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烤箱三道菜

一台烤箱三道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烘焙
  • 烤箱菜
  • 家常菜
  • 美食
  • 食谱
  • 简单易学
  • 三道菜
  • 厨房
  • 烹饪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发挥烤箱被忽略的功能
  烤箱,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的烹调器具之一,但真正用于做菜的机率却不高,而且都只设定在烘焙点心或部分烤炙类菜餚,其实它的功能兼具了蒸、炸、煎、煮的性能,它稳定的温度及时间调控,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少油烟,如此快速方便的优点,更是其它炉具所不及。

  掌握技巧轻松做菜
  利用烤箱达到煎、炸的效果,只需在垫底的铝箔纸和食材上各刷上一层油,然后借由烤箱的密闭烘烤,即可做出油亮金黄却不油腻的口感,一般用蒸的菜餚靠的是水蒸气,但是只要用铝箔纸将食材包好,放入烤箱同样有相同的效果,更能保持食物的水分与原汁原味的鲜甜,煮也一样,把食物连同汤汁放入铝盒或深皿内,经过烤箱的加热就可轻松完成,方法很简单只是大家忽略了。

  均衡配套天天做菜不烦恼
  本书以符合一般家庭均衡营养为主轴,设计出一个月量的30套菜色,包含肉类、海鲜、蔬果及蛋豆腐制品的菜单,让您天天享受不一样的变化,除了利用烤箱料理,分担繁琐的烹调过程,也无须再为每天的配菜烦恼。

  善用烤箱得心应手
  书中也针对各种烤箱的特性、功能、养护及选购一一详尽的介绍,如何利用烤箱、善用食材特性,让您有效运用迅速做出三道好菜,并在每道料理作法示范中附有烤箱烹调小秘诀、快手流程,完全以实用为出发的设计,90道独家美味,只要一台烤箱就能完全制作。

