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共振疗法:利用定频微电流,找回治疗身体的答案

被遗忘的共振疗法:利用定频微电流,找回治疗身体的答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arolyn McMakin
图书标签:
  • 微电流疗法
  • 共振疗法
  • 替代医学
  • 自然疗法
  • 健康
  • 身体疗愈
  • 能量医学
  • 频率疗法
  • 疼痛管理
  • 慢性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马逊网路书店四‧五星评价
医学界首创先进定频微电流疗法
治疗慢性身体疼痛,不再求助无门

奥运选手、超级盃球员、健身教练都在用
气喘、纤维肌痛、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无解」疾病的治癒曙光

  曾被主流医学忽略的频率疗法
  以崭新的「定频微电流疗法」呈现在世人面前

  非侵入性、无痛、无副作用
  透过两组微电流频率的交错混和
  让身体产生共振,从发炎状态复元

  万物皆有共振频率
  若将两把小提琴摆在一起,只要你拨了其中一把的G弦,另外一把的G弦也会振动;在停车场中,当你按下电子钥匙的按钮,只有与其对应的车子门锁会回应;切换收音机的频道时,只有特定的频率可以接收特定的电台;你的身体也不例外。人体的细胞就像晶片一样,像电脑般互相沟通,分子与分子间也会透过共振进行能量转移。共振疗法即是运用频率,使器官恢复正常运作状态,解除发炎状态。

  被遗忘的古老疗法
  一九○○年代初,有数以千计的骨科医师使用电磁疗法治疗病患,但经过一九一○年「弗列斯纳报告」(Flexner Report)对医学进行「标准化」的整顿后,部分使用另类疗法的被视为是「非法」,此疗法也逐渐自主流医学中消失。本书作者偶然间受惠于频率治疗的惊人疗效,在自身所学与此疗法的「共振」下,对其进行系统化、组织化的临床实验及研究,并以崭新的「定频微电流疗法」呈现在世人面前。迄今此疗法已治癒过无数难解病症,世界各地都有执业治疗师帮助许多无助的病患。

  神奇的共振效应
  共振疗法使用「双电路微电流机」进行治疗,共会使用两个频率:电路A的频率、一个是电路B的频率。前者能将引发问题之病理解决或消除,后者则是依据病灶所在身体组织,从频率表上选出属于该组织的频率。整个过程产生的共振反应由A和B两个电路的频率合併创造,只要两个频率都正确,就能产生所要的治疗效果。

  难解疼痛的新解方
  有鑑于此疗法对肌肉、疼痛的治癒力,无数职业运动员、健身教练皆慕名而至,使用「定频微电流疗法」治疗身体痼疾。在一次紧急状态中,作者为韧带断裂的超级盃球员治疗,在惊人的短时间内治癒病患,使其顺利上场比赛;另一位肌腱发炎的球员,在治疗师使用频率治疗也束手无策下,作者也依照经验、聆听内在声音,顺利发现病因为骨膜发炎,最后使用正确频率,治癒病患。

  聆听内在的声音
  本书中不只有成功的案例,也包含许多失败的故事。在作者一路上跌跌撞撞的成长过程中,她体会了聆听内在直觉的能力,这些直觉告诉她可以应用那些频率治疗患者,只要内心静下来,正确的频率便会出现在面前。而共振疗法也教导她共振的重要性,若是频率不对、没有共振,事情的发展便不顺利,患者也无法获得治癒。反之,当频率对了,身体将会与之共振,进而恢复正常状态。

  本书除了阐述无数治疗的案例,作者也分享许多对应特定症状的频率程序,读者可以借此进行自我疗癒。本书也将正向态度词汇表收入附录中,读者只要反覆唸诵,便可增加正向思考能力、修复大脑机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及病痛。

