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L. 奥斯汀: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
「我愿意」、「我打赌」、「我发誓」、「我命名」……
我们如何以话语来行事?说出一句话就是做出一个行动。
何谓「行事语句」:说话就是行动本身,说某些话就是做某些事。 例如:
◎在婚礼上说出「我愿意」。
◎在船头击碎酒瓶时说出「我将这艘船命名为伊莉莎白皇后号」。
◎在立遗嘱时说出「我把我的手表遗赠给我的兄弟」。
◎我跟你赌六便士明天会下雨。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简言之就是「说话即为行动本身」,他是这个理论的首创者,对后来语言哲学的发展极具影响。他把过去哲学家只注重语言的陈述性功能和语句结构的研究,转为注意到言语行为的展现、意义和话语说出时的整体情境。
当我们做出一个言语行为时,我们是在言说;但要精确的说,我们此时是以什么方式在言说呢?因为言语的功能以及我们使用言语的方式非常多,在某个意涵下,我们的行为会有极大的差异:是提出劝告、或只是建议、下命令、做严格的承诺,还是在宣布一个含煳的意图?这些都会有极大的不同。
他依据不同的言语行动而分为三类:第一,「言语行为」(locutionary act),以特定的意涵和指涉说出某个语句,大约是传统意涵下的「意义」。第二,「发话行为」(illocutionary act),像是告知、命令、警告、许诺之类,具有某种约定成俗力道的话语。第三,「语导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借由说出某些话而引起或达到效果的行为,像是说服、劝服、威吓、或是令人惊讶或误导。
他的理论甚至影响到后续的语用学、文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法哲学、伦理语言等各领域的研究发展。
本书特色 ◎全新中文译本
名人推荐
◎杨金穆(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专文导读 ◆非常值得一读……此处所选的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英国最敏锐而独创的头脑之一……牛津大学哲学家,尤其是奥斯汀的神话,这本新书把日常语言用法的细节一次彻底地解析考察。──《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奥斯汀对于英语的微妙之处有非常敏锐的辨别力,并且在一种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对某种表达而非另一种表达的恰当性极为敏锐。阅读他的书不仅是一种乐趣,同时也能学习更多有关英语及其正确使用的崭新着眼点。──《马萨诸塞州评论》(The Massachusett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