本书特色

  ◎一台烤箱搞定每天三菜的快手料理,轻松上菜。

  ◎全书收录90道含括海鲜、肉类、蔬果、蛋豆腐等食材,营养均衡,口味丰富。

  ◎详细介绍各种烤箱的功能与正确使用法,新手做菜也能快速上手。

  ◎上菜的流程提示,清楚的前置处理、重点说明,让你有效掌握做菜的步骤与诀窍,不手忙脚乱。

  ◎以海鲜、肉类、蔬果、蛋豆腐做食谱索引,让你迅速找到喜爱的料理,搭配零烦恼。

作者简介

梁琼白

  经历
  30年丰富的烹饪&教学经历,同时跨界电视、广播和出版业,并结合美食经验与文字,至今已出版百余册食谱,造福许多对料理有兴趣的人,堪称烹饪美食界的高手。

  历任
  台视、华视、中视烹饪节目主持人、汉声电台、中广公司烹饪主讲
  民生报、中华日报、自由时报、中国时报及家庭月刊专栏主笔

  着作
  「梁琼白教你成为厨房高手」、「懒人菜」、「吃川菜要得」、「家常粤菜」、「100道经典蛋料理」等等百余册作品。

好的,以下是为您撰写的图书简介,内容与《一台烤箱三道菜》无关,且力求自然流畅: --- 《古籍修复师的手记:尘封历史的复苏之旅》 作者:林远山 出版社:鸿儒文化 内容简介 在数字信息洪流席卷一切的时代,纸张和墨迹的芬芳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仍有一群匠人,他们以近乎虔诚的态度,守护着那些被时间侵蚀、被虫蛀蚁咬、被水火无情对待的古老文献。林远山的这本《古籍修复师的手记:尘封历史的复苏之旅》,并非一本枯燥的修复技术手册,而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材料学、美学与人文关怀的深度纪实。 本书的叙事线索,围绕着林远山本人三十余年修复生涯中,经手的几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贵典籍展开。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将得以窥见古籍修复这一“慢工出细活”的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技术流程与深厚文化底蕴。 第一部分:纸的“体检”与诊断 修复工作伊始,绝非贸然动手,而是如同精密的医学诊断。林远山将修复的初始阶段描述为对“病入膏肓”古籍的细致“体检”。他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光谱分析、X射线成像等现代科学手段,来判断纸张的纤维构成、墨色的化学性质、以及霉菌和虫害的侵蚀深度。 例如,书中对修复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的御批奏折的描述尤为生动。这批奏折因长期储存于潮湿的库房,纸张已泛黄、脆化,且局部有明显的“水渍病”。林远山并未急于脱酸处理,而是首先通过对特定水渍痕迹的观察,推断出其受潮的批次和湿度变化规律,从而制定了精准的湿度控制和局部加固方案。他强调,每一次修复决策都必须基于对历史环境的敬畏,避免因技术上的“过度干预”而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 第二部分:刀下的哲学——拆解与重构 古籍修复的核心技术,在于“拆解”与“重构”之间的微妙平衡。林远山笔下的工具,不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富有生命力的伙伴——从日本进口的特制手术刀,到自行调制的天然浆糊(由糯米、小麦淀粉等熬制而成),无不体现着匠人的心血。 书中详细描绘了传统“打纸”的过程。打纸,即制作用于补洞、托裱的新纸。林远山坚持使用传统手工纸浆,并根据待修复古籍的时代特征和纸张质地,精确调整纤维的密度和厚度。他以修复一本宋代佛经的残页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浸泡、匀浆、捞纸、晾晒等繁复步骤,最终制造出与宋纸在“手感”上别无二致的补纸。这种对“原真性”的追求,是修复师精神的体现。 尤其引人入胜的是他对“勾丝线”和“钉线重装”技术的阐述。线装书的线如何断裂,如何选择最接近原版色彩和强度的丝线进行重新穿引,这些细节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修复台前,能感受到他指尖传来的每一丝纤维的张力。 第三部分:墨色的记忆与颜料的回归 墨与色的修复,是古籍修复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古籍上的文字和图画,其色彩的衰减或变化,往往是历史气候和保存条件的直接记录。 林远山着重介绍了“去污”和“晕色”的技术。去污并非简单的擦拭,而是根据污渍的成因(如油污、霉斑、氧化物)选择合适的溶剂,通常是经过多次试验后确定的、对古籍损害最小的方案。他坦言,有时为了保留历史的“痕迹”,他们甚至会放弃完全去除污渍的念头,转而选择“弱化”处理,因为污渍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对于图册或大幅画作的修复,颜料的调配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林远山分享了如何从天然矿物中提炼朱砂、石青、石绿,并利用古代的调和剂(如皮胶)来重现原画的鲜活光泽。他提及修复一幅明代版画时,为追求原作中特有的“木刻粗粝感”,如何调整了墨色的稀释度,使其既能清晰补全缺失部分,又不至于显得突兀生硬。 第四部分:时间之外的对话 本书的魅力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林远山对修复工作所蕴含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修复师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与历史的“对话”。我们不是在“重造”古籍,而是在“挽留”它的生命。每当面对残破的卷轴,修复师看到的不是一堆废纸,而是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智慧、抄录者的心血以及时代变迁的印记。 在结语部分,林远山表达了他对未来古籍保护工作的忧虑和展望。随着古籍的数字化进程加快,实体文献的保护压力日益增大。他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修复人才。 《古籍修复师的手记》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历史、尊重匠心的人士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尘封在古籍之中的漫长岁月,以及那些默默守护这些岁月的无名英雄。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一间弥漫着淡淡纸张香气的修复室,聆听历史轻声细语,感受每一次小心翼翼的触摸,如何让文明之火得以延续。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6好厉害万能烤箱
07用烤箱做菜之前,请注意.关于本书的使用
08认识各种烤箱
14烤箱料理的基本功
18烤箱做菜的基本流程
20美味大功臣.独门酱料与特殊用料

