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

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伴手礼
  • DIY
  • 手工制作
  • 烘焙
  • 甜点
  • 零食
  • 美食
  • 礼物
  • 创意
  • 自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逢年过节,该带什么「伴手」?

  本书收集了从北到南,各地方传统的点心伴手礼,和现在在网路上最具人气跟买气的点心伴手礼,将其作法和配方完整的呈现,让您借由自己动手制作,送出那份最特别专属的心意!

  不论是台北的凤梨酥、花莲的麻糬、台中的太阳饼、鹿港的牛舌饼、嘉义方块酥……..乃至金门贡糖,这些好滋味的古早伴手礼,还是最夯的奶冻卷、北海道戚风蛋糕、马卡龙、芋泥蛋糕……等都有详细的介绍,教您自己制作出最美味的伴手礼。

作者简介

许正忠

  只因为太爱面包!22年前他从一个电机工程师,一头栽进烘焙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行业,凭借着他努力又不服输的性格,及对烘焙的热爱,22个年头走来,从最基础学起,到后来到各大学校授课,以及多到不胜枚举的头衔及学生。在技术,他是功夫底子深厚的师傅;在学术,他是学有专精的老师,现在的他仍任职于福华大饭店。他说:「责任感使然,出书,是希望结合更多优秀的后进,将烘焙这个奇幻世界的美好传达出去!」

李丽蓉

  接触烘焙也有10年了,原本她只是抱着想试试自己动手做出成品那种成就感的心情,报名了几堂烘焙课,竟也学出兴趣跟热情,从玩票到业余,再到自己也开工作室授课,10年来,不但热衷中、西式点心的学习,更为了充实自己的实力,拜过无数名师,而这些学习时间过程的点点滴滴,她希望借着她消化整理后,能分享给更多也跟她一样喜爱烘焙的人!

  经历:
  「财团法人台北市新光吴氏基金会」采艺教室暑期班讲师
  「潓瑢坊」工作室负责人
  爱(I)咖啡负责人

伴手礼的匠心独运:探寻独一无二的心意之选 这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伴手礼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聚焦于那些蕴含着深厚情感与匠人精神的精选之作。我们不关注批量生产的便捷,而是着眼于那些需要时间打磨、蕴含故事的“慢”手信。 第一章:伴手礼的文化溯源与现代意义 伴手礼,远不止于简单的馈赠,它承载着地域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以及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连接。本章将追溯伴手礼自古以来的演变历程,从古代的贡品、信物,到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将剖析“礼”的精髓,探讨在快节奏生活中,一份精心挑选的伴手礼如何成为情感的载体,成为沟通心灵的无声语言。 我们将探讨伴手礼的几个核心维度:地域性、季节性、故事性与稀缺性。 地域性:风土人情的微缩景观。 深入考察不同国家、不同省份的代表性特产,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原材料、制作工艺和风味口感,将一方水土的风貌浓缩其中。例如,探讨江南糕点的精致与意境,西北干果的醇厚与生命力,以及海岛物产的鲜活与奔放。 季节性:捕捉时间流逝的馈赠。 许多顶级的伴手礼与特定的时令紧密相连,如春日新茶的清香,秋季丰收的果脯。本书将分析如何识别和挑选应季的“时间礼物”,确保收礼者能品尝到最巅峰的状态。 故事性:每一件背后的匠人身影。 我们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那些坚持传统工艺的手艺人。他们的家族传承、对原料的执着、对细节的反复雕琢,构成了伴手礼的灵魂。这不是关于工厂流水线,而是关于“手”的温度。 第二章:非遗与手作:探寻传统工艺的复兴之路 本章专注于那些被时间考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伴手礼制作技艺。这些技艺往往要求极高的专注度和世代相传的秘方。 陶瓷与器皿的对话: 探讨地方特色陶器的审美标准。如何从一个茶壶、一个瓷盘中读出烧制地的气候与人文?我们不只是看外表,更要理解釉色的变化、泥料的选择以及烧制过程中的火候掌控,这些都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 古法酿造的艺术: 深入探究传统酿酒、制茶、制酱的过程。例如,某些需要经历数十年窖藏的酱油,或是遵循特定节气采摘并以特定手法烘焙的茶叶。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编织与雕刻的耐心: 考察竹编、木雕、刺绣等工艺品作为伴手礼的意义。一件精美的苏绣屏风,或是一个由当地老艺人手工雕刻的木制摆件,其价值在于耗费的时间和难以复制的个人风格。 第三章:包装的哲学:从外在到内在的完整体验 一份高品质的伴手礼,其包装绝非多余的装饰,而是体验的延伸。本章将讨论如何通过设计语言来提升伴手礼的价值感和仪式感。 材质的选择与象征意义: 探讨使用麻绳、宣纸、陶土或特定木材作为包装材料的意图。例如,某些包装是为了模仿历史文物的外观,以增强其年代感和珍贵性。 视觉叙事: 专业的伴手礼设计如何通过色彩、版式和留白,讲述产品的故事。我们将分析那些极简风格中蕴含的东方哲学,以及繁复设计中对地方图腾的致敬。 开箱的仪式感: 关注收礼者打开包装时的触觉、嗅觉和视觉感受。一个好的包装应该层层递进,让惊喜在开启过程中不断被放大,直至触及核心的馈赠之物。 第四章:品鉴指南:如何分辨真正有价值的伴手礼 市场上的伴手礼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本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实用的鉴别标准,确保所选之物物有所值,且心意无价。 原料的纯净度: 学习如何通过气味、质地和口感来判断原料是否为上乘之选。例如,辨别真假蜂蜜、分辨特定香料的产地等级。 工艺的复杂性与可追溯性: 强调那些无法通过工业化快速复制的环节。了解如何询问或识别制作流程中的“秘密步骤”。 存储与时间的考验: 一些高级伴手礼的价值在于其陈放后的变化(如陈年普洱、老酒、腌制品)。本书将介绍如何评估这些“时间礼物”的陈化潜力。 第五章:情感连接:伴手礼的赠予艺术 最终,最好的伴手礼是成功搭建了情感桥梁的礼物。本章探讨如何根据收礼者的身份、关系和偏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关系适配性: 如何为长辈、商业伙伴、挚友选择不同重量级和风格的伴手礼。 文化敏感度: 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某些食物或物件可能具有的特殊含义,避免因无知而产生的冒犯。 附言的艺术: 强调一张手写卡片或附注的重要性。这份文字,往往比礼物本身更能说明赠予者的用心良苦。 本书致力于提升读者对“礼”的认知层次,从单纯的物质交换,上升到对文化、技艺和情感的尊重与欣赏。它不是一份食谱或制作指南,而是一部关于精选、鉴赏与文化传承的深度指南。我们相信,真正的伴手礼,是收藏一段旅程的回忆,定格一段手艺的温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PART1传统伴手礼
基隆 
06米香 
09咖哩酥
淡水  
10芝麻喜饼
台北市
13凤梨酥 
14莱阳桃酥
台北县
17伍仁月饼(台北县饼)
19白豆沙饼(平西饼)
九份  
21咸光饼 
22蜂巢蛋糕 
大溪 
25龙潭花生软糖 
新竹  
26竹堑饼 
29地瓜饼 
30芋头饼
苗栗 
33肚脐饼
丰原  
34绿豆凸 (丰原月饼)
台中市
37太阳饼 
38老婆饼 
41香妃酥 
42柠檬蛋糕
大甲 
45芋头酥 
46奶油酥饼
彰化  
49桂圆蛋糕
鹿港  
50牛舌饼(软的饼) 
53鲁肉大饼(台式大饼) 
54咸蛋糕
新港  
57新港饴
嘉义  
58方块酥
北港  
61萝卜丝酥饼
苏澳  
63羊羹
宜兰  
65宜兰牛舌饼   
67葱烧饼
花莲  
69唱片饼   
70麻糬
澎湖  
72黑糖糕
金门  
74金门贡糖

