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自癒手册:徒手疏通易堵穴位,轻松调理百病

人体经络自癒手册:徒手疏通易堵穴位,轻松调理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络
  • 穴位
  • 自癒
  • 疏通
  • 调理
  • 健康
  • 中医
  • 养生
  • 徒手按摩
  • 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调理经络,在精不在多!
  不必大费周章拍打十二经络
  只要针对每条经络的2~4个易堵塞穴位敲打及按揉,就能疏通气血
  进而强健体质、预防各种疾病、改善小病痛及慢性疾病


  ‧疏通肺经,增强身体的唿吸功能
  ‧疏通脾经,有效减缓衰老
  ‧疏通心包经,让坏情绪离开你的身体
  ‧疏通三焦经,促进人体代谢正常
  ‧疏通膀胱经,让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畅通无阻
  ‧疏通小肠经,保护心脏,改善颈肩疾患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疾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发展之初,经络穴位就会发出许多信号,如果能用心体会,就能发现身体的异常,进而採取有效的措施,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如果人体内的经络不通,就会造成气血运行出现阻碍,养分不能布达全身,废物无法及时清除,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时间长了,疾病扎根在人体内了。在人体内,与五脏六腑相通的十二经络有固定的堵塞点。因为一旦脏腑的功能不在最佳状态,经气的运行就会异常,经络就会在固定区域出现堵塞,这时,敲击或者揉堵塞部位,就会有痠、麻、胀、痛等感觉。而经过按揉、针刺、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的方法,疏通这些堵塞点后,痛点就会消失,相关脏腑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所以,身体不舒服时,首先要检查相关经络的堵塞点──痛点,然后进行自我疏通。这样一来,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也增强了相关脏腑的自癒能力。

  本书将教你利用人体十二条经络上的易堵塞穴位进行自我体检,并透过疏通经络来增强人体自癒力,消除病根,是一本让人少生病、不生病、有病好得快的非药物疗法家庭实用健康书。

  ※打通经络,就能恢复人体的自癒本能

  作者历经多年研究,发现人体十二经络常见的堵塞穴位
  这些穴位一共39个,大多分布在肘、膝、腕、踝关节附近
  只要随时探查这些易堵点,及时疏通,就能唤醒自癒力!

  【精彩实用单元】
  ◎日常强身健体法
  腹常轻摩、手常抓握、常捏小腿、耳常搓、肛常提

  ◎身体常见毛病经络调理法
  针对常见疼痛、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女性常见疾病、男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等六大类,共42种小毛病,介绍对症调理法。

  ◎十二经络体检法
  只要把重点放在经络上的易堵塞穴位,每週探查并疏理三条经络,持续一个月,十二条经络就会畅通了。

专家推荐

  养生教授/吴宏干
  美国执业中医师/杜丞芸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孙茂峰
  养生讲师/谢无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路新宇


  执业中医师,中医养生文化学者。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致力于中医普及工作,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方法,让一般民众学会如何保养身体、清除疾患。多年来,在江苏卫视、贵州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中担任主讲嘉宾,也为多家企事业单位及老年大学做过上百场保健讲座。始终在中医普及工作中倡导中医的「四化」,即理论知识专业化、问题阐释通俗化、操作技巧简单化、效果疗效实用化。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学会「经络处方」,健康不外包──梁冬
作者序 让自己和家人健康,才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第一章 徒手通经络,快速增强人体自癒力
‧打通经络,就能恢复人体的自癒本能
‧经络经过哪里,就能调理该处的疾患
‧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镜子
‧经络中的易堵塞穴位
‧审身体微恙,就能徒手调理百病
 
第二章 中医七大外治法
‧外治法的目的都在打通人体经络
‧刮痧:驱寒排毒的首选
‧拔罐:可调理大部分慢性疾病
‧针刺:对气血深层次的导引
‧艾灸:解决身体长期虚、虚胖、寒湿重的问题
‧导引:透过六字诀、太极拳等方法,让身体气通血畅
‧按摩:按、压、揉、推、㨰、摇、抖、扳、盘、运
 
第三章 日常强身健体法
‧腹常轻摩:唤醒五脏的强大自癒力
‧手常抓握:养肝强筋
‧常捏小腿:减缓衰老,走路有力不抽筋
‧耳常搓:补肾补脑,耳聪目明
‧肛常提:提高生殖系统功能
 
第四章 常见身体毛病的经络调理法
‧常见疼痛:牙痛/偏头痛/后头痛/前额痛/巅顶头痛/头痛如裹/肩周炎(五十肩)/坐骨神经痛(腰突)/急性腰部扭伤疼痛/膝关节肿痛/痛风
‧消化系统疾病:口臭/打嗝/厌食/胃病/便祕、便溏/痔疮
‧耳鼻喉科疾病:单侧耳鸣/耳鸣/鼻炎/流鼻血/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
‧女性常见疾病:痛经/乳腺增生/尿道感染/性冷感/甲状腺结节/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腹部术后不排气
‧男性疾病:前列腺炎/阳痿/早洩/疝气
‧亚健康状态:肥胖/失眠/风寒感冒(初期)/小儿风寒感冒发烧/咳嗽/落枕/腿部抽筋/湿疹
唤醒身体的强大自癒力
 
