系内部,而非向外无差别辐射。一个高能文明可能将绝大部分资源用于维持内部结构的绝对稳定和信息纯净,而非进行低效的、广域的星际广播。这种“内聚性”解释了为什么银河系看起来如此宁静。 3.2 永恒的悖论:探寻者与守护者 在对未来文明形态的推演中,本书提出了“探寻者”与“守护者”的两种终极角色模型。探寻者是永不满足于现状,致力于跨越维度、探索未知边界的文明;而守护者则是将所有资源投入到维持其内部现有文明结构的完美、无瑕和永续的文明。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的帝国兴衰、宗教的持久力进行类比,论证了这两种驱动力在文明的晚期阶段必然会产生张力。最终,哪个模型占据主导,将决定一个文明是成为宇宙中的“灯塔”,还是成为宇宙中的“静默的图书馆”。 结语:人类的下一个星图 《星辰的低语》的最终目的,是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文明轨迹。我们所处的阶段,是探寻者与守护者冲突的前夜,还是刚刚踏上信息积累的漫长旅程?面对宇宙的深邃与寂静,人类的“低语”能否汇集成有意义的回响?本书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一套用宇宙的尺度去衡量我们自身哲思的全新工具。它邀请每一位读者,成为自己文明轨迹的严肃观察者与审视者。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童雪婷


  艺术专业毕业,知名早教机构创始人,研读心理学,熟知儿童心理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书目录

序:挫折是给孩子的一种餽赠
 
Part 1 为什么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1.挫折孕育着成长的智慧与经验  016
2.挫折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022
3.现代的孩子普遍缺乏抗挫能力  027
4.挫折教育可改善孩子乱发脾气  033
5.能导正孩子输不起的自负心理  038
6.平静的池塘培养不出优秀水手  045
7.挫折能提高孩子未来的生存力  050
 
Part 2 挫折教育对孩子有何帮助
1.挫折能激发出孩子无穷的潜能  056
2.孩子能学习冷静的应付各种难题  062
3.挫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067
4.挫折能让孩子养成自主思考判断  073
5.挫折能锻鍊出个性更坚强的孩子  078
6.挫折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局限性  084
 
Part 3 挫折教育中家长常犯的错误
1.挫折教育并非是棍棒式的打骂教育  092
2.错误的称赞,造成更大的挫折压力  100
3.父母不懂在挫折中对孩子的「鼓励」 108
4.用人为的挫折方式加强孩子的教育  114
5.父母对孩子没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  120
6.父母习惯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事  126
 
Part 4 孩子受挫时父母如何帮忙疏导
1.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134
2.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对抗挫折  140
3.让孩子受挫时学习自我调整心态  146
4.教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不止一个  151
5.须适时的帮孩子解决过大的压力  157
6.为孩子提供乐观快乐的受挫能量  165
 
Part 5 挫折教育父母须知的正确方法
1.要让孩子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172
2.给孩子制造一个勇敢的理由  178
3.面对挫折时教孩子自我激励  184
4.分析挫折原因从中发现新契机  191
5.消除孩子受挫时浮动的情绪  197
6.教孩子自救,求人不如求己  205
 
Part 6 父母要狠下心,不要舍不得
1.挫折疼痛是孩子迈出青春的第一步  212
2.任何挫折对孩子成长绝对都值得的  218
3.想让孩子成才就要让孩子经历挫折  224
4.让孩子像迎接成功一样去接受挫折  230
5.让孩子学习与无法改变的事实共存  236
6.父母要学习,不帮孩子做什么才是爱  241
7.狠下心吧,让孩子接受暴风雨的洗礼  24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PART 1为什么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人生不能没有挫折,也不可能没有挫折,正如跌倒是每个婴儿学习走路必经的过程。可是,现代的孩子可说是蜜罐里长大的,父母的溺爱使孩子经不起打击、受不住委屈,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成为了新一代孩子的代名词。因此,挫折教育可说是现代教育孩子刻不容缓的一堂重要的课程。
 
