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址设后湖村的新竹县新丰乡精华国民中学距离我居住的青埔村不到两公里,是我到北湖火车站(即中国科技大学站)搭乘区间火车南来北往,乃至我每日跑步或骑自行车运动的必经要地。前些年,更因为该校与我所服务的中国文化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结成联盟,申请教育部及新竹县政府教育处共同赞助的多项以偏乡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特别是以提昇学生基本学能(或108新课纲的用语「核心素养」)的计画,而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国106年八月一日,何美慧校长接篆视事之后,即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确认了学校发展的方向:第一、以统摄品德、健康、智慧等多方面涵养的全人发展为教育的宗旨。第二、以提升学生读写算能力为基础的学科素养为课程发展的主要目的。第三、以专题统整、在地连结、场域延伸等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第四、以合作学习、实际体验、资讯融入、专题研究等为教学的主要方法。
何校长以为,精华国民中学之所以将「全人发展」、「基本学能」、「活动方式」、「多元方法」确立为本学校发展的方向,是有鉴于「唯全人发展,方能劲发精华」、「唯根本巩固,方能力求精华」、「行活动方式,进入智慧精华」、「採多元方法,建构学习精华」等的诸多考虑。
何校长至盼精华国中在这四个发展方向的引导下,生长于偏乡的该校学生在精华团队的带领之下,应能克服学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劣势,并且以此为基础,在积极参与各种以活动方式实施的课程,乃至认真融入多元方法进行的教学中,定能逐日进步,朝着全人发展的方向成长。
二年多来,何校长跟我经常有机会谈起,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把这三个年级五、六十名学生带好。我们的共识是,除了配合精华团队的宵旰勤劳、尽力教导,充实他们的基本学能或核心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校费心办理之各项活动中,产生最基本的学习自信,并且有能力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108新课纲的用语就是「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扬才、终身学习」的愿景)。
《与大师相遇:英雄再起》就是着眼于此的一项创举之成果所汇辑的实录。何校长配合精华团队共同规画,定期邀请一位能作为学生兴起「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语出《孟子‧滕文公章句》),起而效法的校友、社会人士、学者专家等,前来与学生畅谈人生故事与奋斗点滴。参与的学生事前在师长的引领下,先行查阅讲者的言行事功,做足功课;讲者演说时,学生皆有先备知识,并集有各式问题,因而内容精彩、互动热络;深以听者用心而无不倾全力以告之,听者亦以讲者皆为「善待问者」(与以下引文皆语出〈大学‧学记篇〉),而无不「撞钟」一般,皆尽量「扣之以大」,以企求讲者「大鸣」。是以,每次与大师相遇的活动,皆是宾主尽欢,所有参与的师生咸感收获满溢。
何校长并配合精华团队于每次活动,皆作成文字与影像实录,除定期于上传脸书活动实录、出刊传爱月刊(十二期),更编印成册,广为流传,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今次《与大师相遇:英雄再起》第二辑即收录了十五篇实录,多达344页,长达11万多字,比第一辑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深以何校长及精华团队此一壮举实足彰显我等教育人之美行,特为之序!
中国文化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教授 单文经
民国108年暑
序于青埔村励进居
校长序 《与大师相遇:英雄再起》第二辑出版了!良田万亩,畦累而至,这些日子来,因为您的爱与付出,精华师生在一场场的演讲分享中汲取养分,您源源不绝的活水,让这方沃土今有所成,十五场大师的淬鍊与洗礼,开拓了师生的见闻。无垠的知识殿堂,因着您的引领,我们悠游其间,欣赏天宽地阔之美。今将此书献于您,衷心感谢您这一路来的相伴与支持,您的爱与专业将持续带领精华师生拓展生命视野,以不同观瞻,创造新精华、新故事。
有人说:学习始于惊奇,终于惊奇!学习始于惊叹号和问号而终于惊叹号和更多的问号。学习的过程中和自然相遇,探索世界和他人相遇,阔展人际和自己相遇觉醒自我!所以这一路走来是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验了喜悦与哀伤、兴奋与挫折、欢笑与悲伤、希望与失望,每天都不一样,每次都是第一次,每人都是陌生人、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些经验的旅程就是生命就是学习!与大师相遇是师生共舞的旅程,共享经验的惊艳之旅!
