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动动手,保健康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免不了会出现些病痛。对常见的疾病多一些认识和了解,面对病痛时就多少能有些把握,不至于三天两头都往医院跑。即使你不是医药专业人士,也有必要了解一些医药、护理、急救等等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并不是仅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才能学习,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可靠的保健医生。
近几年来,传统医学的养生、康复方法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推崇,手诊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既能诊断疾病又能帮助身体康复的治疗方式,在众多养生保健方法中,以其方便、快捷、简单、易学、实用、有效等特点独树一帜,迅速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手诊手疗,有其操作简便、易学易懂、疗效灵验、不费金钱等诸多优点,符合老百姓对治疗方法「简、便、廉、验」的要求,所以能长期在民间广泛应用并广为流传。这种诊治方式不但诊断准确率高,能及时发现病情,且既无需任何仪器,又无毒副作用,随时随地可进行诊查和治疗。
本书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图文并茂,内容详尽。每章透过大量的彩色图片帮助读者准确定位,并透过通俗易懂的手诊步骤和手疗方法帮助读者进行自我按摩保健,为初学者打开了看手诊病、手疗治病的大门。第二,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疾病的按摩方法,还将常用的掌纹、手部穴位、全息图等单独罗列,便于速查。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针对疾病的治疗。还特别配备了手操保健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始读者既可以配合按摩手部穴位来使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之外,也可以单独进行操保健,达到灵活手指、强身保健的目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必然使读者轻松掌握手诊手疗知识,成为自己按家人的保健良医。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本书不仅涵盖了望手诊病的内容,还介绍了简单易操作的手部健康操,让您动动手指,轻松拥有健康身体。
还有一点是,书中内容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的手纹图,尤其可贵的是还配有许多真实的墨印手纹图,为您学习手诊提供了真实的参考资料。
本书採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解手疗手诊知识,旨在使人们透过观察手的色、形变化,从手部所反映的讯息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内容简单明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十分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家庭医学保健书。
推荐序
一手掌握自身健康 手诊是中医诊断学中「望、闻、问、切」的「望法」中的一种,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医诊病方法。说是「现代」,是因为它是在近二十年才得到迅速发展、渐趋完善的一门新的诊断科学──掌纹医学,尤其是可自诊的独特诊病方法,颇受一般群众的欢迎。
何谓手诊?手诊便是指通过观察掌纹、掌色、掌形的变化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和看手相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在人体的其他部位也有所反应。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中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而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古已有之,《灵枢.经脉》中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青 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清代《小儿推拿广义》中更是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本《指疗》中,介绍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并以简明易懂的图示说明手诊的基础理论,让人不仅可以轻松读懂书中所讲解的病症,也可以轻松学会对应该疾病的手操,不论是做为手诊爱好者的入门指南,或做为医者的手诊工具书,都相当实用。读者随时可以参照图示,对照自身手部的变化特征,大致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形,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堪称为一本居家必备的健康养生宝典。
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
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
陈潮宗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