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钻研马克思学说的西方历史学家
以「日常生活」视角透析现代性
抨击新帝国主义与新法西斯主义
哈若图宁(Harry Harootunian)为美国学界重要的日本研究学者,曾以意识型态批判方法及比较研究,带动一波新兴的日本研究,挑战传统方法学。此外,他长期关注区域研究及后殖民研究、全球化研究的结构性盲点,并不时提出关于历史书写之评述。出生于1929年的哈若图宁至今治学不辍,2015年末方才出版Marx after Marx,为近年马克思研究一大盛事。
本书特色 本书选译其学术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数篇论文,借机反思:以亚洲为焦点的研究,如何与其他地域互为参照,而历史研究又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证档案之间的关系,如何深化对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自省。本书并邀得国外东亚研究学者及马克思主义专家,析论哈若图宁曾提出的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在此刻的意义。
哈若图宁结合批判理论与文化资料分析的日本研究,是东亚研究、历史学研究不容忽视的方法框架。他以「日常生活」视角透析现代性、他对「时间性」做为区域研究方法伦理的坚持、以及他对现下新帝国主义与新法西斯主义的抨击,更值得研究现当代的人文学、社会科学学者与学生参考。
名家导言 从哈若图宁的眼中看来,这些历史批判全都被误导了。──Hyun Ok Park(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哈若图宁不只敦促我们放弃生产模式阶段论,也期待我们重思撑架生产的时间与历史观。──Massimiliano Tomba(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意识史系教授)
他的着述企图摸索出一条可以超越失败主义决定论的路径。──Viren Murthy(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