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茶经(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图解茶经(新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华威国际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6/09/07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1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茶文化最经典代表作

  《茶经》是唐代陆羽撰写的一本有关茶叶百科的经典。它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产物,是古代茶人关于茶经验的总结。陆羽苦心搜集了历代茶叶史料,将自身调查、实践的经验记录下来,总结唐代及唐代之前各代有关茶的典故、产地、功效、培植、採摘、煎煮、饮用等知识,是中国古代最完备、最有系统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依据,对茶叶生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饮茶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称为「茶」?
  ‧该如何挑选茶叶?怎么泡茶才不苦涩?
  ‧泡茶的工具有哪些?该如何使用?
  ‧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普洱茶有什么不同?
  ‧常听到的龙井、铁观音、白毫银针、祁门、武夷等,

  是依据什么命名,又是哪一种茶?

本书特色

  世界上第一本最完备、最有系统的茶学专着
  品茗-生活中的小确幸
  一本读懂以现代手法诠释茶道的经典着作

  专业实用
  茶典、茶史、茶艺、茶饮、茶具、茶事完全应用百科。

  多元广泛
  除了介绍茶之外,也增加了与茶有关系的故事,让读者有些「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趣味。

  图文并进
  五百幅精美手绘插图,一百张情境示意图,搭配文字,让读者一看就懂;并收录了七十多则彩色的名茶简介,阅读更详尽。

著者信息

图解茶经(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茶之奇趣:斗茶
序言:一场怡然风雅的茶学盛宴
本书内容导航
关于历代《茶经》版本探究

第1章 绝品人难识,茶经忆古人:你需要了解的
 1. 世界最早的茶学「圣经」:《茶经》
 2. 茶之为饮的渊源:神农氏
 3. 这部经的缔造者:陆羽
 4. 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茶文化百科
 5. 茶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沿革
 6. 古代茶政治:茶政与茶法
 7. 神祕的茶叶商道:茶马古道
 8. 一壶茗香遍天下:茶在世界的传播
 9. 茶人修养的最高境界:精行俭德
10.《茶经》的儒家思想:中庸和谐
11. 《茶经》的道家宇宙观:清静无为
12. 《茶经》的佛家本心:静心自悟
13. 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14. 万病之药:二十四功效
15. 道由心悟:茶道
16. 昇华了的艺术:茶艺
17.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茶俗
18. 各具千秋的中国茶:七大茶类
19. 西湖龙井、碧螺春的族群:历史悠久的绿茶
20. 工夫红茶的天下:风靡世界的红茶
21. 铁观音、冻顶乌龙的世界:天赐其福的乌龙茶
22. 珍贵的银针:色白银装的白茶
23. 蒙顶山上茶:疏而得之的黄茶
24. 普洱茶的群落:独具陈香的黑茶
25. 茉莉花茶与玫瑰花茶的群落:茶溢花香的花茶
26. 能喝的骨董:普洱茶
27. 美如观音重似铁:安溪铁观音
28.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6
29. 中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白毫银针
30. 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武夷大红袍
31. 中国十大名茶:冻顶乌龙、祁门红茶
32. 茶作为主角(1):诗词、书画
33. 茶作为主角(2):歌舞、戏曲
34. 茶作为主角(3):婚礼、祭祀

第2章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起源
 1. 寻找最初的本源:根在中国
 2. 绵长而有序的传承:「茶」的字源
 3. 另一个名字:历史上的几种解读
 4. 五大初相:根、茎、叶、花、果
 5. 生长的关键:土壤、水分、日照、地形
 6. 准备好播种了吗?:艺、植
 7. 无敌鑑别密技:三种鑑别法
 8. 符合人体脏腑的需要:药用成分
 9. 防病效能的前提:精行俭德之人
10.警告!「茶为累,亦犹人参」:选材不当的后果,「六疾不治」

第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造
 1. 採摘双翼:凌露、颖拔
 2. 从採摘到制造茶叶的工序:七经目
 3. 七经目之一:「採」
 4. 七经目之二:「蒸」
 5. 七经目之三:「捣」
 6. 七经目之四:「拍」
 7. 七经目之五:「焙」
 8. 七经目之六:「穿」、「封」
 9. 唐代的饼茶审评:八个等级
10. 鑑别之上:言嘉及言不嘉
11. 经历各代的转变:制茶工艺的发展

