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长大后的我,如何和伴侣、孩子、父母,建立情感连结?

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长大后的我,如何和伴侣、孩子、父母,建立情感连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nice Webb
图书标签:
  • 童年创伤
  • 情感忽视
  • 亲密关系
  • 家庭关系
  • 自我疗愈
  • 依恋关系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原生家庭
  • 人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真正的疗癒,是你不再逃避与人连结,能够打开心房
  让真实的情绪出得去,亲密感进得来!

  ★畅销书《童年情感忽视》成年子女实践版
  ★特别收录「童年情感忽视自我评量表」
  ★详列「感觉词汇表」(841种形容词),帮你指认自己的情绪


  你开始谈恋爱的时间,比一般人过早或过晚吗?
  当别人问你是不是稳定交往中,你常觉得一言难尽吗?
  即使稳定交往中,仍常常觉得空虚寂寞?
  在另一半面前显露真实的情绪,会感到别扭、不自在?
  你们之间的对话往往绕着事务话题打转,不触及情感层面?

  「童年情感忽视」源于童年时期,父母没有对你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回应。

  全球有数千万人的生活都深受其害,从童年开始,就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绪,将所有感觉阻隔在外。然而,在成年以后,麻烦就大了。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何无法与人建立亲密连结,内心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觉得既空虚又寂寞。

  受到「童年情感忽视」损伤的人际关系,像是正常人际关系打了折扣的版本。更糟的是,那些受到「童年情感忽视」影响的伴侣,他们大多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从小就缺少跟自己情感的连结,遑论有能力与他人建构情感交流。

  【「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最常遇到这些问题】

  从「童年情感忽视」恢复需要时间,在疗癒自己的过程中,韦伯博士发现拥有「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最常遇到这些问题: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的父母在情感上忽视了我,我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我对父母感到愤怒,但又为这样的情绪充满罪恶感。我该怎么办?
  ◎父母要如何改变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才能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情感认同?
  ◎我觉得我的丈夫有「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该怎么和他谈论这件事?
  ◎我真的能够疗癒自己关系之中疏离的情感吗?

  在这本书中,韦伯博士让「童年情感忽视」这个概念更上一层楼,超越前一本《童年情感忽视》自我疗癒的向度,将修复工具运用在疗癒「童年情感忽视」对于婚姻、亲子教养、以及你与老后父母的互动关系上,更强化了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应对的实际方法。
  
  透过「童年情感忽视」这个强力的透镜来检视自己和人际关系,彷彿为人们打开一片新大陆。《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就像一个温柔的向导,陪伴那些面临「童年情感忽视」议题的人们,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变化时期。

专家推荐

  吴姵莹/谘商心理师、爱心理创办人
  李崇建/台湾青少年教育协进会前理事长、亲子教育作家
  周志建/心理博士、资深谘商师、故事疗癒作家
  周慕姿/心曦心理谘商所所长
  林静如/律师娘
  洪仲清/临床心理师
  海苔熊/科普心理学作家
  陈志恆/谘商心理师、作家
  陈鸿彬/谘商心理师、资深辅导教师
  张德芬/心灵作家
  黄之盈/谘商心理师、辅导老师、作家
  黄柏嘉/谘商心理师
  杨聪财/杨聪才身心诊所院长
  苏益贤/临床心理师
  (以上按姓氏笔划排列)

各界好评

  「用家族治疗的角度看童年创伤与亲密关系,提供新视野给在爱里困顿与害怕的你」──吴姵莹,谘商心理师、爱心理创办人

  「这本续集非买不可!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病人,及那些想知道童年情感忽视这个症状并非一个诅咒,而是一个被认可的心理症状的人。这是一个能被克服的症状。」──罗斯.罗森堡(Ross Rosenberg),临床谘商师、酒精与药物勒戒师,《人际磁吸症候群》(The Human Magnet Syndrome)作者

  「韦伯博士的第一本书《童年情感忽视》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而在这本《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里,她扩充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概念,为读者提供具体方法来改变自己和身边重要亲友的互动,无论是对于临床医师或是一般人来说都相当有帮助。」──萨曼莎.罗德曼(Samantha Rodman)博士,「心理博士妈妈」(Drpsychmom.com)网站创办人

  「在韦伯博士的《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一书里,你会找到许多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里的实用方法,来疗癒你和你的人际关系。这本书是一个了不起的新工具,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把它推荐给我的患者!」──凯莉尔.麦克布莱德医生(Dr. Karyl McBride),《妈妈的公主病》作者
 
