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o you feel? 你有什么感觉?
.第一本深度研究人类情绪的历史文化与万千型态变化的「情绪考古学」。
.156则词条罗列你我未曾察觉的感受、情绪、欲望与心理状态,认识「情绪文化」。
.走进情绪世界,用宏观视野看待理性现实中的感性自我,探索人类内心世界。 你的心脏是否在「期盼」中噗嗵乱跳?你的胃是否因「紧张」而打结紧缩?你恋「爱」了吗?感到「恼怒」?你对本书「好奇」吗?报告时「坐立难安」?因为「来客焦虑」而心急难耐?或因「思乡感」的不自在而头晕目眩?
情绪总是难以捉摸与无法名状的,即使在理智清明的时刻,情绪纯粹或混杂的程度、微妙的转折,以及变化万千的伪装型态,让我们多半时候都受制于情绪、不由自主被掌控。因此,唯有借着关注感受、捕捉情绪,才能真正了解自己与他人。
本书从大量神经心理领域的科学报告、历史文献、文艺作品、流行文化和音乐等,蒐罗了大量对情绪的描述和定义,揭露人类探索情绪的历程。从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斯、探险家达尔文、维多利亚时代到佛洛伊德,都指出情绪化身为人类潜意识的动能,穿梭在意识中,在在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与行为,因此他们对情绪的关注,除了为精神治疗、心理辅导和人格研究领域带来重大贡献,也再现了人类演化意识中的深刻痕迹。
最重要的是,本书介绍了「情绪文化」这个观念。掌握情绪不光从生物学或心理机制着手,更需捕捉那些镶嵌在我们所处时代地域中、具有鲜明文化脉络的感受。透过「情绪考古学」,挖掘出现今早已不存的情绪文化:
为什么美国总统开始在正式肖像中展露微笑?
16世纪的励志书作家竟然鼓励人们要悲伤?
18世纪艺术家特别喜欢表现出被惊吓的经验?
有些情绪可以公开表达、有些却必须隐藏或压抑?
文化如何铭刻在每个人的情绪之中?情绪是否真正属于自己?有些情绪是怎么消失的?是否真有所谓普遍性情绪?以及,我们体验情绪的方式,会否随时空转移而改变?……. 《情绪之书》蒐罗了一百五十六种熟悉或罕见的感受、情绪、欲求,以及心理状态,每则词条下的精彩故事透露出形塑我们内在世界的奇特力量。
作者以博学多闻又充满机趣的文笔,发掘出人类丰富又深刻的感受,并提供深入了解为何有此感觉的绝佳契机。
本书特色
人类是感情的动物。 但是,情绪是如此难以名状、细致复杂,因此若将之统整归类,就像将天上云朵归类一样困难。然而,那些倏忽即逝的心理状态,却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理解人性的重要工具。
许多专家都不讳言要用科学来理解情绪是有困难的,不过情绪虽然幽微到无法被辨识,却真实存在着。本书列举历来文献中对情绪的刻画,试图考掘该议题,以便诉诸更多讨论。过程中不但揭橥情绪所隐含的文化脉络与时代意义,更演示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情绪的历程。书中充满了对各式情绪细微变化的观察,辅以趣味实验和典故,就像一场深入潜意识的探险,挖出那些不自觉的私密情节,甚至远古记忆的痕迹。
要搞懂你自己,先搞懂情绪是怎么回事;要搞懂情绪,本书是不可错过的起点。
媒体推荐 「蒂芬妮•史密斯以品酒师般的鑑赏技术,处理每一种情绪,深刻剖析箇中包含的各种混和成分,实在精彩!」 ——《週日邮报》
「这本探讨了一百五十六种情绪的小论文是如此饶富趣味,如果有人打断你的阅读,很可能让你恼怒!……深具教育性和娱乐性。」 ——《观察家报》
「机智风趣,见闻广博,丝毫没有说教味,甚且发人深省!这本书能说服我们,情绪绝非只是关乎神经的事。」 ——《泰晤士高等教育报》
「我太爱这本书的文字!探讨复杂难解的情绪,却写得趣味盎然。这本书为我发掘出许多新鲜情绪,而我竟从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莫瑞医生
「从社会文化面向看待个人主观的情绪,值得深思。作者涉猎广博,轻松优雅的文字令人读来满心欢喜。我愿为读者大力推荐这本值得再三品读的好书。」——伦敦书店资深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