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书,不是你知道的那个故事。
它温柔得让你微笑,它残酷得令你心痛。
这是美国南方的故事,藏着台湾偏乡的影子。
这是郭怡慧诚心写下的故事──
若你胸中有着骚动的良知,这是你想说却说不出口的那个故事。
这是真实的故事。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曾是富饶的棉花乡,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诞生地,如今则是全美最穷困的地区。奴隶制度、种族隔离的终结,并未将真平权交付予穷苦的非裔百姓。歧视根深柢固,社会的游戏规则将他们排挤在外,三角洲工作机会稀少,教育品质拙劣,治安崩坏。在这里,离开出走非新鲜事,前来久居才叫新奇。
蜜雪儿(郭怡慧)是台湾移民第二代,在密西根州出生长大,顺着亚裔典型路线,成为哈佛高材生。她向往社会公义,立志牺牲奉献,于是在毕业后,离经叛道来到三角洲上的小镇赫勒拿教书。她想借讲述民权运动激盪思维,却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回应;挫败与尝试间,蜜雪儿渐渐摸索,透过阅读与写作贴近孩子迷茫的心。她渴望深耕,无奈最终挨不过父母施压,回到哈佛法学院进修。
学成结业之际,蜜雪儿辗转得知昔日学生派屈克因杀人入狱,不禁自问:如果我未曾离开,事态是否会不一样?她撇下一切回到赫勒拿,在七个月间重新陪着派屈克读遍小说、诗词、传记,带领他持续写作。借由阅读、讨论、书写,两人在黑暗中携手成长,各自探寻正义、平等、生命与美的答案,紧抓文字走向光明。
《陪你读下去》不仅引领读者直视偏乡教育、阶级差距、种族歧视等议题,也展现了文学的力量,提出透过文学跨越社会界限与隔阂的可能。郭怡慧以温柔恳切的笔触,坦然梳理自己的迷惘与过错,这是一本诚实自省的回忆录,对在公理与正义之路上跌跌撞撞的人而言,更是最温暖的陪伴。
一座牢笼,七个月,一堂课,
阅读翻转的两段人生。
名人推荐
亚马逊网路书店 4.7 颗星好评 吴晓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林立青 作家
邱显智 律师、《我袂放你一个人》作者
金士杰 表演艺术家
胡培菱 外文书书评人
唐光华 台湾青少年哲学运动推动园丁
陈东升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须文蔚 诗人、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主任
黄益中 高中公民教师、《思辨》作者
刘安婷 Teach for Taiwan 创办人
刘亮雅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
──共同推荐(按姓氏笔划排列)
郭怡慧用书籍结成发光的绳索,拉出黑牢中的弱势学生,再次见证阅读扭转残酷命运的力量。──须文蔚(诗人、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主任)
除了种族议题,本书还涉及偏乡教育、贫富差距。作者不断反思,真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自我局限,也跨出了台美人的社群。──刘亮雅(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特聘教授)
郭怡慧的《陪你读下去》跳脱「老师拯救世界」的故事样板,以细致手法描绘她与困境中的学生这段情谊……或许有读者在书店看见这本回忆录,随手翻翻又放回架上,暗自心想「我早就听过这种故事了」。然而所有谈论教育、种族、贫穷与司法正义的着作,都无法与《陪你读下去》比拟。──《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陪你读下去》可能成为你今年读过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书页之间蕴藏种种起伏情绪:从愤怒到钦佩、从怀疑到深受启发、从挫败无助到想起身大声叫好──快快「读下去」,好好体验。──《基督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温柔的回忆录。──《欧普拉杂志》(O: The Oprah Magazine)
每个美国人都该读这本精采的回忆录。《陪你读下去》是本诚实、宽厚、谦虚、睿智的书,堪称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杰作,也是语言和书籍力量的不朽证明。──克莱儿‧梅苏德(Claire Messud,小说家)
这本特别的书来得正是时机。《陪你读下去》以迷人、温柔、极为诚实的方式检视美国种族与特权问题,点出国人议论司法正义与教育时有意无意忽略的要素: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与想像力。──韦斯‧摩尔(Wes Moore,作家)
我很喜欢这本书,短短一个週末就读完了。《陪你读下去》是极富意义的着作,将为社会号召更多积极进取、能力优异的教师,一群相信教育不只是传递讯息,更是改变生命的人们。──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知名记者暨评论家)
郭怡慧在《陪你读下去》中探讨种族、特权议题,以及人类社会对其中最弱势成员的亏欠,笔锋机敏、激励人心、坦率自省。这是本美妙、恳切、令人心碎的回忆录。──达西‧傅莱(Darcy Frey,作家)
我带着一个特定计画前往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透过黑人文学讲授美国历史。我想像自己带着学生读一些曾经感动我的文学作品。我彷彿看到我的学生们像我在八年级时那样,为小马丁.路德.金恩的〈来自伯明罕监狱的信〉感到热血奔腾,或者像后来我在高中时那样因为读到麦尔坎.X的自传而满心向往。我会要求学生读詹姆斯.鲍德温的作品,看书中那些当年的学童是如何带着英雄式的淡定和冷静,穿过讪笑怒骂的兇恶人群,前往学校上课。书本教导我要敬佩──如拉尔夫.艾里森所言──「一个人勇于面对世界、诚实评量个人经验〔……〕所凭借的意志力」。书改变了我,让我负起责任;我相信书也能改变我学生们的生活。我的梦想浪漫得理直气壮,毫不知羞。那年我二十二岁。
我认为自己的出身背景很平凡。我是台湾移民的女儿,一九八○年代成长于密西根州西部。我走路上学,弹钢琴,痴恋我哥那群死党。初雪时节,我和哥哥会拿着廉价的塑胶滑雪碟到外头熘几圈;暑假期间,父母都得上班,我们则是每天乖乖在家做SAT模拟试题,英文、数学各做一份。
在某些方面,我的父母在美国适应得很好。他们收集麦可.杰克森和琼.拜亚的唱片,在客厅里堆了足足有一英尺高;每逢选举,他们都会尽责地去投票,一次也没错过;偶尔他们也会买桶装炸鸡回家当晚餐。但在其他方面,我父母似乎对自己身为外来者的地位感到忧烦。他们会用警示口吻告诉我一些亚洲人在美国遭到威吓、杀害,然后被人遗忘的故事。其中有个人名叫文森.陈(Vincent Chin)──陈果仁,一九八二年,在他预定结婚前一个星期,在底特律被人用棒球棍活活打死。陈果仁在汽车业工作,而当时这个产业中弥漫着仇日情绪。两名兇手都是白人,他们这样对他说:「我们丢了饭碗都是因为你们这些狗娘养的鬼子。」(陈果仁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华裔美国人。)这两个杀人犯没被判处徒刑。「这些人不是我们该送进监牢那种人,」法官后来表示。「我们不该按照罪责去定刑罚,而该按照罪犯的身分去定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