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面包、甜甜圈;麻薯、豆花、水果冻……可口的点心,向来是孩子吵着、闹着都一定要吃的食物,然而市售的产品,是否会让您掏钱时,心头其实一直揪着不安?怕卫生差、热量高,更怕添加了许多不该有的东西?
阿芳老师最鼓励点心自己做,尤其家有孩子的爸爸妈妈,最好带着孩子一起下厨房,帮帮忙、玩一玩,您会想像不到这些大朋友小朋友,居然能这么认真的揉面团、打打蛋……您会看到他们从未有过的参与感、责任感,以及成就感……
阿芳老师将自身经验结合营养师的叮咛,设计出──
20道活力早点>>>训练孩子不赖床;
20道午后甜品>>>消耗孩子旺盛的精力;
20道假日可口餐点>>>补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让家中的小宝贝们不但做得开心、吃得开怀,从此也将更懂得与人分享!
作者简介
蔡季芳
大家的阿芳老师,也是名节目主持人焦志方口中的小吃杀手,
其独道的创意及深究食材与善用工具的巧思,
总能让繁复的各式技法都化成她手中简单易懂的食谱。
至今仍持续地推广及教授这些贴近生活的美味料理。
经历:
.东风电视台【料理美食王】教授美食、指导顾问
.中华美食展烹饪教室、广播电视及报章杂志美食主讲示范
.慈济香积志工、香积班老师。
着作:
《十分钟上菜》、《1个人吃》、《做孩子爱吃的菜》、《陪孩子做点心》、《家庭速配餐》、《阿芳的快锅菜》、《10分钟上素菜》、《阿芳的小吃》、《阿芳的小吃2》、《阿芳的家常好汤》、《阿芳的私房菜》、《阿芳的素小吃》、《阿芳的糕与粿》、《阿芳的3杯面粉72变》
推荐序
作者序
营养指导
前言
本书运用的器具
本书运用的材料
制作蜜红豆及蜜红豆沙.
早安小点
健康燕麦饼
酥片小饼
芋仔饼
风车苹果酥
小小热狗卷
小叮当铜锣烧
弯弯水果卷
香草布丁
鸡蛋糕
柠檬杯子蛋糕
果酱鲜奶松饼
COCO松饼圣代
恐龙热狗堡
燕麦好立克
小小三明治
草莓优格雪克
小仓土司盒.肉松土司盒
黑豆浆
健康蔬菜披萨
花生冻奶酪
午后甜品
红豆汤圆
原味汤圆
抹茶汤圆
抹茶世纪圣代
芋圆、地瓜圆
南瓜麻薯
蜜豆洋菜冻
桂圆米糕粥.冻冻果
开胃薏仁粥
三色布丁豆花
杏仁水果冻
黄金绿豆汤
大枣银耳炖.银耳冰砂
红豆沙芋头西米露
南瓜鲜奶西米露
国王汉堡
拿铁咖啡
照烧鸡肉三明治
奇异果蛋蜜汁
鱼子生菜牛角堡
味噌杯汤
冬瓜蜜露
假日点心
巧克力蛋糕.蛋糕装饰
糖霜甜甜圈
咖哩热面包
双色奶茶冻
酸甜APPLE冻
姜饼屋
泡芙.Milk Cream
海龙王沙拉泡芙
巧克力泡芙球
花生锅炸
玉米奶酥
小马蛋
地瓜凸
七彩凉圆
面包小派对
高纤土司糖果卷
鲜榨葡萄苏打
糖霜法国土司
酪梨布丁牛奶
作者序
给孩子开心且得意的成就感
什么事情是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孩子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最好的调剂呢?就是「和孩子一起做点心」。
也许耳濡目染,家中的孩子对于烹饪一点也不陌生。肚子饿了,哥哥会用剩饭煮碗广东粥;娃娃会用海苔卷着剩饭,说是自己包的寿司;家人的生日蛋糕,都是我和寿星一起完成的杰作;中秋赏月吃的月饼当然也是DIY----哥哥练就纯熟的技巧一点也不输给面包店的小学徒;娃娃也是有模有样的揉出自创一格的小饼,当然绿豆椪「盖章」这件「大事」,也理当由娃娃包办。全家凑在一起做点心时 娃娃和哥哥两人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来!我来!」做出来的点心是「有形」的成就感,「无形」的收获则是一家人情感的增进。
不过上述这样一幅景象,可是历经过一段「战国时期」。年仅四岁的娃娃,「做点心」这么好玩有趣的事情,她当然想插上一脚,但是,我也曾和其他妈妈一样,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只不过是个碍手碍脚的「小麻烦」,加上安全的顾虑,直觉就拒绝孩子的参与,但三番两次无论如何阻挠,仍挡不出小朋友的好奇心,拗不过孩子的哀求,于是就把最基本最简单的工作派给小毛头来做,虽然她的动作不似大人俐落,有时也弄得一团糟,但呈现在孩子脸上的表情却是开心且得意的成就感,这样的「亲子团队」有了几次经验之后,我发现不仅提高孩子们专注投入工作的能力,也培养出兄妹俩因共同合作而产生特殊的默契与情感,甚至偶尔也有惊喜佳作!