  「钟妮斯.韦伯在书里举出各种例证,指出善良的人们如何在关系里挣扎,不只说明了一名成人与父母、夫妻、亲子之间,究竟缺乏了什么东西,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泰瑞.里尔(Terry Real),国际知名家族治疗师、演说家和作者

  「借着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定名为『童年情感忽视』,并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支持,让读者可以和所爱的人开启一种全新和深层的沟通。钟妮斯.韦伯博士开拓了许多途径,让我们能够拥有更美满、更富于连结的情感关系。」──哈维尔.汉瑞克斯博士(Harville Hendrix, PhD)、海伦.雷克莉.杭特博士(Helen Lakelly Hunt, PhD),畅销书《得到你想要的爱》(Getting the Love You Want)作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钟妮斯.韦伯 博士(Dr. Jonice Webb)


  临床心理学博士,一九九一年起开始执业,在心理学研究、心理测验及心理治疗等领域皆有卓越表现。曾担任三家大型诊所负责人,目前执业于麻州莱辛顿的私人诊所,专长为伴侣治疗和家庭治疗。着有《童年情感忽视》、《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等书。现与丈夫及两名子女定居在波士顿。

  个人网站:www.EmotionalNeglect.com

译者简介

张佳棻


  台湾台北人,纽约大学表演研究所博士。译有《童年情感忽视》、《孩子,我们一起静心吧》、《关掉萤幕,孩子大脑重开机》、《头荐骨疗法》、《海伦帕玛・九型人格圣经》等书。
 

图书目录

【童年情感忽视自我评量表】
【序章】在关系中,拥抱曾被忽视的自己
 
【第一部】如何和伴侣情感交流?
 
第1章 童年阴影下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的伴侣有童年情感忽视
如果你和伴侣都有童年情感忽视
 
第2章 五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不自觉追寻儿时父母给你的感受 
急着填补空虚感,太快做出承诺 
不确定自我感觉,无法做出承诺 
害怕平淡,易受情感浓烈的人吸引
委屈讨好,只对伤害你的人有感觉 
 
第3章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与警讯
建立情感连结的四种能力 
童年情感忽视遗留的五种迹象 
情感忽视导致的关系缺憾 
 
第4章 如何和伴侣谈论童年情感忽视
困难却必要的邀请 
谈论童年情感忽视的技巧 
如果双方都有童年情感忽视
如果伴侣无法敞开心房 
 
第5章 从疏离回到坦诚的亲密关系 
和伴侣建立情感上的连结
练习1:「自我认识」工作清单 
练习2:「我觉得⋯⋯」改变清单
练习3:留意及解读伴侣的感受 
练习4:回应伴侣的感受
练习5:约定时间坦诚的沟通 
用同理心处理冲突
练习6:回应前,先复述对方说的话
一对伴侣从高度疏离到坦承一对的过程
 
【第二部】如何和父母情感交流?

 
第6章 得不到认同的孩子长大了 
为孩子着想却缺乏自觉的父母 
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父母 
自我中心的父母 
 
第7章 自我疗癒后涌现的情绪
三种忽视孩子情感的父母 
面对父母,你可能会有的感受 
处理罪恶感的四步骤 
辨认与接纳感觉的两个方法 
 
第8章 情感交流也要保有界线
不再放任父母情绪勒索 
父母亏待你的,你可以自己弥补 
设定界线,是对双方的保护 
练习7:创造并强化你的界线
 
第9章 如何和父母谈论童年情感忽视
先评估你要承担的风险
和父母开启对话的方式
疗癒亲子关系的对谈范例
如果关系已毫无改变的希望
 
【第三部】如何和孩子情感交流?
 
第10章 你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儿童
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青少年
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
 
第11章 造成你忽视孩子情感的十个原因
儿时情感匮乏父母的十种特质和感受
1. 反依赖
2. 亏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给别人
3. 空虚感
4.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5. 罪恶感与羞耻感
6. 针对自己的愤怒与自责
7. 极力想隐藏真实情感
8. 缺乏自我纪律
9. 无力滋养自己和别人
10. 述情障碍
 
第12章 避免情感忽视世代复制
遭受情感忽视的孩子所面临的挣扎和挑战
改变即将发生
 
第13章 改变你的教养风格 
不论孩子几岁,立即可做的三个改变 
若孩子还小,如何预防童年情感忽视
适用于青春期子女的教养策略 
适用于成年子女的相处方法
用爱填满你在教养中的遗憾 
 