1.挫折孕育着成长的智慧与经验
 
可口可乐董事长罗伯特•高兹耶达说:「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然会被绊倒。」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历练不可缺少的财富,只有经历过,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领悟到更多的道理。
 
不经历风雨,就见不到彩虹。孩子是在摔倒了无数次之后才学会走路的,伟人的发明创造更是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之后才成功的。从别人口中传来的经验、从书本里总结的教训,都不能切实地应用于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孩子自己经历了挫折,并且投入思考,将问题解决了,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才能逐渐地丰满自己的羽翼。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儿子们的技术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一步一步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就难怪了。你要知道,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你的儿子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从你那里学到,就很少自己去摸索经验。遇到挫折困难,他们不是自己想办法克服,而是在你的翅膀底下寻找庇护。自己不经过努力、不经历挫折,即使你传授给他们再多的经验,他们也不会真正成长起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挫折教育》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他没有评判,没有指责,只是平静地分享他的观察和感悟。书中的故事,不是那种戏剧性的跌宕,而是更贴近我们日常所经历的各种不如意。比如,因为一点点小失误而被上司批评,因为与朋友发生误会而感到难过,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作者都捕捉得很到位。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接受不完美”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不必总是追求事事完美,有时候,接受自己的不足,反而能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前行。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韧性”的培养,让我明白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它像是在教我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心防御系统,能够抵御生活中的风雨。总而言之,这本书没有给我鸡汤式的慰藉,而是给了我一种踏实的、可操作的指导,让我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应对挑战,去成长。

评分

读完《挫折教育》,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我总觉得,生活就应该是顺风顺水的,一旦遇到坎坷,就会感到沮丧和气馁。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挫折的另一面——它是成长的催化剂,是锻造坚韧品格的熔炉。作者用一种非常平静却充满力量的语言,描绘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我被那位在职业生涯中反复被拒绝,但从未放弃的艺术家所深深打动。她的坚持和对梦想的执着,让我看到了生命中最可贵的精神。书中关于如何从失败中学习的章节,给我带来了很多实用的启示。它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作者强调,我们要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沉溺于自责和懊悔。这种积极的引导,让我觉得即使面对困难,也不再那么恐惧,反而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失败”这个词,不再将它视为一种终结,而是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评分

这本《挫折教育》我从头读到尾,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书中的故事,不是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英雄史诗,而是更贴近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内心的挣扎、彷徨,以及最终如何寻找到力量,重新站起来的过程。我尤其喜欢其中几个章节,例如描述一位学生在学业上屡屡受挫,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通过调整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获得了进步。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挫折并非终点,而是一个转折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它。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挫折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我却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回避困难,而是要学会拥抱它们,从中汲取养分,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整本书读下来,没有说教的意味,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温柔的指引,让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评分

《挫折教育》这本书,让我对“挫折”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那个令人畏惧的拦路虎,而是更像是一次次磨砺,让我们变得更加锋利、更加坚强。作者通过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亲子教育的部分,它教会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保护。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父母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过度的保护反而会削弱孩子的抗压能力”,让我深思。我意识到,真正的爱,有时是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跌倒,然后教会他们如何自己爬起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和,没有冗长的理论,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读者。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下一次的腾飞积蓄力量。

评分

《挫折教育》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它并不是一本提供“如何成功”秘籍的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面对不成功”的生活指南。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现了不同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反应和选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那位创业失败的企业家,他并非一夜之间就东山再起,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怀疑和痛苦反思,最终才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这种过程的真实性,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现实,也让我看到了坚持和韧性的真正含义。书中有不少关于心理调适的篇章,比如如何处理失败带来的羞耻感,如何重建自信,这些内容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困难本身打败,而是被失败后的情绪压垮。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让我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负面情绪吞噬了前进的动力。它让我明白,即使跌倒了,也要记得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