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

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家常菜
  • 快手菜
  • 菜谱
  • 美食
  • 烹饪
  • 一菜两吃
  • 梁琼白
  • 新手入门
  • 简单易学
  • 实用菜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菜两吃 省时方便又美味的妙招

  家里人口少,煮太多吃不完、煮太少引不起食慾,总是很难拿捏作菜的份量?还是老为三餐伤脑筋的主妇们,想要忙里偷闲?

  本书提供了百道冷热两吃都美味的好菜,让你用最轻松的人力、最精简的时间烹调发挥食物的特质,不论是热食还是冷吃,都能维持食物的外观、口味,又保有食物的营养。只要做一次,就完成可以维持几天风味和口感的食物,平日存放于冰箱,食用时不需再加热回锅就能上桌享用,不仅节省人力,更精简了做菜的时间。

  书中还详细说明「各类食材的烹调原则」及「保存秘诀」,不论是厨房新手或是料理高手,都能从中得到完整的食用秘诀,欢迎你来体验。

本书特色

  *详细说明「热菜冷吃烹调原则」及「冷菜保存秘诀」,让读者轻松掌握烹调法及保存美味。

  *全书100道「肉类」、「海鲜」、「蛋豆腐」及「蔬菜」等一菜两吃的美味,简易清楚的制程让读者轻松学习运用。

作者简介

梁琼白

从事烹饪教学及写作二十五年
历任台视、中视、华视烹饪节目主持人
汉声电台、中广公司烹饪主讲
民生报、中国时报、中华日报、自由时报专栏主笔

  着作「教你成为厨房高手」、「懒人做菜」、「大忙人轻松煮」、「懒人卤菜」、「用烤箱做菜」等作品120册。

《家的味道:寻常食材的创意料理探索》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用最常见的食材,通过巧妙的烹饪技巧和创新的思维,将餐桌上的日常提升到充满惊喜和乐趣的境界的实用指南。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厨房常常被视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差事,而食材的选择也常常囿于固有的习惯。我们倾向于在超市里重复购买那些熟悉的面孔,烹饪方式也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然而,真正的美食乐趣,往往隐藏在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审视与大胆尝试之中。 《家的味道:寻常食材的创意料理探索》正是为了唤醒你内心深处对烹饪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而诞生的。本书的核心理念并非教你复杂的异国料理,而是聚焦于如何深度挖掘厨房角落里那些被低估的“潜力股”——那些你在菜市场随手可得、价格亲民、营养丰富的普通食材。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旨在构建一个系统的、易于操作的创意烹饪体系: --- 第一部分:食材的“第二次生命”——基础重构与潜力挖掘 (约300字) 本部分将重点打破你对几种常见基础食材的固有认知。我们深入探讨了“一物多用”的烹饪哲学,即如何通过改变食材的初始处理方式(如浸泡、发酵、预熟等),来解锁其潜在的风味和质地。 聚焦食材范例: 土豆的转型: 不再只是炖菜或薯条的配角。我们将展示如何将土豆打成细腻的泥,作为西式浓汤的天然增稠剂;或将其切成薄片,通过特殊的腌制赋予其烟熏般的口感,成为冷盘的亮点。 鸡蛋的立体化: 跳出炒蛋和煎蛋的框架。探讨如何利用分子料理的入门技巧,制作出如慕斯般轻盈的蛋羹,或通过长时间低温慢煮,让蛋黄呈现出焦糖般的流动质地,作为意面或沙拉的点睛之笔。 豆制品的升级: 探讨豆腐和豆干如何通过油炸至酥脆后,吸收不同风味的酱汁,瞬间变身为口感媲美肉类的零食或主菜配料;以及如何用豆腐渣制作高纤维的烘焙点心。 本章强调,即使是同一块食材,通过改变烹饪的“媒介”(油、水、蒸汽、烟熏),其最终呈现的风味和结构将产生天壤之别。 --- 第二部分:味觉的几何学——调味品的非线性组合 (约350字) 优秀的烹饪不是堆砌昂贵的调料,而是懂得如何让手边的几种基础调味品相互作用,产生“化学反应”。本章旨在教授读者构建自己的“味道金字塔”,理解酸、甜、苦、咸、鲜这五味的平衡点。 核心概念阐述: 1. “冲突与和谐”的哲学: 我们会挑战传统的“甜配甜,酸配酸”的思维定式。例如,探讨如何在重口味的红烧肉中,巧妙地加入少许咖啡粉来增加苦度和深度,而非仅仅是糖的甜腻。 2. 香料的“跨界”应用: 介绍如何将原本用于甜点的香料(如肉桂、丁香、豆蔻)用在咸味菜肴中,以提升其异域风情和层次感。例如,用肉桂为慢炖的牛腩带来温暖的底蕴。 3. 自制风味基底: 教授如何利用边角料(如洋葱皮、香菇蒂、鱼骨)熬制出比市售高汤更具个性和深度的“零成本高汤”,并将其作为所有汤品和酱汁的灵魂。我们不会使用复杂的香料包,而是侧重于常见香草(如迷迭香、百里香)与基础蔬菜的组合。 --- 第三部分:餐桌上的时间管理——快手与慢炖的艺术交替 (约350字) 现代生活要求效率,但美味往往需要时间。本部分专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出既能满足日常需求,又不牺牲风味的烹饪计划。 模块划分: “20分钟的晚餐奇迹”: 专注于使用高压锅或空气炸锅等现代工具,快速完成一道口感丰富的硬菜。重点在于前期准备工作的效率化(如周末批量腌制、切配)。 “慢工出细活的周末馈赠”: 探讨如何利用烤箱或慢炖锅,让食材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温和的热力释放出最大的潜力。例如,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炖出一锅入口即化的法式烩菜(Pot-au-feu的家庭简化版)。 “冷热交替的口感对比”: 介绍如何通过控制菜肴的温度对比来增加用餐的趣味性。例如,一份温热的香草烤鸡搭配冰镇的酸甜水果莎莎酱,创造出强烈的感官刺激。 --- 第四部分:视觉的诱惑——摆盘的极简主义 (约250字) 食物不仅要好吃,更要好看。《家的味道》倡导一种“不刻意”的极简摆盘风格,让家常菜也能拥有餐厅级别的视觉效果,重点在于色彩的搭配和高度的层次感。 具体技巧解析: 色彩的平衡: 如何利用天然的绿色(香菜、葱花)、红色(番茄、辣椒)和白色(米饭、酸奶)来点亮盘面,避免菜肴看起来“一锅煮”。 纹理的对比: 强调酥脆与柔软、光滑与粗糙的并置。比如,在奶油蘑菇汤上撒上几片烤得极干的蒜片,增加咬合的趣味。 容器的选择哲学: 如何用家中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盘子,来衬托特定菜肴的风格,而不是一味追求昂贵餐具。 --- 第五部分:应对变化——厨房的即兴创作与补救指南 (约200字) 没有一个厨房是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总会遇到食材不足、调味失误或者突发客人到访的情况。本章提供了实用的“故障排除”和“即兴发挥”的策略。 “少了点什么?”: 一套快速诊断味道不足的检查清单,并提供替代方案(例如,没有柠檬汁时,用白醋加一小勺糖来模拟酸甜感)。 “食材不够”的延伸法: 当主菜份量不足时,如何快速地用一些蔬菜或豆类将其“撑场面”,同时不影响整体风味。 结语: 《家的味道:寻常食材的创意料理探索》的目的,是让每一次下厨都成为一次充满期待的实验。它不要求你成为米其林大厨,只希望你能享受发现身边每一种平凡食材的无限可能。拿起这本书,重新认识你的厨房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8 热热吃冷冷配 都是美味

