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许多角色。
但若你没有自己,就永远只能活在角色里。
卸下所有角色后,你……认识自己吗?
★高压教养之下,她不被允许表达真正感受,学会了心口不一……
★以为是老公外遇引发的失眠、忧郁,孰知关键竟在自己身上?
★从小厌恶爸妈的相处模式,却在走入婚姻后,赫然发现自己复制他们的行径! 家,是爱与创伤的源头。本书是家族治疗师赖杞丰多年治疗、教学历程的真诚分享,每个故事都标记着华人家庭的关键字:掌控、权威、以爱为名、义务、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赖杞丰从童年痛绝的伤中走出来,陪伴受伤的人找回自己,还有与家人的爱。
他的学生说:没见过这么「不正经」的老师。
他从来就不正经:身为老么,却中学就扛起家计;在同志议题不见天日的年代,将同志酒吧经营得有声有色;更投身谘询工作,人称「同志教父」。
四十岁,更大的翻转等着他:一头栽入家族治疗,跟着玛莉亚.葛莫利等大师学习,走上治疗师之路,认真地不正经起来。
他的教学风格独树一格,嘻笑怒骂,信手拈来。朋友说:「你天生就是要当治疗师的。」他摇头:「我懂那种痛有多苦,我无法替他们苦,但我可以陪伴。」
光是陪伴,就能打开纠结的心,让改变渗透到身体里,一切便慢慢不一样了。
本书特色 ★最不正经的家族治疗师,最正经的感动分享!
★直指华人家庭核心议题的疗癒故事,碰触你我心中最脆弱的伤口
★犀利嘴贱又坚定陪伴的治疗风格,让个案又哭又笑,穿越伤痛遇见真正的自己
超正经推荐 王浩威 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兼执行长、精神科医师、作家
吴熙琄 茵特森创意对话中心执行长
林亮吟 心禾诊所负责人
林丽纯 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家族治疗师
洪素珍 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
杨蓓 法鼓文理学院副教授
刘丹 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
谢文宜 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教授
Jerry是个性情中人,总是那么愿意去陪伴来到他前面的人。Jerry也是个充满理念和经验的老师,在他的关怀中,人们有了好多的变化和进展,能有他的在,真的很好。Jerry能将他多年陪伴不同家庭的经验整理成书,实在是大家的福气。这是一本贴近华人家庭文化的好书,极具启发性,值得好好阅读。――吴熙琄(茵特森创意对话中心执行长)
Jerry是江湖中人,独树一格的治疗手法,有时舞大刀,有时细绣花,撩拨着在人生舞台上受苦的人,在嬉笑怒骂间,让人丢盔弃甲,臣服在娑婆世界的不得不。前半生的经历,让他在提起、放下之间增添了直面逆境的坦然和勇气,因此学院派的人可能无法领略各种不按牌理出牌的痛快,因为他心中自有洞天,可以容纳五湖四海。――杨蓓(法鼓文理学院副教授)