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一看就会做 居家照护全方位手册(下):进食‧入浴‧更衣‧如厕与紧急处置‧自我照护

图解一看就会做 居家照护全方位手册(下):进食‧入浴‧更衣‧如厕与紧急处置‧自我照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居家照护
  • 照护技巧
  • 长照
  • 失能照护
  • 高龄照护
  • 进食照护
  • 入浴照护
  • 如厕照护
  • 紧急处置
  • 自我照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看护、家人都好用的必备全图解指南

  你是否有这些需求——
  •怎么帮受照顾的家人翻身?从床上坐起来?从椅子站起来?从床上移到轮椅或车上?
  •如何为受照顾的家人挑选合适的床?照护用品?准备三餐?协助吃饭?
  •为受照顾者洗澡洗脸、穿脱衣服、上厕所、换尿布或外出活动时要注意什么?
  •遇到受照顾者误吞、窒息、手足颤抖、痉挛……等,该怎么办?

  相信有这些需求的你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要做的事太多,千头万绪,究竟家人的照护该从何着手?

  就要开始照顾父母了?生活起居怎么安排?请外佣、自己顾、还是送安养院?一旦有家人需要长期照护,就能体会这个工作的内容多如牛毛,从早上一睁开眼到晚上就寝为止,几乎一刻不得闲。新手上路,万事起头难,会犹豫不前、惴惴不安,也是在所难免。然而,你大可不必要求自己为了照顾家人而做到鞠躬尽瘁;同样的,也没有人规定你必定要凡事亲力亲为。首先,就从「做自己能力可及的事」开始吧!而反正终归都要做,那就要开心的、有效率的放手去做啰。出版本书的初衷,正是想要让更多人都能胜任看护的要务,做到让受照顾的人也能欢喜自在。

    照护是有要领的。换言之,无论是协助还是照护人,都有顺序和重点。本书特别用简单的图面,拆解说明这些顺序和重点,好让读者对日常的照护都能立即上手。不但如此,本书有别于一般单纯的动作说明,又加入了人体力学的要领,以便照护者及受照护者都可以轻松掌握和实行。

  精选188句照护时最有效的话术

  还有,照护者一心埋首在眼前的照护工作、专注在手上的事,往往忽略了对受照护者「出声提示」,而这却是维持双方信赖关系、让照护工作开心又圆满所不可欠缺。照护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几乎都需要先出声招唿、提示。本书不厌其烦的一一例举,读者们只要按图索骥,照着说话,就不会自己一个人演默剧,而让受照护者无所适从了。

  有关新手最常遭遇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本书也在每一章后面的【小叮咛】单元特别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法。关于本书的使用,读者如果从头开始读起,那当然最好不过,而若是已经有照护经验的人,直接翻阅自己最想要知道的章节,一样适用。

  随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增多,加上医疗技术精进,以往的重大伤病如癌症等获得控制的机会大增,许多患者可在家中休养,但仍需要协助起居,不免让人担忧照护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虽然照护的需求有轻重之分,不过都是应社会所必要,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居家照护的需求将越来越殷切,也会更加受到重视,祈愿本书能有助于照护者与被照护者,开心过好每一天。

本书特色

  ●完全图解一看就会,步骤说明零失败:翻身、步行、沐浴、饮食、外出、紧急处理……等照护内容,全面包办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再将这些动作分门别类,归于各章节,并拆解成易看易懂的图解,外加丰富的说明,即使是复杂的动作,也尽量用最少的步骤讲解清楚,便于理解。

  ●188则出声提示重点,包准事半功倍:你知道吗?照护时出声提示,扮演着关键的作用,能强化照护与被照护双方的互助关系。本书为所有动作配上口头提示,有如动作旁白,像是翻身前出声「现在要翻身啰」;坐起来前出声「我们要坐起来啰」;起身站立前出声「现在请把膝盖打直吧!」……等,让照护顺利进行。