23 1×3好口味!家常风味,美味、爽口、不油腻
24 No1-酱汁鲳鱼、黄瓜鸡丁、葱油菠菜

27 No2-冬菜丸子
冬菜丸子、子姜山瓜子、翠芹豆包丝

30 No3-烤虱目鱼、雪花肉芦笋卷、豆包白菜

33 No4-腌瓜鸡片、洋葱鲔鱼包、椒盐杏鲍菇

36No1-双椒鲜贝
双椒鲜贝、炸豆腐镶肉、蛤蜊丝瓜

39 No6-照烧松坂肉、豉汁鱼片、鲜菇高丽菜

42 No7-沙茶雪花肉
沙茶雪花肉、烤秋刀鱼、三色蔬菜

45 No8-香葱鳕鱼、芥末香肠、纸包三菇

48 No9三丝黄鱼、肉酱豆腐、清烤芦笋

51 No10-烤鲭鱼、大黄瓜镶肉、腐乳茄片

54 1×3超美味!招牌美味,好菜上桌轻松煮

55 No11-鲑鱼豆腐、酱烤鲜鱿、开阳瓠瓜

58No12-红麴鸡排、虾仁豆腐、椒丝银芽

61 No13-红麴小排、香蒜鲜鱿、肉末焗蛋

64No14-盐烤赤□、双菇鸡柳、金银蛋焗菠菜

67 No15-焗奶油蟹、三色蛋、番茄鲔鱼盅

70 No16-烤鲑鱼头、鲜菇虾球、菠菜番茄

73 No17-葱油鲈鱼、酱瓜肉饼、鲜菇白菜心

76No18-蜜汁排骨、银芽鸭丝、烤茭白笋

79 No19-柠檬鱼、洋葱肉片、干贝白菜

82 No20-家庭叉烧肉、树子鱼、焗蔬菜盅

85 1×3最下饭!绝赞够味,烤箱料理更美味

86 No21- 豉汁鸡丁、椒麻鱼片、番茄豆腐

89 No22-豆酥鳕鱼、泡菜肉片、土豆面筋煨豆腐

92 No23-豉椒鱼头、蟹腿焗豆腐、雪菜豆干

95 No24-香烤鸡排、鲜蚵豆腐、蒜蓉茄子

98 No25-香辣鱼头、三丝肉卷、素烤南瓜

101 No26-沙嗲肉串、三鲜肚当、彩椒翠瓜

104 No27-芝麻凤翼、咸冬瓜午仔鱼、樱花虾高丽菜

107 No28-客家咸猪肉、焗胡椒虾、豆酱双笋

110 No29-烤猪腿腱、葱姜焗小管、XO酱双花椰

113 No30-梅酱子排、蒜蓉大虾、XO酱青江菜

116 美味索引-好吃随你配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台烤箱三道菜》这本书,单看书名就让人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感十足的场景。我设想的是,在某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厨房,我只需准备好食材,然后交给那台陪伴我多年的烤箱,它便能变魔术般地,在预设的时间里,为我呈现出三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我所期待的,并非是那些需要繁复工序、层层递进才能完成的“大菜”,而是那种简单、纯粹,却又不失美味的菜品。也许是香气四溢的烤鸡腿,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又或者是鲜美无比的烤三文鱼,搭配着时令蔬菜,健康又美味;最后,再来一份烤至香甜的苹果派,为这顿简易却丰盛的大餐画上完美的句号。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三道菜”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到一台烤箱的烹饪过程中,是否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同时进行不同菜肴的烘烤,或者是否有巧妙的时间安排,让整个过程既高效又不至于手忙脚乱。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烹饪的简化,它传递的是一种“少即是多”的烹饪哲学,让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驾驭,享受到家庭烹饪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评分