  【本书涵盖病症及处理程序】

  神经痛、纤维肌痛、糖尿病神经病变、肌肉痛、修复损伤、关节痛、下背痛、脖子痛、肾结石痛及肾结石排除、肝脏疾病、糖尿病伤口、大脑及嵴髓损伤、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忧郁症、带状疱疹、气喘、卵巢囊肿、肠道沾黏,以及特定损伤产生的疤痕组织。

名人推荐

  「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器官组织都有一个『特定的频率』,只要找对了频率就可以跟这个器官组织产生『共振效应』,达到调整修复的效果。『定频微电流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除了是不同的治疗选项,也可以保健使用,带来更多元气和希望。」──王伟全 台湾增生疗法医学会(TAPRM)副会长、台中长安医院复健科主任《PRP增生疗法医师教你重启超人的修复力》作者

  「我专门治疗长期严重残疾病患。自二○○九年初次接触定频微电流疗法,我就知道这种独特的疗法会对很多这类病患有帮助,能够改善他们的病情。我观察到包括颈椎创伤相关纤维肌痛症、甲状腺肿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带状疱疹、失调、各类中毒等病症的数十位病患,对这种治疗法产生重大的反应。本书描述了作者一路走来的科学发现之旅。凡是罹患长期慢性疾病,无法借由传统医疗法改善病情者,都该和作者在这趟旅程同行。」──尼尔・纳珊博士(Neil Nathan, MD)《治疗是可能的》(Healing is Possible)、《霉菌与霉菌毒素》(Mold and Mycotoxins)作者

  「我相信定频微电流疗法是未来的浪潮,是《星舰迷航记》(Star Trek)时代的医学,只是我们现在已开始在受用。本书叙述定频微电流疗法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发展,而运用、体验这个科学与『直观』的奇蹟,是个让人心生欢喜的过程。本书是极具启发性、令人喜悦的宝藏,读者和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会真真实实地共振。」──戴文・史塔兰尼尔博士(Devine Starlanyl, MD)《纤维肌痛症与慢性肌筋膜疼痛》(Fibromyalgia and Chronic Myofacial Pain)共同作者

  「直到亲身体验了定频微电流疗法快速明显的解痛、治疗效果,我才放下怀疑的态度。从那个时候起,我已经不再怀疑。大约十五年前,我曾经手臂长期疼痛,麦玛钦只用定频微电流疗法为我治疗一次,就彻底解决了我的问题,此后我就常常把骨科疗法治疗无效的病患转介去做定频微电流疗法。麦玛钦医师对于定频微电流疗法的热情极具感染力,但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以我个人以及执业上的体验,定频微电流疗法可以快速而有效的修复受损疼痛的身体组织,使之复元。」──里昂・柴托(Leon Chaitow)自然医学医师、伦敦西敏斯特大学骨科博士、荣誉学人 「身体调整与运动治疗法学报」(Journey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y)总编辑

  「很棒的一本书!不论你是病患在寻找答案,还是保健组织在寻求突破,本书都会使你眼睛一亮,看到全新的可能性世界。麦玛钦医师为新兴的能量医学做了一次众人期待已久的『真相报导』。书中说的故事会激励你,所传达的信息会使你对未来的健康保健重新燃起希望!」──罗杰・比利卡博士(Roger Billica, MD)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会员 前美国航太总署太空计画医学部主任

  「本书作者凯洛琳・麦玛钦博士是能量医学专家。只要是对能量医学用于医疗上的原理及方法有兴趣者,本书都是必读。」──杰佛瑞・布兰德(Jeffrey Bland)美国功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共同创办人 《功能医学圣经》(The Disease Delusion)作者

  「病患、保健组织、任何一个有挚爱者在忍受病痛的人都会和本书起共鸣。定频微电流疗法(FSM)的通用词汇就是和谐共振、振动、振盪、频率。我亲身目睹定频微电流对人、马的疗效,因而热烈支持此一有科学根据的医疗法。本书精彩不输《哈利・波特》(Harry Porter)系列,但谈的不是法术,而是科学。」──约翰・夏尔基(John Sharkey)临床解剖医师、运动生理学家、神经肌肉治疗师 《触发点疗法医疗》(Healing through Trigger Point Therapy)作者
 