  ●NG动作一一列举不遗漏:本书网罗各种照护状况下可能发生或是常见的「NG动作」,万一按照图示步骤无法顺利完成时,「NG动作」犹如小帮手般,即时提醒你,像是:膝盖竖得不够高,翻身有困难;直接拉老人家的手,不但造成疼痛,还可能受伤;双脚打开距离过窄时,容易跌倒……等。

  ●内行人的专业密技,让照护更轻松:关于照护的动作,有许多技巧上的要领,只要稍加把握动作的方向或是出力的要诀,就可以四两拨千斤,让工作变得轻松容易。这些内行人的专业技巧,也一併传授给读者们。

  ●3分钟自我检测!找出适合你需求的照护类型:你是否正为毫无训练基础,就要在家照护双亲或配偶的自己感到不安?或者有「在家自己照顾」、「请外佣」或「找安养院」的烦恼?本书提供图解检测,3分钟就能找出适合你需求的照护类型!
 
全面解析与技能精进:现代家庭健康管理与生活支持指南 本书旨在为家庭照护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高度实操性的指导框架,聚焦于提升日常生活质量、优化照护流程,并强化家庭成员的健康自主管理能力。它超越了基础的护理知识,深入探讨了复杂情境下的决策制定、环境优化以及心理支持策略。 第一部分:深度照护:提升生活质量的专业策略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照护环境,强调细节的力量在提升受照护者尊严与舒适度中的关键作用。 一、环境改造与安全工程:构建无障碍的生活空间 本章详述如何根据个体功能水平,科学地评估并改造居住环境。内容涵盖: 空间布局的流线优化: 讨论如何设计最短、最省力的移动路径,特别是在起居室、卧室与卫生间之间的连接处。详细分析动线设计如何影响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的独立性。 防跌倒的结构性干预: 深入探讨地面材质的选择(防滑系数、吸震性)、照明系统的多层次布局(夜间感应照明、均匀光照),以及如何精确评估和安装扶手、抓杆的最佳高度与固定方式。内容会包含不同类型墙体(石膏板、砖混结构)的承重测试与锚固技术。 辅助技术集成: 介绍先进的居家辅助设备,例如智能床垫压力监测系统、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语音或触控激活的窗帘、灯光),以及远程健康监测设备的无缝集成方法。 二、认知支持与沟通桥梁的搭建 本部分侧重于处理认知功能下降带来的挑战,强调理解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的解读与运用: 深入分析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呼吸模式在无法言语情境下的信息传递作用。提供一套“情绪识别矩阵”,帮助照护者区分焦虑、疼痛或困惑的细微差别。 记忆辅助策略的构建: 介绍现实导向(Orientation)与记忆辅助工具的结合使用。这包括时间板的定制化设计、使用关联性物品(如旧照片、常用工具)来触发长期记忆,以及如何在不引起挫败感的前提下引导回忆。 行为管理:从理解到干预: 将行为问题视为未被满足需求的表达。详细解析常见行为(如游走、重复提问、抗拒协助)背后的潜在原因(生理不适、环境刺激过多或过少、沟通障碍),并提供基于行为功能分析的应对流程图。 第二部分:复杂生理功能支持的精细化管理 本篇聚焦于那些需要高度专业技巧和细致观察的身体支持领域,旨在降低并发症风险。 三、皮肤完整性维护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本书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升到组织生理学的层面进行探讨。 生物力学风险评估: 不仅介绍布雷登量表,更深入讲解皮肤下组织的剪切力与摩擦力是如何协同作用导致损伤的。内容涵盖不同体型与骨性突出的受压点分析。 体位管理的科学化: 详细阐述“30度侧卧位”的精确角度控制,以及如何利用专门的支撑垫(气泡式、凝胶式、记忆棉分层结构)来均匀分散压力。讨论翻身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标准,包括翻身间隔的时长精确到分钟。 营养与水合作用的关联: 分析蛋白质、微量元素(如锌、维生素C)对皮肤修复潜能的影响,并提供针对脱水高风险人群的液体摄入监测方案。 四、呼吸道管理与舒适性支持 本章针对有呼吸道分泌物滞留风险的人群,提供维护呼吸道通畅的非侵入性技术。 有效咳嗽辅助技术: 教授如何指导受照护者执行“哈气”技巧(Huffing Technique)以替代或补充传统咳嗽。 体位引流的原则与应用: 介绍基于重力原理的简单体位引流法,并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 口腔和呼吸道湿润管理: 探讨使用加湿器、雾化吸入的参数设置,以及对口腔黏膜清洁的精细护理,以预防感染。 第三部分:心理韧性与照护者的自我维持 认识到照护工作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巨大压力,本部分提供了构建长期可持续照护模式的工具。 五、照护者倦怠的识别与主动干预 本书将倦怠视为一种可量化的职业健康风险,而非个人情感问题。 倦怠的早期生物标记: 介绍通过睡眠质量下降、持续性肌肉紧张、情绪敏感度增加等指标,提前识别倦怠的发生。提供简易的“照护者压力自测表”。 时间管理的效率模型: 引入“任务优先级矩阵”和“时间分块法”来优化照护任务的排程,确保必需的休息时间不被侵占。 情感边界的建立与维护: 探讨如何在保持同情心的同时,设定健康的情感边界,避免“替代性创伤”的发生。提供情境化的沟通脚本,用于拒绝不合理要求或表达需求。 六、临终关怀的准备与精神支持 本部分以尊重和尊严为核心,探讨如何在生命末期提供高质量的支持。 生命议题的温和引入: 讨论如何以开放、非评判性的方式,与受照护者及其家庭讨论预先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的各个层面。 症状管理的舒适化: 侧重于非药物干预,如通过环境降噪、芳香疗法(需注意个体反应)、轻柔按摩来缓解躁动与不适。 意义建构与告别仪式: 提供指导家庭成员进行“生命回顾”(Life Review)的结构化方法,帮助个体在其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找到圆满感和连接感。这包括整理遗物、记录故事以及组织小型、有意义的告别活动。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融入了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配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工具推荐清单以及真实的案例分析(不涉及具体医疗决策,仅侧重技巧展示),旨在将照护知识转化为日常可执行的专业技能。