PART2人气伴手礼
77手工蛋卷
78酥皮泡芙
81起士条
82起士棒
85牛奶棒
86布丁
89奶酪
90雪莓娘
93奶冻卷
94芋泥蛋糕
97北海道戚风蛋糕
98铜锣烧
101麦芽饼干
102梅子麦芽糖
105柿子饼
106印尼千层蛋糕
109黄金月娘
110马卡龙
113可丽露
114松露巧克力
117地瓜烧
118相思如意卷
121莲藕凉糕
122黄金乳酪球
125脆笛酥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好对烘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想尝试制作一些可以送给朋友的伴手礼,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感觉就像是找到了宝藏。书名《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非常直观地传达了它的核心价值。我个人比较注重细节,所以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调整配方以适应不同口味偏好,或者如何处理烘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会提供具体的食谱,还会分享一些关于食材的知识,比如不同面粉的特性,或者如何选择优质的巧克力等。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让我的伴手礼在味道、外观和包装上都能达到“高人气”水平的秘诀,让我的心意能够通过这些美味的礼物,完美地传递给每一个收到它的人。

评分

我是在寻找一些新的烘焙灵感时偶然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被书名吸引了,《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听起来就充满了实用性和趣味性。我平时就喜欢尝试一些烘焙,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离“高人气”还有点距离。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特别关注那些“自己学着动手做”的部分,这意味着它应该提供非常详细和易懂的教程,即使是烘焙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猜想里面应该会包含一些经典的伴手礼配方,比如曲奇、玛芬、小蛋糕之类的,但同时也会有一些比较有创意、新颖的选项,能够让我做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伴手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食材选择、工具使用以及烘焙技巧的深入讲解,这样我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烘焙水平,做出让大家赞不绝口的美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色彩明亮,图片也充满了诱人的美食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一探究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但从目录和一些零散的图片来看,这本书涵盖的伴手礼种类非常丰富,从经典的糕点到一些创意十足的小点心,感觉应有尽有。特别是看到里面介绍的一些包装技巧,非常实用,感觉即使是新手也能做出令人惊艳的伴手礼。我一直梦想着能亲手为家人朋友制作一份心意满满的礼物,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动力。我期待着里面能有详细的步骤解析和一些烘焙小贴士,能够帮助我避开常见的错误,做出美味又好看的伴手礼。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并且与身边的人分享这份美好。

评分

这本书在我家里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沉浸其中,但仅仅是翻阅,就已经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都觉得,亲手制作的礼物,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满满的心意和情感。这本书的标题《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愿望。我猜想,书中一定汇集了各种各样能够打动人心的伴手礼制作方法,而且重点在于“自己学着动手做”,这意味着它会以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烘焙步骤分解,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轻松掌握。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让烘焙过程变得更有趣、更具仪式感的建议,比如音乐的搭配,或是烘焙时的心情调整,让整个制作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蕴藏着无限的美味秘密。书的整体风格看起来非常温馨,图片精美,让人一看就心生暖意,仿佛能闻到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甜。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阅读,但从书名《高人气伴手礼.自己学着动手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食谱,更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放下手机,走进厨房,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伴手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接收者来选择合适的伴手礼的建议,这样我的心意才能送得更加恰到好处。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如何让我的烘焙作品看起来更具专业性和艺术感的技巧,毕竟,一个精美的外表也是伴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