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谘商教战手册,将你的人生困惑一扫而空!
你是否常有类似的感觉:
◎事事不如意,连出门都踩到狗屎,全世界都跟我作对!
◎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发火!
◎我一定不能犯错,不然会没有人爱我。
◎女朋友把我甩了,我是全世界最没魅力的男人,干脆死了算了。
◎如果我为自己打算,就是自私的女人,不是好太太、好妈妈。
针对种种负面想法,古代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主张:理性是对治「不快乐」最好的神奇妙方。哲学家伊利特.科恩借用亚里斯多德的智慧,提出精辟的知识与解析,教你如何运用与生俱来的理性思考与批判能力,分辨好的思考模式和坏的思考模式,控制与超越负面的想法、情绪和行为,创造现在与未来的幸福!
哲学谘商(philosophical counseling)是当代哲学的新潮流,哲学家的智慧将是生活困惑时最好的心理解药。
名人推荐
审阅:郑玉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博士。辅仁大学社会工作系兼任教授
诚恳推荐:
李维伦∣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心理谘商辅导中心教授
林耀盛∣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黄筱慧∣东吴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刘希文∣静宜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黎建球∣辅仁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辅仁大学前校长
伊利特.科恩用简单实际的语言,教你如何运用理性哲学帮助自己。非常值得一读!——亚伯特.艾理斯博士(Albert Ellis, Ph.D.),亚伯特.艾理斯学院(Albert Ellis Institute)院长
科恩将哲学引入一般民众的生活,造福那些企图全然活出自己的人。——山谬.葛雷丁(Samuel T. Gladding),卫德.佛里斯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谘商学教授
如果处理得当,哲学思考可以提供深刻的人生洞见。科恩试图将之扩展到日常实践之中,他的努力成果值得肯定。建议阅读。——《图书馆期刊》 (Library Journal)
推荐序 有效的这学助人工具 黎建球
前言 哲学谘商的魅力
理性仅次于神性/执业哲学家/你可以从这本书期待些什么?/亚里斯多德的春药:适量的满足/阅读计画:本书概要/理性是无需服药的内在医疗!
第一部:你如何不知不觉地折磨自己?
第一章:日常生活里的理性思考
家里有哲学家吗?/如何从前提推论出你的行动/赖利的悲剧故事/规则、事件报导和反驳/解药和可以解毒的理性思考(解药式推理)
第二章:情绪危机是怎么一回事?
躲在卧房里:杰森的故事/情绪的对象/身体的感觉/重演身体的感觉/情绪推理/仔细观察杰森的情绪推理/情绪循环
第三章:如何控制你的情绪
神经的考验:哈利的故事/运用解药式推理来控制你的情绪/保持良好行为/重新建构你的情境/药物治疗
第四章:如何处理情绪与理智之间的冲突
情绪拉扯的母亲:马雅的故事/认知失调/锻鍊你的意志力
第二部:某些致命的思考
第五章:可能对你造成严重干扰的规则
强求完美/将问题严重化/过度美化/无法承受/责怪(别人或自己)/无可奈何/自寻烦恼
第六章:妨碍人际关系品质的规则
世界以我为中心的思考/勒索/大吵大闹大发雷霆/博取同情/拐弯抹角/扣帽子污名化/报复/人云亦云赶流行
第七章:自我毁灭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事件报导
以偏概全/非黑即白/放大危险/一厢情愿/捏造解释/懊悔过去/拟人化
第三部:如何辨认并消除你的错误思考,找出解药
第八章:如何形成并查验你的情绪推理
辨认你的结论/做出事件报导/找出自己假设的规则/反驳自己不切实际的前提,并找出解药/如何解读情绪背后的推理/彩排练习/检查行动背后的推理/谬误症候群
第九章:如何反驳你的错误思考
检查反例/检查证据/检查自我挫败的后果/检查双重标准/反驳错误的思考并找出解药
第十章:如何为你的错误思考找出解药
解药的应该和不应该:一些重要建议/如何用反驳帮助你找到解药/运用解药/情绪的谬误:反驳和解药/行动的谬误:反驳和解药/事件报导的谬误:反驳和解药/解药如何彼此协同合作
第十一章:如何解放自己:压迫性的成长环境与解药
两个自愿的奴隶:安和巴伯的故事/自主/社会化/不证自明的谬误/顺从社会常规/心态僵化与刻板印象/觉得自由和真正自由
第四部:让令人困扰的情绪归零
第十二章:如何控制你的愤怒
火焰中的爱:彼得与法兰的故事/报复症候群/怨恨症候群/暴怒的案例/短保险丝症候群/理性的愤怒
第十三章:如何处理你的焦虑
追寻意义:面对生命有限的案例/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性生活的中年危机:渴望年轻女性/扔掉刀子的女人:强迫症案例/滑坡症候群/责怪自我怀疑/恐惧黑暗:畏惧症个案/失控的恐慌症候群/紧张的护理师:职业焦虑的个案/用控制获得肯定的症候群
第十四章:克服忧郁
敬爱的父亲过世了:八年之后,我仍在哀伤/尽责的悼念者/有自杀倾向、曾被性侵的女人/罪恶感症候群/有自杀倾向的渐冻人/大海里不只一条鱼:正在办离婚的女人/光环症候群
第十五章:为幸福而努力
注意错误思考/亚里斯多德的解药
作者介绍
推荐序
有效的哲学助人工具
我第一次认识科恩(Elliot Cohen)教授是在二○一一年的韩国会议上,但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书是在二○○四年的美国的Borders书店。他的书基本上都是偏重于论述思考的方法,这使得我对哲学谘商的运用有了更多的心得。
我于二○○三年开始在台湾推展哲学谘商时,常在思考如何创造一些属于哲学,且有别于、甚至大大有别于心理学的谘商方法?
由于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心理学始终是哲学的范畴之一,是属于灵性思考的一部分,Psycho的字义是指灵魂内含的探讨,因此,由逻辑导入理性进入灵性,是十八世纪以前惯用的方法。但到了十八世纪以后,经验主义的发展、实用主义的兴起、维也纳学派的萌芽,使心理学逐渐和哲学分了家。到了二十世纪,心理学更经过了科学的洗礼,社会的历练,心理学内在的改变,已和当初的目的有了极大的差异,此时心理学和哲学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
在台湾,谘商(Counseling)这个字似乎成了心理辅导的专用语,但在西方学术界而言却不是如此,Counseling这个字早在《圣经》〈旧约列王纪〉(1 Kings 9:2-9)中就已出现。今日,Counseling已有下列数个定义:
1. The act of exchanging opinions and ideas.
2. Advice or guidance, especially as solicited from a knowledgeable person.
3. A plan of action.
4. Private, guarded thoughts or opinions.
5. A lawyer or group of lawyers giving legal advice and especially conducting a case in court.
由此可知,哲学谘商使用理性思考来助人不祗是有效的,且是整个拥有智情意的人所必须的。
科恩的《亚里斯多德会怎么做?:透过理性力量疗癒自我》之所以重要,乃在指出透过哲学思考如何改善自己及和他人的关系。逻辑虽然祗是一种方法,但在透过此方法的运用中,概念的澄清,价值的辨正,甚至生命意义的深化,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回应与方向的确认。我深深期盼经由本书的出版,能有助于哲学助人工作的推动。
黎建球
(辅仁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辅仁大学前校长)
二○一三年八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