第五章 经络体检法,让你有病早知道
‧探查经络痛点
‧如何进行经络体检法
‧使用经络体检法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十二经络体检法实作指南
‧疏通肝经,让身体每天有用不完的力气
‧疏通肺经,增强身体的唿吸功能
‧疏通脾经,有效减缓衰老
‧疏通心包经,让坏情绪离开你的身体
‧疏通三焦经,促进人体代谢正常
‧疏通肾经,减缓人体的衰老
‧疏通膀胱经,让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畅通无阻
‧疏通胃经,养好身体的后天之本
‧疏通胆经,为其他脏腑提供能量
‧疏通心经,清除心脏发病隐患
‧疏通小肠经,保护心脏,改善颈肩疾患
‧疏通大肠经,让人体排泄正常
 
后记:愿人人身心都有大福报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学会「经络处方」,健康不外包

梁冬


  正安文化宣导「健康不外包」,透过适当的学习,人人都可以掌握呵护健康、远离疾病的能力,所以,正安文化搭建的学习平台希望「赋能予人」。

  2014年,路新宇医师在正安文化开设「经络课」。非医学专业人士能否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呢?他的理解是,要放下与疾病对抗的念头。念头决定行为。

  当今的医疗模式,不论患者还是医者都已习惯以疾病为导向,但传统中医却是以重建身体内在和谐为导向的,这就决定了「治疗」模式的不同。

  以疾病为导向,医者想的是怎么「治服」疾病,除掉「癌肿」,患者想的是「我」怎么那么倒楣。

  以重建身体自身和谐为导向,当身有不适时,患者会承认是自身的问题,如食饮不节、起居不规律、虚邪贼风的侵袭、情绪的焦躁等因素,导致了脏腑功能的失常。而医者透过调理患者内在脏腑的功能,来恢复其身体的和谐,从而使不适的表现消失,甚至患者自己改变一下过去的不良行为,疾病也就消失了。

  路医师的课很受欢迎,因为听他的课,「三观尽毁」!「经络不要从上至下整条按,因为浪费气血;拔罐要有的放矢、精准选穴,不要群拔,那样做会白白耗散身体的气血」……

  「三观尽毁」?是我们没有深度思考气血对身体的重要性,反而打着对身体好的旗号来折磨它。

  我很赞同路医师的观点:温柔地与身体对话。比如摩腹,他让你用推毫毛的力度,用最慢的速度来操作。我们主观上习惯了想让身体怎么怎么样,以致暴力地、有目的地对待身体,但身体同意了吗?还不如放下念头,让身体彻底放松,恢复它的智慧(本能),也许你会与宇宙瞬间同体。

  看路医师的书,你会发现他喜欢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认为经络是脏腑的延伸,本身不是治病的,只是通道而已,因此它们的畅通是必须的。各种中医疗法的终极作用,不外乎一个「通」字。经络畅通意味着气血可以正常地运行,可以正常投射出脏腑的功能,间接证明身体是健康的。这让我想起了庖丁解牛所用的那把刀,在牛身体里的各种缝隙里游刃有余,十九年依旧锋利无比。设想一下,体内的气血游走身体各处,一路顺畅,能量一定极少有损耗,这是活到天年的必要条件。

  将经络概念简化,疏通经络的方法也极其简单。十二经络有易堵塞的穴位,不通时,这些穴位会有疼痛的表现。只要你动动手,就可以随时给自己做体检,防患未然。

  中医治病,难在辨证,需要搜集很多身体信号,才能确定是哪一个脏腑出了问题,或是哪些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路医师提出的「经络处方」将这个难点绕了过去,普通人可以不用辨证,透过疏通经络来恢复对应的脏腑功能,让治病这个问题马上变得简单了。

  比如痛经,中医辨证之后的真实原因,可能是寒凝、气郁、血虚等。换个角度想,如果肾气充盈,自会驱散寒邪;肝的功能正常,何来气郁;脾化生气血的功能正常,那么就不会有血虚。所以痛经的经络处方是疏通肝经、脾经和肾经的易堵塞穴位,恢复这三个脏腑的功能,交给身体本能去自我调节。这个「处方」在逻辑上讲得通,实际效果也超乎想像。
 
  这本书提供了四十多种家庭常见病症的经络处方,非医学专业人士凭此做一个「内行」的家庭保健医生,足矣!

