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什么是老化
本书第一章将提供一些关键的背景讯息,以便建立本书其他各章的重要背景脉络。因此本章内容并不直接探讨老化心理,而是着重讨论对各层面之老化心理具影响力的议题,例如:如何界定老化、老年人口改变、老年生物性改变等。本章主要目的仅在做一个精简的指引,详细的内容建议可以仔细阅读本章最后一节推荐的书目资料。
老化界定
我们的年龄量测是以「年」来採计的,换句话说,从出生开始,地球绕行太阳几圈,那你就有几岁。这部分被称之为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但是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有关这个个人,仅以这笔资料做参考,其实并不是全然可靠的测量,这是因为拥有相同实足年龄的人们,彼此在生理、心理上却存在差异,而且这样的差异在人年纪渐长之后更是明显。例如,我们可以想见70岁在刻板印象中应是老态龙钟(灰色头发、皱褶的皮肤),但是我们也可以想得到有些人保养得宜,根本没有上述年老的特征(驻颜,agerasia);当然也有外观提早老化的年轻人。在非常稀有的例子中这种情况非常夸张,例如,紫质症(progeria)(或称为哈金森—吉尔福德症候群,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这类患者在儿童早期就快速老化,通常在青春期死亡。另外维尔纳氏症候群(Werner syndrome)患者的外貌在青春期开始提早老化,多数在40多岁死亡。究竟这些状况确实是快速老化所导致,或只是碰巧看起来像是老化,仍有待讨论(Bergeman, 1997; Hayflick, 1994)。无论如何,纵使有这些不寻常的案例,实足年龄本身也完全不是个绝对正确的老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