第14章 如何和孩子谈论童年情感忽视
可能的好处与坏处 
利用五个问题来帮助你做决定 
为成功而努力
光是谈谈「童年情感忽视」,已是跨出疗癒的第一步
 
第15章 两个获得疗癒家庭的故事 
梅儿、马歇尔、麦可和玛莎一家
奥莉薇、奥斯卡、辛蒂和卡麦隆一家
 
尾声
感觉词汇表
参考书目  
志谢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重视童年情感忽视议题,勿因此干扰亲密关系,继而产生世代恶性循环


  钟妮斯.韦伯博士(Dr. Jonice Webb)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自西元一九九一年起开始执业,在心理学研究、心理测验及心理治疗等领域皆有卓越表现。曾担任三家大型诊所负责人,目前执业于麻州莱辛顿的私人诊所,专长为伴侣治疗和家庭治疗。在西元2012着作《童年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简称CEN)好书。因为上述的书籍热卖并且佳评如涌,所以让我们又有福气,可以拜读到此本《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Running on Empty No More: Transform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Your Partner, Your Parents and Your Children)。重点在于若经历童年情感忽视,长大后:我们如何面对亲密关系,怎样终止世代循环?

  钟妮斯.韦伯博士在《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一书里头,她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说明一个几乎难以描述的状况,扩充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概念,并且为读者提供具体的方法来改变自己和身边重要亲友的互动,无论是对于临床精神科医师、心理师(谘商/临床)、社工师、护理师、或是一般人等来说都相当有帮助。

  童年情感忽视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发展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创伤和长期的、毁灭性的后果。这本书写得浅显易懂然而语言相当生动,还有许多案例,韦伯博士让读者知道要如何才能与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物创造出更健康、沟通更顺畅以及更令人满意的关系。

  「童年情感忽视」源于童年时期父母没有对你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的回应。童年情感忽视的定义相当简单,破坏力却非常强大。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对你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无法容忍你的感受的家庭,身为一个孩子,这种状况会对你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呢?你必定会想办法适应环境。为了确保自己的感觉或是情绪上的需求不会成为父母的负担,你试着把情绪往下压、往外推。你变得无法容忍自己的感觉,尽量让自己没有任何需要。这种状况发生的时候,很有可能你一点也没有察觉。你只是个孩子,小小的脑袋瓜却清楚地知道必须要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以及如何做。你筑起了一道想像的高墙,将所有的感觉阻隔在外,让父母可以不用处理你的情绪。在童年时期,这种自动的、适应的行为可能让你在家里过得还不错,但是成年以后,你的麻烦就大了。

  在这本书里头,韦伯博士让「童年情感忽视」这个概念更上一层楼,超越第一本书自我疗癒的向度,将修复工具运用在疗癒童年情感忽视对于婚姻、教养、以及对于你自己与情感忽视父母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在适当的时候,直接和伴侣、父母、或是孩子就童年情感忽视这个议题,借由共同阅读这本好书,进而聊天与分享,保证会非常具有疗癒效果。童年情感忽视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没有做出充分的回应。太多人的生活都深受其害,却不明白自己为何无法与人建立关系、难以获得满足、内心觉得既空虚又寂寞。

  《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此书总共有「童年情感忽视」和你的亲密关系、为你带来「童年情感忽视」议题的父母、你的孩子三部分,15章。

  在韦伯博士的《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一书里头,开头便提及三个因为「童年情感忽视」,最常遇见的大哉问:

  1. 我要怎么疗癒「童年情感忽视」对我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2.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的父母在情感上忽视了我,我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3. 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看到「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这三个大哉问之中的每一个都涵盖了更多的问题:

  1-我觉得我的丈夫有「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该怎么和他谈论这件事?
  2-如果在一段关系当中,伴侣双方都曾在儿时遭受「童年情感忽视」,这种特殊的状况该怎么处理呢?
  3-我该不该和父母讨论「童年情感忽视」?要怎么开口?
  4-我对父母感到相当愤怒,因此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我该怎么办?
  5-我知道「童年情感忽视」已经影响到我对孩子的教养。现在我想要改正错误,还来得及吗?
  6-我在自己成年的孩子身上发现「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要怎么对他们伸出援手、和他们谈谈「童年情感忽视」?
  7-我真的能够疗癒自己关系之中疏离的情感吗?

  我向你保证:借由《童年情感忽视.实战篇》此书,你会找到许多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里头的实用方法来疗癒你自己和你的人际关系。这本书是一个了不起的新工具,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把它推荐给你!