阅听他人的故事,重启自己的人生图象,心灵食安运动,即刻展开!本书,是一个充满爱与惊艳的旅程,展开书中的故事地图,励志、感动、热血的人生故事,跃然纸上。
〈黄翠文——绿生活‧人文情‧创意行〉 我们看见黄馆长的魅力,以开放式的讲座,到生命故事的分享阅听,到学生访谈,馆长对答如流,更深刻谈出个人魅力,听完有非常大的感动,馆长说:她喜欢学习,跨领域的学习,让自己更有魅力,与我们以往看到的妈妈或女性角色有所不同,也因为她累积将近四十多年的经验。而馆长的养分来自于她的家庭,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会利用有空的时候回去料理给九十二岁的父亲享用,从不间断,是很难得的。还有一段对她非常痛心的历程,是小孩的逝世,让她更加检核自己生命的过程,要回到利益的话,就失去很重要的价值,赞佩馆长提的几点,当很多人谈到环保议题时,大家都会觉得很简单表面化,但是馆长的回应是相当深刻的,包括她的宾士开了将近二十年,再去做微调整,当作是宝贝与符合环保概念,使用而不被抛弃,真正是运用在生活上,而烫衣服,也很坚持,衣服穿十几年不换,又可以凸显她的特质,是不容易的,表示身材也维持了这么久这么好,符合了勇气、冒险、坚持,非常赞叹在生活环保上执行是一致的,还有无框的部分,在我们的学习历程来说,非常重要,刚刚说的几句话很棒,专业养兴趣,创造更多的价值,从尊重信任到才有爱,运用到生活、家庭、朋友圈,连结与结交不同领域的人,扩大成更大的价值,我们很幸运,可以听到钻石级的演讲,又可以近距离地与馆长做访问,又是第二辑与大师相遇的重要开端,很期待。人真的不要怕穷,老师赤裸裸地把生命经验跟大家分享,与一般人会封闭自己不同,不愿意给别人看到最脆弱的那一块,但馆长在生活实践上非常坚持,在那段过渡时间的穷,让馆长置死地而后生,因为穷过了,知道穷的滋味,就要不断地学习,去避开那样的困境,回首困境的过程,并不是坏事,而是更滋养你去面对未来困境的冲劲,说实话说真话,养足很多兴趣,这样的历程不容易,谦虚,因为不足,就会不断去增进,而不是自满,跨域学习,成为一位真正有魅力的人,专业养兴趣,无框的学习,更要多去尝试,不要怕失败,那可能会变成你珍贵的养分。
〈黄昆平——石墨烯科技的运用〉 一个科学人的思维相当有系统,所以在提问过后的回应是相当有条列性做系统性的回应,针对问题做系统性的回应,跟他的研究态度是一致,所以讲话非常有系统,听完后相当有内涵并且具有前瞻性,对于未来亦投入相当多的研究,可是黄博士还是很谦虚,很多事物都跟着时代脉络演进,而黄博士的立意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帮人类谋幸福、改善生活,甚至在生活上使用,这是科学人最想要得到的,也是最有价值;再来教授从事的工作是他的兴趣,当我们有兴趣时就会投入,年轻时也做过试探,发现自己不喜欢重复性的工作,而研究是他的最爱,可以为了研究投入很多时间,甚至到废寝忘食的状况,所以校长想问问你们有想过做什么事可以让你废寝忘食,找到自己的价值,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再来提到离开舒适圈,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享受物质的生活,而是能够挑战生活的极限,不管是帕米尔高原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样不同的环境下,看到的光景是不一样的,要挑战这些极限是要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能从容的看待任何景象并且享受,生命是很有多样性;最后我很敬佩黄博士一件事,就是他很喜欢看书,还记得他说过他的休闲活动吗?有看书、电影、听古典音乐、钓鱼,可以知道是非常有内涵的人,而看书是可以扩充知识,做研究是增加深度,借由看书来增加广度,如此一来视野就会不一样,要再进入研究就更容易,在刚刚黄博士的回应当中有许多观点都很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抓取到,并且带给你们启发或感受。
〈童绍华——禾乐温的慕怀树:部落有机环境经营〉 感谢新光部落的有机青农——童绍华,对有机耕作的兴趣,从高中毕业后就决心回到部落,把握这片得天独厚的资源,并好好经营地方。山林原野土地辽阔,过度密集的使用土地,在长年经营中领略——休耕轮作是基本善待土壤保持地力,与环境共享共存最佳法则,非常佩服。从父执辈用大量农药肥料中领略有机才是能量,这也是未来趋势,着重土地管理关键在优质肥料,菜与肥料使用不要超过2次,且不要在同一块地用同一只肥料,海拔垂直种植分类,并用手机记录生产纪录及肥料纪录,市场调查、市场评估、通路,环境、适应、气候、地形都了若执掌。从累积足够的经验及智慧,在部落里并非以金钱衡量现实,情与义才是共处之道。「我什么都种,尤其种情又种义!」一再强调出部落间的紧密关系与泰雅族人的率真热情。坚持文化精神,经营禾乐温民宿将泰雅文化纪录温暖回忆。
体现早期的蔬果,为了保存,会制作成腌渍物,装入瓶中保存摆放。现在的腌渍,则成为增添风味的好物,尤其当季盛产的蔬果,拿来做腌渍,更是料理的不错选择。福气来了要带朋友来品尝腌渍物的好滋味!
