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意涵、模式与操作

兵棋推演:意涵、模式与操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兵棋推演
  • 军事模拟
  • 战略分析
  • 决策辅助
  • 推演方法
  • 游戏理论
  • 系统建模
  • 运筹学
  • 战争游戏
  • 仿真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坊间有关「兵棋推演」的活动,从政府到民间各界,相当「多元化」与「多样化」。然而,坊间有关此方面的专业书籍相当有限。

  面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建立平时因应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一套可以验证的「模式模拟」(simulation model)与「未来策略规划」(future policy planning),让整体决策品质产出,不仅属于一种快速的「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最适合「选择反应」的自然内化过程,都可借由「兵棋推演」,达到国家安全「标本兼顾」之道。

  「兵棋推演」的运用多元化,并非只是「军事性质」,亦具有「商业性质」的运用功能。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设厂,可能遭遇哪些「意料中」与「非预期中」的状况,都可以运用三种模式加以解析问题,提供「当事者」后续「应兴应革」之道。

  教科书与工具书兼具:
  1. 教学运用:透过兵棋推演的意涵及理论概念说明,让学生或学员了解如何运用兵棋推演,建构对问题分析与寻找最适合解决方案的思考逻辑。

  2. 实作运用:「战略兵棋推演」模式思考逻辑,可提供授课老师或战略兵棋推演团队客户(政府单位及企业),依需求拟定战略兵棋推演计画作为与操作程序的准据。

  适用对象:
  1. 国家与私人企业各领域决策者:运用「战略兵棋推演」分析概念与模式,获得解决困境与建构发展策略的思考方向。
  2. 授课老师及兵棋推演团队:建构与拟定战略兵棋推演的基本准则。
  3. 社会科学各领域决策者、专业经理人及幕僚人才培育的基本训练教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翁明贤   


  德国科隆大学政治学哲学博士。

  曾任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1996-2002;2009-2015),总统府国家安全会议研究员(1995-1996)、谘询委员(2006-2008)、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2002-2006)。

  现任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整合战略与科技中心主任、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

  出版书籍包括:《突围:国家安全的新视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解构与建构:台湾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0-2008)》,其余关于建构主义安全研究理论、国际安全、两岸关系、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防与军事战略论文多篇。

常汉青

  学历
  军事学历:海军军官学校正期77年班、国防大学海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正规90年班、国防大学战争学院正规98年班
  民间学历: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硕士、博士候选人

  经历
  军事经历:海军飞弹快艇艇长、海军大万军舰(大字号/舰队远洋拖船)舰长、海军承德(康定级/法国拉法叶级舰)军舰舰长、国防大学战争学院军事理论组主任教官

  民间经历:台湾战略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台湾战略研究学会决策模拟中心副执行长

  台湾战略研究学会
  台湾战略研究学会是一个民间性质,以台湾为主体思考台湾的战略环境,提出台湾应有的战略观点,结合产官学界透过学术研究、政策对话、论文讨论与专书出版的方式,呈现战略研究学术化、实用化与专业化的目标。
 

图书目录

第一章:前言 6
一、什么是「兵棋」、「模拟」与「兵棋推演」?
二、什么是「人算」、「庙算」不如「天算」?
三、什么不是「兵棋」以及「兵棋推演」是什么!
四、未来两岸之间是否还有类似由北京单一主导攸关台湾权益的「事件」?
五、本书编写安排:概念、内涵、理论、途径与运用

第二章 兵棋推演:概念、演进与内涵种类
一、兵棋推演:概念与定义
二、兵棋推演:演进与发展
三、兵棋推演:内涵与分类
四、兵棋推演:设计与想定
五:兵棋推演:推演与运作(角色扮演)

第三章 兵棋推演:理论基础与模式建构
一、推演理论基础:国际关系理论运用
二、推演思考途径:多元战略思考方法
三、推演模式分类:一般与特殊分类型态

第四章 兵棋推演模式一:教育训练模式
一、推演目标:决策领导人培育与发掘及预防性标准作业程序的建构
二、推演思考:冲突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沟通理论、谈判理论、决策理论
三、推演架构:想定建构、人员编组、系统建置、人员训练
四、推演重点:政策及计画(或标准作业程序)的撰写、问题分析与理论运用
五、推演成效:行动后分析(AAR: After Action Review)

第五章 兵棋推演模式二:模式模拟模式
一、推演目标:策略执行计画成效检证及人员训练
二、推演思考:策略执行计画推演思考要件
三、推演架构:模拟系统需求、人员编组、相关参数资料建构
四、推演重点:推演结果比对分析、发掘策略执行计画缺失
五、推演成效:提高策略执行计画成效

第六章 兵棋推演模式三:策略分析模式
一、策略分析模式兵棋推演思考逻辑与操作程式
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案例分析
三、美国的「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案例分析
四、台湾的「新南向政策」案例分析