著者信息

监修者简介

米山淑子


  ●NPO法人活力照护会理事长、日本老年行动科学会常任理事
  ●1973年起,担任神奈川县内特别养护老人院生活指导员,长期投入老人照护,以提升银发族的福祉为己任
  ●1992~2000年,担任东京都内机构之机构长,期间同时出任全社协、东京都、都社协等各委员会委员
  ●着作:《体贴的一句话》(一桥出版社出版)、《失智症看护的状况处理技巧》(日总研出版社出版)等畅销书

中文版导读暨审阅者简介

林金立


  ●行政院「长期照顾推动小组」委员
  ●财团法人同仁仁爱之家董事长
  ●云林县老人福利保护协会执行长
  ●台湾居家服务策略联盟理事长

译者简介

胡慧文


  ●台湾台南人。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
  ●曾任出版社主编与企划编辑,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
  ●译有《新脑内革命》、《男人永远30》、《视力,当然可以回复!》、《放手吧,没关系的》等医学保健丛书
 

图书目录

前言
让图解为你诊断  家人的照护,该怎么做才好?
照护的烦恼这样解决
开始照护之前的6大重点需知
本书使用方法说明
本书照护用语说明
共同推荐 周丽华、侯明锋、涂心宁、陈景宁、陈颖叡、黄秀英
导 读 照顾是一门专业技术,兼具人性关怀 林金立

第1章 照护的基础知识
了解年长者的身体
了解年长者的心理
医疗与照护
认识照护保险
照护保险的服务内容
照护用品的种类
床的选择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绝对不可默不作声

第2章 照护的基础知识
张开双足降低重心
利用力矩好做事
缩小身体,减少摩擦
善用重心转移,稳定动作
动作不可太急太勐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2:不可紧贴对方的脸或身体说话

