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禤国维 国医大师 《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兴国安邦,以民为本,民之根基,则为食。古往今来,「民食」为治国之要事。古时百姓食之,多为饥饱,今国家昌盛,果腹之余,更为安康。
《金匮要略》中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人」「良」二字合而为「食」,「良」吾以为「对」之义也。如《金匮要略》所意,人食之以良,则滋养脏腑,御邪防病,延年益寿;食之非良,则损臓破腑,百病丛生。「食」乃大事也,每日之膳食又岂容忽视?
中医所谓「三因制宜」,便指诊治因时间、地域、体质之别而有所差异。药食同源,膳食之理亦是如此。时有春夏秋冬、昼夜晨昏、阴晴圆缺之分;地有山河湖泊、雨雪雾霜、寒热温凉之别,人有男女长幼、壮弱病孕、高矮胖瘦之异。运药或求膳者,必顺天地之大道,合时、地、人三者也。若本末倒置,恐南辕北辙而生之为害。清代名医叶天士曰:「药不在贵,对症则灵;食不在补,适口为珍。」此乃为运药、求膳之三因制宜所述也。
古之膳食珍籍,多为帝王之家所用。今百姓以健康为重,食养之书,可谓多如牛毛,多则易惑,择良书而非易事也。杨志敏教授与我有缘,吾二人既为同仁,亦为师生。时过数十载,志敏之成长,对病患之赤诚,为中医药健康事业之发展而废寝忘食之状,吾仍历历在目。其悬壶近三十载,感羸弱百姓心之所往,察松柏之人食之所向,蕴以中医养生之道,终成「中医食养智慧系列」丛书。此丛书字字珠玑,生动美妙,点评之通俗易懂,图片之精美如画,可谓煞费苦心。
今欣闻志敏之作即将出版,实属民之幸事。鄙人愿尽绵薄之力,乐之为序,助其传道授业,教百姓趋利避害,食之有道,以保安康,亦为吾辈医者之所冀也。
禤国维
丁酉年夏
自序 书将付印,落笔为序,不免想起做《每日一膳》的初衷。
最初缘起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用户端「南方+」要推出健康专栏,希望能通过互联网管道传播中医健康知识。什么是大众最关心、最容易接受的?经过激烈讨论,最后将主题定为膳食。在此背后,颇有渊源。
我出生于广东南海的一个中医世家,家父是「保愈堂」的第八代传人。虽然父亲诊务繁忙且时常外出应诊,但对于自幼体弱的我,他总想尽各种办法,在物质资源有限的年代,根据季节的转换为我制作各种五味调和、粗细相配的膳食。其既有疗效又能免去吃药之苦,让我收获了健康。
在我看来,膳食是富含情感与力量的。这种力量,源于万物在春夏秋冬、四时更迭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偏性。同样,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而疾病的发生也受四时变化的影响。如肝病好发于春天,脾胃病好发于长夏,心脑血管疾病好发于秋冬季节。通过膳食的偏性纠正人体疾病状态下的偏性,使人体恢复和态,正是中医食养智慧的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慢性疾病形成的因素,60%来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因此健康需要在日常起居饮食中进行维护。如唐代孙思邈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癒,然后命药。」追溯到西周朝代,宫廷设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而食医正是掌管帝王的饮食健康,以膳食调养防病治病。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流传着大量的药膳食谱。春回南时夏暑湿,秋风干燥冬不适。人们总能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挑选不同的食材,嫺熟运用各种烹饪技巧,烹调出汤、菜、粥、饭、茶或酒等各式膳食,守护一家老幼的健康。特别在岭南地区,药材和食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药膳文化。
药膳的配搭讲究因地、因时、因人,讲究食材寒热温凉,讲究体质的寒热虚实。通过「以偏救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法则,以四气五味调和人与自然,使人体臓腑功能保持协调,维持和谐的健康状态。我们从「药食同源」的思想出发,运用各种烹饪技法,譲药物的功效与食物的美味结为一体。保证药膳在具有美食的色、香、味、形的同时,还能发挥养生保健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食养的生活方式。
《每日一膳》专栏推出一年多的时间,从未中断。很多读者依单採购而从中获益,这不啻为对我们圑队莫大的鼓励,也是我们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在编写的过程中,各种时令食材常常让我想起儿时家乡的味道。为了能使菜式丰富多样,每到一个地方,我都留意当地的饮食特点;有机会尝到新菜,就研究大厨们的配搭;每到季节转换,则到市场转转,看看有什么当令的食材,寻找新灵感;在研读中医方书或古代养生饮食专着时,也试着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把其转变成可烹调成膳的配方。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与身体状态,推荐不同的膳食。除开注重膳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外,在烹调上,注重方法简单易做;在食材选择上,注重时令性,突出岭南人所追求的保持食材鲜、香、淡、软的特点;在药材与食材配搭上,注重功效与口感相兼,避免将「煲汤」变成「煲药」,让一家老少均可接受。
健康与养生,源于膳食,却又不止于膳食。膳食的「太过」和「不及」都有害于身体与自然。恩师、国医大师颜公德馨强调「衡」,得以享寿九十有八。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年逾百岁,行动自如、思维敏捷、皮肤光洁,其养生的秘诀乃是「养生先养心,养心必养德」。
膳者,善也,正所谓仁者寿。是为序,谨以此套丛书感恩为我们提供食材的大自然母亲。
本套丛书的出版,感谢团队的合作,也离不开设计师于进江先生、美食家关伟强先生、简丽全厨师和广东懿德集圑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在此一併感谢!
杨志敏
2017年5月14日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