寻觅疗愈的古老智慧:深入探索非主流疗法的应用与挑战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对传统医学之外疗愈方法的深度探索之旅。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仍在寻求更全面、更符合个体需求的健康维护之道。本书将目光投向那些长期以来被主流视野忽略,却在特定人群中流传和实践的另类疗法体系,旨在挖掘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操作实践,以及在当代健康管理中的潜在价值与局限性。 第一部分:疗愈视角的拓宽——从整体观到能量场 第一章:超越症状的视角:人体作为复杂系统的再认识 本章从生物学和哲学的交叉点出发,探讨人体并非仅仅由孤立的器官和系统构成,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平衡的整体。我们将剖析“整体观”在健康维护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为何仅针对症状的单一治疗模式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内容将涵盖经典医学模型(如生物医学模型)的优势与局限,并引入信息论、复杂性科学等前沿概念,尝试为理解人体如何自我调节和修复提供新的框架。重点讨论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是如何构建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的。 第二章:被忽视的频率与振动:物理学在生命中的隐喻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看不见的振动和频率。本章将聚焦于物理学中关于频率、共振和波动的基本原理,并探讨这些原理如何被引申到生命体的运作机制中。虽然缺乏严格的现代科学实验支撑,但历史上的许多疗愈传统都隐含了对“能量”或“频率”的直觉认知。本章不会进行科学验证,而是梳理这些理论的哲学根源和历史演变,考察它们如何影响了非主流疗法的操作理念。我们将回顾早期的电学研究在医学中的初步应用,以及这些早期尝试的演变路径。 第三章:历史长河中的疗愈实践:古老智慧的回响 追溯至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的体液学说、中医的经络理论、印度的阿育吠陀体系,它们无一不包含对人体内在平衡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刻洞察。本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侧重于“调整内在状态”而非“对抗病原体”的疗法流派。我们将分析这些体系的共同特征——例如对个体化治疗的强调、对生活方式的关注,以及它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关注这些实践是如何处理慢性病和功能性障碍的,这些领域往往是主流医学相对薄弱的环节。 第二部分:实操方法的细致梳理——探索非传统干预手段 第四章:声音与振动的疗愈潜力:从音乐到音叉 声音作为一种物理能量,其在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方面的作用已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得到部分证实。本章将深入探讨将声音作为治疗工具的各种方法,包括纯音疗法、特定的音乐频率对脑电波的影响,以及通过乐器或专门工具产生的固定频率声波在放松和深度冥想中的应用。我们不会涉及具体的医疗效果声明,而是侧重于这些技术如何被用于提升主观幸福感和辅助放松训练的实践细节。 第五章:生物反馈与神经调节:身体与心智的对话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连接主观感受与客观生理指标的桥梁,是现代研究和传统实践的交汇点。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心率变异性(HRV)监测、皮肤电反应(GSR)等工具,帮助个体学会主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重点阐述从基础的呼吸训练到更高级的神经反馈训练的具体流程,以及这些训练如何被整合到压力管理和疼痛缓解的方案中,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性。 第六章:精微物质与信息传递:顺势疗法的理论基础与争议 顺势疗法(Homeopathy)以其“最小剂量”和“相似相征”的原则,长期处于科学辩论的中心。本章将客观梳理其理论基础,包括稀释、振荡(Succussion)过程的哲学意涵,以及支持者对信息或“记忆水”的解释。我们将呈现支持者和批评者各自的论据,不对其有效性做出判断,而是专注于理解这种疗法体系是如何构建其治疗逻辑的,以及患者在接受此类治疗时的心理体验。 第三部分:整合与未来展望——实践者的挑战与伦理考量 第七章:将另类疗法融入个人健康蓝图 对于寻求多元化疗愈路径的个体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安全、有效地整合这些非主流工具。本章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框架,指导读者如何评估一种疗法的理论可靠性(从批判性思维角度)、操作的安全性,以及它是否与自身的健康目标相契合。我们将讨论如何与现有医疗团队有效沟通,避免潜在的冲突与干扰,并强调记录个体反应和长期效果的重要性。 第八章:伦理边界与知情选择:实践中的责任 任何涉及身体干预的疗法,无论主流与否,都必须建立在清晰的伦理基础上。本章深入探讨在实践非主流疗法时,从业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内容包括如何识别夸大疗效的宣传,如何界定替代疗法(Alternative)与辅助疗法(Complementary)的界限,以及在缺乏严格临床证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我保护。本章呼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审慎和负责任的健康实践环境。 结语:持续探索,保持开放的批判精神 本书的结论旨在鼓励读者将视角拓宽至传统医学的边界之外,但同时保持一份清醒的批判性思维。真正的疗愈答案,可能存在于对多种智慧的吸收、整合与审慎实践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卡洛琳.麦玛钦(Carolyn McMakin)


