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龄化的社会,独居世代遽增,
更有许多人只能选择自家度过人生最后。
本书的作者为居家安宁照护的先驱,
负责约200位癌症末期的独居者的居家照护工作。
举目无亲、与家人分离、个性开朗、生性沉稳的人……
本书将介绍作者照护过的个案,
记述他们的生,以及他们的死。
传达为了安稳走向人生终点所必须认知的重点。
案例1:金谷博子女士,75岁,肺癌末期 从富裕华丽的生活,转向朴素贫困的生活,这是条伴随着巨大变化的道路。
她经常用「跌落」这个词,来表达她生活的变化。
博子女士完全理解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很快就要迎接死亡」等。
她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贯彻到最后。
逐渐退化的记忆力、社会适应力,还有自主打理生活的能力,
没有钱、没有可依靠的家人,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坚持的博子女士。
正好测试了居家照护团队的能力……
案例2:山田友惠,约75岁,曾罹患肝脏癌、胰脏癌、肾脏癌,正接受6年前被诊断出的乳癌治疗 友惠女士抱持着明确的愿望:「我不想接受以延长生命为目的的治疗。」
由于是独居者,确实订定往后的基本方针十分困难……
的确友惠女士的脑中对于病情有清楚的理解,
但问题是,今后在面对发生在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她的心是否能跟得上
以独居者的情况,嚥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
她是想要在自己家中?还是希望在医院?
这点必须要明确问出来。因为随着答案的不同,照护的准备也会有大大的不同……
【独居者在家善终,绝对不是任性。】 「独自一人」不是别人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必须视为明日的你我。
不是在变成独自一人之后才开始慌张,
而是在还健康的时候就事先思考、准备那时候的事情。
【无论是不是独居者,大家都一样。】 我们过着被许多枷锁限制住的生活。
枷锁的另一端是家人、熟人、朋友、恋人、还没做完的工作。
而当我们生病时,枷锁的另一端就是点滴、心电图、唿吸器、化学治疗、尿袋等
这些平常生活上不会看见的东西。
迎接生命末期的准备,就是「彻底解开各种限制自己的枷锁」
解开这些枷锁,安稳地过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是我们所共有的课题。
『希望有一天,能变成喜悦的泪水』──出自NHK电视台《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仪》(暂译:专业工作的法则)介绍本书作者时使用的标题。
本书特色 ★ 居家安宁照护的先驱记述真实案例,为最后一天的来临做预习。
★ 整理人生;勇于面对死亡,一个人也能走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