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沉默杀手」,易导致失明与中风
日本血液专科名医,多年临床经验总结——
今天起,定时量血压×改变生活习惯,不吃药也能降压
★心脏内科林谓文医师盛赞:「这是一本很好的卫教书!」★
警讯!全台高血压患者直逼500万人,而且易被轻忽,你得要留神!
肩颈僵硬、头部沉重、爬楼易喘、视力模煳,
高血压前兆难察觉,别等倒下才知道! ★血压控制不当,恐损伤眼睛、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 医学证实,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糖尿病、肾脏病、眼疾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子,若没有即时处理,将为自己与家人带来终生遗憾。
高血压所引发的眼底出血会影响视网膜,有眼中风及失明可能,脑血管破裂则会造成脑出血等不可逆的后果;低血压也不容轻忽,慢性低血压与失智症、不孕症密切相关,急性低血压则伴随「虚脱」、「休克」等症状,必须特别小心。
★高血压大解析,测量、预防及控制一次到位 多数人对血压的自我保健意识并不高,加上身体会去适应血压异常所引起的症状,导致我们往往罹病却不自觉,更遑论寻求专业协助;至于察觉病征的人,也饱受医院人满为患之苦。然而,除了医疗人员的协助外,要有效治疗血压,患者自身的努力才是关键!
本书作者毛利博是血液专家,将提供有助于改善血压健康的方法,并为你釐清日常中会遭遇的血压困惑,像是——
►►利用「脂联素」能修复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完美主义、好胜心强、焦躁慌张,会养成高血压体质?
►►脑中风及心肌梗塞,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是祸首之一
►►抗老激素「IGF-1」,多吃可能罹癌?
►►什么是「白袍高血压」、「假性高血压」?
►►站姿、坐姿、卧姿,测量的血压不一样,为什么?
►►「压脉带」阻断动脉血流,这样卷才正确
►►居家测量有「最佳时机」,完善追踪这样做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逐年攀升,原因为何?
★科学剖析血压运作,图解掌握心血管奥祕 《血压的科学健康全书》将逐一解说测量、预防及控制血压的要领,你可以了解许多「有科学根据」的血压知识及原理,譬如——
(1)心脏与血压关系密切,「护心」是预防首要任务
►►心脏把血液打入血管,让氧气与营养素输送到全身细胞,若血管变窄或堵塞,血液流动量不足,细胞便无法生存或活动。为维持生命,心脏会增加心跳数来让血压上升,过度负担的后果,便是引发肥心症、心脏衰竭等疾病。
(2)自律神经及激素,调节血压的关键
►►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则降低血压,缓和心跳。肾上腺素、类固醇、甲状腺激素等激素,会因为生病及服用药物而增加,使血压上升;胆囊收缩素、前列腺素等激素则帮助肾脏排出钠,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3)不只是遗传!理解高血压类型,才能对症下药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来自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不良影响,可透过改变生活习惯来降压,续发性高血压则是因为特定疾病所引起,必须要先解决疾病原因才能改善。
★轻忽「隐形杀手」,难有「健康老后」 医学进步能够延长生命时间,却无法确保生命品质。即便拥有再长的寿命,却得面临卧病在床受人照顾,或仰赖机器让自己存活的余生,这样的「失能」日子,想起来就让人害怕。
本书特色 ★【特别收录】血液浓稠度检测、高血压风险自评表
★利用统计资料及专业图表佐证说明,易读好懂
【台安医院心脏内科医师 林谓文 专业审订】
【台大医院竹东分院院长 詹鼎正 专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