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奠基人、百科全书式的博学者
谈投身学界的条件与特质
学术生涯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机遇」。
有志于学界者必须明白其双重任务:研究和教学,而两者完全不相容。
本书是韦伯于1917年11月7日受巴伐利亚「自由学生同盟」之邀,在慕尼黑大学所做的第一场演讲,第二场演讲为《以政治为志业》。两场演讲皆是「以精神工作为志业」的系列演讲之一。韦伯后来根据速记人员抄录的笔记,于1919年出版演讲内容。
讲座对象主要是学生,即将面临职业生涯的选择,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走上学术之路。韦伯首先指出这个职业的外部条件,他比较了德国与美国在学术体系上的差异,分析体制对于学者选拔过程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由机遇而非才能所决定。不仅如此,他还告诫有志于此的年轻学子,必须明白等待他的是双重任务:他不仅要有学者的研究能力,更要具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这两种素质通常是完全不相容的。
他再谈到学者的内在条件,必须心无旁骛的沉潜在工作上,并坚守严格的专业。但就算抱持再多的学术热情,在研究成果上仍是无法强求的,且学术追求不断的进步,更是永无止境的命运,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严苛事实。此文发表虽已百年,依旧是精辟透彻的经典之作。
何谓「以学术为志业」: 个人唯有在最严格专业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某种定见,也就是在学术领域贡献出某种确实相当完美的东西。……谁要是没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心无旁骛,并且沉潜到某个想法,也就是自己心灵的际遇就取决于:他能否对这部抄本的这个段落做出某种正确的推测的话,那就只好离学术远一点了。
唯有单纯为事业献身的人,才具备学术领域的「人格」。……任何学术上的「完满」都意味着新的「探究」,并且想要被「超越」和变得过时。所以任何想要效力于学术的人,都必须迁就这一点。
本书特色 ◎最新德文译本
◎韦伯《以学术为志业》与《以政治为志业》一百週年纪念
名人推荐 郑志成(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专文导读
韦伯的各方评价 ˙雅斯培(Karl Jaspers):马克斯.韦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德国人。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韦伯的才能是百科全书式的,这在现代极其罕见。
˙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马克斯.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史壮柏格(Roland N. Stromberg):社会学最大的黄金时代无疑是马克斯.韦伯,一个具有极大眼界与创力的学者。
˙亨尼斯(Wilhelm Hennis):涉入韦伯的着作,乃是一项冒险。
˙拉德考(Joachim Radkau):无论伟大与否,韦伯在社会科学上无疑是一位具备了独特观点的思想家,他也是一位通常能磨砺我们思考的思想家。
˙柯塞(Lewis A. Coser):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克斯勒(Dirk Kaesler):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