第七章 结语
一、成功「兵棋推演」的要件
二、事后「兵棋推演」的检讨:报告的撰写
三、未来「兵棋推演」的变化:未来的变化

 

图书序言



  自有人类存在以来,如何在大自然环境下「制服」万物为己用,或为争取更多「利益」与其他族群「斗争」,都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利害攸关者」,了解「利益竞争者」的下一步,以便己方先能掌握「机先」,创造有利态势,获得最后的「利基」,一定程度也是「物竞天择」的体现。

  不过,早期人类「明智未开」,诉诸各种神祕力量的指引,从不同方式进行「求神卜卦」,例如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龟甲占卜」,透过火烤兽骨上产生的裂痕加以解读,就是希望「预卜先知」了解「结果」,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当代则是透过科技力量的协助,已经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更可以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境界。诚如《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所言:「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此种「预先思考、超前部署」的现象,就一种艺术:「兵棋推演」(Wargaming)的「体现」。

  笔者长期在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任教,除了主授「国家安全政策」、「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全球化安全」之外,也教授如何实践「安全战略」层面的「决策模拟」与「危机管理」等课程,借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近几年来也应邀至国家文官学院主讲「国家安全政策」、国防大学各院讲授「国际关系」、「全球化专题研究」与「国家安全」等课程。透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授课途径,了解「决策模拟」、「危机管理」与「团体思考」等课题的关联性。最重要者,如何达到「文武交织、略术相称」的融合目标,在在突显「兵棋推演」的重要性。

  目前台湾坊间有关「兵棋推演」的活动,从政府到民间各界,相当「多元化」与「多样化」。然而,有关此方面的专业书籍相当有限。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世贸双子星大楼的国际恐怖主义攻击引发非传统安全威胁,使得华盛顿开始重视「国土安全」(Homeland Security)议题,推出「爱国者法案」,成立「国土安全部」,焦点在于维护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防护」(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CIP),也成为相关决策当局的主要推演课题。事实上,台湾处于极端气候变迁下,是天然灾害频传的高风险地区,2011年日本福岛地区发生地震、海啸与核电厂炉心融解的三合一复合式灾变之后,台湾从中央到地方城市单位,莫不将因应此种非传统安全威胁,视为经常性工作指标。

  是以,面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建立平时因应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一套可以验证的「模式模拟」(simulation model)与「未来策略规划」(future policy planning),让整体决策品质的产出不仅属于一种快速的「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最适合「选择反应」的自然内化过程,这些都可以借由「兵棋推演」,达到国家安全「标本兼顾」之道。

  本书除了第一章前言与结论之外,区分为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与内涵,并建构三种「兵棋推演」的模式运用:1.教育训练模式;2.模式模拟模式;3.策略分析模式。主要在于「兵棋推演」的运用多元化,并非只是「军事性质」,亦具有「商业性质」的运用功能。例如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设厂,可能遭遇那些「意料中」与「非预期中」的状况,都可以运用三种模式加以解析问题,提供「当事者」后续「应兴应革」之道。

  本书的出版,必须归功于执行主编常汉青的筹备与协调辛劳。笔者于2014年暑假参与国防部暑期南沙全民国防之旅,当时汉青为该次运补任务的「战队长」,指挥专案战舰进行太平岛之行,一路上「教学相长、受益良多」,领略国军优秀人才辈出。鼓励汉青进一步深造,就读本所博士班,突显「文韬」与「武略」兼具能量,发挥人生「退而不休」的终极价值。

  在本书筹备过程,除了规划整体「写作时程管制表」,多次前往淡江大学图书馆总馆、国防大学八德校区图书馆搜罗国内外兵棋书籍,并谘询许多具有兵棋推演经验的战院教官,获得相当宝贵的兵棋实务经验,特此予以致谢。最后,感谢五南图书出版公司鼎力支持,以及台湾战略研究学会周翠梅研究员协助本书的校对工作,让此首本具有战略意义的「兵棋推演」专书能够顺利付梓,除了有助于两岸与国际决策模拟与兵棋推演的专业需求外,未来期许有更多系列专业书籍,配合外文版本,充分普及推广,建构具有特色的台湾战略研究能量。
 
翁明贤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台湾战略研究学会理事长)
谨志于2018年初秋于台北北投忠义小筑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兵棋推演:意涵、模式與操作》這本書,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我一直以來都對那種「沙盤推演」的畫面充滿好奇,總覺得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模擬出無限可能的戰局,是一件極具智慧的事情。這本書的標題「意涵、模式與操作」聽起來就像是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從根本的理解,到具體的應用。我特別好奇「意涵」這個部分,它會不會闡述兵棋推演的歷史淵源,以及它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它是否曾是軍事指揮官們最重要的決策工具,又或者,它在當代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用途?我期待作者能帶我深入理解,為何這種看似簡化的模擬,卻能觸及到真實戰場中複雜的決策、預期和應變。而「模式」的部分,我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或許是關於歷史上的著名戰役,又或者是對當前國際局勢的模擬分析。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些龐雜的資訊,濃縮成易於理解的兵棋推演模式,並且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洞見。最後的「操作」,我希望能得到具體的指引,了解如何實際參與或進行一場兵棋推演,或許也會提供一些入門級別的範例,讓我能親自體驗。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最期待的閱讀之一。

