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做梦的灵魂来到树下安歇休养,品尝艺术创造的甜美果实。
愿众生有个宁静的夜晚,融入美好的梦境,
愿我们在世界无意识的大梦中相会连结,共生共荣。
你做梦吗?你记得梦吗?梦,是真?还是幻?
作者李巧度是个很会做梦同时能很细节的记下梦境的人,她将自己丰富的梦体验以写作的形式和读者分享,并以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方法,透过艺术的形式,希望能够提供读者一种与自己的梦境对话的方式。正如作者这么说:「倘若梦是松露,艺术就是美酒,以艺术再现梦境做自我探索与觉察,你就是自己浑然天成的疗癒大师!」
你可说她是「梦的拾荒人」,作者文图并茂的说梦与画梦,提醒了读者关注心灵中因为不被聆听而逐渐成为荒地的地方;透过创作的对话,让荒地成为能够种树的好地。
有人把梦当做是幻,嗤之以鼻,醒来后就丢弃;也有人把梦当真,认真地分析解梦,连结了童年经验、心灵创伤。作者兼有艺术创作和心理疗癒的背景,大胆地叙说自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快乐与痛苦,这份勇气带来她自身的疗癒,如果可能的话,让更多受伤的人有机会得到鼓励,愿意摊开伤疤,面对自己,那么梦的真或幻已不必执着,毕竟「真画幻巧艺,幻梦真度人」。
自古以来太多的诗人、艺术家、哲人无不赞扬梦是灵感的泉源;身心灵助人工作者无不宣称梦的疗癒功效。只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解梦也需系梦人,与其将梦境弃之为敝屣,不如善用梦传来的讯息来艺术自疗。梦与艺术是同一国的子民,他们使用共同的语言──图像,用艺术再现梦境才是善待梦的本意,是最真诚的待梦之道。
「自疗」是一条向内追寻的旅程,需要诚实和勇气,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是作者以自身实践的历程作为记录出版,这不只是一个分享,也是一份无私的礼物。
人人都需要一本入梦书,与梦会遇就像是惊见蝴蝶羽化的过程,那是一个经验,仅能说「像是」却无法说「就是」。在梦的面前,我们只能谦卑,像是个拾荒的人,将捡拾到的梦碎片拼拼凑凑,直觉式的重新排列组合,也可以顽皮的加油添醋,涂涂抹抹,然后,像个小孩子似地与梦拉拉手,做朋友。
「梦的艺术自疗」,没有画得像不像,美不美的问题,也没有画与梦境看不懂的问题,只是很单纯的以当下的心情与直觉去创作就对了。
不妨当这本书是一本用梦境当创作素材,用创作帮自己开展梦境的操作手册。正如小孩入睡前需要一本小绘本,这本书就当作大人的入梦书吧,随着作者非常诚挚地揭露内在,引领有兴趣走进自己心灵世界的人,一起来探索梦。
推廌序
梦的拾荒人 蔡怡佳
真画幻巧艺,幻梦真度人 陈俊霖
进入梦艺术的门 杨健志
在虚实之间,审视美的存在 丁学伟
梦的翅膀 张慰慈
自序
人人都需要一本入梦书
第一章:孵梦-与梦共枕
第二章:入梦-洞穴与迷宫
第三章:若梦-宠物与自我
第四章:戏梦-老房子梦剧场
第五章:探梦-交通工具
第六章:浮梦-飞翔与坠落
第七章:寻梦-鞋子与回家
第八章:忆梦-家人毕竟是家人
第九章:惊梦-死亡与重生
第十章:悟梦-生态即梦土
结语:与梦共舞
尾声:祈梦
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说实话,我当初买它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一直以来睡眠都不是很好,经常会做一些零碎的、不成型的梦,醒来后也感觉不到任何放松,反而有时候会觉得更疲惫。市面上关于睡眠的书籍我看过不少,有讲究睡前习惯的,有介绍冥想技巧的,但总觉得离我想要的“入梦”境界有点远。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被“梦的艺术自疗”和“大人的入梦书”这样的字眼吸引了。我总觉得,梦境本身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沟通,是一种连接潜意识的桥梁,如果能学会“疗愈”和“引导”它,或许能找到解决睡眠困扰的真正钥匙。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特别,一种沉静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色彩搭配,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引导心灵探索的指南。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梦的解析到如何创造梦境,再到如何利用梦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习惯于用逻辑和事实来解释一切,所以对于“梦”这种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我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直到我无意中读到这本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梦的认知。这本书并非是那种空泛地谈论梦的神秘感,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将梦境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疗愈。它不仅仅是分析梦境的寓意,更强调了“创造”梦境的可能性,这一点让我非常着迷。想象一下,我们能够主动地在梦中体验我们渴望的生活,或者解决我们现实中遇到的难题,这听起来简直就像科幻小说一样。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清晰的指导,让我相信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它鼓励我们去拥抱梦境中的不确定性,去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开启一扇通往内心深处未知世界的门,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喜和发现。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于睡眠质量的提升,更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拓展。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些难以启齿的情绪困扰,总觉得内心深处有一些东西束缚着我,让我无法完全放松和快乐。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心理咨询、瑜伽、冥想,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触及问题的根源。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潜意识,通过梦境,实际上一直在与我们进行着沟通。它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富有智慧的方式,引导我去倾听我的梦,去理解我的梦,去和我的梦境对话。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睡前写梦日记,刻意引导自己进入某种梦境状态,并且在梦醒后进行反思。令人惊喜的是,通过这些练习,我竟然真的开始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一些长久以来困扰我的情绪,开始逐渐得到释放,我发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客观。这不仅仅是“入梦”,更是一种“入心”的旅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梦境并非只是大脑在睡眠时的无意识活动,而是一种可以被主动参与和塑造的内在体验。我一直以为梦是随机发生的,是外界刺激或者内心焦虑的碎片化投射。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梦境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和潜在意义。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睡得好”,更是教我们如何“梦得好”,如何通过对梦境的探索,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解决那些我们可能在清醒时都未能察觉的内心冲突。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如何捕捉梦境、如何解读梦境象征的部分,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只是模糊地记得一些零散的梦境片段,从未想过要去深入分析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的信息。现在我明白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梦,其实可能是在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向我传达着重要的信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诗意的想象力,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
评分我一直对“潜意识”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但总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抽象、难以触及的领域。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它用一种非常生动、易懂的方式,将潜意识的运作机制与梦境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之前常常会觉得,为什么有些梦境如此清晰,仿佛真实发生过一样,而有些又支离破碎,毫无逻辑?这本书解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提供了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梦境传达的信息。它不仅仅是关于“解梦”,更是一种“与梦同行”的过程。通过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梦境建立更深的连接,我开始发现,原来我的潜意识一直都在以一种我未曾意识到的方式,回应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有感染力,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梦境的奇妙世界,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探险,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