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明‧奋进:新亚精神通识资料选辑

诚明‧奋进:新亚精神通识资料选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新亚学院
  • 历史
  • 文化
  • 精神
  • 教育
  • 香港
  • 通识教育
  • 校史
  • 人文
  • 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新亚书院的「新亚精神」为中心,记录了新亚前贤创校所经历的艰困、其坚毅与抱负、校友的学习与服务社会的经验、学子置身新亚校园的感受与反思。昔日前贤怀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雄心壮志,栽培学生使之具有完整人格,成为关爱社会的知识人,至今已花开满树,果实累累。书名「诚明.奋进」取自书院的校训与校歌,正是新亚前贤的共同理想。

  全书分为五部分︰
  一、校训、学规、校歌︰表现新亚精神的核心所在;
  二、文献选粹︰选辑书院前贤、校董、院长等在不同书院刊物发表的文章,了解当年国家与书院的重重忧患,先贤创办书院的种种辛酸;
  三、师友怀忆︰由多位老师与校友撰文,表达各自对新亚精神的感想、回顾、体验和期盼;
  四、学子寄兴︰辑录书院历年征文比赛的获奖文章,记录学生对新亚精神的理解及反省;
  五、新亚简史:简述新亚书院从亚洲文商学院至桂林街、农圃道与沙田各时期的发展。

好评推荐

  【一句话推介】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由钱穆、唐君毅等先生建立的新亚书院,
  如何带着奋斗精神,走过不平凡的七十年?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学明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文学学士、美国加州大学(英国中古史)博士,研究拉丁文、欧洲中古史、政治史、宗教史。曾出版翻译着作《欧洲的没落》(1978)、《西洋中古史》(1986),又编着《中西神话》(2012)、《北卫一甲子》(2013)及Biographical Notes of the Jesuits in Hong Kong(2014)、《字源学英文》(2017)及《成语学英文》(2019)。

  张博士讲授的科目包括「西方文化的特质」、「英国早期宪法史」和「中西神话比较」,近年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35 年长期服务奖。张博士亦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资优计划」的荣誉课程顾问,设计及教授多个历史和文化课程,包括:「学贯中西——神话里的智慧」及「漫游历史世界——伟人与大事」。

  何碧琪,分别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学部与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先后师从饶宗颐教授、莫家良教授、傅申教授及王汎森教授。现为中大文物馆副研究员(书画碑帖)。曾主编及撰写《北山汲古:碑帖铭刻拓本》(2015)、《典雅劲健:香港中文大学藏甲骨集》(2017)研究图录,策划同名展览,并获北京国家图书馆委约出版《淳化阁帖史话》(2017)专书。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先后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浙江大学、西泠印社、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发表研究成果。

 

图书目录

导言 本书编辑委员会 / 1

第一部分 校训、学规、校歌 / 5

第二部分 文献选粹

一、 新亚精神的定义与内涵
我所了解之新亚精神 唐君毅 / 16
武训精神 张丕介 / 20
理想不能没有忧与困 钱穆 / 28
新亚精神 钱穆 / 31
勿忘新亚精神 赵冰 / 35
参加中文大学与保持新亚的理想与精神 钱穆 / 38
新亚的精神 吴俊升 / 45
略释「诚」「明」 唐君毅 / 48
新亚书院诞生之前后 张丕介 / 59
新亚的教学宗旨及新亚精神 梅贻宝 / 78
新亚精神的未来与中文大学的方针 李祖法 / 90
雅礼精神与新亚精神 梅贻宝 / 95
新亚简史和新亚精神 孙国栋 / 99
我所了解的新亚学风与新亚精神 唐端正 / 103
为「新亚精神」进一新解 余英时 / 111
二、 回顾新亚书院历史与创办人
新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唐君毅 / 118
新亚三十年 金耀基 / 138
怀忆宾四先生 金耀基 / 143
三、 前贤与师长的勉励及教诲
读书与做人 钱穆 / 152
为学与为人 牟宗三 / 163
接触你的真实生命 孙国栋 / 177
事上磨鍊 余英时 / 181
更上一层楼 梁秉中 / 187
传承文化 创建未来 信广来 / 191
作心怀天下的知识人 黄乃正 / 196

第三部分 师友怀忆
我是怎样开始研究中国史的?
─ 略记钱穆先生的教导 余英时 / 203
校歌中的新亚精神 唐端正 / 211
我所理解的新亚精神 辛世文 / 214
一一照颜色
─ 记农圃老师侧影 张洪年 / 218
回忆与感想
─ 我在农圃道年代的体验 饶美蛟 / 231
记钱穆先生 金耀基 / 240
「诚明」 ─ 新亚精神 李明逵 / 244
艰险我奋进 徐立之 / 248
新亚人的使命 陈志新 / 267
感恩与回忆 梁英伟 / 270
我所体验的新亚精神 陈万雄 / 274
读钱先生书的得着
─ 兼谈对校歌的体会 陈荣开 / 277
〈新亚校歌〉与薪火相传 王良和 / 294
穿白袍的农民谈新亚精神 林哲玄 / 299
君子塔下追先贤 书院门前寻少年 谢嘉臣 / 303
我在新亚书院的二三事 李建深 / 309
我在新亚的所学所感 曾芷君 / 314