肉类

10 卤牛腱
11 陈皮牛肉
12 干煸牛肉丝
13 口水鸡
14 白切肉
15 凤黄鸡卷
16 白灼牛肉
18 苦瓜肉丝
19 风鸡
20 椒麻牛腱
21 香蒜牛肉
22 苦瓜拌牛肉
23 炒牛渣
24 酸菜炆猪肚
25 啤酒鸭
26 酱鸭
28 黄瓜拌鸡柳
30 红糟鸭
29 酒酿鸭信
31 雪笋肉丝
32 文昌鸡
33 山药炒鸡丁
34 孜然牛柳
35 怪味鸡丁
36 玫瑰肉冻

海鲜类

38 油爆虾
39 盐酥虾
40 干煎虱目鱼
41 蛋黄鲜鱿
42 醋熘瓦块鱼
43 五味鲜鱿
44 香葱炒小虾
45 胡椒虾
46 虾茸镶鲜蛤
47 三杯小卷
48 白酒鲑鱼
49 葱火靠鲫鱼
50 宫保鱿鱼
52 燻鱼
53 烤味噌鱼
54 苔菜虾仁
55 墨鱼大火靠
56 香麻鱼丁
57 金钩鱿鱼丝
58 芥辣花枝
59 姜丝小卷
60 干煸小卷
61 豉椒炒小管
62 老雪菜炒鲜鱿
63 青红椒小鱼干

蛋豆腐类

64 辣炒皮蛋
65 绍兴酒蛋
66 针菇拌干丝
67 杏鲍豆腐
68 五香豆干丁
69 香麻素肠
70 菜脯煎蛋
72 千层蛋卷
73 香菇卤豆包
74 酱香油豆腐
75 红卤百页豆腐
76 卤兰花干&素鸡
77 老少平安
78 麻婆豆腐
80 箱子豆腐
81 湘辣豆腐
82 香菇烧烤麸
83 带芽豆腐
84 冬菜蛋脯
85 韭菜皮蛋松
86 白豆干炒韭菜花
88 蒸三色蛋
89 苋菜金银蛋
90 吻仔鱼煎蛋
91 宫保皮蛋

