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恶?

什么是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Helene Bouchilloux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独家引进】法国哲学百年老店──富杭出版社(Vrin)
  《什么是……?》哲学之道丛书
  一书一概念 理解当代思潮
  跟着作者的思辨道路 并透过经典导读 感受法国哲学方法论


  恶的对立面是善,但什么是善呢?善通常被定义为合乎人的本性(nature),或是人的意志(volonté)会自然而然地向往的事物。然而,对于此传统定义下作为人之目的的良善,我们却能指出和其有关的两点显着差异:第一,奥古斯丁教派的基督教义是以二元性为立论基础,而此二元性则是由人之本性里的亚当原罪所导引出。因此,我们应当能够主张具有第二本性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向往恶,而不是崇尚良善。第二,在康德的哲学中并不考虑自主的意志能遵从理性律法以外的其他律则。因此,善本身并非作为决定良善意志的客体,它是良善意志下的必然结果。
    
  我们并不能够因为恶会引发痛苦,就必须放弃探寻恶的概念。然而,无论恶是什么,它都是不该存在的。恶意味着一项标准,以及一个与标准相较过后的不足之处或匮乏。如果造成生物有所缺欠的原因并非其本性所致,那么在此涉及的是纯粹的否定;如果造成生物有所缺欠的原因是其本性所致,那么这便是真正的剥夺。譬如对于斯宾诺莎而言,这个人或那个人的独特性之合乎标准并非由于他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恶是一种纯粹的否定,而不是真正的剥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艾莲・布希尤(Hélène Bouchilloux)


  专擅当代哲学史,为法国洛林大学(Université de Lorraine)哲学系之教授,同时也是庞加莱文献中心(Archives Henri Poincaré)哲学与科学史研究室之成员。

绘者简介

徐至宏 HOM/封面插画


  台湾插画家,经历十年,为报章杂志书籍唱片等绘制插图,同时也创作自己的作品,喜欢尝试不同的画风、媒材、技法,挑战未画过的风格,四年前开始接触陶艺,将插画融入陶艺品中。未来希望能够继续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也继续旅行、创作,寻找生活中的热血事物。个人作品有《跟它去流浪》 、《安静的时间》、《  日常蓝调  》。

译者简介

郭俊逸


  淡江大学法文系学士班、中央大学法文系硕士班毕业,现于加拿大蒙特娄大学攻读电影研究之博士学位。喜爱下厨,生活所及之处不外乎菜市场、电影院或书店。

图书目录

思索恶
善与恶
物理之恶、道德之恶、形而上之恶
对恶之提问
恶的概念
恶的本体现实论
恶之本源
物质中的恶之本源
自由中的恶之本源
从纯真到恶
神是恶的创造者?
神是良善的?
神是全知全能的?
恶是否为恶?
神的两种意志
悖逆之人与圣人
 
文章与评论
文章一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之第三部第三篇第二章:〈基督教〉
 
评註
论题
哲理性的历史
原罪
犹太教
基督教
恶的深化
 
文章二
圣保罗
《罗马书简》之第七章:第七至二十五节诗
 
评註

释义
三种状态
生与死的辩证
亚伯拉罕
阐述
恶的形象
 

图书序言

善与恶
 
恶的对立面是善,但什么是善呢?善通常被定义为合乎人的本性(nature),或是人的意志(volonté)会自然而然地向往的事物。然而,对于此传统定义下作为人之目的的良善,我们却能指出和其有关的两点显着差异:第一,奥古斯丁教派的基督教义是以二元性为立论基础,而此二元性则是由人之本性里的亚当原罪所导引出(最初始的本性是先于原罪的;随之的第二个本性则晚于原罪)。因此,我们应当能够主张具有第二本性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向往恶,而不是崇尚良善。第二,在康德的哲学中并不考虑自主的意志能遵从理性律法以外的其他律则。因此,我们也应当能反转词语的顺序,亦即善本身并非作为决定良善意志(或其动机)的客体,它是良善意志下(在其自律的原则下)的必然结果。奥古斯丁教派的基督教义亦主张,意志会自然而然地、如同良善是它目的般地崇尚善,此外意志的自我堕落是当它开始取代上帝,以自身作为目的、以自身作为衡量善的标准时,它便不再是为了善而求善,而是为了它自身。然而,康德哲学却否认良善意志是意志被善所影响的结果。倘若意志是会被善所影响的,那么它也将会被客体的表象(représentation)所影响、被此客体在现实中具有的愉悦感受(plaisir)所影响。至此,道德也将会是经验性的,并自我简化为伊比鸠鲁学派所倡的观点[1]。
 
于是,我们便能立即察觉到善的传统定义乃是建立在意志与欲望(désir)的区分之上。假使意志会自然而然地向往善,这是因为意志是让人和其他动物会有所区别的一项能力,所以人懂得依据合乎其本性与否,进而追求或远离事物;至于动物则仅是追求或远离那些与牠们本能(instinct)相符或相反的事物。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当我们认为人是被欲望所驱使—如同所有动物一般的自我保存欲望(霍布斯);如同所有的存有一般,作为非自因存有,坚持成为唯一自因(cause de soi)存有的欲望,也就是成为一切存有的实体(substance),即主宰(斯宾诺莎)—,或者是由对自我的爱所驱使(卢梭)之时,善与恶的定义又变得更加复杂。善与恶是否能化简成有益与有害的呢?即便我们同意此乃属于人的理性而非想像,但在人身上,我们能如此进一步断定何者是有益和何者是有害的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