评分

這本《兵棋推演:意涵、模式與操作》的標題,乍聽之下,我以為會是一本相當枯燥的學術專著,但仔細品味,卻感受到一種隱藏的魅力。我對「意涵」這個詞特別感興趣,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規則和流程,更是關於兵棋推演背後的哲學、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它會不會探討,為什麼人類需要透過這種模擬的方式來理解衝突?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這種看似傳統的推演方式,是否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獨特之處?或者,它會不會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人們在兵棋推演中所展現的決策行為、團隊合作以及心理壓力?而「模式」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結合不同歷史時期和地理背景的案例,透過這些具體的模式,來展現兵棋推演的廣泛適用性。例如,從拿破崙時代的戰役推演,到當代網路戰或混合戰爭的模擬,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複雜的戰局,簡化成易於操作的模式?更不用說「操作」了,這部分我最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引導讀者親身參與,或許會提供一些簡單的兵棋推演範例,讓大家可以動手嘗試,親身體驗模擬戰場的樂趣與挑戰。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對「推演」這個詞有更深刻的理解,並且拓展我對決策科學的認知。

评分

坦白說,在翻閱《兵棋推演:意涵、模式與操作》之前,我對兵棋推演的印象還停留在電影裡那些擺滿棋子,大家在沙盤上指指點點的畫面。但這本書的結構,從「意涵」開始,就立刻拉高了它的層次。我猜測,它會深入探討兵棋推演作為一種研究方法、一種決策工具,甚至是一種教育手段的價值。它會不會解釋,為什麼單純的數據分析無法完全取代兵棋推演?兵棋推演在模擬過程中,如何捕捉到那些難以量化的因素,例如人為判斷的失誤、政治角力的影響,或是突發的不可預測事件?而「模式」的部分,我非常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將複雜的戰略概念,轉化為具體的遊戲機制。例如,不同兵種的優劣勢、後勤補給的重要性、情報的獲取與解讀,這些在真實戰場中極其關鍵的元素,在兵棋推演中又會以何種形式呈現?會不會有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戰爭模式的比較分析?最後的「操作」部分,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讀者了解如何從零開始設計一個兵棋推演,或者至少能夠理解參與兵棋推演時,有哪些基本的禮儀和技巧。我對這本書能啟發我思考問題的新角度,感到非常興奮。

评分

哇,收到這本《兵棋推演:意涵、模式與操作》真是太棒了!身為一個對歷史戰略一直有濃烈興趣的讀者,兵棋推演這個概念一直讓我著迷,但總覺得有點門檻。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扎實,從「意涵」、「模式」到「操作」,好像把兵棋推演的整個脈絡都涵蓋進去了。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它會不會像有些學術書籍一樣,只停留在理論的空談,還是真的能引導我理解兵棋推演是如何被設計、如何進行、以及它在實際應用中能帶來什麼樣的啟發?特別是「模式」的部分,我很好奇作者會介紹哪些經典的兵棋推演模型,像是冷戰時期的兩強對抗、還是現代戰爭中更複雜的多邊形戰局?而「操作」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具體的步驟和技巧,甚至是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讓我知道,原來一個小小的棋盤,竟然能模擬出如此宏大的戰爭場面。我對作者的背景和研究方向也很有興趣,希望作者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即使是對軍事術語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並且在閱讀過程中,慢慢構築起對兵棋推演的全面認知。這本書的出現,對於想更深入理解戰略思維,或是想將這種推演方式應用到其他領域(例如商業策略、國際關係分析)的讀者來說,都絕對是個寶藏。

评分

這本《兵棋推演:意涵、模式與操作》,光聽書名就覺得很有重量感。我一直覺得,能夠將複雜的戰略和戰術,透過精巧的規則和模型呈現出來,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意涵」之門。它會不會闡述兵棋推演的歷史演變,從古老的戰棋到現代的高科技模擬?它會不會探討,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兵棋推演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有何不同?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會如何解析兵棋推演在現代社會中的「意涵」,它是否依然是軍事院校的必修課?或者,它已經悄悄滲透到其他領域,成為商業領袖、外交官員,甚至科技創業者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而「模式」的部分,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精彩的案例分析,例如,透過兵棋推演,我們如何理解歷史上某場關鍵戰役的勝敗原因,或是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走向。作者會不會介紹一些獨特的、創新的兵棋推演模式?最後的「操作」環節,我希望能獲得具體的指引,了解如何實際參與一場兵棋推演,或者如何從讀者的角度去理解和評估一場兵棋推演的結果。我對這本書能帶來的啟發,充滿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