蔬菜类

92 沙拉芦笋
93 福菜炆桂笋
94 香酱茭白
95 茼蒿拌豆干
96 雪菜炒淮山
97 毛豆雪菜
98 干煸四季豆
99 酱煸鲜笋
100 酸菜麻笋
101 白果菜心
102 蹋棵菜笋片
103 炸鲜笋
104 镶翠椒
105 荠菜冬笋
106 烩双冬
108 酱爆笋
109 腐乳杏鲍菇
110 扁鱼白菜卤
111 XO酱焖冬笋
112 油焖桂竹笋
113 豆豉蒸南瓜
114 葱油土豆丝
115 素烧马铃薯
116 葱烧芋艿
117 豆豉辣椒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真是一本让人惊喜连连的烹饪指南。我一直觉得梁琼白老师的厨艺了得,她的节目我也看了很多年,总是能用最朴实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佳肴。这本书更是将她的智慧和经验浓缩其中,尤其是“一菜两吃”这个概念,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家庭主妇量身定做的。我常常为每天的菜单发愁,总想着能让家人吃得健康又美味,但又不想每天都炒一模一样的菜。有了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梁老师巧妙地将一道菜的食材和烹饪过程进行二次创新,比如一道红烧肉,可以先做成经典的红烧肉,第二天再利用剩余的汤汁和肉,做成肉燥饭或者狮子头,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让同一道主菜有了不同的口感和风味,满足了全家人的味蕾。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从食材的选择到火候的控制,再到最后的摆盘,都充满了梁老师的巧思。而且,书里的很多菜肴都非常适合家庭制作,不需要用到太专业的厨具,很多我们家里都有的调料就可以完成,这让我觉得烹饪的门槛一下子降低了不少。

评分

拿到《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封面那丰富诱人的菜肴图片吸引住了,但吸引我更深的,是“一菜两吃”这个概念。我一直觉得在家做饭,最头疼的就是“吃什么”和“怎么吃”。很多时候,一道菜做好之后,剩下的食材总觉得有点尴尬,要么就直接放冰箱,下次想起再用,要么就只好扔掉,特别可惜。梁琼白老师的这本书,简直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她通过巧妙的构思,将一道菜的料理过程和食材巧妙地延展,变成两道甚至更多道不同的美味。这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食材,减少浪费,更能让同一餐桌上的食物保持新鲜感,避免了家人的“饮食疲劳”。我特别欣赏梁老师在处理食材上的细致和创新,她总能找到食材的“第二生命”,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书中的讲解详细而不冗长,配以清晰的步骤图,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掌握。这让我对下厨这件事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开始期待每一次在家为家人准备的餐点,因为我知道,有了这本书,我可以做得更好,更出彩。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外食族”,我最近被《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这本书彻底“拉回”了厨房。坦白说,我以前对烹饪一直提不起兴趣,觉得麻烦又费时,而且成品也常常不如外面餐馆好吃。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梁老师的“一菜两吃”理念,简直是为我这样又想省钱又想吃得好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做饭最麻烦的就是洗菜切菜,然后一道菜就这么结束了。但梁老师这本书,教你如何巧妙地利用前一道菜的底子,变出一道完全不同风味的菜肴,这大大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量,而且味道也一点不输给专门做一道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很多菜肴都是非常家常的,食材也都很容易买到,不需要去专门的超市才能找到。梁老师的讲解方式也很到位,像是在跟你闲聊一样,一点压力都没有,你会觉得学做菜是一件很放松很有趣的事情。而且,书中的图片也非常诱人,一看就让人跃跃欲试。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厨房,也让我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这本书,真是越看越觉得神奇。梁老师的厉害之处在于,她能够用最常见的食材,玩出各种花样。尤其“一菜两吃”这个概念,我觉得太有创意了!以前我做一道菜,吃完也就没了,总是想着下顿该做什么。现在好了,一本搞定!比如,我做了个烤鸡,可以先吃原味的,然后把剩下的鸡骨架拿来熬汤,或者把鸡肉撕下来做成沙拉,这样既不浪费,又能吃到不同风味的菜肴。这不仅省了钱,也省了时间,最重要的是,让我的餐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梁老师的文字也很风趣幽默,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感觉就像在听长辈聊天一样,很亲切。她讲解的步骤也很清晰,即使是我这种不太会做饭的“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而且,书里的每一道菜都有精美的图片,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我常常在想,梁老师是怎么想到这些点子的?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总结出这么实用的方法。总之,这本书真的是太棒了,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美食又想偷懒的朋友们!

评分

拿到这本《梁琼白教你一菜两吃100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都很想尝试一些不一样的烹饪方法,尤其是在家吃饭,总想着能在口味上求变,又不想太麻烦。梁琼白老师的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一菜两吃,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既能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又不会造成食材的浪费,这对于我这种偶尔下厨但追求效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书里那种“化繁为简”的理念,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菜肴,经过梁老师的讲解,都变得清晰易懂,步骤也都很接地气,仿佛她就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一样。翻开书页,那些精美的菜肴图片就让人垂涎欲滴,不仅仅是色彩的搭配,摆盘的艺术也很有讲究,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厨房里的“仪式感”。我常常在想,梁老师是如何将一道主菜巧妙地转化为另一道同样令人惊喜的菜肴的?是调味的魔法?还是烹饪技巧的升华?这一点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也对自己的烹饪能力有了新的认知。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一菜两吃”之旅,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厨房里不可或缺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