我必须说,《一台烤箱三道菜》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咒语,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美食的渴望,以及一丝丝关于“懒人福音”的美好幻想。我总觉得,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家常菜,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的技巧和步骤,让人望而却步。但“一台烤箱”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美食世界的新大门,一个不需要十八般武艺,只需要简单几步就能征服的乐园。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来那种“原来这么简单就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的惊喜感。我猜测,书中提供的“三道菜”一定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既能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烤箱的特性。或许是那种看似复杂,实则操作极其简单的烤鱼,搭配一道只需简单调味后就能送入烤箱的烤鸡,最后再来一份只需要将水果切块、撒上糖浆后就能出炉的烤甜点。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三道菜”的结构中,做到荤素搭配、口味平衡,甚至能够做到在时间上有所衔接,让烹饪过程更加流畅高效。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为现代生活而生的美食指南,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平凡的烤箱,也能孕育出不平凡的美味,让每一次的厨房时光,都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叫《一台烤箱三道菜》。光是听名字,我就能联想到那种温暖的厨房场景,一个不大但功能齐全的烤箱,和在它里面慢慢烘烤出的,足以填满餐桌的三道令人惊喜的菜肴。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专注于简单快手食谱的书,适合那些忙碌的上班族或者刚开始尝试烹饪的新手。我期待着看到那些只需要一台烤箱就能搞定的前菜、主菜和甜点,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也不需要各种奇奇怪怪的厨具。我猜这本书的重点应该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烤箱的功能,让平凡的食材在烘烤中焕发新生,比如简单的烤蔬菜,香嫩多汁的烤鸡,甚至是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做法很简单的烤蛋糕。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三道菜”这个概念巧妙地融合进同一台烤箱的烹饪流程中的。是不是可以同时烤制,还是需要分步进行?如果是分步,又如何做到高效且不影响味道?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大姐在分享她的厨房秘籍,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跟随作者的脚步,用一台烤箱,做出足以惊艳家人的美味。我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当我在自己的厨房里,用我那台老旧却充满感情的烤箱,按照书里的步骤,忙碌而快乐地准备着这“三道菜”时,家人惊喜的表情。

评分

我对《一台烤箱三道菜》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源于它所传达的一种“简化生活,享受烹饪”的态度。我一直觉得,烹饪不应该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尤其是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而“一台烤箱”这个限定,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它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繁复的炒、炖、煮,将精力集中在烤箱的魔力上。我设想这本书里会包含一些极具创意,但操作又异常简单的食谱,比如用锡纸包裹着鱼和香料,直接丢进烤箱,几十分钟后就能享受到鲜美的滋味;或者是一些基础的烘焙点心,不需要打发蛋白,不需要分蛋,只需要混合所有材料,然后交给烤箱完成最后的工作。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三道菜”的框架下,设计出既有搭配性又易于操作的菜单。是不是可以先烤制一道需要长时间烘烤的菜肴,然后利用烤箱的余温或者调整温度,快速完成另外两道?又或者,这三道菜是独立但又可以前后呼应的,比如一道清爽的烤蔬菜沙拉,搭配一道浓郁的烤肉,最后再来一份甜美的烤水果。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教会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能创造出无限的美味,让每一餐都充满仪式感和幸福感。

评分

《一台烤箱三道菜》,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某种极致的效率感和实用主义的魅力。我总觉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太多的选择和太复杂的步骤所困扰,而这本书记名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用最简洁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我设想中的这本书,不会充斥着那些需要各种专业厨具和进口食材的菜谱,而是会聚焦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台普通烤箱的潜能,用最简单的操作,做出最令人满意的味道。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些“一锅出”或者“同步出”的菜肴设计,比如先烤制一份需要较长时间烘烤的主菜,然后在利用烤箱的余温或者微调温度,迅速完成一份前菜和一份甜点。这种“前后呼应”、“效率至上”的设计理念,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我甚至可以想象,它可能会包含一些非常规但又非常巧妙的烤箱用法,比如利用锡纸包或者耐高温的烤碗,来完成一些平日里需要其他烹饪方式才能制作的菜肴。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为现代都市人量身定制的“速食”美食宝典,它教会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味蕾惊喜,让烹饪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