第3章 翻身的照护
翻身的基本要领
半瘫的翻身(向瘫痪侧-照护)
半瘫的翻身(向非瘫痪-照护)
下半身瘫痪的翻身(照护)
四肢瘫痪的翻身(照护)
腰痛的翻身(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3:说话的音量大小、高低、速度都要注意

第4章 坐起身的照护
坐起身的基本动作分解
从床上坐起身(自立)
从床上坐起身(照护)
半瘫者从地板上坐起身(向非瘫痪侧-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4:禁止过度的肌肤接触

第5章 站起身的照护
站起身的基本动作分解
从地板上站起身(自立)
从地板上站起身(照护)
从椅子上站起身1.( 照护)
从椅子上站起身2.( 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5:不要把老人家当小孩子对待

第6章 就坐的照护
就坐的动作分解
稳定的就坐法(照护)
椅子的就坐(照护)
地板的就坐(自立)
地板的就坐(照护)
床上或椅子上的坐姿调整(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6:请不厌其烦的解说到老人家了解为止

第7章 坐轮椅的照护
认识坐轮椅的基本照护
轮椅如何越过高低差(照护)
轮椅的安全使用方法
从卧床上移到轮椅上(自立)
从卧床上移到轮椅上1.(照护)
从卧床上移到轮椅上2.(照护)
从轮椅移到汽车上(照护)
轮椅上的坐姿调整(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7:切记先出声提示,然后再採取动作

第8章 步行的照护
认识步行的基本照护
协助步行的各种辅具
使用拐杖步行(自立)
使用助行器、助行车步行(自立)
使用拐杖上下楼梯(自立)
使用扶手上下楼梯(自主)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8:务必耐心倾听,不打断患者说话
(下册)

第9章 饮食的照护
饮食的重要性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为方便吞嚥做准备
为容易嚼食做准备
用餐的姿势
用餐照护的注意要点
饮食后的口腔照护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9:不以自己的方便为优先

第10章 入浴的照护
关于入浴的建议
入浴时的注意要点
出入浴缸(自立)
入浴缸(照护)
出浴缸(照护)
浴缸里的姿势
清洗身体
清洗头发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0:请配合对方的步调

第11章 更衣的照护
更衣的重要性
容易穿脱的衣服
穿圆领衫(自立)
脱圆领衫(自立)
穿睡衣(自立)
脱睡衣(自立)
穿长裤(自立)
脱长裤(自主)
整理衣着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1:不可只专注在自己手边的工作

第12章 如厕的照护
认识如厕的基本照护
有助如厕的环境
从轮椅移位到马桶(自立)
从轮椅移位到马桶(照护)
移位到便器椅 (自立)
尿布的穿脱(照护)
使用尿壶排尿(自立)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2:视线不可离开老人家

第13章 紧急时的处置
急救处置
误吞、窒息的处置
中暑、脱水的紧急处置
事故意外等的基本紧急处置
感染、食物中毒的处置
手足颤抖、痉挛的处置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3:不可过度执着安全条件而伤害老人家

第14章 照护者的自我照护
重新评估照护的现状
避免承受过度压力的良方
压力的预防与处置
不累积疲劳的照护
放松身体
养成不易疲劳的体质
【小叮咛】请你这样做14:避免可能干扰照护的穿着打扮

●附录1:索引
●附录2:参考书目
●附录3:台湾银发族医疗、保险及照护资源快速导览

 

图书序言

前言

  「就要开始照顾老人家人了」「差不多该为老人家的看护做打算了」,对于有这类需求的人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要做的事太多,千头万绪,该从何着手呢?而一旦真的在家中自己照顾老人家,就能体会这是个工作内容多如牛毛的差事,从早上一睁开眼到晚上就寝为止,几乎一刻不得闲。新手上路,万事起头难,会犹豫不前、惴惴不安,也是在所难免。

