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隨時提醒自己深呼吸,活絡副交感神經,有效抑製高血壓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深呼吸可以治好高血壓的時候,就深深吸引著我,因為作為一個神經外科醫師,高血壓是我們常常麵臨的問題。能夠用深呼吸來治療高血壓,不花錢,省事又省力,何樂而不為?
本書開門見山,就先強調高血壓的恐怖,不好好控製,會導緻無法彌補的後果。的確如此,我常跟病人說,高血壓所造成的問題不會是今天,不是明天,也不是後天,而是今後的某一天。當高血壓逐步增高的時候,稍微不注意,等到有一天突然非常非常的高,會導緻腦血管破裂,或心髒病發作,那纔真是令人一輩子後悔的事。
雖然WHO(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高血壓有新的定義,但是患者每一個人,甚至於每一位醫生對於高血壓標準的觀念,也都不盡然相同。我謹記得我的同學?髒內科的郭啓泰教授,他時時提醒我:「記得血壓一定要控製在一四○/八五以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標準隻是個警戒綫,就好像在十字路口,這個訊號是錶示黃燈,雖然還沒變紅燈,可是下一刻就變紅燈瞭,如果高血壓超過瞭這個標準,下一步所麵臨的就是紅燈瞭。當然如果能夠依照作者建議,控製在一三○/八○以下,那當然更好。
身為一個神經外科醫師,我所看到高血壓的病人,大部份都是已經中風過瞭,而大部分的醫師,看到的高血壓,隻是一些突發性發生的沒有癥狀的病人,所以我個人對於高血壓的治療會比較積極,如果血壓有高,應該請教醫師,先用藥物把它降下來,至於減肥、運動、改變生活習慣,這都是明天的事情,今天血壓有高,今天就應該先設法把它降下來。
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很多,情緒緊張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會齣盡交感神經旺盛,導緻高血壓,《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天下雜誌齣版)中提到副交感神經的重要性,可以和緊張的交感神經對抗,能夠使血壓降下來,如何提升我們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深呼吸、慢呼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書中,作者並介紹瞭控製高血壓的正確呼吸法,值得讀者們學習。
請記得,血壓是一個變動的數值,如同作者在第二章節所強調的,應該以一週內測得的多個數值為基準,一定要給醫生看你的血壓筆記。我也常常建議病人,先測量每天血壓的變化,基本上一天最好記錄四次,早上、中午、晚上、睡前,連續記錄兩週到一個月,那就可以看得齣來你是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趨勢,同時可以過去的兩週到一個月之內,是否有特殊的情況,譬如說感冒、熬夜、生氣等狀況導緻血壓升高?如果有的話,以後就要非常的小心,避免這些情況發生。
高血壓與食物也有絕對的關係,鹽分是絕對會引起高血壓的因素,日本以前用的醬油鹽分非常的高,因此高血壓腦中風的病人非常的多,後來改為低鹽醬油之後,整個飲食習慣改變,高血壓的情形獲得改善,中風的人數也減少瞭。所以作者在書中也一再強調攝取過多的鹽分,絕對有害健康,一定要減鹽。
高血壓與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有關係,尤其是運動,作者也建議討厭運動的人應該做一些居傢的小運動,讓自己流流汗,如果不喜歡運動的話,可以嘗試走路,尤其是上下班的時候可以搭公共運輸,除瞭節能減碳以外,同時走路又可達到健康的目的。規律的生活,足夠的睡眠,也能改善高血壓。
最後,要再一次提醒讀者,高血壓沒有控製好的話,可能導緻腦中風或者是心髒病等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治療高血壓的三大支柱:服藥、減鹽、及運動,是不可或缺的,再加上隨時提醒自己深呼吸、慢呼吸,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也可以降低高血壓。
張承能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推薦序
每天做好深呼吸,遠離高血壓 緊張性高血壓或更常說到的白袍高血壓,雖然可能個性使然,但在講求速度、責任、績效的現代工作及生活環境,確實也使得大傢日夜都不得閑,總是處於交感神經高張的自主神經失衡狀況。
本書作者提齣除瞭減鹽飲食、多運動及規律服藥的高血壓控製三要素外,更鼓勵學習深呼吸治療的訣竅,也就是每日三節,每節三次的短促吸氣後長長呼氣的深呼吸調息技巧。
深長的呼氣,甚至於如作者建議藉左右側彎壓齣更多肺中空氣,多延長呼氣時間,可大為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舒解每日的交感神經緊張。這種即時又有效的舒壓方式有如中國傳統的呼吸調和太極拳運動,都有平衡自主神經的宏大功效,有助降低忙碌生活所帶來的各種緊張元素,更容易達到控製高血壓、降低血管硬化以及避免心血管併發癥的目的。
林俊立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心髒學會理事長暨心髒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