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德国版《流动的飨宴》★☆
★☆以城市为主轴,书写人物风流及德意志百年风华的全景式作品★☆
务实、叛逆、精采而又深邃;这,就是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很不一样,这让人安心,尤其是试图在此找到归属的异乡人,总是能在不一样中找到自己的角落……我的乡亲们是资本家,但也搞革命;穿西装为跨国金融体系服务却又上街丢石块;爱阿多诺却又恨阿多诺;既爱马克思也爱歌德。这个始终在变化中的城市里,谁才算是真正的法兰克福人呢?也许没有人是,也许每个人都是。」──蔡庆桦(本书作者)
相较于大家所熟知的德国大城柏林与慕尼黑;法兰克福除了机场、书展与法兰克福学派外,似乎缺乏让人辨识的关键字。然而,法兰克福不仅是六八革命年代的反叛首都,它所走过的历史与不断绽放的风流人物,不但累积了自身的厚度、也凝炼出德意志近现代的文明与苍凉。
这里是商业与金融的城市。由于位居贸易之路要津,自古人们就在法兰克福进行交易,也发展出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业公会;至今,多个重要商展仍在此举行,欧洲央行与全球各大银行亦在此驻点。
这里是自由与市民、正义与反抗的城市。法兰克福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就被封为自由城,直属于皇帝,使法兰克福人很早就发展出蓬勃的市民社会。而六〇年代的学运与革命世代狂潮、二战后对纳粹罪刑的最大规模起诉,以及左派恐怖组织赤军连,皆以此处为主战场,向上一代陈腐的价值观提出挑战也责问自身,深刻影响了战后联邦共和国的样貌。
这里是文学、哲学、社会学、科学与各种天才荟萃的城市。德国大文豪歌德在此诞生;全球最大的书展在此举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此成为青年学子的精神导师及日后反叛的对象;哲学家哈伯玛斯在此完成多数着作,并引领法兰克福学派走向全世界;阿兹海默医生在此确认失智是一种病症……法兰克福以其厚实的文化力量与研发实力,不但影响德国与欧洲,更成为全世界学术与文化的重镇。
务实、叛逆、精采而又深邃;这,就是法兰克福。
作者蔡庆桦曾任驻外交部法兰克福办事处祕书,已然将法兰克福视为家乡,他结合自身政治哲学的背景、广博阅读及实际的生命经验,带领读者从这座城市的肌理凝视德意志的重要命题,思索法兰克福为什么是法兰克福,德国又为什么是德国。
本书特色 1、以一座城市做为书写的主题,内容不但扩及人物、历史、思想、政治、文化与哲学,且不只是历年的文章集结,而是有清楚的主题意识、精准分层,写出法兰克福的不同面向。如此「全景式」的作品在国内外书市中相对罕见。
2、作者本身的书写与阅读深广兼具,能以散文笔法讲述哲学概念,叙述之余更能深刻地进行理论讨论、甚至批判,在目前的青壮派作家中独具风格,是很受欢迎的作家。
3、本书宛如德国版本的「流动的飨宴」,诸多人物与历史事件,以法兰克福为舞台相遇、激盪,演绎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及其低调却不可忽视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