  然而,诸位大可不必要求自己为照顾家人而做到鞠躬尽瘁;同样的,也没有人规定你必定要凡事亲力亲为。首先,就从「做自己能力可及的事」开始吧!而反正终归都要做,那就要开心的、有效率的放手去做啰。出版本书的初衷,正是想要让更多人都能胜任看护的要务,做到让受照顾的老人家也能欢喜自在。

  照护是有要领的。换言之,无论是协助还是照护老人家,都有顺序和重点。本书特别用简单的图面,拆解说明这些顺序和重点,好让读者对日常的照护都能立即上手。不但如此,本书有别于一般单纯的动作说明,又加入了人体力学的要领,以便照护者及老人家都可以轻松掌握和实行。

  还有,照护者一心埋首在眼前的照护工作、专注在手上的事,往往忽略了「出声提示」老人家,而这却是维持双方信赖关系、让照护工作开心又圆满所不可欠缺。照护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几乎都需要先出声招唿、提示老人家。本书不厌其烦的一一例举,读者们只要按图索骥,照着说话,就不会自己一个人演默剧,而让老人家无所适从了。

  而关于新手最常遭遇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本书也在每一章后面的「小叮咛」单元特别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法。

  关于本书的使用,读者如果从头开始读起,那当然最好不过,而若是已经有照护经验的人,直接翻阅自己最想要知道的章节,一样适用。

  日本正不断迈向人口高龄化,不免让人担忧公家的照护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高龄人口。虽然照护的需求有轻重之分,不过都是高龄化社会所必要,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居家照护的需求将越来越殷切,也会更加受到重视,祈愿本书能有助于照护者与被照护者,开心过好每一天。

共同推荐

  兼顾照护者与被照护者的居家照护指南

  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长者的照顾议题一再被关注,但是大家对于长者的身心状况及照顾方式认识多少?了解多少?本书以一个40年实务工作者的经验,用浅显易懂的图文,以及细腻的操作方式,将照顾长者面临的相关议题逐项说明,以及别忘了如何保护自己,是一本值得细细咀嚼的书。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每一章节都有一段小叮咛,贴心的提醒照顾者应考量长者的感受,而注意自己的动作、声音、语言、位置等,这种尊重被照顾者的态度,相信将有助于照顾品质的提昇。
 
周丽华  社团法人台湾长期照护专业协会理事长

  台湾的生育率偏低、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预估2025年将达20%,进入「超高龄社会」。也就是说,平均每5人中就有1位65岁以上老人!虽然长照体系即将上路,但面对老化海啸袭击,台湾逐渐成为失智重灾区,仍不免担忧照护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高龄人口。

  欣见在日本拥有超过40年老人照护经历的米山淑子理事长监修的《图解•一看就会做:居家照护全方位手册》这本书即将在国内问世,其深入浅出的内容,加上饶富趣味的插图,必能有助于照护者轻松执行、被照护者欢喜自在。
 
侯明锋  高雄医学大学外科学教授、高雄市立小港医院院长

  专业照顾者与家庭照顾者都曾有正、负向照顾经验纠结感觉,因为照顾的知识及技能是透过学习而来的,人因学习而长智慧,好的学习能促进更棒的正向照顾经验!

  这本书是正向照顾的能量书,让心情安定,不被忧虑、恐惧、忙乱所憾住,透过这个能量学习和成长就是一种幸福,除了能使照顾关系更加信赖与亲密外,专业照顾者与家庭照顾者也会更具有信心勇往直前,并且能更感受到这世界的温度!
 