印象最深刻是分享原住民的成年礼,父亲把他丢在山里三天,只给一把刀、一把枪及一包盐,让他能冷静思考自己的生命及对大自然学习生活的智慧。并且一定栽种地瓜、小米、芋头、南瓜,这是祖先传承的生存之道。园里的收成被猴子啃掉三分之一,也能将气愤中理解自然生物链的包容,分享真实生命智慧。
经营「禾乐温休闲农庄」,提供有民宿、餐厅、有机农场体验、森林小学导览以及镇西堡神木群的探索……等服务,门市贩售高冷蔬菜、水蜜桃……等当季蔬果,一趟禾乐温之旅让我们有得吃、有得玩、有得住,何乐不为!投入有机农业,开设农庄结合休闲旅游,栽种高山高丽菜、设有机农场,让游客除了赏景也能体验到高山有机栽种方式,大啖高山蔬菜、南瓜……等农作物享用甜美的蔬果;在农庄内打造亲子乐园,更将客房变装成游戏室,让孩童熘滑梯就可下床,让亲子间有共同的记忆。一个有想法,不断创新的有机原民带来生命活力,希望可以从中体会生命的传承及智慧。谢谢您!
精华国中,位于新丰乡的农田之间,属于「偏乡学校」,隔代教养及新住民子女约占全校百分之五十八,比例非常高,部分家长社经地位不高,文化刺激少,家庭功能低落,更彰显学校的重要性。「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教育的主轴,也是获得知识的管道。而「阅读力」能决定孩子的竞争力,包括蒐集力、解读力、思考力与判断力,具备这些「带得走的能力」便能决定孩子的竞争力,而阅读力为决定关键点。故本校对于推动阅读不遗余力,结合人力物力资源创造阅读环境、强化图书馆功能、建构阅读学习师资、引进外界阅读资源,希望透过阅读方案的推动,带动点、线、面的阅读风潮。
一本整合各领域教学资源、营造阅读环境与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施,採以多元、系统以及浸润为主要设计概念,运用心理学的理论配合中学生应有的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本位」的理念,让孩子做中学。各领域老师自编教材,融入分组合作学习,运用行动学习引导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解策略。阅读教学的部分,本校课发会通过「精实品阅,卓然出众」弹性课程,由各领域老师自编教材,融入分组合作学习,运用行动学习让孩子透过收集、解读、思考与判断打造阅读能力,在阅读的喜悦中快乐学习。首先,精进教师阅读能力,期初与期末办理阅读教学成长营,由鹿江基金会的讲师以及结合附近国小的老师进行课程,三天的课程皆由阅读导入,是首创的阅读教学策略,借由讨论、分享,激发出教学的热忱,精进教学的能力。鹿江基金会张采珍老师利用「绘本教学」发展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透过「对话」阅读的策略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增进对绘本的理解。
在跨领域学校实践方面,成立教师跨领域专业社群进行课程规划,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大师资历文本阅读进行摘要,并提出提问的讲稿进行提问,每月二次邀请各行各业精英莅校演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学生分享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之后由各年级学生代表进行深入的访谈及对话,整理成大师的报导文章公布于校网及布告栏,提供共同学习平台更丰富详实的资料。
最后付梓出书,集结十五位大师,与精华国中师生共同谱出的生命交流火花,书中摘要了每一场大师讲坛的精华内容,并实录了学生与大师们面对面的谈话互动。这些大师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专注于本业上杰出表现,更能努力用心做喜欢的事且拥有每天坚持向理想迈进的热忱,将「深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特质。每次他们与学生们深入对谈、交流的机会,都是一次良好的「典范转移」,同学们从顶尖且具领导力的思想家、生活家们身上,看见精辟的洞见与丰富的一手情报。
从与大师採访对话中领略各行业精英生活实况,让莘莘学子看见更辽阔精彩的人生。从典范转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孩子学习典范的智慧和奋斗过程。从多面向议题:科技知识、人文历史、艺术生活及生命故事,启发多元思考。透过引入专业人士,以大师的实务经验分享,提供学生互动式的课外学习,了解科技趋势与社会变迁,期勉学生塑立成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来做为生活的依归,并身体力行,也开拓了孩子生命视野的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并从学生回馈展现学生自信:参与这十五场的讲座后,我的价值观不同了,思考方式与待人处事都逐渐的改变,它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想法,梦想的成功来自持续的坚持、不轻易放弃,相信筑梦踏实,梦想便会成真。
延续上一本《精华国中:与大师相遇》,再出第二辑《与大师相遇:英雄再起》另一本巨作,展现大师与师生共舞的旅程,共享经验的惊艳之旅!不单成为改变自己的英雄,还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