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好好走:生命最后的另一种选择

一个人好好走:生命最后的另一种选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快速高龄化的社会,独居世代遽增,
更有许多人只能选择自家度过人生最后。
本书的作者为居家安宁照护的先驱,
负责约200位癌症末期的独居者的居家照护工作。

  举目无亲、与家人分离、个性开朗、生性沉稳的人……
  本书将介绍作者照护过的个案,
  记述他们的生,以及他们的死。
  传达为了安稳走向人生终点所必须认知的重点。

  案例1:金谷博子女士,75岁,肺癌末期
  从富裕华丽的生活,转向朴素贫困的生活,这是条伴随着巨大变化的道路。
  她经常用「跌落」这个词,来表达她生活的变化。
  博子女士完全理解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很快就要迎接死亡」等。
  她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贯彻到最后。
  逐渐退化的记忆力、社会适应力,还有自主打理生活的能力,
  没有钱、没有可依靠的家人,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坚持的博子女士。
  正好测试了居家照护团队的能力……

  案例2:山田友惠,约75岁,曾罹患肝脏癌、胰脏癌、肾脏癌,正接受6年前被诊断出的乳癌治疗
  友惠女士抱持着明确的愿望:「我不想接受以延长生命为目的的治疗。」
  由于是独居者,确实订定往后的基本方针十分困难……
  的确友惠女士的脑中对于病情有清楚的理解,
  但问题是,今后在面对发生在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她的心是否能跟得上
  以独居者的情况,嚥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
  她是想要在自己家中?还是希望在医院?
  这点必须要明确问出来。因为随着答案的不同,照护的准备也会有大大的不同……

  【独居者在家善终,绝对不是任性。】

  「独自一人」不是别人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必须视为明日的你我。
  不是在变成独自一人之后才开始慌张,
  而是在还健康的时候就事先思考、准备那时候的事情。

  【无论是不是独居者,大家都一样。】

  我们过着被许多枷锁限制住的生活。
  枷锁的另一端是家人、熟人、朋友、恋人、还没做完的工作。
  而当我们生病时,枷锁的另一端就是点滴、心电图、唿吸器、化学治疗、尿袋等
  这些平常生活上不会看见的东西。
  迎接生命末期的准备,就是「彻底解开各种限制自己的枷锁」
  解开这些枷锁,安稳地过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是我们所共有的课题。

  『希望有一天,能变成喜悦的泪水』──出自NHK电视台《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仪》(暂译:专业工作的法则)介绍本书作者时使用的标题。

本书特色

  ★ 居家安宁照护的先驱记述真实案例,为最后一天的来临做预习。
  ★ 整理人生;勇于面对死亡,一个人也能走得安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川越 厚


  医疗法人社团「Pallium」理事长
  川越诊所所长

  197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

  曾任茨城县立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东京大学讲师、白十字诊疗所居家照护部部长,1994年起6年期间,任职赞育会医院院长后离职。

  2000年6月自己开设诊所的同时,设立以支援癌症患者居家照护为主的社团「Pallium」。

  提供探访照护、居家看护支援、探访看护、志工等的服务。

  主要着书有《家で死にたい》(保健同人社,1992年)、《在宅ホスピスケアを始める人のために》(医学书院,1996年)、《がん患者の在宅ホスピスケア》(医学书院,2013年)等。
 

图书目录

序言  

Pallium   

第一章 一个人在家善终很任性吗?
在家善终绝对不是任性   
为了一个人安稳逝去,必须解开「枷锁」  
「独自一人」是明日的你我  
长期及末期癌症患者的居家生活照护  

末期癌症患者的3个特色   
COLUMN  关于安宁疗护与缓和疗护  

第二章 独居者难以在家善终的原因
敞开心胸、走出孤独  
即使因为末期癌症而患失智症,也能在自家走完最后旅程  
居家安宁疗护的照护基本原则  

关于独居患者的生前遗嘱

第三章 支援独居者在家善终的人们
支持着无依无靠的人们,善意的社区力量  
如果感到不安,直接说出来
见不到「最后一面」也没关系,不是吗?
只身一人也能在家迎来生命的终点

COLUMN  关于后事的手续、处理

结语
 

图书序言

在日本由于医疗法的修正,患者的居家也可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自1992年4月起,居家医疗正式启动。

当时,实现「不想在医院,想在自己家中迎接生命末期」的愿望,就是居家医疗。然而现在与个人喜好无关,而是演变成「只会选择居家医疗这一条路」的时代。

身为长年从事居家医疗的医师,国家将船舵转向到普及居家医疗,我觉得是个绝对不会错的选择。

整备法律、制度,充实服务,甚至在2000年4月开始了照护保险制度,国家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对于清楚了解25年前居家医疗环境状况的我来说,如梦般的时代来临了。

但是,就这样放开双手迳自高兴,好吗?

我觉得不能就此松懈。我会这么认为有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围绕着患者的环境与当时已经完全不一样。这20多年来,日本的高龄化急速攀升,独居者也迅速地增加。

我会这么认为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还有许多重要却仍未解决的问题。在近年来,即使是独居的癌症末期患者,也不容易找到能够入住的医院。这个问题又应该如何考量呢?

国家要将居家医疗与病床数的削减、住院天数的短缩配套进行。为此,癌症末期患者变得不能简简单单就住进医院,而是演变成「无论愿不愿意」,只能接受居家医疗这条路。

要以居家照护为重心绝非易事,但是,身为乐观主义者的我,不会因此被负面情况打败。

2000年6月,我辞去社会福祉法人赞育会的赞育会医院院长职务,开设自己的诊疗所,同时成立了「Pallium」。Pallium是由多样职种组成,为癌症末期患者的居家照护支援组织,但是成立这类组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居家照护困难的事例,尤其是独居的癌症末期患者,由团队的模式来执行并实现患者在家善终的目标。

本书中所介绍的患者,都是我与Pallium的工作人员实际接触到,最后实现在家善终的人们。我在留意不能明确指出特定个人的同时,尽可能地忠实呈现该事例,挖掘其独居缘由的问题,介绍全部的经过与结局。

前阵子(2014年11月),在NHK电视台的节目《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仪》(暂译:专业工作的法则)中,介绍我是居家安宁疗护的先驱者(Pioneer)。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