涂心宁 社团法人台湾居家服务策略联盟荣誉理事长

  本会「0800507272家庭照顾者关怀专线」发现,照顾技巧问题困扰大,不当的照顾动作容易衍生照顾伤害或负面情绪。很高兴有这本「贴心而细腻的照顾工具书」,不只照顾长辈身体,也照顾长辈的心,每个照顾动作都搭配特殊的「出声提示」。

  这本书也有对照顾者的关怀,提供许多避免自身伤害、平稳照顾的撇步。以图文拆解动作的呈现方式,方便理解,非常实用。
 
陈景宁 中华民国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秘书长

  许多家庭照护者是在家人倒下后,赤手空拳进入照护领域的。他们不像居家服务员或居家护理师等,是在接受一定程度专业训练后,才提供照护服务,而是突然的成为照护者,所以没有充裕时间去学习照护技巧,只能用自己的蛮力来搬运、翻动被照顾者,也因此常常带来很多的运动伤害。新北市家庭照顾者关怀协会针对新手照护者办了很多照护技巧训练班,但很多的照护者,受限于家人状况而无法外出。

  很高兴新自然主义出版社引进了这本《图解•一看就会做:居家照护全方位手册》,全书以活泼的图解方式,把常会遇到的翻身、步行、沐浴、饮食、紧急处置等照顾技巧,做了详尽的说明。

  更重要的,在最后有一个特别的专章,介绍照护者的自我照顾方法,提醒照护者注意自己的压力负荷状况,透过好友、旅行、运动、沐浴等方式让自己放轻松,这也正是我常告诉家庭照护者的,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有好的精神与体力去照顾家人。期待这本书的出版,让更多的家庭照护者,可以更轻松地面对照顾工作,也更能够好好的照顾自己。
 
陈颖叡 新北市家庭照顾者关怀协会理事长

  随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增多,加上医疗技术精进,以往的重大伤病如癌症等获得控制的机会大增,许多患者可在家中休养,但仍需要协助起居,对于照顾的家人或看护而言,有系统的了解照护知识与技巧,可以减少病患及照护者的不适与负担。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图文,描述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护及紧急处置,对于家中有需要照护的长者或慢性病患,是一本值得收藏,做为家中协助照护的工具书。

黄秀英 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 督导长

导读

照顾是一门专业技术,兼具人性关怀
林金立/行政院「长期照顾推动小组」委员、财团法人同仁仁爱之家董事长、社团法人云林县老人福利保护协会执行长


  面临高龄化浪潮,政府积极推动长期照顾政策来因应因为高龄化之后带来的照顾问题,「长期照顾十年2.0」上路,将服务对象扩大至50岁以下之身心障碍者,服务项目从8项扩增至17项,并往前延伸至失能预防与健康促进,希望建构完整的社区照顾体系,提供失能民众照顾,并降低失能风险,减轻整体社会的负担。

  当我们关注于政策发展走向时,有另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同时被注意,就是照顾的基本功是否有随之成长、精进?这个课题也同时影响照顾人力的培力与留任,有好的照顾观念与技术,照顾专业才能被认同,工作成就感产生,也才能吸引更多好的人才进入。

  台湾对于照顾价值与定义鲜少探讨,社会存在着照顾是低阶服务工作的负面印象,照顾专业不被认定,也停滞发展,很多照顾的观念是错误的经验累积,造成错误照顾而不自知,不仅可能错失了让长者能够逐渐变好的契机,也会让照顾工作者或家属的压力更为沉重。以吃饭这件事来说,一个长者还能进食、咀嚼,可是手会抖动,很难自己将饭菜送到自己嘴里,照顾服务员为了追求快速,可能就直接帮长者夹菜、搅拌、餵食,感觉起来这样的服务好像很贴心,可是却会让长者愈来愈依赖、功能愈来愈退化,到后来原本还有的功能(举手、摆臂)可能都丧失了,这就是我们在照顾现场常看到的「废用症候群」,因为不当的照顾造成的功能退化,直接的影响就是照顾者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原本以为是轻松有效率的,却造成更大的负担。

  鼓励长者自己动手,回复日常生活功能

  那什么样的照顾观念是正确的呢?日本长期照顾的核心价值「自立支援照顾」是我们很重要的借镜,所谓自立支援照顾指的就是要充分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的照顾,确保解决大多数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失能民众即使在要人照顾的状态,也要尽可能在自己可以做的范围内,过一个自己能支配的生活,这样子他的生活品质(QOL)自然能提升,而照顾者的负担也会减轻。