  一九九四年自嵴骨神经医学院毕业,一九九六年发展出定频微电流(FSM)疗法,并于一九九七年开始对外教授。除了保持部分的临床看诊时间之外,她常至美国各地及澳洲、欧洲、中东的讲习会传授FSM的运用。她撰写过八篇临床研究论文,曾在国家健康研究院及美国、英国、爱尔兰、澳洲的医学会议演讲,演讲主题包括纤维肌痛症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嵴椎相关纤维肌痛症、疼痛及运动伤害之辨症诊断及治疗等等。二○一○年,艾赛维尔(Elsevier)公司出版了她的课本《定频微电流疼痛处理》(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 in Pain Management)。更多资料及案例请至www.theresonanceeffect.com查阅。

译者简介

廖世德


  长期从事翻译及翻译论述工作,现有译作近六十册,其中包括一中心出版的《意识光谱》、《放下挣扎的生活》、《环境毒害》、《重生时刻》、《神奇的自癒力》等书。乐意与各方朋友交流翻译心得,个人信箱:selfliao@gmail.com。
 

图书目录

各界赞誉
致谢
推荐序 与频率共振效应美丽的邂逅
推荐序 探索治癒病痛的完美频率
第一章 还原性共振
第二章 奇蹟与错误
第三章 改变一切的四十赫兹
第四章 不可能的任务
第五章 眼见为信:高赌注治疗
第六章 用心聆听
第七章 你该怎么做?
第八章 不只是频率
第九章 善用共振效应
第十章 病例报告
后记
附录:正向态度词汇练习表
章节附註
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与频率共振效应的美丽邂逅


  认识到「定频微电流疗法」(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或译频率共振微电流治疗,简称FSM)是个美丽的邂逅。

  二○一六年十月我到美国内华达州雷诺市上臭氧治疗的课程,结识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台裔美籍医师Dr. Dave Ou。听到我远从台湾来上课,他非常亲切地跟我聊天,并开心地跟我分享此课程,及他使用这个疗法成功治疗他母亲久治不癒的腕隧道症候群。

  我完全没听过这个疗法,刚开始也摸不着头绪,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治疗。

  隔年,正好我们增生疗法医学会的一行医师,声势浩大参加AAOM(美国骨内科学会)在西雅图的年会并担任超音波课程的助教,让全世界看见台湾在疼痛治疗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我基于对Dr. Dave Ou的信任,也觉得西雅图离波特兰够近了,于是在课程结束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搭上长途巴士,带着心中的悸动,只身前往奥瑞冈波特兰市上这个课程。另一个驱动我毅然决定上课的要因,是我高一时曾在奥瑞冈住了一个月的寄宿家庭,十九年未见我的接待妈妈(homestay mother),这样强烈地吸引着我的「共振效应」,教我怎能抗拒?