第四部分 学子寄兴
谈〈新亚校歌〉歌词 林绮雯 / 320
新亚吾爱 洪若震 / 324
圆形广场上一堵墙 谭丽施 / 327
新亚与我 姚颖谦 / 329
奋进与多情 蔡松霖 / 334
假如没有合一亭 马佳妮 / 339
想做的与能做的 宋嘉荣 / 342

第五部分 新亚简史(中英文版) / 347

附录 校训、学规(英文版) / 385


 

图书序言

导言

  「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採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是创校人钱穆先生的宏愿(《新亚校刊》发刊辞一九五二年六月第一期),亦是新亚书院的精神。今年适逢本院七十周年,黄乃正院长领导院庆活动督导委员会,特此成立「出版小组」,策划本书及其他四种书刊,以兹记念。本书是为书院通识课程而设计,对象是本院的学生、新亚人以及关心本院的社会人士。本书以新亚精神为中心,记录了新亚前贤创校所经历的艰困、其坚毅与抱负、校友的学习与服务社会的经验、学子置身新亚校园的感受与反思。昔日前贤怀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雄心壮志,栽培学生使之具有完整人格,成为关爱社会的知识人,至今已花开满树,果实累累。

  书名「诚明‧ 奋进」取自校训与校歌,正是新亚前贤的共同理想。全书分为五部分,首先是「校训、学规、校歌」,即新亚精神的核心所在。校训「诚明」意谓人立于天地间,向往真理,挚诚作人,实为本份;「奋进」源于校歌,即使在乱离流浪里,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先贤仍奋进多情地结队前行,创建新亚书院。此外,新亚学规第一条「求学与作人,贵能齐头并进」,上承北宋以来士大夫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理想。校训、学规及校歌,是感动历代新亚人的重要精神资源。

  第二部分「文献选粹」选辑自本院前贤、校董、院长等发表于《新亚校刊》、《新亚生活月刊》等书院刊物的共二十五篇文章,内容包括一、新亚精神的定义与内涵;二、回顾新亚书院历史与创办人;及三、前贤与师长的勉励及教诲。这些由新亚前贤、师长撰写的文字,令读者直接感受到当年国家与书院的重重忧患,了解先贤殚思竭虑地创办新亚书院,是为了兼顾中国与世界的学术文化潮流,标举一文化教育的理想而黾勉实践。(唐君毅〈我所了解之新亚精神〉)本院创办人钱穆先生,对年轻学子而言也许遥不可及,透过金耀基教授〈怀忆宾四先生〉一文,却可感受到钱先生温煦和霭、风趣可爱的一面,此时细读钱先生的〈读书与做人〉,即倍感亲切。

  第三部分「师友怀忆」,由十七位来自文、史、哲、理学、工商管理、医学及社会科学学院、年代横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老师与校友撰文,娓娓道来他们对新亚精神的感想、回顾、体验和期盼。当中资深的新亚人,在专业及社会上实践新亚精神,成绩卓着;而较年轻的,主要是品学兼优而热心服务的诚明奖得主。值得注意的是,在「师友怀忆」中,感念师长们恩情之声不绝于耳,这正体现了〈新亚学规〉第十三、十四条强调「师长人格是活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例如余英时教授记述恩师钱穆先生那通达求真的为学基本态度及「深造自得」的原则,对他学术生命的影响难以估量;张洪年教授获周法高、唐君毅、潘重规等先生不时提点,启迪心灵,如暮鼓晨钟;饶美蛟教授视张丕介、杨汝梅、郑东荣诸位先生为「人师」的典范;李明逵先生蒙孙国栋和苏庆彬两位老师的教诲、关怀和照顾,让他感受到诚的真义;辛世文与徐立之两位教授受任国荣先生的薰陶及提携;陈万雄博士为孙国栋先生「为学做人」的宗旨所潜移默化等。此外,创校先贤的着作及人格魅力,仍感动着各年代的新亚人,如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等史学着作,激励了陈荣开教授追求人生理想;唐君毅先生的《与青年谈中国文化》感召了谢嘉臣先生与新亚书院结缘;太湖西山拜祭钱先生墓令李建深博士体验到心灵无比清净等。诚如徐立之教授所言,「趁青春」与新亚师长、同学们「结队向前行」,是新亚精神的重要部分。这些率真无私的分享,让人窥见着名学者及社会菁英的赤子之心。

  第四部分「学子寄兴」辑录了本院历年征文比赛的学生获奖文章共七篇,内容关于过去本院学生对新亚精神的理解及反省,譬如校歌令林绮雯领悟在恶劣环境下仍须对人性、历史抱乐观而坚定的信念,也提醒洪若震为发扬新亚精神而奋勇向前;入读新亚书院令谭丽施有跨越限制的目光与勇气;姚颖谦受新亚精神蕴含的理想所吸引;蔡松霖自勉对新亚精神聿毅聿勤,贯彻始终;马佳妮在合一亭追念新亚前贤使命之沉重与创校之艰难;宋嘉荣意识到实践人生理想的价值。

  第五部分和附录,分别是「新亚简史」的中英文版,以及新亚校训与学规的英文翻译,皆转录自《新亚书院概览2018 -2019》,借此向中文地区以外的人士介绍新亚书院的历史及精神。

  中国文化是不断创新,不断开展,不断丰富其内容的。(孙国栋先生〈新亚简史和新亚精神〉)新亚精神亦然。庆祝新亚书院七十周年之际,寄望新亚人延续新亚精神,「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学规〉第二十四条)继续诚明、奋进,趁青春,结队向前行!
 
本书编辑委员会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