  从此观念延伸,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进食、咀嚼、功能性移动(床上移动、轮椅移动、移位、行走)、穿脱衣物、沐浴、厕所卫生(大、小便)等,在提供这些照顾服务的同时,不仅只是注意照顾者自己的方便与效率就好,更重要的是要先观察长者还剩下来的功能有哪些,然后运用其他服务来补不足的地方,以前面提到的吃饭为例,照顾者可以配合失能长者的手臂功能,设计适合的汤匙,找深一点的汤匙减少饭菜掉落,用餐的时候鼓励他自己夹菜到碗里,或是由他指挥决定要夹那道菜;手会发抖时,则轻轻扶托住手背,减少抖动,让他可以更顺利的自己进食,透过这个过程的操作,不仅是在协助这些生活需求的满足,更进一步可以让日常生活功能逐渐回复回来,这样的思考方式,就是「照顾意识」。

  零约束照顾,减少卧床的照护依赖

  本书所教导的照顾技巧,同时包含了「引导被照顾者自己做」、「让被照顾者自己重新学会做」、以及「照顾者负担减轻」的策略与效果,这不仅是人性关怀,更是降低负担,也惟有让照顾关系的两方都同时受益,才能持续发展。但在过去,因为台湾对于照顾的价值、定义与内涵一直是模煳的,照顾的专业无法发展,因此经常就把医疗的治疗观念与做法,直接套用在照顾的场域中,例如「约束」这件事情,在医疗行为中,透过医师的评估同意,在许多要件具足下,可以对病人施以短暂约束,可是换到照顾场域里,在没有确定照顾价值之下,约束却变成照顾的必要、常在的措施,氾滥到仅凭一纸没有法律效力的同意书,长者的权益就被约束了,这个牵涉到自由权剥夺的重要课题,在面临高龄浪潮的今日,我们必须严肃面对。

  2016年可以说是台湾的长照年,政府到民间纷纷将焦点关注在长照议题,在照顾观念的革新上,从民视电视台「不綑绑的老年」纪录片,以及康健杂志「照顾革命」专题,报导财团法人云林县同仁仁爱之家与云林县老人福利保护协会导入自立支援零约束照顾的成效,引起社会的回响,照顾的革新火苗开始在各地燃起,我们不仅要积极引进各种服务模式,更必须让照顾的价值在服务过程中逐步实践,照顾工作者能减轻负担并获得成就感,这些都奠基于照顾技术的成长与精进,本书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帮助。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圖解一看就會做 居家照護全方位手冊(下)》真的是我近期最有感的工具書!身為上班族,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要照顧年長的父母,時間真的非常寶貴,而且體力也常常透支。以前總是在網路上零散地找一些照護資訊,但資訊太多、太雜,有時候反而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這本書就不同了,它把居家照護最核心的幾個環節——進食、入浴、更衣、如廁,還有緊急處理和自我照護,全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最棒的是它的圖解,每一個步驟都畫得很細膩,即使我不是專業的照護人員,也能一目了然。我特別喜歡它關於「入浴」的部分,很多細節都提醒到了,像是水溫的控制、止滑的措施,以及如何幫長輩在浴缸裡安全地移動,這些都是我在照顧長輩時常常會擔心的。而且,書裡關於「如廁」的技巧,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像是如何幫行動不便的長輩使用便盆椅,以及如何鼓勵他們自己動手,真的讓我減輕了不少負擔。書裡還特別強調「自我照護」,這點真的非常重要!身為照護者,如果自己先倒下了,一切都沒意義了。這本書提醒我,在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真的非常貼心。