  四月的波特兰细雨绵绵,坐到市中心我点了一个汉堡和可乐,满足地到举办课程的饭店报到。上课第一天,看到麦玛钦像个和蔼又热情的义大利奶奶,让我倍感亲切,准备好好享受这四天的课程。

  一开始就听到美好的观念:人体必须在「稳定态」!生物力学、情绪、毒素、感染、荷尔蒙、营养等,都必须维持稳定平衡;这与健康金三角「结构、化学、情绪」三者均需稳定的理念不谋而合!

  麦玛钦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曾经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巨擘大卫‧塞门斯医师(Dr. David Simons)结为连理,在耳濡目染下取得充沛的知识,所以课堂中不时出现让人惊艳的见解!其中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都是极为罕见却又有趣的真实案例,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唯有像他们这样观察入微的大师才能窥见致病的核心。

  其中一例便是斜方肌(肩颈痠痛的主要肌肉),斜方肌痠痛是现代人忙碌生活常见的病痛,依照传统西医看法,都认为是紧张压力、过度耸肩、下斜方肌及前锯肌无力,治疗包括药物(止痛药、肌肉松弛剂)、肩颈的物理治疗(热敷、电疗、运动治疗)、姿势调整、放松技巧、营养治疗(镁油、维生素C、磷脂丝胺酸等)。原以为FSM也不离这些范围,万万没想到,麦玛钦提出「斜方肌痠痛必须治疗延脑」!

  想想非常有道理,因为支配这条肌肉的神经便来自于延脑,有「生命中枢」之称,唿吸、心跳、血压等许多压力反应,都和它有关;因此斜方肌的治疗频率和其他肌肉截然不同,竟是使用治疗延脑的频率!我当下体验,确实感受到紧绷的情绪放松了,肩膀也跟着放松,效果非常神奇。

  课程第三天的实际练习完,我说我一直有慢性打嗝的问题,无法获得改善。麦玛钦觉得跟我的迷走神经有关,于是调了一个迷走神经「去沾黏」的频率,我整个胸腔打开了,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接着,我们聊天时,我提到我曾经因为车祸四肢瘫痪两个月的病史,到现在仍有后遗症。因为时间已晚,她说经历过这样撞击的人,最需要的是一个「脑震盪保护程序」(Concussion Protocol)。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频率组套,每个人都需要,因为我们每天承受太多压力、紧张的情绪、恐怖或令人心神不安的景象,「脑震盪保护程序」像是位清道夫,帮助我们每天扫除这些神经紧绷的张力,它也是针对延脑。

  我当下做完后微微放松,但其实没什么巨大反应,但隔天竟然感到异常恶心想吐!才想到麦玛钦上课时说道,这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其中一组94/94,是「改善延脑的创伤」所用的特定频率,其可能的副作用,便是觉得恶心,尤其容易发生在前庭系统有问题的人身上,没想到我就中奖了!翌日我向麦玛钦反应,她帮我做了音叉测试等,似乎真的有问题;她立马帮我处理,情况好了很多。

  课程中另一个让我非常惊艳的知识就是纤维肌痛症。一般认为是多重因素造成,包括生化异常和心理创伤等,目前多用药物治疗。但麦玛钦整理出七种造成纤维肌痛症的因素,必须对症下药才有效;其中一项因素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之前没听过,就是「颈椎创伤」造成的纤维肌痛症。

  原来颈椎受伤的人,椎间盘破裂会产生一种发炎物质,流入嵴髓,导致中枢性疼痛,身体全身都跟着发炎、敏感化。尔后在台湾的研讨会中,我们亲眼见证一位学弟自幼为纤维肌痛症所苦,麦玛钦便怀疑是此类型的纤维肌痛症,于是当下帮他使用40/10这个频率处理颈椎嵴髓发炎,没想到他开始寒毛竖立,起鸡皮疙瘩,且脸部表情发生明显的变化,非常放松,像是小酌一番之后的神情。这样的生理反应绝非「安慰剂效应」,亦非若有似无的感受或是可以装出来的演技,原本有点半信半疑的学员,在这一刻也不得不信频率共振效应确实存在了!

