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忧郁」当「失智」,错过黄金治疗期
在台湾,每5个老年人就约有1人罹患忧郁症,
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
台北荣总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审订推荐
会老是自然,但忧郁不该是应然。
倘若一个人因老化,而无法爱变得如此的自己,
失去了爱自己的能力,就成了老年忧郁的好发族群。
老年忧郁因症状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视或误解,
让我们开始认识它、发现它,帮助身边的长者穿越情绪黑潮,
这不只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关怀推荐 詹鼎正 台大医院竹东分院院长
朱为民 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陈亭秀 永平身心诊所所长
叶雅馨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郭慈安 中华民国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理事长
吴若权 作家、广播主持人、企管顾问
张晓卉 康健杂志总编辑
你身边的老人家,也有这样的状况与问题吗? 食欲不振、睡眠断断续续、不想出门、觉得身体这疼那痛
→上了年纪都会这样吧,这也没办法……
记性越来越差,有时突然恍神,还会怀疑别人想陷害他
→不会是失智了吧?这该怎么办?
在以为只是老化、或担心已经失智之前,
我们或许该考虑另一种可能性——老年忧郁症。 老年忧郁症的主要成因,是大脑退化的〈生理因素〉和老年人承受失落体验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所致。而潜在的危机是,老年忧郁症的特有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失智症的认知障碍、或只是自然的老化现象,如果忽视不理、或偏离了治疗方向,老人家就可能长期承受身心煎熬,甚至真的发展成失智症。
老年精神科专业医师和田秀树,详尽说明老年忧郁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别症状,并将其和失智、谵妄等常见的老年认知障碍进行解说比较,同时提供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知识。在「老老照护」渐已成形的台湾社会,对于老年忧郁症患者,以及担负照顾责任的配偶伴侣或中壮年子女,本书都希望给予必要的支持与指引,为打造更友善的医疗、照顾和生活品质而努力。
【关于老年忧郁症,你必须要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会失智,也会忧郁,只要开始老化,人人都是忧郁预备军
◎老年忧郁常以身体不适的症状呈现,也会有妄想、记忆衰退等认知障碍
◎同样是健忘,老年忧郁症和阿兹海默症的差别在于「病识感」
◎老年忧郁症若未妥善治疗,可能成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忧郁症对患者和照顾者的身心考验,比失智症更为严苛……
【预防老年忧郁症的必备基础知识】 ◎现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轻,不要轻易将忧郁症状概括成老化现象
◎「忍耐」会使人老化,无论几岁都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望
◎人际往来、照顾孙子、玩通讯软体……创造让长者找到生活目标的环境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满分主义,训练自己容许灰色地带的存在
◎散步、运动、晒太阳——有意识地养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习惯
◎享用美食,可预防情绪老化;保养脏器,对容貌和大脑都有助益
◎收集医疗资讯做好准备,找到「心灵的家庭医师」……
本书特色 ◎台湾少见的【老年忧郁症】医疗保健专书
老年医疗书籍多聚焦于失智症或抗老化防治,本书则为理想的入门读本,唿吁大众对于老化造成的幽微心理冲击,有更正确的认知、更敏锐的察觉。
◎理性专业的解析中兼具人性化的照护思考
作者论理清楚明确、文笔平易近人,除针对老年忧郁症的防治完整说明,也适时表达对高龄者身心照护的务实观点和医者关怀。
◎对于老年医疗与老人心理,我们都需要重新认知
时代进步延缓了身心老化,我们对老人的认知却仍框限于刻板印象。即使已步入人生最后阶段,老年人仍应享有肯定自我的生活权利与尊严,本书给予的提醒,让我们在面对老化、与长者相处、担负照顾工作时,都能以更贴近高龄者实际需求的角度来思考。
专家推荐 ◎老年期追求的,不只是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让我们从医疗老年忧郁症开始,关注老年人的身心灵全面向,了解忧郁对其他身体疾患的影响,同时也支持并关怀他们的照顾者,在银色浪潮中,守护那粼粼波光。——台北荣总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在老年人最常见的「失智症、谵妄症、忧郁症」这3D疾病中,忧郁症可能是最难被察觉的。本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认识老年忧郁症,提早为老年人生多一份准备。——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朱为民
◎从事基层精神医疗多年,发觉很多民众对老年忧郁症的了解都不够,以致延误了就医。真心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对家中的长者给予更适切的理解与照顾。——永平身心诊所所长 陈亭秀
◎老年忧郁非老化,而且与失智有很大的不同。本书提醒我们该如何帮助高龄者,不要只关注他们外显的身体症状,一味误解他们对病痛的抱怨,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理疾病。——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叶雅馨
◎作者的唿吁语重心长:「晚年罹患忧郁症,可能在离开人世前,再也感受不到幸福快乐,是人生的悲剧。」唯有更多人认识这个精神流行病,才能协助长者走出忧郁黑潮,这本书做到了。——康健杂志总编辑 张晓卉
读者佳评 ◎我是老年忧郁症患者的家属,这本书好读又发人深省,让我用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及生病的亲人,比起以前独自盲目摸索,如今我对事实有更清晰的理解,身心也更为放松。
◎罹患糖尿病的父亲突然心情低落,甚至想要寻死,直到发现本书,我才惊觉他可能得了老年忧郁症,立刻带他就医。真心希望和我一样为此受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切身的帮助。
◎这本书让我深感共鸣,高龄人口遭遇的身心衰退和失落,都是老年忧郁的诱因。身处高龄化社会的我们,都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困扰,这不只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