评分

這本《圖解一看就會做 居家照護全方位手冊(下)》真的是我最近買過最有價值的書了!身為一位長期照護者,每天最頭疼的就是各種生活上的大小事,從長輩的飲食起居,到她們的個人衛生,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過去我常常在網路上搜尋各種照護的撇步,但資訊零散,有時候還會相互矛盾,讓人無所適從。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幫我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照護系統。它的內容涵蓋了進食、入浴、更衣、如廁等最核心的居家照護面向,而且最棒的是,書裡的圖解真的非常生動、清楚,讓即使是第一次接觸這些照護工作的人,也能輕鬆上手。舉例來說,書裡關於「進食」的部分,詳細解釋了如何根據長輩的吞嚥能力來調整食物的質地,並且有許多關於餵食技巧的圖解,讓我能夠更安全、更有效率地幫長輩進食,減少嗆到的風險。另外,「入浴」的部分,也詳細說明了各種預防措施,以及如何讓長輩在沐浴過程中感到舒適和安全,這點真的讓我省去了很多擔憂。總之,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照護技巧,更給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在照護的路上不再孤單。

评分

自從家中長輩需要全天候的照護後,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綁架了一樣,生活重心完全圍繞著照顧。每天光是處理她的飲食起居,就已經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偶然的機會下,我聽說了這本《圖解一看就會做 居家照護全方位手冊(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買了回來,沒想到卻是個意外的驚喜!書裡的內容真的非常貼近我們這些居家照護者的實際需求,而且講解得非常到位。舉例來說,在「進食」的部分,它不只教你怎麼餵食,更深入探討了長輩的吞嚥困難有哪些徵兆,以及在不同情況下,食物的準備和餵食技巧要如何調整,這讓我能更精準地判斷並提供適合長輩的餐點,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擔心。還有「入浴」的部分,書裡詳細列出了注意事項,從沐浴前的準備、沐浴過程中的安全措施,到沐浴後的護理,都有清楚的指導,讓原本讓我感到很棘手的洗澡問題,變得有條理了許多。更不用說「更衣」、「如廁」這些日常瑣事,書裡都提供了許多實用又省力的方法,讓我在執行上不再那麼手忙腳亂。這本書真的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照護顧問,隨時在我身邊給予指導。

评分

我是一個對於居家照護領域完全陌生的新手,因為家裡的長輩突然生病,需要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一開始真的感到非常茫然和無助,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幸好,我找到了這本《圖解一看就會做 居家照護全方位手冊(下)》,這本書真的是我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書中的圖解非常清晰,每一個步驟都像是手把手教學一樣,讓原本感到困難的照護技巧,變得簡單易學。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進食」的篇章,它詳細說明了不同吞嚥能力的長輩,在食物的質地、餵食的方式上應該有哪些差異,這讓我不再是憑感覺餵食,而是能夠更科學、更安全地照顧長輩的飲食。還有「入浴」的部分,書裡提到許多關於如何確保長輩在浴室裡的安全性,以及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幫他們洗澡,這點對我來說幫助真的很大,因為我經常擔心長輩滑倒。更衣和如廁的章節也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撇步,讓這些原本令人頭痛的日常任務,變得更加順利。最重要的是,書裡還涵蓋了「緊急處置」和「自我照護」,這兩部分真的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也讓我意識到照顧者本身的身心健康同樣重要。

评分

我最近買了這本《圖解一看就會做 居家照護全方位手冊(下)》,真的是相見恨晚!身為家中的主要照護者,每天都得處理長輩的各種生活起居,從三餐的餵食,到協助翻身、拍痰,再到處理大小便,簡直是24小時待命。以前總覺得自己做得還算不錯,但自從有了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細節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更有效率。書中的圖解真的太實用了,很多動作的分解步驟都非常清楚,不像有些書只用文字說明,看了讓人一頭霧水。像是餵食的部分,書裡就詳細教我們如何辨識長輩的吞嚥狀況,以及不同狀況下該怎麼調整食物的質地和餵食的技巧,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大大降低了長輩嗆到的風險。而且,書裡關於如何幫長輩保持口腔清潔、預防褥瘡的建議,也讓我學到很多。以前總覺得這些小地方不那麼重要,但書裡解釋了這些細節如果沒做好,可能會引發多大的問題,讓我警覺性提高了不少。總之,這本書就像是我的照護聖經,讓我更有信心、更有方向地照顧家裡的長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