  课程结束后,我实在太感动了。听她上课如沐春风,就像在听一个老奶奶讲童话故事一样,让你越听越入神。我在课程回馈单上写着:「华人文化中有个观念叫『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感觉就像是某种注定的『共振效应』,吸引两个遥远的人相遇。」我甚至试图解释「百年修得同船渡」给她听,她觉得这是美丽的邂逅(serendipity)。

  向晚,我满怀感恩,按原定计画驾驶在五号州际公路上,开了三个小时的车到睽违十九年的寄宿家庭,见到我的homestay mother,立刻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们叙旧整晚,天南地北的聊,其中包括她的髋关节也在前两年手术,我立刻掏出FSM帮她治疗,她的活动度增加许多,甚至可以从地板像年轻人一样爬起来,因此要我查当地是否有人在做这样的治疗。

  翌年我邀请麦玛钦来台授课,造成极大轰动!在台湾的研讨会上,我们听到了创办人麦玛钦精采介绍并示范肌筋膜疼痛、脑中风、帕金森氏症、纤维肌痛症、烫伤、各种内脏疾病的崭新疗法,让现场医师们啧啧称奇。原来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器官组织都有一个「特定的频率」,只要找对了频率就可以跟这个器官组织产生「共振效应」而达到调整修复的效果。

  我必须强调,麦玛钦并非反对药物或手术的人,事实上她上课时就会明讲:虽然有帮助杀菌的频率,但当你严重感染时,请使用抗生素;虽然有帮助骨头修复的频率,但当你骨折或症状严重时,请开刀。

  「定频微电流疗法」并非万能,只是多提供一个非侵入性的治疗选项而已,如果你长期为某种病痛所困扰,试过许多传统疗法无效,不妨考虑这样的新兴疗法,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整合在一起,在术后搭配「定频微电流疗法」让恢复更快速。同时也有美容、养生、提升免疫力等频率,可以保健使用,带来更多元气和希望。

王伟全
台湾增生疗法医学会(TAPRM)副会长、台中长安医院复健科主任
着有《PRP增生疗法医师教你重启超人的修复力》

推荐序

探索治癒病痛的完美频率


  本书叙述一位杰出的女性一生追求其志业的过程,内容非常动人、有意思,常常又很幽默。卡洛琳.麦玛钦把定频微电流疗法(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简称FSM)推到了现代医学的最前端,这种新疗法是一种精准疗法。之所以说是「精准」,是因为不论病因有多复杂,它总是精确掌握,而且治疗之后不会有副作用。主流医学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法为什么会有效?关键在于「共振」(resonance)。本书第一章开门见山就论述「共振」,内容读起来让人目不转睛。请回想一下某次引起你共鸣的音乐会,伟大的音乐会深深引发你灵魂的共鸣。同理,振盪电场也会引发你生理、生物化学、健康状况很深的共振。这种共振,你找不到什么东西可以比拟。和音乐一样,产生这种共鸣或共振的,不是(声音或电力)讯号(signals)的力量,而是「频率」。

  在卡洛琳发展这一治疗法的过程中,无数因受伤、疾病、手术所致的长期疼痛患者因此解脱,并恢复身体机能。很多人的生活完全恢复正常,也非常感谢她。她甚至能够借由大幅提振病患的免疫系统,使身体恢复自行调节和治疗的力量,因而逆转病患严重或致命的病情。在接受她的治疗后,慢性病患常常从「绝望的」的状况完全复元。