「做点心」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是沉重,因为有很多特殊的配方、材料,更有一堆家中烹调常不用的工具,然而在现代DIY Home Make这么流行的风潮下,何不邀请孩子参与,享受亲子同乐做点心的气氛。
这本书的制作过程长达一年,不论是食谱的取舍、道具的蒐集、工具的运用、制作点心的过程等,全都以「亲子互动」为准则。感谢参与本书编制的工作伙伴,让我得以用这样一本「亲子魔法书」将我的「妈妈心得」与读者分享,也期望读者使用参考本书后,不吝给我指正或分享心得。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一份份诱人的点心食谱。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看见”孩子的指南。阿芳细腻的观察力,让她能够捕捉到孩子在制作点心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闪光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揉捏、搅拌,在阿芳的笔下,都变成了孩子学习、探索和成长的宝贵经历。我尤其欣赏她关于“责任感”的阐述。在亲子烘焙的过程中,让孩子承担一部分任务,比如称量食材、打散鸡蛋,虽然可能不完美,但这种“我能行”的体验,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至关重要。而且,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被家人赞美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会成为他们持续探索的动力。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轻松活泼,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厨房。阿芳分享的育儿理念,也非常契合当下推崇的“玩中学”教育方式。她并没有强调一定要做出多么精致完美的作品,而是更注重孩子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这对于很多追求“完美”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指引着我们如何用更具创意和温度的方式,来陪伴孩子度过他们的童年。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全新的亲子互动模式。阿芳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力量。我特别喜欢她对孩子在烘焙过程中“参与感”的刻画。她并没有把孩子当作助手,而是将他们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在每一次揉、捏、拌、撒中,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而“责任感”的培养,则体现在每一个小小的任务分配中,让孩子明白,他们的付出能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点心是否成功。最让我动容的是,阿芳如何引导孩子在完成作品时,体会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仅是来自于点心的美味,更来自于他们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赞赏。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描述都非常生动有趣,让我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们专注的神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烘焙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简单易行的亲子活动,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宝典。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的家庭教育中,与我的孩子一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甜蜜回忆。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温暖的色彩和可爱的插画,瞬间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家庭温馨时光的向往。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信,真正的亲子教育,不在于多么高深的理论,而在于那些融入日常的点滴陪伴。阿芳在书中分享的不仅仅是烘焙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她如何引导孩子在揉面团的过程中体会“手感”,如何在打蛋时培养“耐心”,以及如何让孩子在装饰点心时发挥“创意”,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让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的亲子活动,这本书恰好提供了绝佳的范例。它让我明白,所谓的“参与感”,并非仅仅是让孩子搭把手,而是让他们真正地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而“责任感”,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对最终成果的影响。最让我动容的是“成就感”的描述,那种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智慧和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每一次亲子烘焙时光。
评分翻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温馨与活力的厨房。阿芳的文字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喜欢她描述孩子第一次尝试揉面团时的笨拙和兴奋,那种纯粹的快乐隔着文字也能感染到我。书里提到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我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效率,会包办一切,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孩子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想象一下,孩子亲手揉好的面团,在烤箱里变成香喷喷的点心,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玩具都无法比拟的。书中对每一个步骤的讲解都非常细致,配以精美的插图,即使是烘焙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特别注意到,阿芳在文中反复强调“陪伴”的重要性,她并不是简单地给出食谱,而是分享了自己在陪伴孩子烘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比如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鼓励孩子尝试,以及如何处理孩子的小情绪。这些点点滴滴都凝聚了她为人母的智慧和爱。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做点心,更是教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厚的连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亲子仪式。我真的很庆幸能读到这本书,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动力,让我更期待和我的孩子一起走进厨房,创造属于我们的甜蜜时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吸引力,温暖的色调,手绘风格的图案,一下子就能勾起我对亲子时光的美好想象。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阿芳”这个名字,感觉很亲切,就像是邻家阿姨分享她的育儿经验一样。这本书的副标题更是点睛之笔:“揉面团、打打蛋,陪孩子一起做出参与感、责任感、成就感!”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击中了现代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渴望的点。很多时候,我们陪孩子玩,但感觉更多的是在“陪玩”,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陪伴方式,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体会到“我做到了”的喜悦。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烘焙小点心,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阿芳是如何引导孩子体会到责任感和成就感的。我一直觉得,孩子在做家务或者参与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那真的会是家长们的福音。我设想,书中或许会有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分配任务的小贴士,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如何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引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烘焙食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亲子烘焙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育儿指南,我非常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阅其中的内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