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管理,无处不需的能力 1980年代末期,我们结识了一位八旬老翁,当时他刚参观完伦敦一间很冷僻的美术馆,住在这座城市的我们,从来没听过那间美术馆。他口沫横飞、学问渊博地叙述眼中所见的惊奇,在言谈中提及小时候曾在维也纳遇见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谈到他对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作品的热爱,还有他每年都要重读珍‧奥斯汀(Jane Austen)的小说,以提醒自己何谓伟大的作品。
这位老先生还告诉我们,他从维也纳来到伦敦,任职于《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过往。后来在1937年,他落脚美国,闯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名声。他,就是已故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2005)。
多年后,当我们在2001年首度想到要列出全球顶尖的管理思想家,他的名字是我们名单上的第一位。当我们在2003年第二度编纂这份排名时,他再度称霸第一名的宝座。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辞世,但他的遗绪仍流传人间。
杜拉克几乎是只手让管理学跃居为值得研究的一门学科,他深具说服力地向各组织阐述管理学位居中心的地位,首开先河定义了管理工作的内容,还有其他诸多创举。
在1954年的着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圣经》(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杜拉克提出管理角色的五大基本原则:设定目标、组织、激励与沟通、评估衡量、培育人才。他在书中写道:「经理人的角色,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人,是因为身负教育的重任,被期待赋予他人愿景和执行能力。『愿景』和『道德责任』,就是经理人这个角色的价值所在。」这种道德感,反映在杜拉克提出的五大方面,「必须落实这五个方面,才能确保组织上下拥有该有的精神。」
1.对绩效表现有高要求,不可纵容糟糕或平庸的表现;同时,必须根据表现给予奖励。
2.每个管理职都必须是论功行赏后的结果,不能只是升迁的踏板。
3.必须有一套公平、合理的升迁制度。
4.管理章程必须清楚说明谁有权力对经理人做出「生死」决策,也应该要有管道让经理人上诉。
5.任命经理人时,管理高层必须明白表现出,操守是经理人唯一必备的绝对条件,而且是他本身即具备的条件,不是期待日后再靠学习取得。
杜拉克对经理人和管理专业的热望,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很重要。他把管理学提升到重要位阶,至今也仍是一门显学。兴建铁路需要用到管理,照管巴比伦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需要用到管理,兴建任何伟大的历史纪念碑,也需要用到管理。同样地,经营杰出的组织、分配投入的时间,也需要用到管理。从跨国企业到印度铁路系统,从英国国家健保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到美国陆军,无一不需要管理。
管理很重要,它塑造出这个世界,它是让我们免于陷入混乱的不可或缺屏障。管理是一种天职,它让人们有能。杜拉克提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他诸多事项,是对的。
本书集合管理学从过去到现在的重要概念,并透过当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概念的意义。我们收录了过去几年访谈过的大师观点和洞见,策划出「50大思想家」系列,审视、评等、与各位分享最好的管理概念。在这本书,我们收录了下列这些大师的智慧精华:塔米‧艾瑞克森(Tammy Erickson)、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林达‧葛瑞腾(Lynda Gratton)、盖瑞‧哈默尔(Gary Hamel)、席薇雅‧安‧惠烈(Sylvia Ann Hewlett)、罗莎贝‧摩丝‧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约翰‧科特(John Kotter)、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丹尼尔‧品克(Daniel Pink)、道格拉斯‧雷迪(Douglas Ready)等。
史都华‧克莱纳(Stuart Crainer)与德‧迪乐夫(Des Dearlove)
「50大商业思想家」(Thinkers50)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