第4章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煮器
 1. 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陆羽设计的煎茶器皿
 2. 设计展现五行和谐:风炉,「体均五行去百疾」
 3. 自命不凡的见证:「伊公羹」与「陆氏茶」
 4. 独特的设计理念:鍑—正令、守中
 5. 唐代饼茶的特殊用器:碾、罗、合、则
 6. 煮茶用具影响茶汤品质:漉水囊、绿油囊
 7. 陆羽的最爱:越窑青瓷杯
 8. 历代茶具:茶具大观

第5章 甘苦调太和,迟速量适中:烤、煮
 1. 煮的三把利器:色、香、味
 2. 讲究的技术:烤、碾
 3. 严格的选择:「活火」
 4. 决定性的因素,「选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5. 烧水的艺术:三沸
 6. 水温的形象化比喻:老与嫩
 7. 煮茶的艺术:煮、酌
 8. 茶汤的精华:沫、饽、花
 9. 斟茶的讲究:茶性俭,不宜广

第6章 饮罢方知深,此乃草中英:饮用
 1. 饮茶的特殊意义:荡昏寐
 2. 饮茶最高境界:「品」
 3. 处处的精益求精:九难
 4. 最重香与味:珍鲜馥烈
 5. 饮茶风尚的传播:滂时浸俗,盛于国朝
 6. 风尚的传播者:佛教僧徒

第7章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清泉:产出
 1. 唐代茶叶产区:八道
 2. 八道之:山南道
 3. 八道之:淮南道
 4. 八道之:浙西道
 5. 八道之:浙东道
 6. 八道之:剑南道
 7. 八道之:黔中道
 8. 八道之:江南道
 9. 八道之:岭南道
10. 从唐代到现代:茶产区的分布
11. 从产区看茶品:四个等次

第8章 故雅去虚华,宁静隐沉毅:总结
 1. 特定情况下的省略:制具略
 2. 高雅之士的饮茶风尚:煮具略
 3. 《茶经》的终极要求:分布写之、目击而存
 4. 总结(1):从「品」到「心悟」的三重超脱境界
 5. 总结(2):最终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附录1
《茶经》原文

附录2
名茶图鑑

图书序言

万病之药
 
二十四功效
 
中国古代,茶常常被当作药物使用。古代医学典籍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入药的,颇为常见。其药用功效之广泛被古人称为「万病之药」。

「万病之药」缘由
 
茶的传统用法,一般指中医与民间流传的关于茶叶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茶叶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唐代就有「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在古代,茶就是药,并被药书所载录。但当代医学习惯将「茶药」一词仅仅限于药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鑑于茶叶诸多药用功效,并可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唐代的陈藏器将其称为「万病之药」。明代于慎行的《谷山笔尘》也称茶能「疗百病皆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茶的药理:「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这是从茶的气味厚薄、天人合一、升降、归经等理论加以记述的。

二十四功效
 
茶的功能或效能是指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如《新修本草》「利小便」、「祛痰」等。而中医所说的主治是指治疗的主要病症,如「瘘疮」、「热渴」等。茶的二十四功效在中药古书中常为两种表述:一是偏于「药」;二是偏于「病」,往往以「主治」二字引出。这些功效单用茶叶一味就有效,如若加强疗效,可以复方使用。
 
安神:安定精神。         少睡: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少睡。
明目:明亮双眼,治疗眼病。    清头目:治疗头痛。
清热:清除内热。         止渴生津:消除口渴,增加唾液。
解毒:对抗药物麻醉和毒害。    消暑:消夏、祛暑。
消食:帮助消化。         醒酒:解除酒醉,抵抗酒精。
去肥腻:去除油腻。        下气:促进肠胃蠕动而排泄气体。
通便:利排泄大便。        利水:能利尿,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
治痢:治疗痢疾。         祛痰: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
祛风解表:疏散风邪、疏表。    治心痛:调节心搏,抑制动脉粥状硬化,防止冠心病。
坚齿:防龋健齿。         疗疮治瘘:辅助治疗瘘疮。
疗饥:缓解饥饿感。        益气力:增强体力。
延年益寿。            其他。
 
道由心悟
 
茶道
 
中国茶文化核心是茶道,其内容包括:备茶品饮之道和思想内涵(即透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将精神昇华到具有哲理的境界),陆羽的《茶经》第一次提出茶道的概念,并将茶道的两个基本点充分展现出来。

图书试读

None

图解茶经(新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解茶经(新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解茶经(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解茶经(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