杨聪财 精神科专科医师 医学博士 临床教授

序章

在关系中,拥抱曾被忽视的自己


  二○一二年我写了《童年情感忽视:为何我们总是渴望亲密,却又难以承受?》。从此书出版的那天起,我就收到数千则来自读者的讯息,他们说自己终于了解这辈子身上所背负的沉重压力究竟是什么,因而松了一口气。

  有些读者获得了某种顿悟,生命出现转折,戏剧性地化解了自己的羞耻感和困惑,让他们重新步上正轨。另外还有一些读者,他们的经历比较像是一连串安静的了悟,这样的了悟带领他们走出黑暗,进入自我了解的光明境地,并且重新获得力量。

  开始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小事。事实上,这件事比任何人所想像的都还重大。当你开始削弱儿时的自我所筑起的那道用来阻隔情感的高墙,你会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有生命力。

  如果你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觉察,这些新的体验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不安。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胸臆开始感受到悲伤的重量,肚子里有兴奋的能量在扰动,或者有某些来自过去的错误所造成的愤怒或是受伤的感觉。是的,有些感觉可能会令人相当痛苦,但是也会有喜悦和爱。

  这所有的感受,不管正面或负面,都让你和你的真实自我、和世界、和你周遭的人,以一种你从未想过的新方式建立连结。

  当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对于所有正在疗癒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来说,有一点是共通的:

  他们都是透过改变自己的内在,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命。内在的改变像是涟漪,这样的影响会蔓延到外在世界。所有正面、健康的改变,都会对你身边的人造成影响,而这可能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

  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原因。

  在我们继续下去之前,让我们快速地回顾一下「童年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简称CEN)。童年情感忽视的定义相当简单,破坏力却十分强大。

  「童年情感忽视」源于童年时期,父母没有对你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的回应。

  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对你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无法容忍你的感受的家庭,身为一个孩子,这种状况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你必定会想办法适应环境。为了确保自己的感觉或是情绪上的需求不会成为父母的负担,你会试着把情绪往下压、往外推。你变得无法容忍自己的感觉,紧接着便是尽量让自己没有任何需要。

  发生这种状况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对此丝毫没有察觉。你虽然只是个孩子,小小的脑袋瓜却清楚地知道必须要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以及如何做。你筑起了一道想像的高墙,将所有的感觉阻隔在外,好让父母可以不用处理你的情绪。在童年时期,这种自动的、适应的行为可能让你在家里过得还不错,但是成年以后,你的麻烦就大了。

  把部分的感受隔离开来,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既痛苦又充满挑战。你的情绪应该要与你连结,激励你、刺激你、引导你,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它们无法发挥作用。你会觉得和其他人的生活比起来,自己彷彿生活在一个比较黯淡、没有生气、也没有乐趣的世界。你奋力地想要找出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或是要怎样才能拥有成功的生活。实际上,你觉得自己好像连一点活下去的力气都没有。

  这些把情感隔离开来所造成的后果,可能相当令人困惑,特别是如果你的父母在物质上对你的照顾不虞匮乏,或是如果他们深爱你,也尽了全力来养育你,这反而会让你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并且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似乎和别人有不一样的感觉。「其他人似乎都拥有某些东西,而我却缺少了什么?我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事实上,你所缺乏的,是对于任何值得的、坚定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说都相当必要的东西——你缺少的是对自己情感的直接连结。我们通常会说,受到童年情感忽视所损伤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正常人际关系打了折扣的版本。可悲的是,对于那些受到童年情感忽视影响的伴侣来说,他们大多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样长大的。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童年情感忽视」的受害者吗?

  童年情感忽视既看不见、而且记不得,所以要知道你是不是受到它的影响并不容易。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读到的内容唿应了你真实的感受,请你填写本书开头所附的「童年情感忽视自我评量表」。

  如果你想知道在「童年情感忽视」的作用下,童年的适应行为会怎样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并且疗癒它,请参考我的第一本书《童年情感忽视:为何我们总是渴望亲密,却又难以承受?》。

  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生活受到「童年情感忽视」的影响,而且借着把这件事摊开来讲而使得生活获得了改善,或是如果你怀疑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那就请你继续往下读,因为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

  从「童年情感忽视」恢复需要时间。一旦复原了,你的感觉和行为都会变得不同。当你和自己的感觉恢复联系,你会拥有更多的能量、更强烈的动力、更明确的方向感。当你变得更加了解自己,你会知道自己也拥有愿望和需求,并且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愿望和需求。最终,当你了解自己并不软弱、也不残破,你会开始觉得活着是一件很棒的事。你会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一样有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重要性。你会开始觉得和身边的人变得比较亲近,也会开始想要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情感的回应。

  当你努力疗癒自己,清理过去数十年来「童年情感忽视」在你身上肆虐的痕迹,想当然必会造成另一种破坏。不过这种破坏是健康的,是因为你健康的转变而来。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破坏。

