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
用之对症,病自渐癒;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食补胜于药补,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需要什么 白天九成饱,晚餐八分饱足矣 不宜多吃油炸、质地坚硬的食物 老人饮食要清淡为宜,菜中少放盐 老年人饮食学——节制、节律、节忌
饮食养生对养生保健来说十分重要,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有节。在这一点上,小小的蚂蚁能给我们很多宝贵启示。蚂蚁每次吃得少,不过饱,又什么都吃。人也应该学学「蚁食」,保持良好的食慾,并且限制食量,什么食物都要吃一点,五谷杂粮,粗茶淡饭,荤素兼宜,不要偏食,才能使营养全面、合理、平衡。
学习蚂蚁的经验,就要做到「三节」:一是节制,指节制饮食,即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忌口,身体不需要的,对身体有害的,不卫生的饮食,均为禁忌。
饮食有节首先要注意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单靠吃某一种食物,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甚至会引起营养缺乏症。只有样样都吃,样样又不多吃,才能发挥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满足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老年人要少食多餐。因为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能力降低,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睡前、起床后或两餐间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不要吃甜食,以免影响食慾,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切忌暴饮暴食,美餐、宴席也不多吃。否则,就会破坏胃肠、胰胆脏器功能,严重者会造成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脏病等。
饮食有节还要注意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不偏嗜偏食。国外有科学家曾对一千四百名处于正常热量供应状况下的六十至六十四岁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六百六十八人每天吃一至二顿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一百五十六人把同样的饮食量分为五次吃,即每天吃五顿,总量不变,患心血管病的人数是六分之一,比一天吃三顿者的患病率下降百分之十三点三。由此可见,饮食有时有量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要重视饮食节忌。五味能入五脏而起作用,如辛味多有发散、行气和血作用,故能解表止痛化淤,过剩则能散气;甘味多有和缓及补养作用,故能养阴和中,多食则能变塞气机,使腠理不通;酸味有收敛固温作用,能治久泻、脱肛和遗精,多食则易使痉挛;苦味有清热降火和健胃作用,故能清热泻火、通便健脾,多食则寒中;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能散结、治痰、通便等,多食则导致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