  卡洛琳做过效果最好的治疗,有的又快又容易,像是骗人的,但其实不然。要不断取得那种奇蹟般的疗效,需要极度耐心、操劳、爱心、敏感,再加上准确锐利的直觉。她发展这治疗法的过程很奇妙、很引人入胜,将在本书首度详细披露。本书叙述她如何测试各种频率,最后找到的完美频率组合解除了病患多年的疼痛与痛苦。在过程中她对疼痛、受伤、频率、身体运动解剖学之间的关系渐渐有了全新的、越来越深的认识。她的「频率」疗法使得医学界有史以来首次得以理解某些复杂严重的疾病。这是宝贵的资产,非常令人振奋。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从旁看着她发展这一种疗法。一九九八年八月她首次发表一篇定频微电流疗法论文,有人向我提及这篇论文。我看了之后对于能量医学这样的突破性发展深感振奋,也看到了这一疗法日后的发展前景。后来,我就常常看到她又发展出更为先进的方法,治癒了无数之前说是「疑难杂症」或「抱歉,你恐怕要一辈子吃止痛药了」的问题。但把这一神奇的治疗法传授给人才是真正的考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卡洛琳对每一种可以把这种疗法带给所需者的途径都愿意认真考虑。她对学生和病患完全奉献。她对每个人都想特别照料,也确确实实如此实践。 本书非常宝贵,值得细读。她重大的贡献将因为本书而深远地影响现代医学。在如此忙碌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中,她还抽空为大家写了这本书,我深感敬佩。希望各位读了本书之后都和我一样感觉到振奋、向往,了解这种疗法的珍贵。

詹姆士‧欧须曼(James L. Oschman, PhD)
着有《能量医学:科学的根源》(Energy Medicine: The Scientific Basis)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还原性共振

借由听觉和振动,音乐的和谐与喜乐会和人的灵魂互相掺合,在音乐聆赏者身上创造出一种共鸣经验。不论是哪种文化,舞蹈家总是追随鼓声的节奏,其间的共振驱动众舞者的身躯,使之像只有一个身躯般舞动。我们也许不知道原因为何,也许不知道那叫什么东西,但都有这种经验。管弦乐团演奏音乐时,听众间会有种超越个体分别的、共同的和谐体验。他们在一种很微妙的统一当中互相连结在一起,灵魂也得到了满足。摇滚乐团演唱时,听众会从身体里面感觉到低音打击乐器声,像是从骨头里面发出的声音。他们在一种振动、感觉、动作的体验当中合为一体。这种体验能够把千百个人的身体连结成一个共振的身体。

共振,只要一体验到,你就知道那是共振。体验到共振时,你会感觉和共振源头衔接了起来,像是中间的阻隔顿然除去,整个人也随之感觉非常适意。发生共振时,你就是会有这种感觉,不论那是因为演讲时听到讲者说得很好的几句话,还是因为你才想到一个人,他就打电话来了,或者在树林中感觉和大自然交融,都一样。

若你打开收音机,把频道转到一○三‧三,收音机就会与用一○三‧三赫兹传送的讯号共振。频道标示处那个波段就是只会收到那个广播电台的讯号,收不到别台。此时收音机和输波器彼此就在相同频率共振。没有共振,就没有无线电及现代一切数位通讯系统。若你用钥匙开车门,车钥匙是用机械方法把门锁打开。如果是电子锁,你的电子钥匙传送的讯号只会和你的汽车门锁连结,而非别辆汽车。这个讯号只和你汽车的前门、后门等车门锁「共振」。你的车门锁也早已设定只和你的电子钥匙讯号共振,不会和别人的共振。共振就是这么回事。