  「童年情感忽视」个案的转化可能非常戏剧化、可能缓慢而持续、可能断断续续或突如其来,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表现。但是不管你的内在如何转变,和你最亲近的人都会受到波及。你的表现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奇怪、困惑、或是吃惊。他们会觉得你变得不太一样——在各个层面都是。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变得更有自己的意见了,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讨厌你。

  不论你是在疗癒的哪个阶段,记得要保持警觉,因为你的「童年情感忽视」症状可能会让你对生活的某些部分开始感到怀疑。当你开始看见「童年情感忽视」对你造成的影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受到干扰。或许你会对自己的父母或是伴侣感到生气、有罪恶感、或是不耐烦。你可能会开始意识到你最亲近的这些人「没有」给你某些你应得的东西。或许你也会发现自己一直以来也「没有」给他们某些他们应得的东西。

  当你变得更健康、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然而却发现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复杂,这时,你该怎么做?

  以下是三个我最常遇见的大哉问:

  1. 我要怎么疗癒「童年情感忽视」对我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2.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的父母在情感上忽视了我,我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3. 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看到「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这三个大哉问之中的每一个都涵盖了更多的问题:

  •我觉得我的丈夫有「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该怎么和他谈论这件事?
  •如果在一段关系当中,伴侣双方都曾在儿时遭受「童年情感忽视」,这种特殊的状况该怎么处理?
  •我该不该和父母讨论「童年情感忽视」?要怎么开口?
  •我对父母感到相当愤怒,因此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童年情感忽视」已经影响到我对孩子的教养。现在我想要改正错误,还来得及吗?
  •我在自己成年的孩子身上发现「童年情感忽视」的症状。我要怎么对他们伸出援手,和他们谈谈「童年情感忽视」?
  •我真的能够疗癒自己关系之中疏离的情感吗?

  如果其中某个问题触动了你,要知道你并不孤单。你和许多其他「童年情感忽视」的个案站在同一艘船上,他们就像你一样,想方设法、努力地想要改善自己的人生。

  你很勇敢,而且你很强壮,不然你就不会读这本书了。适当的引导、人际的温情以及照顾,都是你值得拥有的。你也值得拥有那些在童年时期你需要的、然而大人却拒绝给你的答案与帮助。

  就是为了你,我才写下这本书。
 

图书试读

第二章 五种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如果你内在的空洞可以单纯地待在那里,保持无为,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只不过这份空虚通常不会如你所愿。
 
影响我们选择伴侣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兴趣或嗜好、信仰什么宗教,这些对于我们会遇见谁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底定了我们潜在伴侣的候选人名单。
 
你的儿时经验在这里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童年情感忽视」会在你身上留下印记,这个印记会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个抉择,包括了你要选择谁和你共度一生。
 
「童年情感忽视」影响你选择伴侣的五种方式如下:
 
不自觉追寻儿时父母给你的感受
 
一个孩子最早、最主要的爱的经验,是来自他与父母的关系。当父母在养育你的时候,带有他们个人色彩的爱的风格,会成为你内在的一部分。父母的爱,无论品质或完整度如何,都会和你的大脑融合,成为你情感生活的重要成分(Moore, Kinghorn, and Bandy, 2011)。你在儿时体验到的那种爱,也会是你成年之后让你觉得真实、舒服又自然的爱。
 
说实话,这就是为什么在失能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在成年后对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复制同样的失能情境。他们会去寻求并且找出自己觉得真实和舒服的情境,从而延续了他们在儿时所经历的、失能的恶性循环。
 
若你在「童年情感忽视」的家庭里长大,你所体验到的爱可能会有以下的粉饰:好房子、好衣服、好教育,父母把这些都给了你,然而你所感受到的爱却缺乏情感的实质性。当你成年以后遇见爱,在面对具备真实感受的爱情时,你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爱情让人喘不过气、太超过了、或是根本就「不对劲」。或许你会真的离开一个在爱里面给你意义、给你真实情感的对象,而令人啼笑皆非地和一个给你比较少的爱,却让你觉得比较「对」、比较舒服的人在一起。
 
因为这样,「童年情感忽视」的个案会受到彼此的吸引。这些「童年情感忽视」个案可以给予对方一种感觉起来「像是」爱的舒适感受,而且从许多方面来说这「就是」爱。是的,它能连结两个人,而且可以持续很久。但是它缺乏可以让这份爱情持续燃烧的深情特质,也缺乏了让关系保持坚定的情绪技巧。所以这是一种爱,但它可能会为伴侣双方带来数十年的失望和迷惑,就像你在前面两则个案描绘中看到的一样。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