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形式」堪称第二基因,从根本影响我们的人格、情感与人际关系。
为什么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
为什么总是在否定、责怪别人?
为什么对拒绝和伤害特别敏感?
为什么工作和恋情总是无法长久?
为什么人际关系这么困难?
◆《母亲这种病》作者冈田尊司分析属于你的依恋形式 认识造成心灵阴影、负面思考的「第二基因」、修复受伤的安全感
从此,不再让依恋控制你的幸福
依恋(attachment)也译作依附,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缔结关系的能力。依恋障碍则是现代人精神问题、亲密关系失败的根源。依恋形式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两种,而不安全的依恋形式,可再细分为「焦虑型」、「逃避型」与「混乱型」三种,孩童的发展障碍、成年后的焦虑、疏离、不安与控制欲往往来自不安全的依恋形式。
‧从小遭到父母否定,却总是乖巧顺从?
‧无法与人保持适当距离,容易陷入情网?
‧常常冲动爆发负面情感或伤人言语?
‧不易维持信任与情感,工作和恋情很难稳定?
‧对伴侣要求严格,控制欲惊人?
‧喜欢黏腻的依赖关系?
‧习惯在人群中扮演小丑?
日本精神科医师冈田尊司以夏目漱石、太宰治、柯林顿、欧巴马、贾伯斯等名人的具体案例,探索每个人的依恋形式与深层心伤,分析亲子关系带给孩子的影响,以及长大成人后如何化为一生的人格特质。
读完本书,了解自己或家人、伴侣、朋友、同事的依恋形式与行为特质,进而学习理解和陪伴,迈向修复与和解的第一步。
本书特色: ‧冈田尊司继《母亲这种病》、《父亲这种病》、《夫妻这种病》后,关注每个人心中渴望被爱的孩子,直指不安与焦虑、无法专注或冷漠无情的症结,修复受伤的安全感
‧书中附有「成人依恋访谈表」与「依恋形式诊断测验」,解析属于你的依恋形式
‧以文学、政界及影视名人的真实案例,剖析依恋形式如何带给孩童长达一生的影响
‧不只点出问题,更详细叙述陪伴与和解的方法,摆脱不安与焦虑,进而迈向幸福
名人推荐: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临床心理师)
许皓宜(谘商心理师)
黄之盈(谘商心理师/作家/辅导教师)
番红花(亲子作家)
苏绚慧(谘商心理师/作家)
真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