共振感觉起来常常是一种情绪、感受,不过事实上共振完全符合物理法则、科学原理。无线电传输器和接收器互相共振,穿越很长的距离,将讯号从火星传到地球,或是从一○三‧三赫兹传送到我车上的收音机里。物理学家以数学描述这种原理,工程师根据这种原理设计传输器、接收器及计数器等等。工程师制造电子锁的「蜂鸣器」,所以你可以借蜂鸣声设定电子锁的频率,才能够把车门打开。当你按下锁门钮时,停车场上只有你的汽车会应声而响,接着车头灯闪、车门锁住。这不是法术、不是怪力乱神,是物理学、是共振。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健康行业的从业者,我见过太多关于新兴疗法的宣传,但《被遗忘的共振疗法》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书中对定频微电流的原理进行了非常细致和科学的阐述,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并没有回避这种疗法可能面临的质疑和挑战,而是坦诚地探讨了其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对于一本探讨前沿疗法的书籍来说尤为可贵。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共振”概念的挖掘,它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概念,更被引申到身体的能量场和信息传递层面。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不同频率的微电流如何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产生治疗效果,从减轻炎症到促进组织再生,涵盖的范围非常广。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也很好,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计划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行和客户,相信它能够为我们带来全新的治疗思路和实践方向。”

评分

“我一直对人体科学和另类疗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像《被遗忘的共振疗法》这样,既有严谨的科学理论支撑,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一味地推销某种神奇的疗法,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被遗忘”这个词背后的意义。他提到了许多古老文明中对能量疗法的认知,并将其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共振理论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频率”的论述,作者将身体比作一个复杂的交响乐团,而疾病则是其中不和谐的音符。定频微电流的作用,就好比一位技艺高超的指挥家,能够调整和校准那些失调的频率,让整个乐团重新奏响和谐的乐章。这种比喻非常生动形象,让我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书中传递了一种赋权于读者的信息——我们身体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关键在于如何去唤醒它。这种积极的能量和对生命力的信任,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受触动的部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健康观,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石破天惊!我一直饱受各种慢性疼痛的折磨,尝试过无数疗法,从针灸、推拿到各种昂贵的补充剂,都收效甚微,甚至有时会加重。当我翻开《被遗忘的共振疗法》时,一开始我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定频微电流”这个概念对我来说相当陌生。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不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身体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还详述了微电流是如何与细胞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从而修复损伤、恢复平衡的。书中的案例研究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那些曾经绝望的患者,在接受了这种疗法后,生活质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尤其被一个长期失眠的案例所吸引,主人公尝试了各种助眠药物和方法都无效,最终通过定频微电流疗法,重新找回了安稳的睡眠。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感觉身体的治愈并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或侵入性的手段,也许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就隐藏在我们的身体本身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了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被遗忘的共振疗法:利用定频微电流,找回治疗身体的答案》——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的意味。读进去之后,更是被书中构建的关于身体能量和共振的宏大图景所深深吸引。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身体内部微观世界的奇妙运作。我尤其喜欢他将身体的各个系统比作不同的乐器,而疾病则是乐器走音。定频微电流的作用,就像是给这些走音的乐器进行精密校准,让它们重新回归和谐的旋律。书中不仅讨论了理论,还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指导,虽然我还没有实际操作,但光是阅读这些内容,就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我开始留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并思考它们可能与身体的内在频率有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疗法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倾听自己身体的书,它鼓励我们去探索那些被忽视的、内在的智慧,去发现身体本身就蕴藏着最强大的治愈力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引发更多人对这一领域的好奇和探索。”

评分

“在我经历了漫长的康复过程后,一直渴望找到一种能真正帮助我恢复活力的方案。《被遗忘的共振疗法》这本书,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作者对身体机能的洞察力令人惊叹,他笔下的身体,不再是僵硬的物质集合,而是一个充满动态和能量的生命体。我对书中关于“失落的疗愈智慧”的论述特别着迷。他指出,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遗忘了一些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定频微电流正是其中之一。我曾经对电流抱有恐惧,但书中对于微电流的安全性以及其温和的作用方式的详细描述,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特定频率如何激活细胞修复机制的解释感到新奇。它让我想到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比如不同频率的声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身体的健康和疾病,让我相信,通过调整身体的内在频率,我们能够激发其强大的自愈潜力。我已经开始研究书中提到的相关设备和方法,期待能将理论付诸实践,找回曾经健康的自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