  传统的中医、崭新的思维,让管理健康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技能。

作者序

让自己和家人健康,才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经常有朋友问我,经络穴位那么复杂,身为中医小白(初学者)能学会吗?我说:「能否学会不在于老师,而取决于你想学到什么程度。我相信愿力!」

  有了愿力,再加上学习和实践,非医学专业人士一样可以学会中医。

  学习中医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只有学会觉察到身体「未病」的状态,才可能动手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中,不会任其长成「已病」,以至于四处求医,饱受不能替自己身体做主的痛苦和无奈。而对于「已病」的自己和亲人、朋友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经络知识,来为自己开「经络处方」,以疏通经络,增强排病能力,加速痊癒。

  没有梦想,就好比没有目的地,所有的行动都不知道方向,做的是无用之工。成就梦想需要动力,只要身体的不适足够痛,对中医的爱足够深,不论什么专业、不管有无基础,肯定可以学会中医。

  2007年8月,我确定将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做为毕生努力的方向。不久后,我在一次牙痛时,无意中发现默默无闻的大肠经手三里穴是经络的易堵塞穴位,进而幸运地找出十二经络都有这样易堵塞穴位,如此一来,非专业人士在保养身体时就能有的放矢了。后来,我慢慢开始讲课,将中医普及化,一路走来,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其实都是最初那个一剎那念头的指引。

  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与「药物」,实践自会出真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家讲:「信、愿、行。」研习中医最容易体会到这个过程—学习、实践、印证、感悟、昇华。实践中医之法很容易,先从自己的家人做起,比如我妻子腿抽筋,点揉一次承山穴就搞定了;孩子小时候发烧,正好实践「吮痧」,结果我家小朋友没用过抗生素……

  要学好中医,一定要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我发现,不学习这些经典,就不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再多的奇招妙法,也如空中楼阁,难以灵活应用。比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有些朋友自从疏通十二经络后,某些病痛意外消失了,而原理就来自这句话。中医的技法多样,可是认真思考,发现最终的作用都落在一个「通」字上面。

  因为对古文不求甚解,以致我们阅读古代中医经典的时候难免有心理障碍。我的经验是打开书,静下心来朗读,慢慢体会古人的智慧。比如《黄帝阴符经》,只有三百多字,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十个字,所有的道理都讲清楚了。

  读经,会让我们向圣人靠近,而「混迹」于圣人的朋友圈,何乐而不为!

  功夫是怎样练成的?目标明确,持续实践,时间累积。很多人调理身体时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希望晚上种下一颗种子,第二天早晨推开窗就已经硕果累累,这有可能吗?调理身体时,我们容易高估短期的努力,却低估长期的持续。一个月记下361个穴位并灵活应用,这是天才,但大多数人并非天才。不过,如果我们持续每天记一个对自己有用的穴位,一年后就能够铭刻在心,胸有成竹了。

  另外,我觉得学习、践行中医,更应该落实在生活行为中,持续「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应用中医经络之法来防患未然,用实际行动去慢慢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

  我不聪明,有时还挺笨拙;我不勤奋,为生计奔忙,难以保持每天学习;我不认真,缺乏钻研精神。但我自己都没想到,在研习中医,奔赴健康的这条路上,我竟然快乐地持续了下来。

  本书的内容是我用了九年多的时间实践总结出的心血,是我授课的内容,这个内容系统地讲解超过50次。我相信阅读本书的朋友,不管您是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只要抱着一颗助己助人的热心肠,持续实践老祖宗传下来的经络养生祛病之道,一定会成为全家人健康的守护者。我可以,您也一定行!

  感恩十年来因中医而结缘的各位老师和朋友!感谢听我分享中医知识的每位学友!

  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

图书试读

◎打通经络,就能恢复人体的自癒本能
 
什么是健康?《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是这样描述的:「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在古人看来,一个健康的人志向坚定,不追求不切实际的欲望,心定神足,没有什么畏惧,虽然身体劳累,但心里却不觉得疲倦。
 
人为什么会生病,除了先天的不足,以及外在细菌、病毒的伤害,更多来自于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不是吗?短短的一生中,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真的太多。
 
很多慢性疾病为什么迁延不癒,与我们身心的分裂有极大关系。
 
由于对未来不确定之事的担忧,对过去苦痛之事的恐惧,很多人以为只有获得更多的物质和地位才能安心,于是疲于奔命。《心经》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念头少、欲望小,对过去、未来不忧虑,心中杂念少了,身体气血的消耗自然也会少。
 
我从事中医普及工作,偶尔会有连续三天的课程安排。对此,有的学员问我:「您站着讲三天,不累吗?」我回答:「宣讲的是健康知识,大家听得欢喜,给我的赞许和掌声就是一种能量,让我充满力量。站了三天,除了脚后跟有点累,全身很舒服。」这就是「形劳而不倦」。
 
什么叫「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指的是任何时候,事情做得很圆满,心情很轻松,心里没有什么堵着的东西,这样就能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就是在「气从以顺」的情况下,你的五脏六腑均能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确保身体正常的运转,心里所想都能实现。中医认为,只有保持经络通畅,气才能在身体里自在地运行,让身体的脏腑处在和谐的状态。
 
什么是「自癒力」?人们常说,服用某种药物或保健品可以提高机体的「自癒力」。其实,只要疏通经络,人的身体自会「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自癒力不需要靠外来的东西来提高,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全身经络的畅通,恢复人体的自癒本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